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通过调研山东75家新型农业经营组织生产情况,分析规模生产条件下山东小麦玉米种植规格、各环节作业方式和机械配备等生产现状与存在问题,提出了一种适合规模化生产的小麦玉米机械化种植模式,并对各环节作业提出了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2.
小麦、玉米是山东的主要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大,产量高,耕种收等主要生产环节基本实现了机械化。通过研究小麦、玉米轮作区粮食产量、栽培方式和机械化生产的现状,分析小麦、玉米轮作农业机械化生产与农业高产栽培技术之间存在的种植方式、农艺环节、配套机械种类、收获方式、良种质量等相互关联问题,探讨影响小麦、玉米主要粮食生产机艺融合的历史、经济、传统观点、经营模式、科技体制等障碍因素,提出了促进粮食生产和农机、农艺融合的政策措施和技术措施,旨在推动建设持续稳定高产、高效的现代化农业生产模式。  相似文献   

3.
虽然当前小麦生产已经实现了全程机械化,但各地在生产实践中受农机装备和作业模式不同的影响,一般是机械投入多、作业环节多、作业质量低、作业效率低,与高质高效的生产水平之间仍有很大提升空间。本文依托湖沟镇生产实际,结合现代智能农机装备与信息化技术的实践应用,对小麦机械化生产技术模式进行探讨,为其提供一条高质高效的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模式。  相似文献   

4.
从小麦、玉米种植过程中的耕种、田间管理和收获环节出发,分析各环节的机械化作业水平,介绍各环节的主要作业机具和作业模式,并提出目前全程机械化发展中的一些制约问题及对策。基于现有种植模式和各环节机械化水平,提出黄淮海东部地区小麦、玉米全程机械化组配模式,并推荐适于黄淮海东部地区机械化籽粒收获的优选玉米种植品种。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山东省农机部门大力推行"小麦机收、秸秆还田、玉米免耕贴茬播种"保护性耕作一条龙机械化作业模式,提高了小麦收获和玉米播种质量,科学衔接了农业生产机械化作业环节,实现了农机农艺的有效结合。目前,全省已实施夏季保护性耕作一条  相似文献   

6.
新中国玉米生产机械化技术演变路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玉米生产在我国粮食生产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小麦、水稻等主要作物重要生产环节机械化基本解决之后,发展玉米生产机械化,特别是玉米收获机械化,对发展现代农业,保证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和农业增效,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7.
小麦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推广是大连市科技成果推广计划项目。金州区农机管理服务中心在小麦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推广过程中,注重抓好机具选型、业务培训、机播种、机收获和机具调试等主要环节,加之良好的生产组织协调,保证了引进的机具性能可靠,生产工艺先进科学,从而保证了小麦生产全程机械化的顺利进行。使全区小麦生产实现了全程机械化和丰产丰收。  相似文献   

8.
小麦生产在天津市粮食生产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做好小麦生产机械化是保障粮食安全生产的重要环节。2012年,天津市小麦种植面积稳定在170万亩,在耕、种、收环节已实现了机械化,农机部门对小麦机械化生产的关注逐渐转移到玉米收获等薄弱环节。但在小麦实际生产中仍存在不少薄弱点,忽略了小麦机械化生产的提升空间,导致农民种植小麦的积极性不高。如何推动小麦生产机械化实现二次飞跃,对于  相似文献   

9.
从花生生产形势、区域特点、栽培制度和主要种植模式等方面,阐述了山东省花生种植基本概况。分析提出了耕整地、播种、田间管理和收获等花生机械化生产各环节生产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确定了2种花生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模式和各生产环节机具配套方案,并给出花生生产全程机械化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0.
黄淮海地区小麦玉米接茬轮作机械化生产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麦玉米接茬轮作是黄淮海地区主要种植制度,加快其机械化生产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意义重大。为此,针对黄淮海地区小麦玉米接茬轮作机械化生产面临的技术瓶颈和共性问题,分析了其农艺特点和主要障碍,在农机农艺融合、规范栽培模式、优化机具配置、关键技术装备研发和建立机械化生产技术体系等方面,对两熟制栽培模式下农业机械化生产路径进行了深入探讨,从技术及政策层面提出了推进黄淮海地区小麦玉米机械化生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甘蔗收获环节是我国甘蔗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对我国甘蔗机械化收获的现状进行研究,对发展甘蔗机收提供参考。甘蔗机械化收获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仅关注解决其中某一方面的问题不足以推动其稳步向前发展。从不同的视角分析了当前甘蔗机械化收获所遇到的问题,剖析其中原因,并从农机技术、农艺技术、管理技术、制糖工艺、适度规模化种植生产、行业标准、市场环境和运营主体等方面提出了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2.
收获作为花生生产中的关键环节,其机械化水平对产业效益的提升意义重大。结合国内外发展概况,阐述花生机械收获技术的内涵与种类,对分段收获、两段收获及联合收获的环节和特点进行分析比较,并介绍每种模式应用的收获装备。根据当前我国花生机械化收获所面临的问题提出发展建议,以期对规范花生机械化收获技术体系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13.
韭菜是我国广泛栽培的调味蔬菜及经济作物,种植范围广、适应性强且经济效益好,但其生产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亟需实现机械化生产。结合韭菜栽培模式,分析施肥整地、开沟播种、田间管理及收获处理等环节,明确韭菜生产状态及用工情况。基于机械化生产现状,论述韭菜播种及收获环节存在的问题,归纳机械化播种及收获技术特征,指出规范种植模式、改变生产观念、增加技术投入和提升机械化水平的研究策略。   相似文献   

14.
在分析山东省菜用马铃薯机械化生产现状的基础上,从种植模式、规模和各作业环节机具设备等方面,指出马铃薯全程机械化生产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分析这些问题,针对马铃薯的种植特点,结合现有机械化生产设备实际运行情况和多次示范经验,提出了一套合理的马铃薯全程机械化生产方案。此方案涵盖了一些关键技术要点及相应的配套设备使用方法,对扩大马铃薯种植规模,促进山东省马铃薯产业健康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为解决青豌豆机械化播种、收获问题,以农机农艺融合为切入点,选取中豌6号和荣涛9号两个品种用小麦播种机和青豌豆专用收获机进行生产试验。结果表明,用小麦播种机种植青豌豆达到农艺要求。在两个品种70%~80%成熟时机械收获,中豌6号的收获损失率和作业效率明显好于荣涛9号;在完全成熟时机械收获,两个品种的损失率和作业效率差异不明显。两个品种在不同收获期,人工收获损失率、收获效率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16.
江苏省粮食生产以稻麦两熟轮作为主,茬口衔接尤其紧张,因而对稻茬麦机械化播种设备的要求较高。在介绍江苏省稻茬麦播种方式的基础上,阐述目前江苏省现有的5种类型稻茬麦机械化播种技术概况,并针对江苏省稻茬麦机械化播种存在的全量还田秸秆量大、秸秆移出后综合利用代价大、湿烂田播种小麦难度大、机播生产成本高、新产品补贴难等问题,提出应因地制宜加强农机农艺融合,大力推进土地流转,适度发展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加快研发稻茬麦机械化播种新机具等相关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17.
付胜昔 《农业工程》2020,10(5):117-120
为考察氮素利用率、缓释肥使用技术及肥料价值,以小麦为试验对象,探讨新型缓释肥对作物的影响。结果表明,新型缓释肥在应用后,氮素的利用率进一步提升,农作物的品质提升,并降低氮素淋溶损失及对环境产生的污染,该肥料具有良好的使用效果。在小麦产量、蛋白质含量对比试验发现,使用新型环保型缓释肥后小麦质量更佳。与传统施肥方式相比,新型环保缓释肥对小麦不同生长期的影响效果效果更佳,在满足产量需求的同时,保证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金华市商品有机肥生产与应用现状和国内外商品有机肥机械化施肥发展现状调查,结合相关文献资料,分析了金华市商品有机肥生产与应用的制约因素,提出商品有机肥进一步推广应用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