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西藏沙棘是西藏地区重要的防风固沙植物,为促进西藏沙棘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利用,以西藏林芝地区的西藏沙棘种子为对象,研究不同温度对其种子萌发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西藏沙棘种子在10,15,20和25℃下种子发芽率均高于90%,说明种子具有较宽的萌发温幅。同时,在4个温度处理下种子的萌发势均大于50%,种子在萌发3 d内都达到了萌发高峰期,发芽进程时间均较短,表明西藏沙棘的种子属于“速萌型”。西藏沙棘种子在20℃具有最高活力,25℃处理的种子对温度具有更高的敏感性,种子活力下降更快,温度在20℃以下,种子对温度具有相对较低的敏感性,种子活力下降较慢。在10℃时种子依然具有较高的活力和发芽率,证明了西藏沙棘种子的萌发阶段对青藏高原的高寒环境具有较强的生态适应性。  相似文献   

2.
沙棘属落叶直立灌木或小乔木,胡颓子科沙棘属。我国是世界上沙棘资源最多的国家,在内蒙古、河北、山西、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四川、云南、贵州、西藏等省区,尤其在北方地区大量分布。  相似文献   

3.
分析研究了西藏沙棘扦插育苗的基本方法:插穗的采集方法;插穗的剪切方法;插条的处理、储藏方法等。为西藏沙棘的无性繁殖提供理论依据,进一步为青海省高寒地区西藏沙棘的开发利用做好基础。同时对西藏沙棘品种的扩繁、保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湟中县沙棘资源现状及其开发利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沙棘是青海省湟中县主要的乡土树种之一,沙棘的研究和开发利用对于湟中县生态建设、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综述了湟中县沙棘资源分布及沙棘资源开发利用的前景,以期为湟中县沙棘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青海是沙棘的故乡,开发和利用沙棘资源,对振兴青海经济和林业具有战略性意义。阐述了沙棘资源建设现状、沙棘的生态功能、营养成分和药用价值以及沙棘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春雨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8):13838-13839
[目的]针对西藏沙棘开发利用的现状,为了保持其优良性状,设计无性扦插繁育方式,分析研究西藏沙棘容器扦插育苗的基本方法。[方法]研究50、100、150、200μg/ml GGR溶液对西藏沙棘扦插成活率、生根数、根长的影响。[结果]西藏沙棘1年生嫩枝扦插,在GGR浓度为100μg/ml,扦插深度是插条长度的1/2时有较高的成活率。[结论]浓度为100μg/ml GGR溶液适合于当地西藏沙棘扦插的催根处理。  相似文献   

7.
通过PEG渗透胁迫人工模拟干旱条件对中国沙棘、西藏沙棘和棱果沙棘进行了萌芽期抗旱性研究.通过各品种在干旱胁迫条件下发芽势、发芽率、种子萌发指数、种子活力指数的分析表明,中国沙棘和西藏沙棘抗旱性明显高于棱果沙棘,其中中国沙棘的表现最好.  相似文献   

8.
青海省是我国沙棘的一个重要分布区和起源地,有着丰富的种质资源。其中西藏沙棘天肴分布于省内大部分地区,面积0.54万hm^2,占沙棘林面积的13%,具有较高的食用价值和医药保健价值,开发利用价值看好。  相似文献   

9.
沙棘综合利用研究概述及发展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沙棘是一种对高温、低温、干旱、瘠薄、盐碱、风沙等恶劣环境适应性很强的灌木或小乔木,在生态建设中,是保持水土、固土护坡、涵养水源、防风固沙、改良土壤、调节气候的重要优良树种,沙棘的生态效益已日益受到特别重视。与此同时,综合开发利用沙棘果实,提高沙棘林的经济效益也十分重要。现将国内外有关沙棘综合开发利用研究进展情况概述如下:1 沙棘资源沙棘属于胡颓子科(Elaeanaeeae)沙棘属(Hippophae)的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沙棘属植物在我国分布有5个种(柳叶沙棘、江孜沙棘、肋果沙棘、西藏沙棘、沙棘)和属于沙棘种的4个亚种(中国沙…  相似文献   

10.
1985~2005年西藏资源人口承载力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分析西藏自然和社会经济资源现状的基础上,利用相对资源承载力理论及计算方法,以全国为参照物,选取人口、耕地面积和GDP等指标对西藏20多年来的相对资源人口承载力进行了时空模拟与分析,结果表明:①西藏自然资源承载力对综合资源承载力的贡献大于经济资源承载力,综合资源承载力的增长整体上低于全区人口的增长;②以全国对比,西藏实际资源人口承载力远远大于相对资源综合人口承载力,人口处于严重超载的状况等。文章最后在分析原因的基础上探讨了缓解西藏人地关系矛盾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互助县沙棘资源现状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互助县沙棘资源面积2452.71hm^2,年平均产果量2024t; 沙棘集薪炭经济功能于一身,是广大山区植树造林、绿化荒山的乡土树种之一,开发利用沙棘资源也是广大群众增加经济收入的一条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西藏沙棘(Hippophae thibetana)叶中的化学成分。[方法]通过硅胶柱色谱法、Sephadex LH-20、MCI柱色谱法及半制备HPLC研究西藏沙棘枝叶的化学成分,依据波谱数据鉴定其化合物结构。[结果]试验共得到7种化合物:Δ5,22豆甾醇(1),齐墩果酸(2),3'-甲氧基-槲皮素-3-O-β-D葡萄糖苷(3),3'-甲氧基-槲皮素-3-O-a-L-鼠李糖-(1→2)-β-D-葡萄糖苷(4),表儿茶素(5),对羟基苯甲酸丁酯(6),3,4-二甲氧基-5-羟基-苯酚-1-O-α-D-阿拉伯糖-(1→6)-β-D-葡萄糖苷(7);其中化合物1、5、6、7为首次从西藏沙棘中分离得到。[结论]研究可为西藏沙棘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充分发挥沙棘资源优势 大力发展沙棘产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沙棘生命力顽强,具有耐干旱、耐严寒、耐瘠薄、生长快的特点,是生态建设的优良先锋树种;沙棘浑身都是宝,具有多种有效成分,开发前景广阔.发展沙棘,既是西藏生态建设的需要,也是西藏林业产业建设的需要.本文就此进行了初浅的探讨,以期推动我区林业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沙棘扦插育苗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沙棘为胡颓子科沙棘属植物 ,雌雄异株 ,风媒传粉 ,为多年生乔木或灌木 ,耐寒抗旱 ,耐土地贫瘠。其地理分布极广 ,在东经 2 0 - 1 2 3 0、北纬 2 70 - 6 90之间 ,跨欧亚两洲温带地区 ,分为六个种和十二个亚种。我国是沙棘属植物分布区面积最大、种类最多的国家 ,目前有山西、陕西、内蒙古、河北、甘肃、宁夏、辽宁、青海、四川、云南、贵州、新疆、西藏等 1 9个省和自治区都有分布 ,总面积达 2 0 0 0万亩。我国沙棘以下列种或亚种为主 :中国沙棘亚种、中亚沙棘、西藏沙棘、肋果沙棘、蒙古沙棘、柳叶沙棘、云南沙棘、江孜沙棘。实验证明 ,新疆…  相似文献   

15.
西藏3种沙棘属植物抗旱性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干旱胁迫对西藏3种沙棘属植物光合荧光和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为西藏干旱半干旱区造林树种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以2年生云南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 subsp. Yunnanensis)、江孜沙棘(H. gyantsensis)和肋果沙棘(H. neurocarpa)苗木为材料,采用盆栽法,设持续干旱0,10,20,30 d处理,测定其光合荧光指标和生理生化指标,并对其抗旱性进行综合分析与评价。【结果】随着干旱胁迫时间的增加,3种沙棘属植物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蒸腾速率、电子传递速率、实际光化学效率、有效光化学效率、叶片相对含水量、叶水势和SPAD值均呈不同程度的下降趋势,水分饱和亏缺、丙二醛、脯氨酸、过氧化物酶呈上升趋势;云南沙棘和肋果沙棘水分利用效率和羧化效率呈下降趋势,江孜沙棘水分利用效率和羧化效率分别呈倒“V”或“V”型变化;云南沙棘和肋果沙棘光化学猝灭系数呈下降趋势,江孜沙棘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云南沙棘和江孜沙棘还原性糖含量呈倒“V”型变化,肋果沙棘呈下降趋势。采用隶属函数和主成分分析对3种沙棘属植物18个指标进行综合评价,评价结果表现一致。【结论】西藏3种沙棘属植物的抗旱能力依次表现为江孜沙棘>肋果沙棘>云南沙棘,江孜沙棘是西藏干旱半干旱地区造林的首选树种。  相似文献   

16.
沙棘是具有生态效应、经济效应和社会效应的优良树种,中国拥有丰富的沙棘资源,但在资源的保护和开发上却仍然相当滞后。笔者主要总结了国内关于沙棘野生及人工培育资源遗传多样性的研究进展,并做了相关探讨。  相似文献   

17.
吕梁地区沙棘资源及产业开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津农业科学》2017,(1):44-46
山西是沙棘资源的分布大省,而吕梁地区更是山西最大的连片沙棘林区。通过对吕梁地区沙棘种质资源概况及地区重点企业产业开发现状的调研及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吕梁地区沙棘资源丰富,在沙棘开发利用上也取得了很多成果,但仍存在诸多问题。结合地区实际情况提出了几点建议:立足当地资源优势,推动生产基地建设,培育优良品种;充分发挥当地政府的统筹作用;强化技术应用与产品研发;加强经营管理,制定全方位的营销策略,以期更好地促进资源开发及企业的发展,从而推动经济的繁荣发展、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  相似文献   

18.
沙棘以其自身具有的生态和经济上的双重功用,越来越受到国内外的高度重视。本文总结了沙棘播种和扦插育苗技术,以期为沙棘优良品种造林和进一步提高沙棘资源经济价值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杨涛  杨仕杰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3):10651-10653
沙棘是一种良好的经济林木,沙棘一变种——木里高沙棘具有分布广,产量高,经济寿命长,抗逆性强等特征。合理开发、持续利用该类资源,对带动木里县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农民脱贫致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利用上要兼顾"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并重、保护天然资源与扩大人工种植并重、科学研究与加工并重"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20.
沙棘资源在我国分布广,资源丰富,沙棘油的药用价值及经济价值较高。国内目前沙棘油制取先进工艺有“溶剂连续萃取法”、“溶剂浸出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