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试验以高油酸花生品种潍花25和普通花生品种花育25为供试材料,各设置4个播期(5月2日、5月9日、5月16日、5月23日),研究不同播期对高油酸花生生育时期、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以期确定烟台市自然条件下高油酸花生的最适宜播期,为其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依据。结果表明,烟台市高油酸花生适宜播期在5月9-16日,且应在适宜播期内适当晚播。播种过早,花生出苗期延长、出苗率低,不利于花生个体健壮生长;播种过晚,花生生育进程加快,结荚—成熟期缩短,不利于荚果发育,产量显著降低。若在适宜播期内因干旱等原因不能如期播种,应设法造墒播种。  相似文献   

2.
高油酸花生的种植在新疆处于起步阶段,为推进其发展,新引进了高油酸花生品种花育917、冀花11、冀花18及中花24,以鲁花19作为对照,采用单、双粒不同播种模式,调查、比较了参试品种农艺性状、产量等指标,筛选出适合北疆种植的高油酸花生品种及配套播种模式。  相似文献   

3.
《山东农业科学》2019,(9):110-114
对18份高油酸花生品系进行产量鉴定、品质分析,并通过春季分期提早播种的方式鉴定其对低温高湿的反应。结果获得3期(4月13日、4月16日和4月19日)播种出苗率均不低于60%的高油酸品系两份(18S14、18L64)、3期出苗率均不低于43.33%的高油酸品系两份(18L46、18S5),明显优于两个普通油酸对照品种(花育20号和花育33号)。其中18S14第1期播种出苗最早,始苗积温287.10℃,比其它同期参试材料低81℃。本研究为耐低温高湿高油酸花生育种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冻害是影响花生发芽生长的重要指标之一,而目前仍缺乏萌发期耐寒的高油酸花生种质,并且低温情况下,高油酸花生脂肪酸含量变化还有待研究。本试验以高油酸花生种质为材料,经田间早播进行评价,筛选出2份耐寒高油酸种质;利用筛选的耐寒与不耐寒花生材料,于常温及低温萌发条件下,在萌发后6个时间点进行脂肪酸含量测定,具有耐寒特性花生材料的脂肪酸含量均比不耐寒性花生材料的脂肪酸含量高,在萌发后18~24 h间表现明显;不耐寒花生材料在常温萌发条件下4 d内脂肪酸含量变化幅度不明显。本研究可为抗寒高油酸花生品种的选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花育963是山东省花生研究所以高含糖量普通油酸含量花生06-I8B4为母本、高油酸花生突变体CTWE为父本杂交,后代通过分子标记与近红外技术相结合选育而成的抗青枯病、高油酸大花生新品种。该品种2013~2015年参加山东省花生品比试验,子仁平均产量3 446.80 kg/hm~2,较对照品种花育33平均增产4.31%;油酸含量80.1%,油亚比为25.0。花育963于2015年通过安徽省品种鉴定(鉴定编号:皖品鉴登字第1505029),2018年通过国家品种登记〔登记编号:GPD花生(2018) 37037〕。  相似文献   

6.
[目的]选育出适合我国南方生态气候条件种植的珍珠豆型高油酸花生新品种,为南方花生产区高油酸花生生产发展提供优良品种.[方法]将从美国引进的高油酸种质SunOleic 95R分别与我国珍珠豆型高产、抗病品种汕油162、粤油13和粤油45进行杂交,从杂交后代材料中筛选得到符合育种目标的高油酸品系,并进行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结果]选育的桂花37属珍珠豆型花生品种,油酸含量82.90%,亚油酸含量2.60%,油亚比(O/L)32.34,且高抗青枯病、抗叶斑病和锈病.在国家(南方片)花生区域试验和广西花生品种区域试验中,荚果产量分别为3670.35和3814.05 kg/ha,分别比对照品种(汕油523和桂花21)减产6.02%和2.26%;在广西北流生产试验中,平均荚果产量5570.70 kg/ha,与所有参试品种的平均产量(5550.36 kg/ha)相比,桂花37增产0.37%.2016年6月桂花37通过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结论]选育的珍珠豆型花生新品种桂花37的油酸含量高且抗病性强,适合在我国南方花生产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7.
诸城市地处山东省东南部,花生主要种植在山区和丘陵上,地块零散,小的地块面积不足1亩、大的地块多在2~3亩,地形不平,高低起伏较大,土质多为石灰质粗骨土和棕壤。近年来,诸城市大力推广高油酸花生种植,目前已经发展到1万多亩。高油酸花生是指种仁中油酸含量更高的花生。根据中国农业行业标准(NY/T 3250-2018高油酸花生),高油酸花生是指油酸含量占花生仁脂肪酸总量75%及以上的花生品种。  相似文献   

8.
新郑市地处豫西山区向豫东平原过渡地带,土壤主要为褐土、潮土、风沙土,其中潮土和风沙土面积占全市总面积的25.3%,这两类土壤非常适宜花生种植,新郑市常年花生种植面积约7.7万亩.高油酸花生的油酸含量远远高于普通花生,长期食用高油酸花生油可以降低血脂,控制血压,能有效地降低心脑血管病发生几率.随着高油酸花生品种在新郑市的示范和推广,高油酸花生以高产、优质、健康、高效的优势日益受到种植户和消费者的喜爱.特别是有机高油酸花生更是受到市场的青睐,种植效益较普通花生高1~2倍.为了加快高油酸花生基地的建设,促进花生良种的更新换代,增加种植效益,现根据新郑市的自然条件总结制定了一套有机高油酸花生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9.
花生脂肪酸成分中80%以上为油酸和亚油酸,二者均属有益脂肪酸,高油酸含量是花生遗传育种的主要目标之一,借助分子辅助育种技术可提高高油酸花品种的育种效率。为高油酸花生品种选育提供技术支撑,从高油酸花生不饱和脂肪酸的生物合成途径、高油酸性状的遗传机制、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等方面进行概述,提出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与回交育种系统结合的高油酸化遗传改良策略。  相似文献   

10.
易花0910系保定市易园生态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以锦引花1号为母本、开农61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的国内登记的第一个加工型高油酸小花生新品种,实现了高油酸、高产、早熟和加工性状的融合统一,填补了国内高油酸兰娜型花生品种空白,实现了我国兰娜型高油酸花生育种领域的新突破。该品种籽仁粗脂肪含量为47.00%,蛋白质含量为25.50%,油酸含量为77.20%,亚油酸含量为4.56%,油亚比为16.93。2019年通过国家花生新品种登记。该品种的大面积推广种植可为我国花生食品加工业提供优质原料。  相似文献   

11.
花生是河南省的主要经济作物和油料作物。提高油酸含量已经成为花生育种的一个重要方向。分析了河南省实行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办法以来,登记的高油酸花生品种主要品质指标和部分品种的系谱来源并构建了系谱图,探讨花生高油酸与其他品质指标协同改良的可能性,以期为优质花生育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高油酸花生发展态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普通花生油酸含量低、稳定性较差、不耐储藏,已经不能满足食用油及食品加工的要求.基于"农业专业知识服务系统"收录的资料文献,对文献的作者、机构以及关键词等方面进行梳理,分析了农业前沿领域高油酸花生的研究热点和趋势,发现国内农业科研领域高油酸花生研究主要集中在品种选育、推广种植、品种评价及营养保健、产品开发4个方面,并对其进行了分析,旨在为该领域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为筛选适合威海市种植的高油酸花生新品种,并为其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进行了威海市高油酸花生新品种筛选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威选68、花育655、日花高油2号,宇花31、宇花91等表现优良,可在威海市作为高油酸花生推广利用;花育910、花育957、花育52、花育51等油酸含量不达标,其利用价值有待进一步研究决定;花育656、花育958、花育951产量较低,不宜在威海市推广。高油酸花生推广,要确保种源质量。在所有参试品种中,相对大果品种,中小果型高油酸花生有产量和质量优势。  相似文献   

14.
干旱胁迫对不同类型花生根冠比和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抗旱性品种花育22号、高脂肪品种菏花7号和高油酸/亚油酸花生品种开农61号为试验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设计,整个生育期持续控水,保持土壤田间持水量为40%~45%的中度干旱。测定出苗后10 d、30 d、50 d和70 d的根冠比、经济系数、千克果数、单株饱果数和出仁率等,同时检测籽仁脂肪含量、油酸和亚油酸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抗旱能力强的品种根冠比大于正常水分处理的;30 d时菏花7号干旱处理的根冠比与正常水分间无显著差异;50 d时菏花7号和花育22号干旱处理的根冠比均显著大于正常水分处理;抗旱性品种花育22号和高脂肪品系菏花7号减产幅度较小,分别为21.00%和16.65%,高油酸品种开农61号抗旱能力最差,减产幅度达36.56%;干旱条件下,抗旱型品种脂肪含量无明显差异,高脂肪品系脂肪含量显著增加,高油酸品种脂肪含量显著降低。干旱胁迫对不同类型花生品种的根冠比、产量、品质的影响不同。  相似文献   

15.
高油酸花生是指花生脂肪组成中油酸含量超过75%的花生品种。油酸是花生脂肪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影响花生营养价值、保质期(货架寿命)和花生油理化稳定性的重要品质指标。高油酸花生具有营养保健价值高、化学稳定性好、抗氧化、耐储藏、产品货架期长等特点,对于扩大花生加工种类、拉长产业链条、拓展花生市场、增加花生的综合效益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在北疆片区对生产上主栽的5个高油酸花生品种开展不同种植模式试验,比较单、双粒播种方式对高油酸花生出苗率、开花比、分枝数、株高、侧枝长、产量等的影响,探讨适宜的栽培方式,以期改进北疆地区高油酸花生生产技术,旨在为花生品种选育中选择多个优良目标性状指明方向,高质高效完成目标性状选定,加速育种进程.试验结果表明:无论采用单粒还是双粒播种模式,对高油酸花生开花比、主茎高、侧枝长、分枝数都有显著影响.单粒对结果枝、干重有显著差异,双粒对出苗率、单株结果数、鲜重有显著差异.因此,在品种选择中应注重延长开花期、调整株型,促进主茎发育、控制侧枝长、增加分枝数量等方面的合理调控,获得更高产量.  相似文献   

17.
本文作者介绍了高油酸花生花育917的品种特性,针对丘陵地区土壤瘠薄、肥力差的特点,通过冬前深耕、适期播种、合理施肥、病虫害绿色防控等种植技术的运用,提高花生单位面积产量,集成了花育917在丘陵山区的绿色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8.
临沂市是山东省花生生产第一大市,推广种植高油酸花生品种有利于该市花生产业转型升级。本研究对24个新引进高油酸花生新品种的丰产性和脂肪酸成分等进行评价,并以此为基础筛选出开农61、花育963、花育917、冀花13号、花育663共5个适合该市推广种植的高油酸花生品种。  相似文献   

19.
高油酸花生是当前科研、生产、加工领域共同关注的重点之一,中国将逐渐提高高油酸花生的栽培技术,提升总体产量与质量。该文介绍了高油酸花生选种、施肥、耕作、播种、病虫害防治、水分管理、化学调控、叶面追肥、收获与清除残膜等方面的技术,希望为高油酸花生的高产栽培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20.
高油酸花生油酸含量高达75%以上,耐贮藏,耐高温,经过夏天也不会变质,油酸含量高的食用油除了能降低胆固醇和心脑血管发病率,还能抗衰老。为了进一步促进河南省滑县高油酸花生生产稳定发展,提高高油酸花生油的生产技术水平,增加高油酸食用油供给,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保证人们食用油的健康。结合滑县花生生产的实际情况,通过多年对高油酸花生的推广种植,应用了测土配方施肥、合理化学调控、病虫害综合防治、化学除草等新技术,改变原来粗放式管理习惯,有效提高滑县高油酸花生生产技术水平,增加高油酸花生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