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筛选出适合仪征市丘陵地区种植的高产优质双低油菜新品种,仪征市作物栽培技术推广站选用扬油9号、宁杂1818、秦优10号3个油菜品种进行比较试验,其中以秦优10号作对照。试验结果表明:宁杂1818产量最高(2 545.14 kg/hm2),其次为扬油9号(2 472.22 kg/hm2),最后为秦优10号(2 309.03 kg/hm2)。宁杂1818和扬油9号均比对照秦优10号增产显著,而且抗倒性较强,是比较好的新品种,可以在仪征丘陵地区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2.
4个白菜型冬油菜品种在静宁县旱地梯田的引种初报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在静宁县旱地梯田全膜覆土穴播栽培条件下,进行了白菜型冬油菜引种试验。结果表明,平油1号折合产量3 888.9 kg/hm2,较对照品种天油4号增产185.2 kg/hm2,增产率5.0%,综合性状优良,可作为主栽品种推广种植;宁油2号、陇油6号折合产量分别为3 842.8、3 750.2 kg/hm2,分别较天油4号增产3.75%、1.25%,综合性状好,可作为搭配品种种植。  相似文献   

3.
在会宁县高寒旱地,新引进14个冬油菜品种并进行试验比较,结果表明:不同品种处理中产量最高的为陇油9号,平均折合产量3 183.33 kg/hm2,其次是06468,产量为3 131.67 kg/hm2,07临洮延油2号-9产量也较高,折合产量为3 098.33 kg/hm2。这几个品种经济性状比较好,越冬率高,适宜在会宁县高寒地区种植推广。  相似文献   

4.
9个甘蓝型冬油菜品种比较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天水市秦州区引进的9个甘蓝型冬油菜品种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以天油9号增产效果最为显著,为3 668.1 kg/hm2,较对照品种秦优8号增产1 160.7 kg/hm2,增产46.29%。  相似文献   

5.
对从有关省区引进的9个油用向日葵杂交种进行引种观察比较试验的结果表明,在参试品种中M 314综合性状表现优良,折合籽粒产量为3 528.44 kg/hm2,比对照G 101增产14.41%,理论油产量为1468.89 kg/hm2,比对照G 101增产13.57%。新葵杂7号和665折合籽粒产量分别为3 315.44 kg/hm2和3 093.17 kg/hm2,比对照分别增产7.51%和0.30%,理论油产量分别为1453.82 kg/hm2和1507.30 kg/hm2,比对照分别增产12.40%和16.54%。这3个杂交种的生育期在127 d左右,在当地均能正常成熟。今后可在固原市清水河流域向日葵产区进一步试验、示范。  相似文献   

6.
山丹县春油菜地膜穴播栽培品种对比试验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13年在山丹县霍城镇双湖村地膜穴播春油菜上面进行了6个油菜品种的引种试验。结果表明,甘蓝型春油菜品种秦杂油19、青杂5号、青杂7号折合产量分别为4 029.9 kg/hm2、3 975.5 kg/hm2和3 762.6 kg/hm2,比对照华协1号分别增产15.62%、14.06%和7.95%,且植株生长健壮,无倒伏现象,属中晚熟品种,适宜在山丹县地膜穴播油菜上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7.
1材料和方法 1.1试验品种试验共5个品种:甘杂1号(陕西杨凌),青杂2号,青杂3号,青杂5号(青海省农科院园艺所),天油2号(天水市农科所)1材料和方法1.1试验品种试验共5个品种:甘杂1号(陕西杨凌),青杂2号,青杂3号,青杂5号(青海省农科院园艺所),天油2号(天水市农科所)。甘杂1号用A代表,青杂2号用B代表,天油2号用C代表,青杂3号用D代表,青杂5号用E代表,A1代表甘杂1号在试验小区中的第1个重复,依次类推。  相似文献   

8.
6个甘蓝型冬油菜新品种(系)在天水市品比试验初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天水市山旱地条件下对6个甘蓝型冬油菜品种(系)进行了品比试验,结果表明,参试品种(系)的折合产量以品系0510最高,为1 573.3 kg/hm2,较对照品种甘杂1号增产50.31%;品种平甘1号居第2位,为1 426.7kg/hm2,较对照品种甘杂1号增产36.30%。且0510、平甘1号这2个品种(系)越冬性强,越冬率85%以上,抗逆性较好。  相似文献   

9.
对引进的5个白菜型冬油菜品种(系)在环县进行了品比试验,结果表明,延油2号-9折合产量最高,为2 115 kg/hm2,较对照品种陇油9号增产123.5%,且耐旱、抗寒性强,综合性状优良,可作为当地白菜型冬油菜首选品种;天油2号-2、DQW-1-2次之,折合产量均为1 333.3 kg/hm2,较对照品种增产41.2%...  相似文献   

10.
2014 — 2015年度甘肃省甘蓝型冬油菜区试天水山区点总结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甘杂1号为对照,对4个甘蓝型冬油新品种在天水中梁山区进行区域试验。结果表明:甘杂1号的产量和越冬率均排第1位。新品种陕油1201综合性状表现良好,越冬率84.2%,产量为3880.0 kg/hm2,可在天水及周边山区种植。  相似文献   

11.
7个甘蓝型春油菜品种在天祝县寒旱区引种初报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在天祝县寒旱区水地条件下,对引进的8个油菜品种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绵油309号折合产量最高,为5 385.0 kg/hm2,较对照品种青杂5号增产48%,可在天祝县岔口驿地区种植;绵油11号、陇油10号、蓝海油3号折合产量分别为4 605.0、4 485.0、4 455.0 kg/hm2,分别较对照品种青杂5号增产27%、24%、23%,可在岔口驿地区搭配种植。  相似文献   

12.
通过试验,对8个冬油菜参试品种的物候期、生物性状、经济性状和产量进行了详细观察、比较和测定,结果表明,陇油9折合产量2747.5kg/hm2,较对照延油2号折合产量2040.4kg/hm2增产34.7%;陇油7号折合产量2252.5kg/hm2,较对照增产10.4%。其他品种折合产量较对照均减产,建议陇油9号、陇油7号在环县及周边冬油菜生产区进一步试验示范推广种植,其余品种应以淘汰。  相似文献   

13.
在山丹县沿山冷凉灌区对引进的13个甘蓝型春油菜品种进行了观察试验。结果表明,青杂5号折合产量3 700.5 kg/hm2,较对照品种华协1号增产8.06%;青杂2号折合产量3 619.5 kg/hm2,较华协1号增产5.69%,2个品种生长势、整齐度均表现良好,可通过进一步试验在山丹县冷凉灌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4.
油用型向日葵新品种白葵杂13是以不育系00801A为母本,恢复系RF008R为父本杂交育成的油用型向日葵杂交种。吉林省区域试验平均产量2 623.50 kg/hm2,比对照品种白葵杂6号增产5.21%。2010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 288.63 kg/hm2,比对照品种白葵杂6号增产11.06%。该品种的特点是高产,高油(子实含油率47.37%),抗病,适应性广。  相似文献   

15.
23个双低油菜品种(系)在山丹县的引种试验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山丹县对23个新引双低油菜品种(系)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在露地条播栽培条件下,以南油杂1号折合平均产量最高,为3 000.00 kg/hm2,较对照品种青杂2号增产5.88%,且较对照品种青杂2号早成熟5 d,综合性状优良,可在试验区及类似生态区推广。  相似文献   

16.
山西雁门关生态区甜高粱高产优质栽培模式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筛选在雁门关地区最适宜种植的甜高粱品种以及配套的高产优质栽培技术,试验采用方差分析和灰色关联度分析法,综合评价大力士、晋甜杂2号、晋甜杂3号3个甜高粱品种在不同密度和肥料条件下的产量和饲草品质。结果表明,3个甜高粱品种均在密度11.25万株/hm2、复合肥750 kg/hm2、尿素150 kg/hm2栽培模式下,农艺性状最优;晋甜杂3号在密度11.25万株/hm2、复合肥1 125 kg/hm2、尿素225 kg/hm2和密度11.25万株/hm2、复合肥750 kg/hm2、尿素150 kg/hm2栽培模式下品质均较佳。综合分析,鉴选出适宜在雁门关生态区种植的甜高粱品种为晋甜杂3号,密度为11.25万株/hm2,施肥量为复合肥750 kg/hm2、尿素150 kg/hm2,其产量及品质综合效益值达到最优。  相似文献   

17.
2014年康乐县对引进的7个品种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以秦杂油19号折合产量最高,为3 260 kg/hm2,较对照增产17.69%;圣光401折合产量3 110 kg/hm2,位居第二,较对照增产12.27%;这两个品种综合性状表现优良,适合在康乐县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8.
油用型向日葵新品种"白葵杂17号"是以不育系"99101A"为母本,恢复系"G01014R"为父本杂交育成的油用型向日葵杂交种。其在吉林省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2 699.98 kg/hm2,较对照品种白葵杂6号增产14.12%。2014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 634.75 kg/hm2,较对照品种白葵杂6号增产13.93%。该品种特点是高产、抗病、适应性广。  相似文献   

19.
2002-2004年在甘南州高寒阴湿区进行的7个甘蓝型杂交油菜品种引种试验结果表明,青杂2号折合产量最高,为3 585 kg/hm2,比对照增产26.5%;其次是华协1号,折合产量为2 950 kg/hm2,比对照增产4.1%,互丰010、912折合产量均为2 915 kg/hm2,均较对照增产2.8%。青杂2号增产潜力大,产量高,综合农艺性状优良,适宜在甘南州洮河、大夏河、白龙江沿岸川水地大面积种植,华协1号、互丰010、912等可作为搭配品种推广种植。青杂3号因生育期短,表现早熟,可作为海拔2 800 m以下白菜型油菜的替代品种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20.
浙双6号曾用名鉴6,是浙江省农科院作物所油菜育种组选育的双低优质油菜品种.我市于2000年评比试验测产,浙双6号平均产量3018 kg/hm2,比ck汇油50增产219 kg,增幅7.82%;2003年评比试验测产,浙双6号平均产量2917.5 kg/hm2,比ck中杂油1号增产510 kg,增幅21.18%;增产幅度均达显著水平.2004年,在我市马桥街道先锋村连片示范种植8.34 hm2,平均产量2401.5 kg/hm2;2006年,在我市硖石街道军民村连片示范种植5.89 hm2,平均产量2578.8 kg/hm2,其中姚一峰农户种植面积767.05 m2,平均产量3078.3 kg/hm2(见表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