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数字     
正24.2亿斤今年夏粮克服了局部干旱、暖冬旺长、"倒春寒"小麦病虫害等不利影响,再获丰收,产量达到2856亿斤,增产24.2亿斤,同比增长0.9%,创历史新高。3.3亿元为支持各地开展救灾工作,近日,农业农村部会同财政部下达农业生产  相似文献   

2.
正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粮食生产年年要抓紧。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全国粮食生产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粮食总产量为13390亿斤,比上年增加113亿斤,增长0.9%,粮食生产再获丰收,产量连续6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2021年5月,全国大规模小麦跨区机收全面展开,时至"夏至",全国麦收接近尾声。6月23日,中央农办主任、农业农村部党组书记、部长唐仁健在河北省三河市调研夏收夏种时表示,从各地实打实收和各方反映的情况综合研判,今年夏粮再获丰收,产量再创历史新高。  相似文献   

3.
<正>国家统计局14日发布的全国夏粮生产数据显示,2014年全国夏粮总产量2731.9亿斤,比2013年增产94.9亿斤,增长3.6%;其中谷物总产量2516.2亿斤,比2013年增产87.8亿斤,增长3.6%;谷物中的冬小麦产量2397.9亿斤,比2013年增产80.8亿斤,增长3.5%。全国夏粮生产连续11年实现丰收。  相似文献   

4.
<正>本报讯"三夏"即将结束,南夏粮丰收已成定局。今年河小麦在连续10年增产的高起、高基数上再获丰收。目前,省8050万亩小麦全部收获完,预计夏粮总产在630亿斤以,平均单产突破800斤大关,望实现持续增产。据了解,提高农业机械化水是今年丰产的根本。今年,河南共出动联合收割机16多万台,  相似文献   

5.
正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粮食生产和防灾减灾工作。各级农业农村部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环环紧扣抓好粮食和农业生产。一是夏粮早稻丰收到手。克服低温、干旱、强降雨、病虫害等影响,夏粮产量2916亿斤、比上年增产59.3亿斤,再创历史新高,  相似文献   

6.
本刊讯今年我国粮食主产区夏粮再获丰收,各地粮食购销企业正抓紧时间敞开收购农民手中的粮食。河南省夏粮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1/4,今年夏粮总产量预计将达到262亿kg,比去年增加10亿kg,增产4%。山东、陕西等夏粮主产区,今年小麦同样获得丰收。今年山东小麦总产预计将达到180亿kg,  相似文献   

7.
巩固发展农业农村经济 2009年是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十分困难的一年,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迎难而上,扎实工作,广大农民群众辛勤耕耘,巩固和发展了农业农村经济好形势.粮食生产再获丰收,连续6年实现增产,产量达到10616亿斤;农民收入连续6年较快增长,人均纯收入达到5153元,比上年实际增长8.5%,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赢得了战略主动,为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提供了基础支撑.  相似文献   

8.
《农村实用技术》2014,(8):55-56
<正>国家统计局7月14日公布,2014年全国夏粮总产量2731.9亿斤,比2013年增产94.9亿斤,增长3.6%。今年夏粮产量再创历史新高,是如何实现的?夏粮丰收有什么意义?全年粮食生产能否再创佳绩?带着这些问题,农业部有关司局负责人作了一一解答。1、近日国家统计局公告今年夏粮增产95亿斤,增长3.6%,再创历史新高今年夏粮生产呈现四个特点:一是面积保持稳定。今年夏粮面积4.14亿亩,增加23.2万亩。夏粮  相似文献   

9.
当前中国粮食供求形势 粮食生产将获丰收,产需基本平衡 在国家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的作用下,我国粮食生产已连续四年丰收,2008年国家进一步加大了对农业和粮食生产的扶持力度,年初又出台了十项强农惠农政策措施,有效调动了农民种粮积极性.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今年全国夏粮总产量达2408亿斤,比上年增加61亿斤,增长2.6%,连续第五年增产.秋粮播种面积也有望稳中略增,预计2008年我国粮食生产将再获丰收.  相似文献   

10.
《河南农业》2011,(13):1
(记者罗盘曲昌荣)中原经济区起步之年,河南再为国家粮食安全作出贡献。6月19日,记者从河南省政府获悉,作为全国最大的夏粮主产省,河南克服了60年不遇干旱带来的不利影响,夏粮生产再获丰收。目前全省小麦收割完毕,预计夏粮总产在去年618.2亿斤基础上又有增长,单产也有相应提高,实现连续九年增产。  相似文献   

11.
<正> 1982年我省夏粮生产,在遭受严重的自然灾害情况下,夺得了好收成.全省夏粮总产227亿斤,比去年净增产4.7亿斤.为了进一步提高我省小麦产量,夺取高产稳产,谈几点认识供参考.一、做好良种布局,充分发挥良种的增产作用近年来,我省小麦种子工作取得了很大  相似文献   

12.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201O年7月16日在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厅召开新闻发布会,请农业部新闻发言人、总经济师陈萌山介绍夏粮生产和上半年农业形势等情况,并答记者问。陈萌山介绍,上半年农业农村经济形势的最大特点,也是最大亮点,是夏粮再获好收成。据国家统计局统计,今年夏粮总产2462亿斤,接近上年水平,是历史上第三高产年,仅次于1997年的2559.3公斤和2009年的2469.7亿斤。其中冬小麦产量2176亿斤,比上年增加近20亿斤,实现连续第7年增产。  相似文献   

13.
正上半年,全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总体呈现农业生产稳定、市场运行稳健、农民增收平稳的态势,农业调结构转方式和农业农村改革取得积极进展,尤为突出的是,贸易逆差大幅收窄,畜牧业投资增速明显,农产品加工企业信心指数提升,市场在调结构中的作用更加凸显。夏粮再获丰收,在田作物长势较好。今年夏粮呈现"面积稳定、单产略减、总体丰收"的局面。面积4.14亿亩,比上年增加10.6万亩;总产2785.2亿斤,减少32.4亿  相似文献   

14.
<正>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全国夏粮生产数据显示,2014年全国夏粮总产量13659.6万吨(2731.9亿斤),比2013年增产474.8万吨(94.9亿斤),增长3.6%。其中谷物产量12580.9万吨(2516.2亿斤),增产438.8万吨(87.8亿斤),增长3.6%;谷物中冬小麦产量11989.9万吨(2397.9亿斤),比2013年增产404.5万吨(80.8亿斤),增长3.5%。  相似文献   

15.
张健楠 《农家致富》2023,(16):44-45
<正>近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2023年上半年农业农村经济运行情况。2023年以来,农业农村部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狠抓生产保供给,巩固成果守底线,农业农村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为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提供有力支撑。夏粮丰收到手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3年夏粮产量1461.5亿公斤,产量居历史第二高位,仍是丰收季。在遭遇多年不遇的“烂场雨”大环境下,能够再获丰收实属不易。  相似文献   

16.
中原大地传来丰收捷报:经国家统计局核准.今年我省夏粮总产量达到618.14亿斤,较上年增加5.14亿斤,增长0.8%;平均亩产776.6斤,较上年增长0.5%.夏粮总产量为连续八年增产,连续七年创历史新高.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河南粮食生产.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等中央领导同志今年先后对我省粮食生产  相似文献   

17.
正7月24日,云南省农业农村厅召开半年工作会议,总结上半年工作,分析当前全省农业农村发展形势,安排部署下半年重点工作。会议指出,2021年上半年,全省农业农村发展形势持续向好,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稳定提供了有力支撑。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 2206.65 亿元,同比增长 11.0%;第一产业增加值 1146.48亿元,同比增长 8.8%;农村居民收入同比增长14%左右,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夏粮再获丰收,完成播种面积97.1万 hm~2,  相似文献   

18.
正又是一个丰收季!来自农业部的最新消息显示,今年我国夏粮又迎来一个丰收年,夏粮总产可达2800亿斤。专家指出,这已经是夏粮的第十三个丰收年,而今年的丰收与以往相比,具有更加特殊的意义和内涵。这既是在超强厄尔尼诺影响,小麦赤霉病等重大病虫害偏重发生背景下取得的生产之丰收,更是在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下,在粮食"调结构、转方式"不断深化发展中取得的改革之丰收。从相对重视产量,到追求"产量、品质、生态"的全面发展;从单一的技术更新,到种、水、肥、药、机等协同创新;从  相似文献   

19.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全国粮食生产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粮食总产量为13,390亿斤,比上年增加113亿斤,增长0.9%,粮食生产再获丰收,产量连续6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  相似文献   

20.
国内     
<正>全国夏粮总产再创新高国家统计局7月15日发布数据显示,2015年全国夏粮总产量14106.6万吨(2821.3亿斤),比2014年增产447.0万吨(89.4亿斤),比上年增长3.3%。国家统计局农村司高级统计师侯锐表示,2015年夏粮增产得益于面积增加和单产提高。2015年全国夏粮播种面积为27692.3千公顷,比2014年增长0.4%;因播种面积增加增产54.8万吨,对增产的贡献率为12.3%。夏粮播种面积增加主要受三方面因素影响:一是国家继续在小麦主产区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对稳定小麦播种面积发挥了重要作用。二是中央财政继续加大强农惠农支持力度,及时下拨2015年粮食直补、良种补贴等各种补贴资金。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