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为及时了解我国主要稻区二化螟对氯虫苯甲酰胺和氟苯虫酰胺的抗药性发展情况,同时明确对氯虫苯甲酰胺原药和制剂的抗性水平是否存在差异及二化螟对新研发的双酰胺类杀虫剂溴氰虫酰胺、四氯虫酰胺及氯氟氰虫酰胺与氯虫苯甲酰胺、氟苯虫酰胺间是否存在交互抗性,南京农  相似文献   

2.
<正>近年来,随着农药新成分的开发,双酰胺类杀虫剂以其高效、低毒、对环境友好的优势获得了广大种植户的认可,使用量逐年增加。国内外各大农化企业都相继推出了自己的产品,主要品种有氯虫苯甲酰胺、氟苯虫酰胺和溴氰虫酰胺等,在南方水稻区和蔬菜区应用甚广。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研发经验的积累,越来越多的类似成分被合成出来。去年新上市的中化9080,成分是四氯虫酰胺,这是我国自主创制的首个双酰胺类杀虫剂,其活性与氯虫苯甲酰胺相  相似文献   

3.
<正>为了及时了解我国主要稻区二化螟对氯虫苯甲酰胺和氟苯虫酰胺的抗药性发展情况,同时明确对氯虫苯甲酰胺原药和制剂的抗性水平是否存在差异及二化螟对新研发的双酰胺类杀虫剂溴氰虫酰胺、四氯虫酰胺及氯氟氰虫酰胺与氯虫苯甲酰胺、氟苯虫酰胺间是否存在交互抗性。南京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农药科学系/农业部病虫监测与治理重点开放实验室联合全国农业  相似文献   

4.
<正>以鱼尼汀受体为靶标的杀虫剂,自其上市以来得到了广泛且深入的研究。全新的作用机理促使国际抗性行动委员会为此开辟了杀虫剂新分类———第28类。双酰胺类杀虫剂氟苯虫酰胺(曾用名氟虫双酰胺)与氯虫苯甲酰胺分别于2005、2006年获首次报道,2007~2008  相似文献   

5.
正作为全球第一大杀虫剂、水稻用第三大杀虫剂,氯虫苯甲酰胺2016年以13.65亿美元的销售额、3.05亿美元的领先优势,构建了它与第二大杀虫剂噻虫嗪(10.60亿美元)之间的差距,夯实了它在全球杀虫剂市场的领军地位。正因为氯虫苯甲酰胺的加盟,双酰胺类杀虫剂备受全球关注,成为杀虫剂市场继新烟碱类之后的新热门。尤其是在鳞翅目害虫和抗性害虫防治领域,双酰胺类杀虫剂出手不凡。目前已上市的双酰胺类杀虫剂主  相似文献   

6.
<正>以氯虫苯甲酰胺、氟苯虫酰胺等为代表的双酰胺类杀虫剂是我国近年来在水稻、蔬菜等作物上防治二化螟、稻纵卷叶螟、小菜蛾等重要害虫的新型高效杀虫剂,这类杀虫剂具有毒性低、用量少、作用机制新颖、效果好等特点,自2008年开始在我国大面积推广以来,使用面积迅速增加,成为我国水稻害虫防治上的主力品种之一。  相似文献   

7.
<正>提起双酰胺类农药,很多人可能要打上一个问号,但提到康宽和垄歌,很多农民都耳熟能详。近年来随着农药新成分的开发,双酰胺类杀虫剂以其高效、低毒、对环境友好的独特优势获得了广大种植户的认可,使用量逐年增加,国内外各大农化企业都相继推出了自己的产品,主要品种有氯虫苯甲酰胺、氟苯虫酰胺和溴氰虫酰胺等,在南方水稻区和蔬菜区应用甚广。看似差不多成分的产品,你知道他们的特点和区别吗?今天我们就介绍一下这类化合物,为大家今后选择产品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正>在4月10~11日召开的"2015全国水稻解决方案高峰论坛"上,专家针对我国农药企业一哄而上的双酰胺农药产品扎堆现象,给出了中肯的建议:谨慎而为,要讲究高品质、个性化。目前,我国用于解决水稻主要害虫的杀虫剂几乎囊括了杀虫剂的所有产品类型,有双酰胺类的氯虫苯甲酰胺、  相似文献   

9.
正近日,河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等单位研究人员近期采用浸叶法,测定了5种双酰胺类杀虫剂在15~35℃范围内对甜菜夜蛾3龄幼虫室内毒力的温度效应和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在供试温度范围内,5种双酰胺类杀虫剂对甜菜夜蛾的毒力均呈极明显的正温度效应。氯虫苯甲酰胺、氟苯虫酰胺对甜菜夜蛾毒力分别增  相似文献   

10.
<正>杜邦公司的新型杀虫剂氯虫苯甲酰胺和溴氰虫酰胺是近年来农药工业的重大发明,也是受中国专利法保护并经农业部登记批准的新型农药产品。此类产品上市以来受到广大农户的青睐,部分不法分子嗅到商机后,开始针对氯虫苯甲酰胺和溴氰虫酰胺开展非法生产、销售的侵权行为,对此,杜邦秉零容忍的原则,将不遗余力的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打假维权行动。  相似文献   

11.
6种新农药对稻纵卷叶螟的田间防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近年来新型杀虫剂对浙西北山区稻纵卷叶螟的防治效果,2009年在大田以喷雾施药法对6种新型杀虫剂进行了防治单季稻五(3)代稻纵卷叶螟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施药后5天,5%甲维盐11.25g(a.i/hm~2,下同)、10%阿维·氟虫双酰胺60mL和24%氰氟虫腙216mL对稻纵卷叶螟的防效在95%以上,32%丙溴·氟铃脲288mL、20%氯虫苯甲酰胺30mL和14.1%甲维·毒死蜱211.5mL的防效在73.5%~83.1%。药后12天,丙溴·氟铃脲和氰氟虫腙的防效为74.1%~82.7%,阿维·氟虫双酰胺和氯虫苯甲酰胺的防效为62.9%~65.6%,甲维盐和甲维·毒死蜱的防效在50%以下。药后31天,除丙溴·氟铃脲和氯虫苯甲酰胺还有37.8%~39.0%防效外,其他药剂无防效。氰氟虫腙、氯虫苯甲酰胺、阿维·氟虫双酰胺的保叶效果最好,药后12天为68.5%~70.3%,显著高于甲维盐、丙溴·氟铃脲和甲维·毒死蜱(54.0%~61.7%)。药后31天甲维盐和甲维·毒死蜱的保叶效果差在27%以下,其他药剂仍有44%~62%保叶效果。可以认为,甲维盐、阿维·氟虫双酰胺和氰氟虫腙防治稻纵卷叶螟速效性好、持效性较差,丙溴·氟铃脲、氯虫苯甲酰胺速效性和持效性较好。  相似文献   

12.
<正>杜邦公司的新型杀虫剂氯虫苯甲酰胺和溴氰虫酰胺是近年来农药工业的重大发明,也是受中国专利法保护并经农业部登记批准的新型农药产品。此类产品上市以来受到广大农户的青睐,部分不法分子嗅到商机后,开始针对氯虫苯甲酰胺和溴氰虫酰胺开展非法生产、销售的侵权行为,对此,杜邦秉零容忍的原则,将不遗余力的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打假维权行动。我们欢迎社会各界志同道合的人士与我们合作开展打假活动:(1)举报非法生产、销售杜邦公司拥有专利权的氯虫苯甲酰胺和溴氰虫酰胺原药的违法行为;(2)举报将上述农药作为隐性成分添加在其他农药中的违法行  相似文献   

13.
<正>氯虫苯甲酰胺是杜邦的第一大畅销产品,全球第一大杀虫剂,它成功取代了噻虫嗪的首席地位。氯虫苯甲酰胺为鱼尼丁受体作用剂,是邻甲酰氨基苯甲酰胺类杀虫剂中的第1个有效成分,广谱、高效防治果树、蔬菜、大田作物、特种作物和草坪上的咀嚼式口器害虫。除了防治鳞翅目害虫外,氯虫苯甲酰胺在增加用药量的情况下,还可以防治科罗拉多甲虫、叶蝉等,同时,对粉虱具有抑制作用。2008年氯虫苯甲酰胺上市,已在  相似文献   

14.
《农药市场信息》2016,(专利到)
正氯虫苯甲酰胺是杜邦的第一大畅销产品,全球第一大杀虫剂,它成功取代了噻虫嗪的首席地位。氯虫苯甲酰胺为鱼尼丁受体作用剂,是邻甲酰氨基苯甲酰胺类杀虫剂中的第1个有效成分,广谱、高效防治果树、蔬菜、大田作物、特种作物和草坪上的咀嚼式口器害虫。除了防治鳞翅目害虫外,氯虫苯甲酰胺在增加用药量的情况下,还可以防治科罗拉多甲虫、叶蝉等,同时,对粉虱具有抑制作用。2008年氯虫苯甲酰胺上市,已在  相似文献   

15.
<正>杜邦公司的新型杀虫剂氯虫苯甲酰胺和溴氰虫酰胺是近年来农药工业的重大发明,也是受中国专利法保护并经农业部登记批准的新型农药产品。此类产品上市以来受到广大农户的青睐,部分不法分子嗅到商机后,开始针对氯虫苯甲酰胺和溴氰虫酰胺开展非法生产、销售的侵权行为,对此,杜邦秉零容忍的原则,将不遗余力的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打假维权行动。我们欢迎社会各界志同道合的人士与我们合作开展打假活动:(1)举报非法生产、销售杜邦公司拥有专利权的  相似文献   

16.
正浙江省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科研人员采用浸渍法,测定了新型杀虫剂氯氟氰虫酰胺对棉铃虫的室内活性,并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氯氟氰虫酰胺对棉铃虫的毒力LC50值为0.145mg/L,与氟苯虫酰胺、氯虫苯甲酰胺相当,高于高效氯氰菊酯。田间试验结果表明,药后3~10天,在45~60g a.i./hm2时,20%氯氟氰虫酰胺悬浮剂对棉铃虫的杀虫、保蕾和保顶防效均可达90%以上,与氟苯虫酰胺、氯虫苯甲酰胺相当,高于高效氯氰菊酯。由此可以看出,氯氟氰虫酰胺对棉铃虫具有良好的室内生物活性和田间防效,可应用于防治棉铃虫。  相似文献   

17.
<正>溴氰虫酰胺,是杜邦公司继氯虫苯甲酰胺之后成功开发的第二代鱼尼丁受体抑制剂类杀虫剂,作用更高效,适用作物更广泛,可有效防治鳞翅目、半翅目和鞘翅目害虫。2012年9月在中国获得登记的杜邦TM倍内威R杀虫剂,是10%溴氰虫酰胺可分散油悬浮剂,一经推出,便由于其杀虫谱广且持效期长的特性在市场引起巨大反响。今年最新推出的杜邦TM维瑞玛R19%溴氰虫酰胺悬浮剂,便是其溴氰虫酰胺家族中杜  相似文献   

18.
六种新农药对稻纵卷叶螟的田间防效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评价了六种新农药对单季稻主害代稻纵卷叶螟的田间防治效果。结果表明,药后5天,5%甲维盐11.25 g(有效含量/公顷,下同)、10%阿维?氟虫双酰胺60 mL和24%氰氟虫腙216 mL对稻纵卷叶螟的防效在95%以上,32%丙溴?氟铃脲288 mL、20%氯虫苯甲酰胺30 mL和14.5%甲维?毒死蜱211.5 mL的防效在73.5%-83.1%。药后12天,丙溴?氟铃脲和氰氟虫腙的防效为74.1%~82.7%,阿维?氟虫双酰胺和氯虫苯甲酰胺的防效为62.9%~65.6%,甲维盐和甲维?毒死蜱的防效在50%以下。药后31天,除丙溴?氟铃脲和氯虫苯甲酰胺还有40%防效外,其它药剂无防效。氰氟虫腙、氯虫苯甲酰胺、阿维?氟虫双酰胺的保叶效果最好,药后5-12天为68.5%~78%,显著高于甲维盐、丙溴?氟铃脲和甲维?毒死蜱(53.3%~69.9%)。药后31天甲维盐和甲维?毒死蜱的保叶效果差在26%以下,其它药剂仍有45%-62%保叶效果。  相似文献   

19.
<正>为比较溴氰虫酰胺和氯虫苯甲酰胺对甜菜夜蛾、玉米螟和小地老虎的作用差异,山东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科研人员近期采用浸卵法、浸叶法、饲喂毒营养液法等,测定了溴氰虫酰胺和氯虫苯甲酰胺对3种害虫的卵、3龄幼虫和成虫的毒力,以及对其3龄幼虫的拒食活性。结果表明,溴氰虫酰胺和氯虫苯甲酰胺均无杀卵作用,但能降低初孵幼虫存活率。溴氰虫酰胺对甜菜夜蛾、玉米螟和小地老虎3龄幼虫的LC50值分别为0.11、  相似文献   

20.
<正>本刊讯近日,记者从河北艾林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处获悉,该公司获得了氯氟氰虫酰胺全球10年独家代理权。公司表示,目前该化合物仍处于以田间药效试验阶段,预计该产品将在国内外市场受到广泛欢迎,为世界和中国的粮食安全做出贡献。氯氟氰虫酰胺为浙江省化工研究院自主研制的邻苯二甲酰胺类杀虫剂,已申请国家专利。目前公司正在进行氯氟氰虫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