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分析了景电灌区泵站工程中输配水工程、调蓄建筑物、排水工程、田间工程、灌区信息化等现状,探讨了后期改造项目中信息化的主要建设内容,旨在为后期项目信息化建设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结合旱坪川灌区大型泵站更新改造工程建设、管理情况,阐述灌区大型泵站更新改造工程目的意义及灌区建设、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意见、建议。  相似文献   

3.
景电二期工程经过近30年的建设运行,产生了显著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已成为了灌区50多万人民群众生存致富奔小康不可或缺的重要依托和灌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命脉。与此同时泵站机电设备老化,工程设施破损严重,泵站提输水能力逐年下降,各种潜在的危险性逐年增大,严重影响了工程的上水安全和输水效率,也严重制约了灌区工农业生产、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态建设。为确保泵站安全可靠运行和灌区可持续发展,迫切需要对现有泵站工程设施进行更新改造。  相似文献   

4.
作者分析了兴电灌区泵站工程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介绍了兴电灌区大型泵站更新改造建设的目标、主要内容及工程建成后既得的效益。  相似文献   

5.
景电工程有着装机容量大、设备多、耗电量大、泵站布置分散、点多、线长、面广等特点。在建设之初,运行管理主要是依靠工作人员的手动操作和巡视检查,效率较低。伴随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灌区信息化的建设和实施,可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让运行更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阐述了高扬程提水灌区泵站节能降耗重要意义的基础上,分析了高扬程提水灌区泵站能耗较大的原因,提出了高扬程提水灌区泵站节能降耗的方法,为泵站的高效、稳定运行提供保证。  相似文献   

7.
灌区信息化建设是现代水利和水利信息化的综合体现。随着社会的发展,灌区管理水平不断提高,灌区信息化在管理中的作用越来越大。文章从三清渠灌区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目的、内容等方面对灌区信息化建设项目做详细介绍,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随着灌区管理工作的深入发展,提高灌区管理水平,走节水灌溉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灌区信息化建设为必由之路。结合引大灌区实际,主要探讨水利信息化的重要性,水利信息化要解决的问题以及水利信息化建设要达到的目标和效果。  相似文献   

9.
绥滨灌区位于黑龙江省三江平原北部,绥滨县境内,黑龙江中段右岸,设计灌溉面积2万hm2,提黑龙江水灌溉.投资1350万元的渠首泵站是灌区最重要的工程,它的建设进度影响着整个灌区的投入使用时间,而该泵站的8400m3混凝土浇筑量成为了制约工程进度瓶颈.  相似文献   

10.
灌区信息化是灌区现代化的基础和重要标志,是灌区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研究了我国灌区信息化建设的背景,分析了国内外建设现状,指出我国灌区信息化建设面临着经济基础薄弱、涉及面广、建设周期长、技术不成熟等一系列难点,并针对我国灌区实际,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1.
刘义强 《甘肃农业》2003,(10):81-82
甘肃省景泰川电力提灌工程的建设和管理工作 ,始终注重新技术和灌区信息化建设 ,充分发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 ,努力提高工程管理的科技含量。在工程建设中 ,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产品 ,节约了投资 ,提高了工效。在工程管理中 ,针对本灌区高扬程、多梯级、多机组泵站的特点和灌区用水管理的实际需要 ,采用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和控制技术 ,研制开发并应用了先进实用的集信息采集、优化调度与监控为一体的灌区水管理系统 ,有效地改善了工程的运行状况 ,提高了设备的运行效率 ,减少了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 ,使灌区步入了科学化管理的轨道 ,产生了显著的效益。  相似文献   

12.
信息化建设是我国灌区节水配套改造项目的主要内容之一。就我国灌区管理信息系统进行了系统阐述,分析了我国灌区管理和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重点分析在我国灌区进行管理信息化的必要性,同时也分析了GIS在水利工程方面的应用现状及需求,阐明了GIS技术在我国未大面积推广使用的原因,为我国灌区管理和信息化建设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为了提高灌溉效率、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了操作的安全性,对各泵站做信息化改造。包括对机电设备运行情况、水泵流量监测、闸门水位流量、气象测报、调度中心等的信息化改造,以确保很好的为灌区人民服务,解决农作物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14.
灌区信息化建设面临的难点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灌区信息化是灌区现代化的基础和重要标志,是灌区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研究了我国灌区信息化建设的背景,分析了国内外建设现状,指出我国灌区信息化建设面临着经济基础薄弱、涉及面广、建设周期长、技术不成熟等一系列难点,并针对我国灌区实际,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5.
针对靖会灌区扬程高、梯级多、泵站机组多的特点,采用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和控制技术,研制开发并应用了技术先进、实用强的集信息采集、优化调度、流量动态监测为一体的靖会灌区信息化管理系统,有效地改善了工程的运行管理状况,提高了设备的运行效率,使灌区逐步迈向科学化管理的轨道,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6.
本文归纳了甘肃省景电灌区近几年信息化建设的主要内容,针对已建内容不全面、不彻底,已无法适应景电灌区发展要求的问题,总结了景电灌区信息化升级改造的建设内容,探讨了灌区信息化升级改造建设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7.
本文结合高台县友联灌区情况简要分析了灌区水利信息化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阐述了水利信息化建设面临的形势,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延伸性的对策,为灌区水利信息化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灌区信息化管理是灌区管理发展的必由之路,介绍了兴电灌区信息化建设做法与经验。  相似文献   

19.
针对什川灌区泵站运行现状,分析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灌区泵站改造与发展的整体思路.  相似文献   

20.
大型灌区泵站更新改造内容多,灌区停灌周期短,在灌溉期改造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而泵站水泵机组基础地脚螺栓灌浆时间周期是影响泵站改造工程时间的重要因素之一。研究环氧树脂砂浆在浇灌设备基础上的应用,指出其对保障灌区灌溉运行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