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太阳能空气集放热系统在温室中的热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设计一种太阳能空气集放热系统并在温室中进行实际测试,以此探究该系统的热性能表现,分析其各项性能参数,为后续改进优化太阳能空气集放热系统及其在温室中的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在太阳能平板集热器的基础上,通过给集热器加装用于基质升温的散热管道来进行太阳能空气集放热系统的设计,该系统以太阳能为热源,白天集热器收集太阳热能并实现对空气的加热,同时在管道风机的作用下通过空气循环将热空气输送到散热管道中释放热量,以此实现系统的集热和放热,从而提升基质温度。将日光温室用聚苯板分隔,以采用了太阳能空气集放热系统的隔间作为试验区域,以不采取任何措施的隔间作为对照区域,通过测定温室环境温度、集热器内部空气温度、散热管道温度、太阳辐射强度、空气流速和基质温度,分析空气流速、环境温度、太阳辐射强度对系统瞬时集热量和集热效率的影响,并分析集热器和散热管道从进气口到出气口各部位的温度变化,最后对该系统的整体热性能以及与温室对照区域基质的温度差异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通过实测,空气流速为2.0 m/s时,太阳能空气集放热系统的集热效率和瞬时集热量最高,分别为67.7%和494.4 W/m2,在此流速下,集热器内空气温度平均提升27 ℃,散热管道进气口到出气口平均温差为16.2 ℃;系统集热效率还受环境温度和太阳辐射强度的影响,其随着二者的增加逐渐提高;系统运行期间,系统集热量为6.0~9.3 MJ/m2,放热量为4.7~6.8 MJ/m2,能量利用效率为73%~78.2%;典型晴天条件下,温室试验区域基质温度始终高于对照区域,平均高2.7 ℃。【结论】太阳能空气集放热系统性能表现优异,具有较高的集热效率和放热性能,同时具有较高的能量利用效率,适合在温室中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正为探究表冷器-风机集放热系统的集热性能,团队在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益康农业专业合作社的某大跨度外保温塑料大棚里进行了测试。具体试验过程如下:试验系统组成试验大棚试验塑料大棚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宁城县大城子镇(118.9°E,41.7°N),东西走向,东西长140m;南北非对称,南北宽16m,其中南面宽8m,过道宽2m,北面宽6m;屋脊高4.5m,如图1。室内过道两侧每2.6 m设置1根钢管柱,  相似文献   

3.
以非稳态导热理论为基础,对示例墙体温度变化和蓄放热特点进行解析。通过解析表明,后墙蓄热、温度升高过程是由于太阳辐射引起的被动过程,后墙蓄热量多少、温度升高特点由太阳辐射强度及其变化决定;后墙放热、温度降低过程是由于外界低温引起的被动过程,后墙放热量多少、温度降低特点由外界温度决定;后墙温度变化、蓄放热变化过程是受太阳辐射周期性变化引起的被动过程。分析结果表明,后墙蓄热保温原理是利用太阳辐射和温室效应来提高后墙非稳态蓄热温度,进而提高后墙放热温度;利用保温被阻挡来减少后墙放热量,延缓后墙温度下降速率,间接提高后墙非稳态放热温度;从而使得后墙非稳态蓄放热过程在较高温度水平上进行,实现后墙蓄热保温作用。针对后墙蓄热保温局限性提出了改善日光温室保温性能的方法:一是提高后墙放热温度;二是降低后墙放热量。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崔世茂教授及团队对北方高寒地区日光温室的墙体、屋面保温、承力结构、储放热技术等的探索及创新。实践证明,创新研发的双膜双被水墙装配结构日光温室在-20℃以下的室外温度条件下室内作物能正常生产。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发能代替传统保温被且性价比更高的新型日光温室保温被。[方法]朝外面料分别选用了淋膜无纺布、淋膜军用基布、珍珠棉(EPE)复合黑色PE编织布、无纺布复合黑色PE编织布,朝里面料选用了强力无纺布;芯材分别选用了喷胶棉、杂羊毛、珍珠棉(EPE)、化纤棉、微孔发泡材料,试制了5种保温被,通过静态检测及室外试验,以市场主流保温被(牛津布+化纤棉)和(淋膜无纺布+化纤棉)为基准,对照分析了其保温性,且对面料测试了抗拉强度。[结果]静态检测报告表明,喷胶棉保温被和杂羊绒保温被的保温率分别为84.0%和83.3%,而淋膜化纤棉保温被和牛津布化纤棉保温被的保温率分别为75.0%和65.0%。室外试验表明,当室外温度最冷为-24.4℃时,喷胶棉保温被保温效果最好,室内温度达5.4℃;室外平均温度为-9.3℃时,室内平均温度为14.7℃;其次是杂羊绒保温被,室外温度为-24.4和-9.3℃时,室内温度分别达4.2和14.3℃;最差是牛津布化纤棉保温被和淋膜化纤棉保温被,室外温度为-24.4℃时,室内温度分别是2.8和3.6℃。[结论]喷胶棉保温被和杂羊毛保温被性能良好,可作为日光温室的新型高效保温材料推广。  相似文献   

6.
针对直膨式太阳能热泵所集热能利用率低,温室加温不足的问题,采用直膨式太阳能热泵为集热系统,根际-空气加温为放热系统,对大跨度主动蓄能型温室在不同天气仅根际加温和根际与空气同时加温的加温效果,集、放热系统运行性能,集热效率,热能利用率,节能率和集热系统的优化运行模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连续阴天和连续晴天,放热系统的热能利用率分别高于97.2%和92.7%;2)不同天气试验区的根际温度在17.9℃以上,比对照区高1.5℃,空气温度在11.6℃以上,比对照区高3.6℃,相对湿度在90.8%以下,比对照区低3.2%;3)不同天气整套系统的节能率R在47.2%以上,性能系数在1.9以上;4)不同天气集热系统均能在设定时间内达到设定集热温度目标,且其集热性能系数COPc在2.3以上,其集热效率在149.6%以上;5)9:30—11:30集热系统COPc随太阳辐射强度的增大,从1.4增大至3.0,11:30—14:50集热系统的集热性能系数均高于3.8,15:10以后,蓄热水池水温高于47℃时,集热性能系数由3.2最终降至0.8。该研究表明根际与空气结合的加温方式不仅提高了温室加温效果,还提高了热能利用率和直膨式太阳能热泵的集热性能。此外,根据集热条件调节集热系统的运行模式,可提高集热性能,达到温室加温节能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张伟  宋莹一 《农家致富》2006,(18):36-36
一、温度管理 10月下旬,当室外平均气温下降到10℃时要覆膜保温。在覆盖薄膜到11月底时主要以通风降温为主。每天上午当室内气温超过18℃时,逐渐打开通风口。下午气温降到16℃时,逐渐关闭通风口。从12月初到翌年2月下旬,以保温为主,这期间草莓进入第一个结果盛期。当室外最低气温低于2℃时,每畦加设小棚;当室外最低气温低于-3℃时,加中棚,夜间温室外还要加盖草帘。进入3月份后,逐步拆除草帘、中棚和小棚,加强通风降温。  相似文献   

8.
一、定植后的管理1.温度。温室番茄在生长前期,外界温度较高,管理重点是防止番茄徒长,夜间温室的顶风口和腰风口不要关闭,尽量增大昼夜温差。当外界最低气温低于6℃,要及时进行保温覆盖。进入低温季节,管理重点是采取保温防寒措施来增温。最适宜温度为:白天23—30℃,夜间15—18℃。  相似文献   

9.
正连栋温室周年运行夏季降温是不可或缺的环境控制技术。自然通风是最经济有效的降温方式,但在炎热夏季或室外气温高于30℃的时段,完全依赖自然通风室内温度很难降到大部分作物适宜的生长温度。湿帘-风机降温系统是目前最流行、也最经济的夏季降温方式,在室外空气湿度低于80%时,湿帘-风机降温系  相似文献   

10.
基于主动蓄热循环系统的温室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冬季夜间温室温度,提出将温室白天得到的热量储存到后墙墙体中,采用风机实现蓄热放热过程,风机所需电量可由光伏系统提供。基于北京的天气,2种情况下均安装地面面积为272 m~2的温室,以保持温室维持在较高的温度下。试验结果表明,主动蓄热系统所产生的温室平均气温在10. 9~14. 8℃之间,平均值为12. 09℃。参考温室中的气温在3. 4~10℃之间,平均值为6. 5℃。室外温度比室内温度低约16. 3℃。电力供暖和天然气供暖系统供暖成本比主动蓄热系统分别高267. 8%和53. 6%,煤炭供暖成本比主动蓄热系统低28. 2%。主动蓄热系统采暖能够作为化石能源供暖的替代技术。  相似文献   

11.
连栋温室周年运行夏季降温是不可或缺的环境控制技术。自然通风是最经济有效的降温方式,但在炎热夏季或室外气温高于30℃的时段,完全依赖自然通风室内温度很难降到大部分作物适宜的生长温度。湿帘-风机降温系统是目前最流行、也最经济的夏季降温方式,在室外空气湿度低于80%时,湿帘-风机降温系统结合室内外遮阳系统完全可以满足温室各类作物生长对降温的需要。  相似文献   

12.
一、定植后的管理1.温度。秋冬季温室番茄在生长前期,外界温度较高,管理重点是防止番茄徒长,夜间温室的顶风口和腰风口不要关闭,尽量增大昼夜温差。当外界最低气温低于6℃,要及时进行保温覆盖。进入低温季节,管理重点是采取保温防寒措施来增温。最适宜温度为:白天23—30℃,夜间15—  相似文献   

13.
为了突破传统日光温室蓄放热瓶颈问题,探明水介质蓄放热系统对提高温室内部环境温度的能力,设计了太阳能集热板、循环水管和集热水箱3种水介质蓄放热系统,在同一日光温室内建立5个工况相同的保温箱体,将水介质系统与传统砖墙和空苯板箱进行对比,分析以水作为蓄放热介质的热特性.通过分析典型晴天和典型阴天两种不同条件下的气温、水温、蓄...  相似文献   

14.
为探索寿光各代日光温室引进喀什地区后蓄热保温性能降低的原因,以气象学土壤热量收支平衡理论为依据,对2000—2020年越冬季潍坊市和喀什市的气象因素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喀什市平均日照时数、地面接收到的太阳辐射强度分别为潍坊市的92.94%、91.55%~94.77%。喀什市白天最高气温比潍坊市最高气温低3.79℃;喀什市夜间最低气温比潍坊市最低气温低3.50℃,日光温室夜间放热量多。喀什市日光温室蓄放热更容易失去平衡,温室温度降低;外地引进寿光各代日光温室后,要对采光面倾斜程度、温室跨度、温室保温被厚度等进行调整,以适应引进地区的气象条件。  相似文献   

15.
为探索更为经济环保的温室结构,温室后墙创新采用保温被并配套主动蓄放热系统,通过测定温室内环境指标,并与对照温室对比,得到新型温室结构在冬季栽培生产中的优势。试验结果表明,新建温室空气温度月变化均值平均为16.40℃,较对照提高16.56%;空气湿度差别均不大;新建温室土壤温度月变化均值平均为16.51℃,较对照提高8.32℃;新建温室光照度和二氧化碳浓度较低,分别较对照低6.76%、24.97%。综合以上5个环境指标因素,针对冬季主要考察保温性能的特点可知,新建温室可有效提高温室内空气温度、土壤温度,较对照温室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16.
测试和田沙漠组装式温室的光热环境,尤其是温室的蓄放热量及保温能力,为和田地区日光温室性能做出评价,采用数据记录仪对温室内外环境的光热环境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晴天光照度平均为18058 lx,空气温度可达40℃以上,且土层越深,地温越稳定;地面蓄热时平均热流密度为47.85 W/m2,放热时平均热流密度为16.91 W/m2;土壤表面温度和空气平均值分别为15.47、15.30℃;最大值可达37.90、45.00℃;墙体吸热时平均热流密度为13.91 W/m2,放热时平均热流密度为5.40 W/m2;墙体表面温度和空气温度平均值分别为15.76、14.61℃,最大值可达72.10、55.30℃;地面白天最大蓄热量为2.03 MJ/m2,地面最大放热量为1.35 MJ/m2,墙体白天最大蓄热量为0.76 MJ/m2,墙体最大放热量为0.40 MJ/m2.从温光特性方面来看,沙漠组装式温室各环境因子变化较大,温室内部空气温度、墙体温度、地表温度波动较大,热稳定较差;地面是主要的蓄放热体,温室墙体蓄热量、放热量很小,难以起到稳定温室夜间温度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针对寒冷地区如何保证沼气越冬生产,且耗能低的问题,研制出一种寒区车库式干法沼气发酵系统,该系统具有良好的增保温和产气性能。并以牛粪和秸秆为原料在环境温度不低于-19.7℃情况下进行了产气运行试验,结果发现整个产气周期物料温度始终维持在51~55℃之间,同一料层每小时温度变化不大于1.4℃,池容平均产气率达到0.83m~3/(m~3·d),产气甲烷体积分数除前2d外都达到55%以上,表明反应器具有良好的增保温性能,较高的池容产气率和较好的产气质量。  相似文献   

18.
基于有限元分析的日光温室土质墙体温度场模拟与验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日光温室墙体中温度梯度及其变化规律对于日光温室墙体的蓄热保温性能分析评价、设计与建造有着重要的意义。2012年12月至2013年2月,采用自制多点温度测试仪,对山东泰安地区日光温室土质墙体的温度进行采集,并与ANSYS有限元模拟结果进行比较,发现温度场实测结果与模拟结果相吻合。进一步模拟结果表明,墙体蓄热/放热层一天中呈周期性变化,保温隔热层随外界温度变化较小,墙体下部温度较高,且在水平方向上温度梯度变化较小,在10~14℃持续时间长且稳定;距墙体内表面0.2 m处温度最高,并沿墙体厚度方向逐渐平缓降低,墙体外表面温度最低。基于模拟结果,对山东省泰安地区日光温室土质墙体进行结构优化,其最小厚度应为2.2 m,蓄热/放热层为0~0.5 m,保温隔热层为1.3~1.7 m。  相似文献   

19.
<正>对于大雪覆盖的温室和大棚,要立即除雪,防止棚室被大雪压塌;对于无法除雪的超大塑料大棚,应在内部加设支柱,无法加设支柱的应把棚膜划开让雪落到棚内,以免将大棚骨架压塌。对于育苗温室,除了及时除雪外,还要临时加温,使棚内温度保持在10℃以上,防止幼苗受到寒害。对于正在进行蔬菜生产的日光温室,若室内温度降到8℃及以下,则应进行辅助加温。遇连阴天时要注意揭开草苫或保温被,使散射光进入棚内,保证蔬菜正常生长。白天外界温度低于  相似文献   

20.
<正>一、苗床温度管理1、播种后至1叶露尖,温度以保温为主。棚内温度在28-30℃,最适温度25-28℃,2叶期保持25℃,3叶期保持20-22℃,最低温度不低于10℃。夜间气温偏低,应采取大棚内开电灯或点烧稻壳等措施增温,小棚育苗的要在棚外面盖稻草或防寒被等措施增温,确保达到秧苗各叶龄所需的最低温度指标,使稻种在苗床上能正常生长发育。2、苗床通风管理:在水稻出苗绿化后,就要揭掉地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