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应用4种植物的不同溶剂提取液对美洲斑潜蝇成虫进行产卵和取食驱避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华南毛蕨的甲醇提取液对美洲斑潜蝇的产卵驱避效果最好,其驱避率为83.020%,其次是海南红豆的甲醇提取液和潺槁树的石油醚提取液,其产卵驱避率分别为64.120%和61.380%;在拒食作用方面,潺槁树氯仿提取液的拒食效果最好,其拒食率为64.100%;各种植物的乙醚提取液对美洲斑潜蝇的产卵和取食均有引诱作用。  相似文献   

2.
对苦瓜藤叶提取物进行了萃取分离,并对所得5种萃取物和氯仿分离组分进行了选择性生物测定,结果表明,苦瓜的氯仿萃取物对美洲斑潜蝇的产卵驱避作用和拒食作用最强,其IIPC值和拒食率分别为0.11和77.67%。进一步对氯仿萃取物进行组分分离,并进行生物测定,发现萃取物各组分对美洲斑潜蝇的产卵驱避作用和拒食作用差别很大,2组分、3组分显示出较好的产卵驱避作用,其IIPC值均为0,其次是70%乙醇冲洗液。70%乙醇冲洗液表现出强烈的拒食作用,其拒食率为43.48%,其次是2组分,其拒食率为34.79%。  相似文献   

3.
草地贪夜蛾已经对多种杀虫剂产生了严重抗性,为筛选应急防控特效药剂,采用浸叶法研究了国家农业农村部推荐用于草地贪食蛾应急防控药剂清单中的7种不同作用机理杀虫剂对草地贪夜蛾甘肃种群3龄幼虫的室内防效。结果表明,60 g/L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2 000倍液、5 000倍液和2%甲维盐乳剂2 000倍液、 4 000倍液处理对草地贪夜蛾3龄幼虫杀虫活性最好,药后24、48 h的校正防效均为100%。其次为0.5%苦参碱水剂300倍液、10%啶虫脒乳油1 000倍液和200 g/L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2 000倍液处理,48 h的校正防效分别为82.86%、88.73%、88.57%。生物源农药8 000 IU/uL苏云金杆菌悬浮剂100倍液处理速效性稍差,72 h后校正防效仅为43.28%;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 000倍液、1 500倍液处理48 h的校正防效均不足30%,表明草地贪夜蛾可能对该药产生严重的抗性。  相似文献   

4.
测定了广西30科74种植物提取物对菜青虫4龄幼虫的拒食活性。结果表明,在10 m g/mL浓度下,处理24 h,拒食率在90%以上的有鸦胆子(果实)、番荔枝、灵香草和木防已等4种植物提取物;拒食率在80%~90%的有楝科一种A(学名待定)、海木、木花生、鸦胆子(枝叶)和毛鸦胆子(果实)等5种植物提取物;拒食率在70%~80%的有米仔兰、海南木和鱼藤等3种植物提取物;处理48 h,鸦胆子(果实)、番荔枝、灵香草和木防已等4种植物提取物仍然维持高拒食活性,拒食率在9 0%以上;拒食率在80%~90%仅有海木1种植物提取物;拒食率在70%~80%的有米仔兰、楝科一种A(学名待定)、鸦胆子(枝叶)和毛鸦胆子(果实)等4种植物提取物;其余的供试植物提取物24 h和48 h的拒食率均在70%以下。  相似文献   

5.
树木提取液对白蚁的忌避活性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选取并制备83种树木提取液对白蚁进行忌避活性测定结果表明,其中有2 9种树木提取液药后2 4h未见白蚁进入处理室,并结合植物资源和成本等因素初选出18种忌避活性效果较好的树木提取液(室温贮藏期1年)用于复筛试验,最终筛选出对白蚁忌避活性效果较好的山苍子叶和樟树叶树木提取液,可用于研制防蚁新药剂;而对白蚁忌避活性较弱的树木提取液,可结合其对白蚁杀虫活性抑制效果,从中优选出较好树木提取液,用于研制灭蚁新药剂  相似文献   

6.
蓖麻叶片粗提物对黄瓜瓜绢螟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测定蓖麻对瓜绢螟的作用,也为黄瓜害虫无公害控制提供新的手段,用不同浓度的蓖麻叶片粗提物处理黄瓜叶片,测定瓜绢螟取食量、存活率及体内解毒酶活性的变化。结果显示,蓖麻叶片粗提物对瓜绢螟的取食和存活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处理浓度越大,取食量和存活率越小。如用稀释200倍的蓖麻叶片粗提液处理黄瓜叶片,瓜绢螟的取食面积(1.89 cm2)仅为对照(3.51 cm2)的53.7%,存活率为对照的2.3%;600倍浸提液处理的瓜绢螟取食面积(3.43 cm2)为对照的97.7%,存活率为对照的51.4%。瓜绢螟幼虫虫龄对粗提物的作用有明显影响,粗提物对低龄幼虫的作用明显强于高龄幼虫,200倍液处理24 h后,1龄幼虫的存活率(22.22%)仅为5龄幼虫(66.67%)的33.33%。不同剂量蓖麻叶片粗提物处理后,瓜绢螟体内的谷胱甘肽转移酶、羧酸脂酶、多功能氧化酶等解毒酶活性迅速上升,随着处理剂量的增加,解毒酶的活性上升幅度增大。取食用稀释200倍的蓖麻粗提液处理的黄瓜叶片24 h后,1龄幼虫和5龄幼虫体内谷胱甘肽转移酶活性分别较对照高23.79%和78.02%,羧酸脂酶活性分别较对照高72.42%和23.84%,多功能氧化酶活性分别较对照高100.58%和122.39%。结果表明,蓖麻叶片粗提物对瓜绢螟有明显的拒食和毒杀作用。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植物提取液对甜菜夜蛾的亚致死效应,本文建立了当归和蓖麻提取液毒力回归方程,测定了两种提取液亚致死剂量LC20和LC30对幸存亲代和F1代甜菜夜蛾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这两种提取物的两个亚致死剂量对亲代和F1代甜菜夜蛾2~5龄幼虫历期、亲代和F1代甜菜夜蛾蛹历期和雌雄蛹重均无显著影响;与对照组相比,当归LC20和LC30处理后亲代甜菜夜蛾产卵量分别下降21.4%和26.5%,而F1代分别下降45.4%和61.3%,蓖麻LC20和LC30处理后亲代甜菜夜蛾产卵量分别下降23.5%和27.3%,而F1代产卵量分别下降52.7%和61.0%;蓖麻LC20和LC30处理不会显著影响亲代甜菜夜蛾化蛹率和羽化率,而当归LC30显著降低了其化蛹率和羽化率;与对照组相比,当归LC20和LC30对F1代甜菜夜蛾化蛹率无显著影响,但LC30显著降低了其羽化率,蓖麻LC20和LC30显著降低了其羽化率且LC30显著降低了其化蛹率。这两种提取物的两个亚致死剂量作用后都干扰了甜菜夜蛾性比,当归LC30处理后亲代甜菜夜蛾雌雄性比为1∶0.5,蓖麻LC30处理后F1代甜菜夜蛾雌雄性比为1∶2.1。本文揭示了当归和蓖麻提取液亚致死剂量对甜菜夜蛾生长发育和繁殖有一定抑制作用,可为植物提取液亚致死效应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用9MeV高能X射线辐照处理青杨虎天牛的老熟幼虫和蛹,测定其化蛹率、羽化率并观察蛹、成虫及卵的发育.结果表明:100%阻止老熟幼虫化蛹和羽化的最低吸收剂量分别为60Gy和50Gy;应用机率值分析,推算出辐照导致幼虫死亡率达到99.9968%的最低吸收剂量为72.3Gy,95%置信区间为64.4~89.1Gy;2~3日龄...  相似文献   

9.
雷公藤非生物碱对小菜蛾的生物活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研究雷公藤非生物碱对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的生物活性结果表明,雷公藤非生物碱对小菜蛾具有较强的拒食、毒杀以及生长发育抑制作用。雷公藤非生物碱对2龄小菜蛾幼虫的选择性与非选择性拒食中浓度(AFC50)分别为34.89mg/L和42.33mg/L;毒杀中浓度(LC50)为49.86mg/L;100mg/L的雷公藤非生物碱对小菜蛾幼虫的生长发育抑制率达90%以上;但雷公藤非生物碱的杀卵作用不显著,以400mg/L雷公藤非生物碱处理小菜蛾卵后,其孵化率和孵化后幼虫存活率仍分别达53.48%和46%。  相似文献   

10.
柚皮中柚皮苷乙醇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该文采用乙醇浸提法从柚皮中提取柚皮苷,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用正交试验进行工艺参数的优化,其适合的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60℃,提取时间90 min,提取液乙醇浓度50%,液料比25∶1(v/w),在此工艺条件下进行试验,柚皮苷提取率为91.784%。  相似文献   

11.
用甲醇、乙醇、丙酮、氯仿、乙酸乙酯、苯、石油醚等7种溶剂对骆驼蓬种子进行冷浸提取。提取率分别为23.91%。18.68%.17.80%,18.49%,14.31%.15.13%,17.96%。7种提取物中.以种子乙醇提取物(ESPH)对斜纹夜蛾3龄幼虫的非选择性拒食活性最高。24h拒食率为70.15%。采用酸水总生物碱提取法对ESPH进行初步分离。得到氯仿、正丁醇、水及总生物碱萃取物。生物测定结果表明.总生物碱萃取物对斜纹夜蛾幼虫的生长发育抑制作用最为强烈,其次为氯仿萃取物。  相似文献   

12.
假臭草植株不同分解阶段的化感作用动态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小白菜为生测对象,采用滤纸培养皿试验和盆栽试验研究了自然状态下假臭草植株分解过程中化感作用的变化动态。滤纸培养皿试验结果表明:假臭草植株提取液对小白菜种子发芽的抑制作用随浓度增大而增大,且随植株分解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减弱;就幼苗根长而言,不同分解时期0.1g·mL-l的假臭草提取液对根长均表现为抑制作用,除未分解的假臭草以外,其他时期其他浓度的假臭草提取液对根系生长均有促进作用;假臭草提取液对小白菜茎长总体表现为促进作用。假臭草与土壤混合的盆栽试验显示,未分解的假臭草与土壤以50g·2kg-1比例混合对小白菜种子发芽有抑制作用,抑制率达68%,在土壤中分解10d后抑制作用消失;各时期假臭草对小白菜生物量均有显著提高作用。可见,假臭草作为绿肥具有较好的营养价值,但需依据其在不同生长时期对不同作物的化感作用强度和时间设置合理的施用量与施用方法。  相似文献   

13.
非寄主蔬菜及其提取物对菜粉蝶的驱避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室内和田间测定了番茄、茴香、荆芥、莴苣、香菜和丝瓜6种非寄主蔬菜对菜粉蝶的驱避作用。室内测定结果表明,用非寄主蔬菜粗提物处理甘蓝后,菜粉蝶成虫对甘蓝的选择反应率降低,尤其是交配雌蝶对荆芥、茴香、番茄和莴苣提取物处理的甘蓝的选择反应率最低,分别仅为3.67%、4.30%、5.27%和8.26%。在非寄主蔬菜粗提物处理过的甘蓝苗上,成虫的产卵量明显减少,其中以番茄、茴香和荆芥粗提物的驱避活性最强,处理后1d的非选择性产卵驱避率分别为91.04%、75.54%和71.67%,选择性产卵驱避率分别为94.64%、79.66%和78.96%。田间试验结果表明,甘蓝田套种番茄、茴香和荆芥后,可使田间落卵量分别减少68.80%、62.62%和55.09%,这3种非寄主蔬菜对菜粉蝶的有效驱避距离分别为4m、2m和2m左右。因此,可以通过在甘蓝田套种非寄主蔬菜或喷洒其粗提物驱避菜粉蝶,减少幼虫发生为害。  相似文献   

14.
为探明稻鸭共养模式抑制水稻纹枯病发生的原因,以稻鸭共养模式的鸭粪提取物为研究对象,对其抑菌活性及有效成分进行了测定和分析,以期为水稻纹枯病生物防治提供新的途径。结果表明:鸭粪乙醇提取物对水稻纹枯病菌有抑制作用,24h内最高菌丝生长抑制率和EC50分别为88.64%、26.11mg·mL-1;鸭粪乙醇提取物经萃取分离得到石油醚和乙酸乙酯两种组分,其中石油醚组分抑菌效果较弱,乙酸乙酯组分抑菌能力较强,其对水稻纹枯病菌抑制率为89.70%,EC50为15.52mg·mL-1;对乙酸乙酯组分进行硅胶柱层析分离得到5种流份,其中第2流份有显著抑菌活性,在24h和48h内对水稻纹枯病菌的抑制率分别为89.58%和80.36%。GC-MS分析表明,鸭粪的抑菌物质主要为酚酸类和含硫醇有机物质,进一步纯化和鉴定有待研究。  相似文献   

15.
茄二十八星瓢虫对雷公藤和曼陀罗提取物的敏感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寄主植物对茄二十八星瓢虫药剂敏感性及体内酶活力的影响,采用浸渍法分别测定了取食茄子、马铃薯、番茄和龙葵的茄二十八星瓢虫幼虫(以下简称幼虫)对雷公藤和曼陀罗提取物的敏感性,用生化方法测定了雷公藤和曼陀罗提取物对幼虫体内乙酰胆碱酯酶(AChE)和主要解毒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雷公藤提取物对取食茄子、马铃薯、番茄和龙葵的幼虫LC50值分别为1.407 9 mg.L-1、1.595 8 mg.L-1、1.464 7 mg.L-1和1.109 7 mg.L-1,相对毒力指数为78.82、69.54、75.76和100;曼陀罗提取物对取食茄子、马铃薯、番茄和龙葵的幼虫LC50值分别为0.641 7 mg.L-1、0.610 3 mg.L-1、0.758 0 mg.L-1和0.488 3 mg.L-1,相对毒力指数为76.09、80.01、64.42和100;取食龙葵的幼虫对2种植物提取物的敏感性显著高于取食茄子、马铃薯和番茄的幼虫。取食4种寄主植物的幼虫体内靶标酶AChE和主要解毒酶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羧酸酯酶(CarE)、多功能氧化酶(MFO)活力顺序均为茄子>马铃薯>番茄>龙葵。其中,取食番茄和龙葵的幼虫体内AChE和GST活力显著低于取食茄子和马铃薯的幼虫,取食马铃薯、番茄和龙葵的幼虫CarE活力显著低于取食茄子的幼虫,取食4种寄主植物的幼虫MFO活力差异达极显著水平。雷公藤和曼陀罗提取物对幼虫体内AChE和GST、CarE和MFO活性均有抑制作用。其中,对取食马铃薯幼虫的AChE活力抑制作用最强,其次为取食茄子和番茄的幼虫,对取食龙葵的幼虫抑制作用最低。雷公藤和曼陀罗提取物对取食龙葵幼虫CarE活力的抑制作用最强,而对取食马铃薯的幼虫MFO活力的抑制作用最强。寄主植物中的次生物质对解毒酶的诱导或抑制可能是引起药剂敏感性差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西芹鲜根浸提液作用后黄瓜枯萎病菌弱毒菌株的筛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结合室内化感抑菌作用试验和温室人工接菌盆栽试验, 研究了西芹鲜根浸提液连续处理对黄瓜枯萎病菌菌丝生长的影响及病菌致病力的变化。结果表明, 在连续5代浸提液作用下, 50 mg·mL-1的西芹鲜根丙酮、乙醇浸提液与其对照相比, 显著抑制了黄瓜枯萎病菌菌落的生长, 表现为化感抑制作用。50 mg·mL-1的西芹鲜根蒸馏水浸提液处理只有在第3代培养过程中, 对菌落生长表现为化感抑制作用, 其他几代则既有抑制作用又有促进作用。温室人工接菌各代不同处理的黄瓜枯萎病菌进行菌株致病力测定, 并于1周开始发病后调查病情。结果显示, 连续5代继代培养后接种过程中, 西芹鲜根丙酮、乙醇、蒸馏水浸提液处理较其对照致病力降低, 表现为浸提液对黄瓜枯萎病菌毒力的致弱作用; 且随继代培养代数的增加, 病菌的致病力表现为逐渐降低。继代培养至第5代时, 丙酮浸提液处理的致病力为0, 表现为致弱作用最强。试验通过西芹鲜根浸提液的连续处理筛选到了黄瓜枯萎病菌的弱毒菌株。  相似文献   

17.
The cruciferous vegetables such as Chinese cabbages and broccoli are known to have anticancer phytochemicals, and the consumption of cruciferous vegetables has been proposed to protect against various cancers. The anticarcinogenic properties of some Chinese cabbage extracts and sulforaphane glucosinolate (SFN) were assessed by examining their ability to prevent the inhibition of gap junctional intercellular communication (GJIC) induced by hydrogen peroxide (H2O2) in WB-F344 normal rat liver epithelial cells. The cells were preincubated with Chinese cabbage extracts and SFN for 24 h followed by cotreatment with cells and H2O2 (750 microM) for 1 h. Chinese cabbage extracts and SFN prevented the inhibition of GJIC and phosphorylation of gap junction protein connexin43 (Cx43) by H2O2 treatment. Chinese cabbage extracts and SFN were able to prevent the inhibition of GJIC through the blocking of Cx43 phosphorylaton and inactivation of ERK 1/2 and p38 MAP kinase.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cruciferous vegetables and their components, SFN, may exert the anticancer effect by targeting the GJIC as a functional dietary chemopreventive agen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