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氢燃料电池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具有零污染、噪声低、高效率的特性,因此氢燃料电池拖拉机成为现代化农机的重要研究方向。目前,国内外农机企业对于氢燃料电池拖拉机进行了大量技术研究与产品研发,将氢能作为低碳环保的重要能源大力推动,随着需求的发展,市场不断扩大。本文基于国内外氢燃料电池拖拉机的发展现状,对未来新能源农机的发展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2.
《河北农机》2013,(3):23
<正>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拖拉机算不上让人着迷的交通工具,人们也很少在大众媒体中看到它们的身影,但在农业天地里它们却是最耀眼的明星。我们听说过或见识过使用氢燃料电池的轿车、轻型商用车、卡车,甚至是摩托车,但从来没有听说过农用机械拖拉机也能配备氢燃料电池作为动力。谁能说农用拖拉机不能赶这个时髦呢?全球领先的农业机械品牌纽荷兰(NEW HOLLAND)日前就推出  相似文献   

3.
基于一款拖拉机的高压动力系统,设计开发一种混合动力拖拉机动力电池系统。主要从整机能量需求、动力电池类型选择、高压安全性可靠性、电池能量管理与分配、系统使用验证等方面进行了阐述,通过最终试验验证,系统设计满足各项性能要求。  相似文献   

4.
目前燃料电池的输出特性偏软,不能吸收制动能量;而且在低温时启动性能受限,需要与辅助能源配合使用(如动力电池或超级电容),因此需要合适的能量管理策略对多种能量源的能量输入、输出进行管理,以达到更好的动力性、经济性。基于分析汽车行驶过程中的能量流动情况,并以专家经验为基础,以汽车需求功率、动力电池SOC为输入量,以燃料电池DC/DC端的输出功率为输出量,设计模糊能量管理策略。将模糊能量管理策略封装到ADVISOR整车仿真模型中,以NEDC循环工况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模糊能量管理策略满足整车动力性和经济性设计目标,并且相较于传统功率跟随式控制策略在百公里氢耗上降低了8.98%、纯氢续驶里程提高了7.73%、总系统效率提高了4.02%。研究成果对更为合理地制定燃料电池汽车能量管理策略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5.
通过分析拖拉机各个作业工况下的能量需求,提出了一种以超级电容作为辅助电源的新型纯电动拖拉机结构及能量管理研究方案,阐述了电动拖拉机在典型作业工况下的能量流动方式,并对拖拉机关键部件参数进行了匹配;建立了双电源纯电动拖拉机模型,制定了复合电源能量管理模糊控制策略,对该复合电源拖拉机在各作业工况下的动力性能和作业时间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采用复合电源后的电动拖拉机在加速性能、牵引力等方面得到了较大提升,在犁耕时减少了拖拉机动力电池大电流放电次数,一次充电作业时间也得到了一定提升。该研究可为电动拖拉机样机研发、动力参数匹配及动力总成匹配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6.
<正>目前,丰田和本田都是氢燃料电池动力方案的尖兵,并且已经有量产车开始销售。不过,氢燃料加注站的修建速度严重阻碍了这种技术的普及。对此,丰田已经开始研发一种以天然气燃料电池动力系统。这种系统拥有更强的可靠性,但设计和工作流程却要更加复杂。丰田介绍,天然气燃料电池动力系统开始工  相似文献   

7.
基于氢燃料电池的热电联供系统作为一种高效环保的分布式能源利用方式,在国内尚属新鲜事物。针对分布式氢能热电联供系统研发中的关键问题进行系统的分析,阐述了建筑能耗现状、国内外政策及产业情况,针对国内环境进行用户需求分析,最后分述了制氢系统、燃料电池系统、整机功率等级的选型以及储水罐容积计算、二氧化碳回收系统的问题。分析结果为家用燃料电池热电联供仿真模型的搭建以及实际物理系统的试制提供了一定指导。  相似文献   

8.
介绍燃料电池的基本原理和作为燃料的氢的制备、存储等应用;此外还介绍了燃料电池汽车供氢系统的其它设备;最后通过试验结果来验证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汽车的性能指标.  相似文献   

9.
以某城市客车为参考,根据整车性能设计指标,对燃料电池城市客车动力系统各部件进行选型、计算与匹配。利用ADVISOR搭建燃料电池、蓄电池组、驱动电机和燃料电池城市客车等模型等,在考虑再生能量回收的基础上,建立改进的功率跟随能量管理策略,结合中国典型城市道路循环工况进行了系统仿真。结果表明:燃料电池城市客车动力系统能满足整车功率需求,整车动力性能良好,燃料电池基本按均衡功率输出,蓄电池组SOC在理想区间变化。  相似文献   

10.
针对纯电动拖拉机能量利用率低、续航里程不足的问题,提出了基于超级电容和蓄电池复合的纯电动拖拉机动力电源系统。通过分析纯电动拖拉机的作业工况特点以及功率需求,对动力电源系统进行了拓扑结构选型和参数匹配,并以动力电源能耗最低为优化目标,应用动态规划对纯电动拖拉机的动力电源系统进行能量控制策略优化,对动态规划结果以及工况特点进行分析,总结出基于规则的动力电源能量控制策略,利用Matlab/Simulink建模对控制策略进行仿真。结果表明基于动态规划的控制策略能量消耗比基于规则的控制策略能量消耗减少了18%,证明了基于动态规划的能量控制策略在节能降耗方面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使用单一能量系统的电动拖拉机驱动系统存在续航里程较低及难以适应较大功率段拖拉机作业的问题。为此,通过论证增程式电动拖拉机结构方案,研究了增程式电动拖拉机驱动系统设计方法。以东方红132.3k W拖拉机为实例,计算了主要动力参数,并基于AVL-Cruise平台,采用发动机启停+定点能量管理策略,对其动力性和经济性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与传统拖拉机相比,增程式电动拖拉机最大爬坡度提高了6.1 2%,最大牵引力提高了4.3%,综合油耗降低了5.3 7%。该研究可为设计较大功率段电动拖拉机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2.
电动拖拉机发展及其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顾了电动拖拉机近100多年的发展历史,可以看出,上世纪70年代以前的电动拖拉机基本上由电网提供电源,其作业范围受到限制,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电动拖拉机得到快速发展,动力源发展为车载动力电池,且电池性能不断提高,但在续驶里程、作业时间等方面与实际的要求还有不小的差距,电动拖拉机的应用范围还非常有限。进一步分析了影响电动拖拉机发展的关键技术:电池及能量管理技术、电机及其控制技术和用于开发设计电动拖拉机的系统仿真技术,以及这些技术的目前发展状况,以期为我国电动拖拉机的研究与开发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氢燃料电池是一种电化学发电装置,而且清洁、无污染以及高效。近年来,国内国外都比较关注氢燃料电池。但是当前氢燃料电池技术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说氢燃料电池具有比较高的应用成本,且没有完善的基础配套设施,所以需要解决这些问题,推动氢燃料电池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作为解决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的主要措施,电动车辆发展得到世界各国广泛认同。与电动汽车相比,电动拖拉机发展较为缓慢,随着相关基础研究的不断进步,电动拖拉机经过电网供电第一发展阶段,已经进入车载电源供电第二发展阶段。通过筛选第二发展阶段相关研究成果,从整机结构设计及其性能分析、电池及能量管理、电机驱动及其控制、系统仿真技术和其他相关研究等五个方面总结中国电动拖拉机研究进展。电动拖拉机整机结构不必完全遵循拖拉机传统方式,应以适应农业作业环境为导向,提升作业性能为要求为方向。加快第二代动力锂电池在电动拖拉机中的应用,设计符合农业工况的拖拉机用电池能量管理系统。紧密联系电机研发厂商,开发适合农用的电机及其驱动和控制技术。进一步探索电动拖拉机系统仿真技术,以加快电动拖拉机开发速度。要以第三代智能控制理论为发展方向,全面提升电动拖拉机的智能化作业能力和使用性能,实现我国农业机械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5.
大型拖拉机动力换挡变速箱试验台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根据拖拉机动力换挡变速箱试验要求,设计了大型拖拉机动力换挡变速箱试验台。设计了装夹装置、驱动装置、加载装置及其能量回馈系统,开发了电子控制单元和电子测量系统。试验结果表明:试验台功率大,达250kW;实现了能量闭环回馈,重载工况下的节能率高达80%;检测系统功能全,能检测驱动和加载电动机转矩、转速、液压系统压力和流量等16个信号。试验台运行平稳,达到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6.
燃料电池是一种化学电池 ,但是 ,它工作时需要连续地向其供给活物质 (能起反应的物质 )——燃料和氧化剂 ,这又和其他普通化学电池不大一样。由于它是把燃料通过化学反应释放出的能量转变为电能输出 ,所以才被称为燃料电池。燃料电池是利用水电解的逆反应的一种“发电机”。它由正、负极和夹在正、负极之间的电解质板所组成。最初 ,电解质板是利用电解质渗入多孔的板而形成。现在正发展为直接使用固体的电解质。工作时 ,向负极供给燃料 (氢 ) ,向正极供给氧化剂 (空气 )。氢在负极分解成正离子氢 ( H+)和电子e-,氢离子进入电解液中 ,而电子…  相似文献   

17.
控制器作为无人驾驶微型电动拖拉机的"大脑",其性能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电动拖拉机整机性能的好坏.电动拖拉机的整机控制器扮演着统一协调其他子控制器的角色,如电机控制器、BMS、悬挂控制器、助力转向控制器等,承担了数据交换、安全管理和能量分配的任务,是整机动力性和经济性的保证.  相似文献   

18.
针对传统拖拉机动力系统采用燃油作为主要的能量供应且动力不足的问题,基于动力锂电池对拖拉机的动力系统进行了设计和优化。动力系统以锂电池作为驱动,主要包括电池管理系统、控制器及变速系统等。通过对拖拉机动力系统的内部锂电池进行建模和分析,并计算锂电池的荷电状态,以预测拖拉机的动力特性。对拖拉机的动力系统进行试验,结果表明:该动力系统可以满足拖拉机的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19.
以双电机独立电驱动增程式电动拖拉机旋耕机组为对象,提出一种适用于旋耕作业的双输入变量后向建模方法,即在模型中将行驶速度和动力输出轴旋耕转矩作为输入量,设计了双电机独立驱动增程式电动拖拉机动力系统能量管理模型。针对旋耕作业特性,提出一种基于实测数据与经验公式相结合的设计方法,建立了旋耕工况周期模型。基于动态规划算法,分别对其进行旋耕作业仿真试验和台架试验,结果表明:仿真试验结果与台架试验结果吻合度较高,能量管理模型能够很好地描述增程式电动拖拉机在给定旋耕工况下各电机功率、发电机组功率和动力电池组荷电状态的变化情况,且仿真试验和台架试验中燃油消耗量分别为4 065.5 g和3 994.7 g,其相对误差为1.77%,验证了建立的增程式电动拖拉机旋耕机组能量管理模型的合理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20.
针对拖拉机防护装置静态试验设备调节繁琐、自动化程度和作业效率低等问题,设计了拖拉机防护装置自动静载试验系统。该试验系统由机械加载及辅助系统、液压系统和测控系统等组成,采用一次性夹持固定拖拉机防护装置,通过三维移动加载立柱、压垮横梁以及手动/遥控调节、自动加载等方式,实现拖拉机防护装置在不同工况下的静载试验。利用该试验系统对WD1104型轮式拖拉机驾驶室进行了水平纵向加载、侧向加载和2次垂直压垮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系统性能稳定,纵向加载和侧向加载下的能量控制误差分别为0.55%、0.03%,垂直后压垮和垂直前压垮试验压垮力控制误差分别为0.63%、0.16%,满足相关标准对试验设备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