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目的]对分布于广西防城港市的3种金花茶组植物,即金花茶(Camellia nitidissima)、显脉金花茶(eeuphlebia)、东兴金花茶(ctunghinensis)种群的发展动态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保护建议。[方法]采用样方调查法,以植株基径代表年龄,对金花茶组植物的种群规模、年龄结构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结果表明,3种金花茶组植物种群都较小,分布面积和种群数量都在不断减少。[结论]金花茶组植物种群结构显示衰退型趋势,人为干扰是导致金花茶种群衰退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大兴安岭野生蓝莓生殖特性,为野生蓝莓人工化种植提供重要的指导。[方法]依据蓝莓生长的土壤类型不同,划分了3个生境类型的蓝莓种群,分别进行生殖特性研究。[结果]草甸土蓝莓种群结实量较大,是蓝莓生长的最适生境;环境因素对蓝莓生殖也有很大的影响,乔木层郁闭度、灌木层盖度、光照强度、人为干扰等环境条件对蓝莓生长有积极的作用,土壤pH值、土壤含水量、土壤有机质越大越不利于蓝莓的生长。[结论]在野生蓝莓的经营管理中,以就地保护为主,对现有资源充分利用有利生态因素,抑制不利因素,促进蓝莓种群生殖。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大旗瓣凤仙花野生种群生长状况和花部特征,以及异质生境对其种群特征和生长的影响,为大旗瓣凤仙花野生资源生长状况评价及保护提供理论参考。【方法】在桂林市阳朔县选择18个大旗瓣凤仙花野生种群作为调查对象,详细调查记录其种群规模、生境基本参数,株高、冠幅、分枝数等植株性状,以及花色、花大小、花量等开花性状,共14个量化指标,结合种群土壤养分含量及不同种群的生境类型和干扰情况,分析异质生境下大旗瓣凤仙花种群生长状况。【结果】 18个大旗瓣凤仙花种群规模表现出很大差异,种群数量为20~10000株以上、面积3~10000 m2以上,生境中郁闭度和土层深度也各不相同;不同种群植株高度、冠幅和分枝数差异明显,最大值分别为最小值的3.23、3.13和7.50倍;就开花特征而言,花量差异可达10倍以上,花朵长、花朵宽 (旗瓣宽)、花纵深和翼瓣宽等均在少数种群间表现出显著差异,最大值比最小值分别高出43.67%、 27.73%、 26.62%和25.96%;不同种群土壤养分含量差异较大,主要归因于人类活动。聚类分析显示18个种群中11个综合生长状况良好,以种群11最佳, 7个种群生长状况较差,以种群17最差,较好、较差种群在生境类型的优劣上体现出对应关系。人为干扰对于大旗瓣凤仙花种群生长具有影响,但未发现明显规律性。【结论】异质生境下大旗瓣凤仙花不同种群间株高、冠幅、分枝数和开花数量差异较大,上述4个指标是影响种群延续性的重要参数;大旗瓣凤仙花对土壤要求不高,土壤不是影响大旗瓣凤仙花种群生长差异的首要因素;种群11整体表现最好,可作为优异种质资源进一步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4.
濒危植物崖柏群落特征及种群更新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以崖柏主要分布区大巴山保护区内崖柏为研究对象,对其群落结构、物种组成、垂直结构、种群大小级结构及种群更新状况进行调查研究,揭示崖柏群落结构、物种组成、种群更新等方面的特点。结果表明:崖柏所处生境破碎,且被分割成许多“岛屿状”局部小种群;群落中共出现伴生植物75科156属182种,其中表征科为蔷薇科、百合科、菊科、樟科、山茱萸科;无论是乔木层还是灌木层,群落的Gleason指数、Simpson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Pielou指数均较高;崖柏群落林木层在垂直结构上可分为4层,崖柏主要处在灌木层、乔木下层和乔木中层,乔木上层基本没有分布;崖柏种群天然更新存在严重障碍,分析其年龄结构图,径级结构出现不同程度的残缺现象,更新不连续。残存崖柏群落发育在不稳定立地上,阔叶乔木的入侵给崖柏种群更新带来严重阻碍。   相似文献   

5.
为确定无瓣海桑林的群落特征,以深圳湾为例,采用固定样地取样法,对不同年龄的无瓣海桑林(人工林:3a和5a,天然林:8,11,13,18a)的群落组成、结构、物种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无瓣海桑为优势种群且优势显著,群落共有4~7个不同种群,但种群多度不随群落年龄的增加而增加;乡土种桐花树(Aegiceras corniculatum)、秋茄(Kandelia obovata)、老鼠簕(Acanthus ilicifolius)进入人工林或天然林群落下层,并随群落年龄增长,逐渐进入幼树层、乔木亚层。群落垂直结构随群落年龄的增加而复杂,群落垂直结构的形成较快,从3a较简单,到8,11,13a较复杂,再到18a各个高度级均有分布的复杂结构,而乔木上层主要由无瓣海桑占据;群落多样性指数(Ds,Dh,Dm)、均匀度指数(Js,Jm)并随年龄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群落不同层次的物种多样性指数未呈现"幼苗层幼树-灌木层乔木层"的递减规律。无瓣海桑群落结构特征有别于陆地森林群落和乡土红树林群落。  相似文献   

6.
神农架自然保护区川金丝猴退化生境特征及恢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神农架川金丝猴分布区218个样地进行调查,比较川金丝猴未退化生境与退化生境群落特征的差异,并依据未退化生境群落分类构建生境恢复模式群落。结果表明:神农架保护区川金丝猴的针阔混交林和针叶林生境退化较为严重,落叶阔叶林生境退化较轻;退化生境与未退化生境群落的乔木物种组成大致相同,但灌木种数和食源灌木种数均少于未退化生境;森林砍伐、病虫害危害、生境过度利用是导致生境退化的主要原因;生境群落的郁闭度和乔木平均高随退化程度加重而降低;轻度和中度退化生境的灌木盖度和食源灌木盖度也低于未退化生境;重度退化生境具有最高的灌木盖度、食源灌木盖度和灌木高度。根据未退化生境群落分类总结出神农架川金丝猴生境恢复的8个模式群落,提出了轻度、中度和重度退化生境的恢复模式和技术。  相似文献   

7.
郭水土 《安徽农学通报》2012,18(10):44-45,112
采用相邻格子法,对福建安溪油杉天然次生林进行群落调查,分析了该群落的种类组成、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特征。结果表明:该群落共有维管柬植物40科53属73种;乔木层共有树种197株,其中油杉有156株,占总数的79.2%;灌木层和草本层分布有植物38和47种,灌木层中仅发现油杉幼苗11株,草本层中未发现油杉幼苗;综合分析多样性各个指数,可知该油杉群落的乔木层的郁闭度较低,林下植被较丰富,乔木层的多样性等指数均远小于灌木层和草本层。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湖南阳明山山顶矮林的群落结构及土壤环境状况。[方法]对湖南阳明山的山顶矮林进行野外调查,并对生境土壤进行测定。[结果]阳明山山顶矮林样地内共记录到37科51属68种植物,杜鹃花科杜鹃花属植物是乔木层和灌木层的优势植物,而乔木层的云锦杜鹃(Rhododendron fortunei)在数量、高度及重要值上占据绝对优势地位,呈单优种群落结构特征。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各科重要值与土壤有机质(OM)、全氮(TN)具有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湖南阳明山山顶矮林是亚热带山地常绿阔叶林在山顶特殊生境下长期发育形成的特殊群落变型,具有单优种群落的结构特征;其中,土壤因子对亚热带山顶植被的发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董莉  柳小强  余德恒  柴勇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2):12068-12069,12297
[目的]探讨馨香木兰种群的生态学特性,为了解该植物所处群落的性质和与其生境间的相互关系,揭示其生态学上的濒危机理,以及为制定该树种的合理保护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开展野外调查工作,采用设置样地调查的方法,计测了馨香木兰所处植物群落的乔木树种的重要值、物种多样性,物种丰富度,优势度和群落均匀度,通过分析获得馨香木兰的种群结构特征及动态变化。[结果]馨香木兰散生在各群落中,优势不明显。在馨香木兰所处的3种群落中,物种多样性以青冈林最高,西畴润楠林次之,圆果化香树林最低。馨香木兰的种群结构呈金字塔型,为增长型种群。[结论]由于馨香木兰生长缓慢,在物种竞争中处于劣势,再加上人为的破坏和自然因素的影响,其生长前景不容乐观,对馨香木兰的保护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0.
长序榆(Ulmus elongata)是特产于我国的濒危物种,自然资源稀少,属国家Ⅱ级重点野生保护植物。为探明浙江古田山野生长序榆的群落特性、种群特点,分析长序榆种群的濒危机制,参照CTFS固定样地调查方法,对古田山长序榆野生群落的物种组成、垂直结构、物种多样性及长序榆种群结构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古田山长序榆群落植物物种较丰富,科属组成分散。群落垂直结构可分为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伴有一定数量层间植物。物种多样性大小依次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从径级结构看,古田山长序榆幼树和小树个体较多,中树和大树个体较少,属增长型种群。古田山长序榆群落距离自然村较近,植株总数较少,野生资源处于濒危状态,需进一步加强保护。  相似文献   

11.
青城山常绿阔叶林冠层结构对植被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青城山常绿阔叶林冠层结构与植被生物多样性的关系.【方法】在青城山常绿阔叶林地段设立样方,调查了森林植被特征,并运用冠层分析仪测定了森林的冠层结构和光环境特征.【结果】青城山常绿阔叶林乔木和灌木层物种丰富度、Simpson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均高于草本层,乔木层丰富度高于灌木层,但两层间的Simpson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差异不明显.乔木、灌木和草本层的Simpson多样性指数和冠层上方的光量子通量(PPFD)显著负相关,灌木和草本层的Simpson多样性指数与冠层下方PPFD显著正相关.草本层均匀度与冠层孔隙度和开度呈正显著相关,与郁闭度呈负相关.【结论】青城山常绿阔叶林冠层结构及其引起的光环境变化对草本层的影响较乔木层和灌木层明显,尤其是对草本层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影响更显著.在青城山低山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演替进程中,林下光照强度大小是影响林下植物生长和演替的重要限制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根茎型禾草巨序剪股颖种群构件的年龄结构。[方法]通过生长季末期单位面积取样的方法,对新疆伊犁河谷昭苏县境内2个生境的巨序剪股颖种群构件的组成及其年龄结构进行研究。[结果]2个样地的巨序剪股颖种群均由营养分蘖株组成,由4个龄级组成,且均呈增长型年龄结构;2个样地的根茎均为5个龄级,其中又以1和2龄根茎占绝对优势。在生长季末期,2个样地的巨序剪股颖潜在种群均由各龄冬性分蘖苗、根茎顶芽、根茎节间芽和各龄分蘖节芽组成,这些芽在潜在种群中占优势地位,各龄级芽又以1龄级的占显著优势,均属于增长型年龄结构。[结论]该研究反映出巨序剪股颖无性系的发展方向,也为该种牧草的栽培和管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从种群水平分析2种生境无芒雀麦(Bromus inermis)构件的生产力特征,为牧草的管理和生产实践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典型生境样地,采用单位面积法进行取样。[结果]无芒雀麦种群在2个生境均为营养分蘖株生物量>生殖分蘖株生物量。分蘖株总生物量和营养分蘖株生物量为生境1>生境2,而生殖分蘖株生物量为生境1<生境2。各龄营养分蘖株和生殖分蘖株生物量为1龄>2龄>3龄,以1龄分蘖株占绝对优势。2种生境无芒雀麦种群根茎总生物量大体相等,各龄根茎生物量也为1龄>2龄>3龄。[结论]2种生境无芒雀麦种群均呈增长型年龄结构。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索浙江省天台县大雷山野生夏蜡梅Sinocalycanthus chinensis群落的物种组成、种群结构和种间联结,补充大雷山野生夏蜡梅资源分布情况。  方法  在实地踏查的基础上,结合以往研究资料,选取天台县大雷山夏蜡梅的典型群落,建立5个20 m×20 m样地,进行群落学调查。  结果  ①夏蜡梅所处的群落类型多样,主要有落叶阔叶林、针叶林和竹林,分层明显,乔木层优势种有化香树Platycarya strobilacea、山胡椒Lindera glauca、灯台树Bothrocaryum controversum、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灌木层优势种有中国绣球Hydrangea chinensis、夏蜡梅、悬铃木叶苎麻 Boehmeria tricuspis;草本层优势种有金星蕨Parathelypteris glanduligera、辽宁堇菜Viola rossii、透茎冷水花Pilea pumila。②夏蜡梅的种群结构为“金字塔”型,第Ⅰ级个体比率最高,占56.51%,说明种群正处在增长阶段。③对夏蜡梅群落内的乔木层和灌木层物种对进行种间关联与相关性分析显示,正负关联比均大于1,说明夏蜡梅与大部分树种无相关关系。  结论  大雷山野生夏蜡梅群落中各树种联系紧密,群落的结构和功能趋于完善,但夏蜡梅在群落中可能处于相对独立的地位。鉴于夏蜡梅与红果山胡椒Lindera erythrocarpa、山莓Rubus corchorifolius、浙闽樱桃Cerasus schneideriana、化香树等树种呈负相关关系,具有竞争关系,建议在后期夏蜡梅野外保育过程中,采取适当人为择伐和抚育措施,营造良好的生长环境。图10表5参24  相似文献   

15.
五大连池火山森林群落多样性与稳定性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五大连池完好的内陆单成因火山地貌,原生而完整的植被演替过程,是研究植被演替与生物多样性系统发育等的理想场所。研究五大连池火山森林群落物种多样性与稳定性特征,以及群落物种多样性与稳定性关系,为五大连池火山森林植被的演替、恢复与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以4座老期火山森林群落为对象,对群落结构数量特征、群落内乔木、灌木和草本层物种多样性指数、群落年龄结构及紫椴Tilia amurensis和蒙古栎Quercus mongolica种群的年龄结构进行了研究。   结果   ①各山体森林群落的乔木层和灌木层物种数北坡较南坡丰富。总体来看,重要值≥1的树种仅南坡有1种,群落树种组成简单。②各山体整体上北坡群落物种的Margalef指数和Shannon-Wiener指数从大到小依次为乔木层、草本层、灌木层,Simpson指数和Pielou指数从大到小依次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南坡群落物种的各种多样性指数从大到小依次为草本层、乔木层、灌木层。③森林群落的年龄结构南北坡向都是稳定型,紫椴和蒙古栎种群的年龄结构也都是稳定型,为稳定群落。④北坡乔木层和灌木层的物种多样性指数高于南坡,而草本层的多样性指数低于南坡,同时南北坡向间群落物种多样性各指数呈极显著(P<0.01)或显著(P<0.05)差异,且变异系数都较大。   结论   五大连池老期火山森林群落结构较简单,北坡群落物种多样性较高,且群落稳定状态更好。图6表4参31  相似文献   

16.
范亚军  张丽辉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5):8555-8557
[目的]为植物种群生殖生态学的深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从种群和无性系水平,对2种生境的星星草营养株数和生殖株数与丛径、总分蘖株数的关系进行定量分析。[结果]保护地星星草生殖株数所占比例是割草地的2倍,反映出保护地有利于星星草的生殖生长。保护地星星草的营养株数占总分蘖株数的比例是割草地的0.69倍。无论是保护地还是割草地,星星草无性系的营养株数均随着丛径的增加而增大,割草地的增加速率比保护地大。星星草营养株数和生殖株数与丛径之间呈极显著的直线正相关关系(P0.01)。[结论]割草有利于星星草的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  相似文献   

17.
对福建省永春县牛姆林自然保护区青钱柳(Cyclocarya paliurua)天然林群落进行研究,分析其群落结构、物种多样性及群落动态。结果表明,群落垂直结构明显,可划分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和层间植物4个层次。其中乔木层又划分为3个亚层,灌木层划分为2个亚层,主要树种华南吴茱萸(Euodia austrosinensis)与梨茶(Camellia octopetala)种群的水平分布格局为聚集分布,青钱柳与狗牙锥(Castanopsis fargesii)种群呈随机分布。根据Margalef指数、Menhinick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Mclntoch指数分析,群落的物种多样性为灌木层>乔木层>草本层>层间植物,说明群落的多样性主要是由灌木层的物种数引起的。青钱柳的种群结构属于基部窄顶部宽的倒金字塔形结构,为衰退型种群,应加强对其种质资源的保护。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钝叶黄檀异地保存林种群结构特征及生长情况。[方法]采用标准地调查及种群大小结构分析法,对钝叶黄檀异地保存林种群结构特征、生长情况进行研究。[结果]钝叶黄檀异地保存林种群处于稳定增长的状态,能够切实有效地保存所收集的种质资源。根据生长表现来进行初步筛选,镇沅种源、双江种源的种质材料在生长表现上优于云县种源和龙陵种源。在株高、地径结构分布上,4个种源的分布趋势相一致。[结论]为进一步从分子生物学机制上研究钝叶黄檀种质资源基因差异奠定基础,并为该种群的保护及其他植物的保存提供理论基础与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