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以美国哥伦布市为例讨论了美国城乡游憩绿道体系规划、城乡道网系统、配套服务设施、景观种植与管理等规划,并切入哥伦布市居民和绿道使用者对游憩绿道的使用情况进行具体调查研究,以期为我国城乡建设安全、便捷、活力、生态的慢行交通系统规划及生态健康绿道网络建设研究收集真实有效的信息,并对现阶段绿道建设的具体政策和管理策略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许昌市城市绿道构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绿地系统是城市生态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合理的城市绿道建设能够促进城市绿地系统优化。以许昌市为研究区,以景观形态学与景观生态学理论为指导,进行了许昌市的城市绿道规划。结果表明,许昌市城市绿道由河流绿道、历史文化绿道、园林景观路绿道、防护绿道和隔离绿道等5大类型组成,各类城市绿道交织成网状,构成许昌市城市绿地系统的骨架。通过城市绿道将许昌市中的主要公园绿地、历史文化遗迹、文化教育场所、商业步行场所、体育健身场所连接为一个整体。通过城市绿道建设,可以改善生态环境,增加步行空间,连接自然、历史与文化,进而增加城市的宜居性。  相似文献   

3.
王贤  段渊古 《西北林学院学报》2012,27(6):194-200,264
综述了当前国内外绿道规划的研究进展,阐述了构建绿道网对北京的重要意义,应用景观生态学的方法,以北京生态安全格局为科学基础,对北京市域的绿道类型提出了设想,并尝试构建了北京市域绿道网络框架。  相似文献   

4.
通过查阅文献、实地调研、讨论总结等方法,运用多学科理论知识,从绿道选线、绿道的分类、绿道的功能、绿道结构、绿道网络、和绿道效应评价等方面阐述国内外绿道规划设计的研究进展;总结了绿道设计的研究存在的问题,即国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国外绿道及相关理论的解释和部分实践案例的介绍,实际建设起步晚,且基于现状调查而进行绿道规划设计的建设较少。  相似文献   

5.
省域层面的绿道网规划是全省绿道网规划的骨架和基础,如何科学合理地安排省域层面的绿道网规划深度和内容,并确定省域层面这种大尺度空间中绿道的规划层级体系,将成为绿道网规划的前提。以福建省绿道网总体规划(纲要)和国内外相关项目为例,阐述了在主动进攻型规划策略的指导下,省域层面的绿道如何承担资源生态保护、旅游休闲和城乡一体化发展等多种功能,为下一层级的绿道网规划和建设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笔者阐述了国内外绿道的发展历程、实践经验、绿道的基本理论,认为绿道建设的实质就是以廊道为纽带,联系分散孤立的斑块,形成"点-线-面"结合的自然生态体系。绿道可分为区域绿道、城市绿道和社区绿道,主要由自然因素所构成的绿廊系统和为满足绿道游憩功能所配建的人工系统两大部分构成。在此基础上,结合余江县绿地系统的现状,分析了现状资源和绿道规划原则,强调充分利用现有的水系和绿地资源优势,规划建立余江县县域和中心城区绿道网络,发挥绿道的生态、游憩和文化观光等综合功能。  相似文献   

7.
在了解掌握广东绿道建设与管理现状信息的基础上,对绿道体育公共服务以及广东绿道体育公共服务资源进行分类与分析;以公共管理学、社会学相关理论为依据,构建一个以政府、公众、绿道体育营利组织、绿道体育非营利组织、评估监督机构为基本元素,以6对二元互动关系、3个三元互动关系为基本框架的多元网络化绿道体育公共服务供给关系模式。  相似文献   

8.
为正确的分析和评价深圳市区域绿道建设对沿线植被的影响,通过野外实地调查,结合植物群落学-生态学等方法,对深圳市区域绿道沿线植被分布进行了研究与分析。结果表明:深圳市区域绿道沿线植被景观类型丰富,多样而复杂,可划分为4个植被型,10个植被亚型,36个群系及69个群丛;荔枝林和林分改造林等人工植被分布面积较广,自然植被则仅在2号线的梅林郊野公园、梧桐山-三洲田-马峦山森林公园、大鹏半岛的锣鼓山郊野公园及5号线的银湖森林公园等地段分布。  相似文献   

9.
为提出基于复合功能的绿道设计和建设理念,以国内外相关绿道研究和建设实践为基础,以上海市闵行区1号绿道建设为例,从生态、景观、休闲游憩和地域文化4个核心功能出发,通过复合视角下的系统化整合设计,构建符合现代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绿道空间布局形式和功能结构,做到提升城市品位、维护城市生态环境系统平衡和丰富市民的城市生活体验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10.
在对绿道的理念、发展历程及目前国内外应用现状分析的基础上,以杨凌示范区城市绿地系统中“农城之链”为案例,探讨了绿道的生态、休闲游憩、地域文化及美学功能的应用,提出了建设“农城之链”绿道系统的基本方法和思路。  相似文献   

11.
绿色通道作为一个重要的概念,在保护生态学、城市规划及景观设计学等诸多领域广泛应用。通过明确对绿色通道的定义、分类、功能及其理论背景,从人与自然关系的视角回顾了绿色通道规划的发展历史,从尺度、目标、构成、网络结构及横向协调等5个方面对绿色通道的规划提出了比较详细的一般性指导原则,将生态、休闲、文化等诸多功能的要求都包含其中,反映了绿色通道研究的最新趋势。  相似文献   

12.
为对郊野绿道的使用特征与满意度进行研究,以杭州临安青山湖绿道1期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绿道使用者的实地访谈和问卷调查,基于SPSS软件平台,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卡方检验、相关分析、因子分析等方法,对使用人群的属性、使用特征和满意度进行定量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①青山湖绿道使用人群基本来自绿道周边和临安城区;②近半数使用者使用绿道频率较为固定,高频使用者主要为绿道周边居民;③绿道休闲活动类型较多,散步休闲所占比例大;④夏季人们对不同休闲空间使用频率差异较大,水上森林段绿道使用率较高;⑤口碑宣传是获知绿道信息的首要途径;⑥使用者对绿道景观质量方面的满意度最高,影响使用者对绿道总体满意度水平的主要方面为绿道的可达性、景观质量、安全防护和服务设施(自行车租赁、公厕设置等)。基于上述研究结果,对青山湖绿道的优化及国内郊野绿道的建设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3.
绿道的规划建设是促进城乡建设的重要举措,对推动城市生态环境保护、施行低碳出行、人们生活休闲一体化以及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进一步实施具有积极作用。作者以伊宁市为例,阐述了绿道规划设计对伊宁市特色旅游及保护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提出了伊宁市绿道建设的构想,并对绿道布局与选线进行了设想。  相似文献   

14.
绿道网络在北京旧城区构建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绿道网络是近年来景观生态学、城市规划和景观设计等多个学科交叉的研究热点和前沿。作者通过研究北京鼓楼旧城区与绿道网络在空间结构、生态保护、功能组织等方面的异同,探讨在旧城区中进行绿道网络建设的可行性,并尝试以此解决旧城区外空间的功能转换和绿化不足等问题。  相似文献   

15.
为了使大连金州新区绿道更好地为使用者服务,提升城市的人居环境,从使用者的角度出发,运用使用后评价法(POE),通过对绿道使用情况观察分析、对使用者进行问卷调查及访谈,研究使用者对绿道的使用需求,对金州绿道系统的使用情况进行评价。研究发现:金州新区绿道在绿道规划、交通换乘与可达性、服务设施、文化特色、宣传工作等方面存在不足;针对研究中发现的不足,提供具体优化策略,为大连金州绿道系统优化提供建议。同时也是对绿道系统进行优化的指导性方法。  相似文献   

16.
绿道及其在城市建设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绿道是一种线性的开放空间,绿道规划是一种体系化的规划方法。绿道体系强调绿地空间的连接性,只有具备一定规模的线性绿道才能发挥其应有的生态、游憩、社会和景观价值。对绿道的含义及分类结合中国的国情与西安市实例对其进行探讨,论述了绿道在当前中国的城市建设中具有的重要作用,同时给出了绿道建设的规模要求及在中国绿道建设的展望。  相似文献   

17.
在大量文献资料收集和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对洛阳市内主要道路现状进行了分析总结,构建了洛阳城市绿道的系统网络模型,提出了绿道的建设要点,以期为今后洛阳市城市建设的道路规划和绿化改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通过确定合理的综合评价因子,在4个准则层、17个对象层的基础上,运用属性层次模型(AHM)构建了肇庆环星湖绿道的景观评价体系。并根据属性层次模型的原理对相关权重值的计算规则做了详细解说,对指导绿道景观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北京绿道建设如火如荼,为提高绿道景观质量,更好满足居民休憩健身需求,从慢行空间景观角度对绿道建设提供建议与参考。【方法】以北京三山五园绿道为案例,通过调研的方法结合景观设计原理,从绿道选线布局、区域空间组织和空间节点场地三个层面对绿道慢行空间景观营造进行研究。【结论】分别从宏观层面的选线布局、中观层面的有机连接、微观层面的植物围合三个方面探讨绿道慢行空间景观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