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郭玉彬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4):12307-12308
以云南省玉溪市300户农村居民的调查数据为资料,研究了农村居民幸福感的影响因素。选取了20个指标构建农村居民主观幸福感的指标体系,用因子分析法建立了综合评价模型,对各因子进行了分析和评价,找出了影响农村居民主观幸福感的主要因子,分别为宏观环境因子、个人特征因子、个人生活的客观条件因子、个人生活的主观感受因子、收入因子、健康状况因子和子女教育因子。  相似文献   

2.
李智萍  舒曼 《农业考古》2007,(6):240-242
为了解农村籍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状况,采用自编主观幸福感量表对545名家住农村的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发现农村籍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在独生、父母是否离异因素上未达到统计学显著水平(P〉0.05),而性别、家庭收入、家庭气氛在主观幸福感的量表上差异达到了统计学显著水平(P〈0.01)。最后,根据现代健康心理学理论提出提高农村籍大学生幸福感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3.
乡村振兴包含“产业、生态、乡风、治理、生活”5个构面,而农村居民幸福感的建构既依托于对自我的感知也源自于同他人的比较.本文构建“构面比较-群体比较-居民幸福感”的分析框架,旨在揭示推进乡村振兴中增进农村居民幸福感的关键路径与可行策略,并结合湖北省粮食主产区1 272个农户的调查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1)乡村振兴能够显著提升农民主观幸福感;(2)相较于非经济因素(生态宜居、乡风文明和治理有效),经济因素(生活富裕和产业兴旺)对于农民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更强;(3)相较于绝对获得感表征的同个人历史经验的纵向比较,相对公平感表征的同社交群体的横向比较对农民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更强.据此,在绝对贫困问题刚刚得以解决的时期,持续提升农村居民的生计可持续能力依然是增进其幸福感的关键所在;考虑农村居民绝对获得感改进面临客观条件约束,塑造其对经济和非经济因素的相对公平感是短期内提升幸福感的可行策略.  相似文献   

4.
主观幸福感研究是近年来积极心理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以河北农业大学635名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崔春华编制的《河北省大学生幸福感量表》,从友谊满意度、家庭满意度、自我信心、生活充实感、爱情满意度、个人成长、目标感、环境适应性等8个维度对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总体状况进行了调查,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考察性别因素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考察年级、专业类别、月生活费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研究发现: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体验总体呈中等偏上水平,性别、年级、专业类别、消费水平均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建议从合理安排大学时光,提高所学专业认知,开展有意义的校园活动,重视理财能力的培养等4方面提升大学生主观幸福感。  相似文献   

5.
基于2016年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CLDS),通过构建有序Probit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实证分析了农地确权对农民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显示,农地确权显著提升了农民主观幸福感,与未确权的农民相比,已确权的农民主观幸福感更高;稳健性检验结果表明研究结论可靠;中介效应分析发现,增加农业收入和减少家庭抵押借贷是农地确权促进农民主观幸福感提升的作用机制;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农地确权对农民主观幸福感的提升作用主要表现在健康状况良好、村庄地处丘陵和山区以及东部地区的样本上。为此,应持续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巩固农地确权成果,进一步促进土地流转,凸显农地生产性功能,不断提升农民主观幸福感。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农村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在山东省各个县、市、区随机抽样(n=2 023)进行问卷调查,应用单因素分析方法、多因素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筛选农村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并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影响山东省农村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因素主要有职业、家庭住址所在地、人均家庭收入、宗教信仰、健康状况、有无慢性病、是否加入农村居民合作组织、征地、外出打工人员和空巢老人情况等;人口学特征对农村居民主观幸福感影响较弱,提高农村经济收入、促进农村合作组织发展,加强农村医疗建设等有助于提高农村居民幸福感.  相似文献   

7.
《农村经济与科技》2020,(2):345-346
居民的主观幸福感的研究有助于我们了解当地居民生活质量,为相关政策制定提供参考依据。我们研究分析肃南县少数民族居民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采用《肃南县少数民族居民主观幸福感量表》对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的两个乡镇居民进行抽样调查,并对相关数据作对比分析。分析结果显示:收入、地域、民族等变量对主观幸福感存在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主观社会地位的指标构成及特点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主观社会地位(subjective social status,SSS)对个体的成长及身心健康有显著影响.通过文献分析、结构化访谈,筛选出衡量大学生SSS高低的7项指标,并编制出大学生SSS量表在全国进行2次取样测试.经探索性、验证性因素分析及信效度检验,证明该指标体系信效度良好,能较好地反映当代中国大学生的SSS特点,是研究大学生SSS的有效工具;同时用该指标体系测查后发现,不同就读地区的大学生SS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大学新生与高年级大学生的SS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9.
根据党的十七大精神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的要求,在部分县(市)进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试点工作,这不仅是一项重大的惠农政策,更是整个国家朝着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破除城乡二元结构、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一个重大步骤。本文将以具体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县为研究对象,利用层次分析方法和方差分析方法,分析"新农保"情境下农民的主观幸福感,并比较该试点县的已投保人群与未投保人群的主观幸福感差异,研究结果表明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对于农民主观幸福感提升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10.
洪艳萍  卢会醒 《安徽农业科学》2015,(10):318-321,375
为了解城镇化进程中崇阳县农村中小学教师主观幸福感的状况,采用Diener等编制的主观幸福感问卷,对该县133名农村中小学教师进行问卷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崇阳县农村中小学教师的主观幸福感水平低于中等水平;男教师的主观幸福感水平低于女教师的幸福感水平;教师的主观幸福感在教龄、所教学科、是否担任班主任、是否支教方面差异显著;而在学校类型、学校层次方面,崇阳县农村中小学教师主观幸福感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1.
李永波  魏永红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9):5935-5936
[目的]为了了解甘肃省农村居民收入差距的来源。[方法]基于基尼系数、均值对数偏差指数和泰尔指数分析了甘肃省农村居民的收入差距,并对上述指标进行了分解。[结果]甘肃省1998~2005年的基尼系数没有超过0.3,农村居民处在“相对平均”时期,其收入差距主要是由家庭经营收入引起,其次是工资性收入,在空间上主要是区域之间收入分配差距所致。分析结果还显示出甘肃省农村居民收入差异在总体上呈现减小的趋势,与全国的趋势正好相反。[结论]甘肃省区域农业生产自然条件差异性造成区域间农业收入不平等,进而成为区域间收入分配差异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意义]阅读是一种社会活动,在社会学理论框架下对农村成年居民的阅读需求进行分析,不仅能了解不同的社会人群阅读需求的差异,还能理清社会学因素与农村居民阅读需求的相互影响关系。[方法/过程]文章面向广东省三镇的农村居民,通过问卷调查,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社会学因素中的个人、家庭、社会中的某些因素对农村成年居民阅读需求的影响,并据此提出满足农村居民阅读需求的策略。[结果/结论]认为应该从优化资源结构、保障居家阅读、提升家庭阅读氛围,完善农家书屋的建设4个方面改进服务质量,优化农家书屋服务。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金沙江长鳍吻鮈年龄与生长,为其资源的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积累基础生物学资料。[方法]从金沙江丽江市永胜县片角乡江段收集161尾长鳍吻鮈作为样本,用鳞片鉴定年龄并退算鱼的体长,通过相关分析,拟合出长鳍吻鮈体长与鳞长、体长与体重的回归方程,求出其体长和体重的生长方程及生长速度和生长加速度方程。[结果]长鳍吻鮈渔获物由5个年龄组组成,以1-3龄为主;体长(L)与鳞径(R)呈线性关系:L=25.373+56.331R;体长(L)与体重(形)的关系式为形=1.7×10^-5L^3.0073;其生长规律用von Bertalanffy方程表示为Lt=278.6966(1-e^-0.32962(t+0.25886)),Wt=383.4364(1-e^-0.32962(t+0.25886))^3.0073;生长拐点年龄为3.08龄,此时的体长和体重分别为186.02mm和113.69g。[结论]严格限制捕捞3龄以下约200mm长的个体,有利于该鱼资源科学保护与增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针对新农合工作现状进行满意度影响因素分析,寻求科学决策参考。[方法]量表设计及问卷调查后建立累积比数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满意度影响因素分析,借助SPSS17.0和SAS工具进行数据处理。[结果]需求满足程度、制度可靠性、疾病报销种类和服务态度为新农合满意度主要影响因素,并建立累积比数logistic回归方程。[结论]满足主体需求、完善制度、提高服务效率和便捷化手续流程是提高满意度的主要方面;该模型方法具有科学实效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筛选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最佳工艺。[方法]运用MBR、SBR、海沃特复合生物水、脉冲多层复合滤料生物滤池、DSP-SH(A2/O)5种常见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艺对江苏省太湖流域地区进行1 a的连续监测,比较分析不同工艺对生活污水中COD、TP、TN和氨氮的处理效果。[结果]5种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艺均可明显降低生活污水中的COD、TP、TN和氨氮浓度,出水水质达到一级B标准,其中脉冲多层复合滤料生物滤池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最佳,可以获得64%以上的COD去除率及90%以上的氨氮去除率,运行最为稳定。[结论]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提供了科学依据与借鉴。  相似文献   

16.
[目的/意义]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如期完成,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但在信息传播发展方面仍是短板弱项。因此探究贵州省农村地区信息贫困影响因素,为推动城乡信息传播协调发展提供依据。[方法/过程]文章基于5年深度访谈87位农村贫困地区农民,根据质性研究中的扎根理论原则,基于Nvivo11软件对访谈资料进行整理。从农民自体因素、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因素、信息获取内容因素3个方面对农村信息贫困的影响因素进行质性分析。[结果/结论]影响因素导致农民信息意识淡薄、信息传播不通畅以及传播内容不完整准确,信息效用难以发挥。  相似文献   

17.
郭力娜  马仁会  崔长宾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1):19545-19547,19576
[目的]构建农用地质量监测体系框架,为建立农用地质量动态监测提供理论支持。[方法]资料收集和理论分析法。[结果]农用地质量监测体系至少应该包含4个层面:①农用地质量监测网络体系——确定监测范围与监测对象;②农用地质量监测指标体系——确定监测内容与项目;③监测指标信息采集体系——确定监测方法和技术;④数据处理与监测评价体系——对监测结果做出判定。[结论]研究适用于已全面完成农用地分等工作的省市自治区,尤其是国家和省级层面对农用地(等级)质量进行动态监测和实时更新。  相似文献   

18.
为了科学评价县域经济的发展水平,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填补相关研究的空白,选取城乡居民生活和经济发展2 个一级指标,生活水平、收入水平、就医方便程度等15 个二级指标,构建了烟台市县域经济发展主观评估指标体系。在城乡居民主观满意度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对烟台市的莱州、龙口、蓬莱、栖霞、莱阳、海阳、长岛和招远8 个县域经济的主观满意度进行了评估和研究。结果表明,城乡居民对烟台市县域经济满意度综合评估为比较满意,各县域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发展不平衡,烟台市县域经济发展水平有待于全面提高。  相似文献   

19.
潘长宏  张勇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1579-1582
对扬州市的宝应县、仪征市和江都市具有代表性的6个镇,共900人进行了出游特征的调查。通过对有效问卷进行详细分析,得出结论:①农村居民的出游意愿普遍较强,且出游意愿与月收入不成正相关;②农村居民出游时间段不稳定,但是其预期出游天数较长且一次出游消费较高。分析得出居民外出旅游受到多方面的主、客观因素影响,从而提出有效改善当地居民出游现状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关注乡村旅游发展中女性旅游从业者主观幸福感具有较强现实意义。本研究构建了乡村旅游社区女性旅游从业者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指标体系,以中国十大最美乡村之一的青杠树村为案例研究地,探究显著影响青杠树村女性旅游从业者主观幸福感的因素。结果表明,就业或创业机会、对家庭财产支配权、参与家庭决策权、家庭事务中话语权、日常生活丰富程度、社会认可与尊重7个因素对女性乡村旅游从业者主观幸福感产生显著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转型升级旅游产业、提高对女性认可与尊重、大力举办民俗活动、扩大旅游专题培训范围、发挥利益整合在冲突治理中的基础作用5个方面的女性乡村旅游从业者主观幸福感提升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