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1基本案情前不久,某供电所在检查某村低压线路时,发现该村村民张某将自家电线挂接在公共电力线路上盗窃电能,用于家中照明、家电、食品加工等。被查出后张某承认已窃电达56天。供电企业依法对张某做出追补所盗窃电能量电费和收取违约使用电费的处理。2窃电行为如何定罪2.1构成盗窃罪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张某的窃电行为构成了盗窃  相似文献   

2.
编辑部: 我们村上的刘某原是一名电工,三年前自己申请开办了一个修理、电焊门市部。他利用自己懂得的电工技术,偷接了附近工厂的电源用于自家照明和动力使用,最近被查获。据有关部门计算,三年来窃电2万多千瓦·时,致使国家损失数千元。在对刘某的处理时,有的同志认为刘某的行为构成了盗窃罪,但有些人却认为,电是无形物质,不符合盗窃罪的特征,应作教育罚款处理。请问,刘某窃电的行为是否已经构成了犯罪?(宁夏平罗县 张晓松)张晓松同志: 电是一种有价物质,也是一种商品,它对工农业生产,对人民群众的生活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刑法修正案(八)》将扒窃与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作为盗窃罪的独立类型,与传统的数额型普通盗窃一起作为盗窃罪的几种犯罪类型,虽然严密了刑事法网,但应制定明确的适用标准以指导实践。  相似文献   

4.
1防窃电工作采取的应对方法1.1加大普及《电力法》的宣传教育工作力度。利用电视、广播、报纸、杂志、宣传材料、广告等媒体,大力宣传《电力法》、“电力是商品”和反窃电的重大意义。树立“窃电就是盗窃”的正确认识,强化公众对电力是商品的正确理解,加大对窃电分子的威慑力,并借此引起有关政府职能机关对窃电违法行为的关注,为防治窃电工作奠定良好的社会基础。1.2建立和完善相关的反窃电法律条文。完善和争取打击窃电行为相关的法律条款或司法解释,将窃电违法行为等同于盗窃等犯罪;窃电数量金额给予相关法律规定或认定。由于电能是一种特…  相似文献   

5.
为单位利益进行的窃电行为能否追究直接责任人的刑事责任?各地公安、检察机关在司法实践中,由于现在《刑法》中没有规定“单位盗窃罪”,致使几年来各地在对出现的单位窃电行为,无法追究单位窃电直接责任人的刑事责任,使违法者逍遥法外,导致国家财产遭受严重损失,供电企业合法权益受到严重侵害。2002年8月9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出台了司法解释:“单位有关人员为谋取单位利益组织实施盗窃行为,情节严重的,应当依照刑法第264条的规定以盗窃罪追究直接责任人员的刑事责任。”但是,很多单位包括某些司法机关还不熟悉这一新的解释,以至错判了许多案件。本期发表的刁桂椋、张惠成文章值得供电部门领导仔细阅研。其他各类法律问题也欢迎撰稿交流。  相似文献   

6.
<正>当前,国家层面没有反窃电方面的专门立法,而是散见于《电力法》及与其配套的《电力供应与使用条例》、《供电营业规则》等电力立法当中。同时,窃电因属于盗窃行为,也受治安管理处罚法、刑法的规范。治理窃电行为,处理窃电案件,其关键难点在于窃电行为、窃电时间及窃电量认定难。为了解决在该领域的立法空白问题,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充分利用地方立法权,积极推动地方电力立法,为打击窃电违法行为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依据。  相似文献   

7.
为依法打击窃电违法犯罪,保护国家电能安全,特制定本规定。一、窃电行为的认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64条和1997年11月4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942次会议通过的《关于审理盗窃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窃电属于盗窃行为。窃电是以非...  相似文献   

8.
正窃电的法律认定,关系到法律的适用及责任的承担,本文从窃电法律责任的构成要件着手,从法律上对窃电的存在进行认定,包括对窃电法律责任承担主体的确定。1窃电法律责任的构成要件1.1窃电刑事责任的构成要件窃电,以盗窃作为非法占有电能的手段,与之相对应的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以下简称《刑法》)第  相似文献   

9.
1窃电行为窃电行为是指在电力的供应与使用过程中,用电客户以非法占有电能为目的,采用侵占、窃取的方式盗窃电能的违法行为,属于盗窃罪范畴。《电力供应与使用条例》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中明确规定,窃电行为包括以下6个方面:(1)在供电企业的供电设施上,擅自接线用电;(2)绕越供电企业的用电计量装置用电;(3)伪造或者开启法定的或者授权的计量检定机构加封的用电计量装置封印用电;(4)故意损坏供电企业用电计量装置;(5)故意使供电企业的用电计量装置计量不准或者失效;(6)采用其他方法窃电。2主要窃电方式分析2.1公开明显的窃电。其窃电…  相似文献   

10.
"使用伪造的信用卡的或者使用以虚假的身份证明骗领的信用卡的"、"使用作废的信用卡的"、"冒用他人信用卡的"、或者"恶意透支的",是信用卡诈骗,骗取财物数额较大的,构成犯罪。通过参考理论学界和实务界的研究,对"盗窃信用卡并使用的"、"伪造信用卡后并使用的"、"以虚假的身份证明骗领信用卡的"的定性,无疑是完善有关信用卡诈骗罪的刑事立法的一个重要举措,对于有效惩治这类信用卡诈骗犯罪自然也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笔者对这些行为做了定性同时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1.
"使用伪造的信用卡的或者使用以虚假的身份证明骗领的信用卡的"、"使用作废的信用卡的"、"冒用他人信用卡的"、或者"恶意透支的",是信用卡诈骗,骗取财物数额较大的,构成犯罪.通过参考理论学界和实务界的研究,对"盗窃信用卡并使用的"、"伪造信用卡后并使用的"、"以虚假的身份证明骗领信用卡的"的定性,无疑是完善有关信用卡诈骗罪的刑事立法的一个重要举措,对于有效惩治这类信用卡诈骗犯罪自然也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笔者对这些行为做了定性同时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2.
正供电企业在查处盗窃电能而引起的诉讼及违反法律法规、行政规章、供用电合同的违法违约用电纠纷的民事诉讼中,诉讼成败的关键在于能否依法正确地搜集证据,来证明盗窃电能或违约用电行为的存在,从而实现打击窃电犯罪行为和违约用电行为。1盗窃电能和违约用电行为(1)盗窃电能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以下简称《电力法》)第七十一条规定:"盗窃电能的,由电力管理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追缴电费并处应交电  相似文献   

13.
正"被告人马某因犯盗窃罪判处拘役4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3 000元,刑期从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这是青海省化隆回族自治县人民法院关于马某盗窃电能罪的判决。而这起案件也是国网青海化隆县供电公司积极利用法律手段处理窃电案件,积极通过法律手段打击窃电行为,努力维护供电企业合法权益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14.
长期以来,人们对电的认识存在着一个误区,认为电不是商品,窃电不算偷,窃电不算违法犯罪。因此,有些用户在用电过程中,为谋取私利,非法盗窃电能,扰乱了正常的供用电秩序。  相似文献   

15.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自1996年4月1日实相以来,供电部门采取多种形式,大力宣传,并对一些窃电者进行依法制裁.但仍有些“电耗子”在犯法之后,还不知道究竟犯了何法,违犯了法律哪些条款.甚至有人认为:“窃电不算偷”.殊不知,电能作为一种二次能源,其生产过程和其它商品一样,经过多种环节才形成的,电能一旦被用户利用,就毫无疑问地具有商品的属性,所以电也是商品.如果有人在商场或其它地方盗窃财物被抓获后,人们会不容置疑地认为那是一种违法行为,盗窃者会因此而受到应有的行政或法律制裁.那么窃电者和盗窃者又有什么区别呢!  相似文献   

16.
梅晓萍 《农电管理》2005,(11):32-33
偷窃了他人的东西,人们会说这是不道德的行为,但是要是盗窃了电能,人们往往不会这样想“,窃电不可耻”在相当一部分人的思想里“扎根”,这使窃电行为更加猖獗;而反窃电过程中的取证难更让违法行为有恃无恐。窃电范围不断扩大电力是现今社会生产、人们生活不可缺少的基本物质条件之一。也正是因为经济要发展,电力要先行这一使命,近年来,伊犁河谷的电力获得了快速发展并成为伊犁河谷的资源优势。伊犁河谷售电量从2001年的50901万千瓦时增长到2004年的69903万千瓦时。就在伊犁河谷的电力发展的同时,窃电违法犯罪现象也呈现了增长的势头。这种现…  相似文献   

17.
<正>1查处盗窃电能或违章、违约用电的程序在查处盗窃电能或违章、违约用电引起的盗窃罪或供用电合同纠纷的诉讼中,供电企业要从实体和程序两方面证明其对盗窃电能或违章、违约用电行为查处的合法性。关于证据的合法性要求,司法解释规定,法庭应当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从以下方面审查证据的合法性:一是证据是否符合法定形式;二是证据的取得是否符合法律、法规、司法解释和规章的要求;三是是否有影响证据效力的其他违法情形。因此,供电企业在查处盗窃电能或违章、违约用电案时,必须遵守国家电力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程序,包括资质、资格,参与查处的人数,查处的内容、范围必须符合法律规定。  相似文献   

18.
1998年7月25日,黑龙江省密山市人民法院以盗窃罪一审判处被告王忠歧有期徒刑一年,并处罚金2O00元。这是黑龙江省鸡西市首例因窃电而受到刑事处罚的案例。  相似文献   

19.
1基本案例据广东省公安厅门户网站报道,广东省蕉岭县公安局广福派出所与县供电局、广福镇政府等多部门联合执法,在广福镇广育村抓获通过在主干线私自接线窃电的犯罪嫌疑人丘某某。因窃电情节恶劣,数额较大,2012年4月23日,丘某某被公安机关依法刑事拘留。蕉岭县供电局在进行例常电力稽查时,发现广福镇广育村部分用户有窃电的违法行为。为严厉打击窃电和违章用电行为,维护正常的供用电秩序,2012年4月18日,供电局、广福镇政府、广福派出所联合执法,开展打击窃电违法犯罪专项行动。  相似文献   

20.
窃电,一直是困扰供电企业的难题,窃电者手段不断翻新,窃电手法也更加具有隐蔽性。为此,应对窃电方式及手段进行研究,提高反窃电技术水平,进一步规范供电秩序,维护供电企业自身的合法权益。1窃电现象频发的原因1.1相应的法律法规尚不健全当前,我国现有打击窃电行为的法律法规尚不健全,《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的出台虽然为反窃电及打击窃电行为提供了依据,但还有群众对电是商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