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挤压膨化技术已经普遍应用于产业链最长的粮食作物玉米深加工中,作为现代食品工程高新技术,挤压膨化技术在玉米深加工产业中具有重要意义。通过介绍挤压膨化技术在玉米淀粉、脂肪、蛋白、纤维及脱胚玉米上的应用概况,为挤压膨化技术的应用及推进玉米深加工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2.
1.玉米糖稀 玉米糖稀是玉米淀粉深加工而成的产品,由玉米加工成淀粉可使产值增加1倍,再继续深加工成葡萄糖、果糖、乳酸等化工医药产品,产值可提高10倍~24倍。  相似文献   

3.
高直链玉米淀粉——制造生物可降解塑料的最佳原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玉米淀粉是人类主要的淀粉来源之一,也是工业淀粉和以淀粉为原料的深加工产业的主要原料.美国淀粉加工业95%的淀粉都是玉米淀粉,我国淀粉的主要生产原料也是玉米.通常所说的玉米淀粉是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的混合物,高直链玉米淀粉是指玉米淀粉中直链淀粉含量高达55%~85%,而普通玉米籽粒中直链淀粉的含量只有22%~27%.   ……  相似文献   

4.
我国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粮油产品深加工 ①玉米深加工及综合开发利用。重点研究与开发内容是:专用变性淀粉(醋酸酯淀粉、接枝共聚淀粉、磷氨酸淀粉等)的开发及应用;专用玉米粉(精制玉米粉、玉米饺子粉、面条粉等加工技术与产品开发;副产物(胚芽、蛋白粉、种皮等)综合开发利用。②大豆深加  相似文献   

5.
玉米蛋白粉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玉米蛋白粉是湿式法玉米淀粉加工的副产物,可应用于各个领域。综述了玉米蛋白粉的组成、营养价值及其成分特点。利用玉米蛋白粉,可开发出玉米醇溶蛋白、玉米黄色素、谷氨酸、天然蛋白水解肽、可降解材料、膨化食品等深加工产品,具有成本低、无毒副作用的特点,提高了玉米蛋白粉的附加值,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6.
浅议玉米食品工业深加工的开发重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我国玉米食品工业深加工现状玉米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年总产量1.2亿t,在粮食作物中排在第3位。在玉米食品工业领域的深加工,主要有直接利用玉米原料发酵制酒精等发酵产品,还有用玉米先制成淀粉作为原料,再进一步加工成味精、淀粉糖等深加工产品。我国目前玉米食品工业深加工的现状如下。(1)玉米原料制酒精和白酒酒精在食品、化工和医药方面有广泛的用途,近十多年来发展很快,1995年全国酒精产量为170万t,1996年为240万t,2000年降至206万t。近年酒精装备开工率不足50%,在此期间由于国家将玉…  相似文献   

7.
项目名称:精豆制品产业开发项目项目简介:该厂已投资100万建成了占地1.33hm2、日产豆制品10t的加工厂,并已投产,准备再建原料基地为333.3hm2、日处理大豆60t的综合型豆制品产业基地。合作方式:合资项目单位:云南红河精豆制品厂联系人:周彬电话:0873-4842588项目名称:玉米淀粉深加工项目项目介绍:玉米淀粉是食品、制药、纺织等工业的重要原料,有广阔的前景,拟将丰富的玉米资源加工成玉米粉、赖氨酸、甘油等产品。项目要求:合作方投资900万元,合作时间10年,有成熟的玉米淀粉深加工技术和市场。合作方式:合资项目单位:云南省威信县农业局联系人…  相似文献   

8.
马铃薯淀粉深加工是马铃薯产业化进程中的重要环节,马铃薯淀粉深加工的发展程度将直接影响着我国马铃薯产业化的程度。因此,分析马铃薯淀粉深加工的现状及趋势,对于推进马铃薯产业开发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对世界各国在马铃薯淀粉深加工方面的专利进行研究分析发现,中国马铃薯淀粉加工专利数量位居第1位,但专利被引频次相对较低,距离发达国家还有较大差距。  相似文献   

9.
由于受到蔗糖价格的逐步攀升和玉米深加工规模总体控制政策的影响,一些淀粉糖生产企业正尝试利用小麦淀粉为原料生产淀粉糖,以满足市场需求。我国是小麦生产大国,资源丰富,开展小麦淀粉糖制品研究有利于拓展小麦精深加工渠道,丰富市场供应。就小麦淀粉全糖粉的生产技术、问题进行了综述,以期对淀粉糖生产企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高直链淀粉玉米amylose-extender基因功能标记的开发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直链淀粉的含量是玉米淀粉品质的重要指标,受隐性核基因amylose-extender(ae)控制.生产中直链淀粉含量的测定费时、费力,因此高直链淀粉玉米的改良需要寻找快速、简便、准确的基因检测方法.本实验对高直链淀粉玉米材料和普通玉米材料ae基因的cDNA进行了测序,结果显示高直链淀粉材料cDNA 序列第9外显子(84...  相似文献   

11.
以普通玉米、甜玉米和糯玉米为材料,研究了淀粉糊化特性、热力学特性和颗粒分布等在果穗不同部位(基部、中部和顶部)间的变异情况。结果表明,甜玉米淀粉的糊化特征值各项指标均为顶部籽粒较高;普通玉米淀粉的峰值黏度和崩解值亦为顶部籽粒较高,回复值在各部位间无显著差异。糯玉米淀粉崩解值为顶部籽粒最高,峰值黏度和回复值在各部位间相对稳定。甜玉米淀粉转变温度(起始温度、峰值温度和终值温度)均为基部籽粒较高,而普通玉米在各部位间差异较小,糯玉米以中部籽粒较高,热焓值在3个类型玉米各部位间变化不一。淀粉颗粒体积均呈双峰分布,>17 μm的体积比例以顶部籽粒最低,中部籽粒最高,<17 μm的体积比例以顶部籽粒最高,中部籽粒最低。碘结合力在糯玉米不同部位间差异较小,而甜玉米和普通玉米以顶部籽粒最低。相关分析表明,淀粉颗粒体积分布和碘结合力等指标与糊化和热力学特征值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表明果穗不同部位淀粉糊化和热力学特性的差异主要由颗粒分布及淀粉链长分布变化所致。  相似文献   

12.
玉米果穗顶部籽粒通常较中、下部籽粒充实差,粒重轻,其机制不清楚。本研究旨在探明玉米果穗不同部位籽粒淀粉合成相关酶活性变化及其与籽粒灌浆的关系。以玉米品种登海11为材料,分别进行春播和夏播试验,观察果穗不同部位籽粒中可溶性糖、蔗糖和淀粉的含量及淀粉合成相关酶活性变化。结果显示,与夏播玉米相比,春播玉米具有较多的每穗粒数、较高的百粒重和产量。虽然产量在春播和夏播间有差异,但两季玉米籽粒的最大灌浆速率、平均灌浆速率、百粒重、可溶性糖和蔗糖含量、最大淀粉积累速率、平均淀粉积累速率均表现为果穗下部籽粒中部籽粒上部籽粒。灌浆期果穗不同部位籽粒腺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AGPase)、淀粉合酶(St S)和淀粉分支酶(SBE)活性变化均呈单峰曲线,果穗上部籽粒AGPase、St S和SBE活性峰值和平均值均显著低于果穗中、下部籽粒。相关分析表明,淀粉积累速率、籽粒灌浆速率与AGPase、St S和SBE活性均呈极显著正相关。说明玉米果穗顶部籽粒较低的AGPase、St S和SBE活性是其灌浆较差、粒重较低的重要原因。春播玉米粒重较高,与其灌浆期较强的淀粉合成能力有关。  相似文献   

13.
陈洋  赵宏伟 《中国农学通报》2006,22(10):225-225
采用田间试验研究氮素用量对高淀粉玉米(四单19)、普通玉米(东农250)、优质蛋白玉米(丰禾10)子粒淀粉及其组分含量和支链淀粉/直链淀粉比值动态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3个品种支链淀粉、直链淀粉、总淀粉含量在吐丝后不断增加。各品种总淀粉含量以N200最高,四单19和丰禾10支链淀粉含量以N200最高,支链淀粉和总淀粉含量品种间以四单19表现最好。四单19直链淀粉含量以N200最高,丰禾10直链淀粉含量随氮素用量的增加而增加。子粒支链淀粉/直链淀粉比值在吐丝后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4.
以南瓜粉和玉米淀粉为主要原料,从原料的配比和成型条件等方面对南瓜脆片的制作工艺进行了研究。确定了南瓜脆片的制作工艺、主要工艺条件和配方,并对产品的含水量、酥脆度、色泽和外形的平整性等品质特性进行了评价。南瓜脆片的最佳配方为:南瓜粉47%,玉米淀粉31%,糯米粉12%,乳化剂0.6%,增稠剂0.49%;最佳工艺条件为:南瓜切片厚度为2mm,含水量为8%,油炸温度为120℃,油炸时间为10s,产品具有香、酥、脆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氮素用量对春玉米淀粉及其组分形成积累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洋  赵宏伟 《中国农学通报》2006,22(10):225-229
采用田间试验研究氮素用量对高淀粉玉米(四单19)、普通玉米(东农250)、优质蛋白玉米(丰禾10)子粒淀粉及其组分含量和支链淀粉/直链淀粉比值动态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3个品种支链淀粉、直链淀粉、总淀粉含量在吐丝后不断增加。各品种总淀粉含量以N200最高,四单19和丰禾10支链淀粉含量以N200最高,支链淀粉和总淀粉含量品种间以四单19表现最好。四单19直链淀粉含量以N200最高,丰禾10直链淀粉含量随氮素用量的增加而增加。子粒支链淀粉/直链淀粉比值在吐丝后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6.
三种禾谷类作物强、弱势粒淀粉粒形态与粒度分布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以水稻品种武运粳24和扬两优6号、小麦品种扬麦16和宁麦13及玉米品种登海11和农乐988为试验材料,分别提取其成熟期强、弱势粒的淀粉粒,观察比较不同作物及其强、弱势粒间淀粉粒形态和淀粉粒数量、体积和表面积分布特性。结果表明,3种禾谷类作物间淀粉粒形态大小差异明显,粒径表现为玉米>小麦>水稻。水稻淀粉粒呈有棱角的无规则状,小麦淀粉粒呈透镜体状或球体状,玉米淀粉粒呈椭球体状、多面体状或圆球体状。水稻和玉米淀粉粒数量、体积和表面积分别成单峰、三峰和双峰分布;小麦淀粉粒数量呈单峰分布,体积呈微弱的四峰分布,表面积呈三峰分布。水稻、小麦和玉米淀粉粒按各自粒径不同人为划分为小淀粉粒、中淀粉粒和大淀粉粒,分界线分别为1.5 μm和20.0 μm、5.0 μm和50.0 μm、4.0 μm和50.0 μm。3种作物籽粒淀粉粒的总体积主要决定于中淀粉粒体积。3种作物的强、弱势粒间小淀粉粒粒度分布比例及中淀粉粒所占数量比例没有明显差异,但各作物强势粒的中淀粉粒所占的体积和表面积比例均显著高于弱势粒,大淀粉粒的分布比例低于弱势粒。强、弱势粒的中淀粉粒所占体积比例与其淀粉积累量和粒重的高低变化趋势一致。表明淀粉粒体积是决定粒重的一个重要因素,增加弱势粒的中淀粉粒体积或减小大淀粉粒体积可望增加其粒重。  相似文献   

17.
Starch composition of maize grains is of great importance when used in animal feed and many processing industries. Maize production involves hybrids with different kernel composition and hardness, sown at areas that range from subtropical to temperate cold climates. Therefore, it is relevant to understand how the environment influences starch composition. The objective of this work was 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location and sowing date on starch composition of maize grains. Field experiments were carried out at five locations across the argentinean maize-production area during two growing seasons. At each location, two sowing dates and three hybrids differing in endosperm hardness (i.e. semi-dent, a semi-flint and flint) were evaluated. Late sowing dates reduced amylose percentage and amylose/starch ratio. This last variable increased as latitude decreased. Minimum temperature during effective grain filling period explained those latitude and sowing date effects. This finding would be helpful to estimate starch composition of maize kernels to be expected in order to satisfy specific end uses.  相似文献   

18.
六个不同产量玉米品种籽粒淀粉积累及相关酶活性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6个玉米品种为试材,比较研究了不同产量品种的籽粒淀粉积累和淀粉合成相关酶活性的差异。结果表明,蔗糖合酶(SS)、UDPG焦磷酸化酶(UGPase)和淀粉分支酶(SBE)是玉米淀粉合成的关键酶,较高的SS、UGPase和SBE活性利于淀粉的积累和粒重的提高。低产品种直链淀粉积累的时间(30 d)短于中产(40 d)和高产品种(50 d以上);低产品种支链淀粉的积累在籽粒充实前期(授粉后20 d)慢于中产和高产品种,但后期差异变小;低产品种籽粒SS活性在授粉后10~30 d高于中产和高产品种,但在授粉30 d后迅速下降且降幅大于高产品种;低产品种UGPase活性峰值出现在授粉后20 d,中产和高产品种则出现在授粉后40 d,且低产品种的UGPase活性在籽粒充实后期明显低于中产和高产品种;低产品种的SBE活性在籽粒充实后期(授粉后30~50 d)明显低于中产和高产品种,而中产品种又低于高产品种,低产、中产和高产品种的SBE活性降幅分别为72.44%、44.54%和30.21%。高产和中产品种籽粒可溶性淀粉合酶(SSS)活性呈“N”形曲线变化,并于授粉后30 d出现第一个峰值,而低产品种为单峰曲线;低产品种籽粒ADPG焦磷酸化酶(ADPGPPase)活性高于中产和高产品种;在籽粒充实全期,3个产量品种淀粉脱分支酶(DBE)活性均迅速下降,不同产量品种类型间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9.
以玉米淀粉为原料,在一定条件下制备玉米多孔淀粉。研究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酶用量等对玉米多孔淀粉收率的影响,并进一步考察了反应条件对产品吸水性能和吸油性能的影响,得出了玉米淀粉水解制备玉米多孔淀粉的最佳工艺为:pH值6.2,反应温度55℃,反应时间为24 h,酶用量为120 U/g,产品最高的吸水率和吸油率分别为93%和6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