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玉米蛀茎夜蛾的发生和防治姜德仁,李懋(辽宁昌图县平安乡农技站,112500)(昌图两家子农场)鲍海,杨碧野(昌图八面城农技站)(铁岭市植保站)玉米蛀茎夜蛾(Helotrophaleucostigmalawis)主要为害玉米和高粱、谷子等作物。前几年曾...  相似文献   

2.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昆虫分布及越冬地域也在发生变化。稻蛀茎夜蛾Sesamia inferens(Walker)的越冬北限在20世纪80年代被认为不过北纬34°线,近年发现该虫在更北的黄淮海夏玉米-小麦轮作种植区新乡市(北纬35°)发生为害,为该种植模式下发生的新害虫。为了准确监测,科学、有效地制定该害虫的防治对策,本研究对河南北部地区稻蛀茎夜蛾的发生为害规律及生活史进行了初步调查。结果表明:稻蛀茎夜蛾可以在小麦-玉米轮作的条件下顺利完成生活史,其中在河南新乡该虫为害穗期玉米并顺利越冬的事实是首次报道。应用灯光监测并结合田间幼虫调查发现,当地稻蛀茎夜蛾一年发生3代。越冬代幼虫化蛹后在4月中下旬开始羽化,羽化的成虫在小麦或早春玉米上产卵,第1代幼虫主要为害春玉米和小麦,6月中旬第1代成虫开始羽化飞往夏玉米田内产卵,幼虫主要为害夏玉米幼苗。第2代幼虫化蛹后于8月初开始羽化形成第2代成虫,产卵孵化后的幼虫主要钻蛀夏玉米穗和茎秆,9月下旬幼虫陆续沿茎秆钻入玉米残桩基部越冬。综合调查结果,绘制了河南北部地区稻蛀茎夜蛾的年生活史表。  相似文献   

3.
甜菜夜蛾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技术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甜菜夜蛾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技术刘效明,凌万开,熊桂和章炳旺金思明(安徽省宿松县植保站246501)(安徽安庆市植保站)(安徽省植保总站)甜菜夜蛾LaphygmaexiguaHubner自1988年在安徽宿松棉区、华阳河农场等地发生以来,每年对棉花、芝麻...  相似文献   

4.
根保防治玉米茎腐病初步研究徐作李林(山东省农科院植保所济南250100)王登甲惠祥海张广义孙明海张广学(山东省邹城市农业局植保站)(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玉米茎腐病(青枯病)是我国玉米上的主要病害之一,各玉米产区均有发生[1]。1995年茎腐病在我...  相似文献   

5.
第五代棉铃虫为害秋苞谷严重鄂州市植保站(436000)赵如山,谭朝均今年汛期,我市长江于堤外围部分棉田被淹。水汛过后,市政府组织发动棉农补种秋玉米。由于上肥水足,玉米苗长势嫩绿,先后遭受了甜菜夜蛾、斜纹夜蛾的轮番为害,叶片被吃成了筛网状。结苞期又遭到...  相似文献   

6.
卫福拌种防治玉米叶斑病试验初报金晓华何其明胡效刚(北京市植保站,100029)(顺义县植保站)(通县植保站)赵荣金郑丛明(昌平县植保站)(密云县植保站)玉米是北京地区主要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占全市粮食作物的50%左右。近年随着玉米耕作制度、管理方式、品...  相似文献   

7.
稻蛀茎夜蛾Sesamia inferens是南方稻区的重要害虫,为了寻找针对该虫的生物防治措施,本研究从水稻田越冬稻蛀茎夜蛾的僵虫中分离获得了10株培养性状较好的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在室内研究了这10株菌株对稻蛀茎夜蛾的致病力,筛选出了高致病力菌株SI027。试验结果表明,菌株SI027处理稻蛀茎夜蛾3龄幼虫后10 d的LC50为5.28×105孢子/m L。在1×106、1×107和1×108孢子/m L浓度的菌液处理下,稻蛀茎夜蛾3龄幼虫的LT50分别为7.26 d、4.65 d和3.38 d。  相似文献   

8.
玉米纹枯病发生与防治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纹枯病发生与防治研究初报吕国强,赵宗林,董广同(河南省植保站郑州450002)(洛阳市植保站)(嵩县植保站)玉米纹枯病RhizoctoniasolaniKuhn,是近年来在我省新发生的一种玉米病害,80年代在洛阳、三门峡等地仅为零星发生,随着耕作...  相似文献   

9.
蛀茎夜蛾的幼虫,是为害苗期玉米的严重虫害,发生严重时,对玉米幼苗危害之烈,较小地老虎有过之而无不及.由于其属于偶发性虫害,所以人们对它往往不加注意,一旦为害  相似文献   

10.
曾宪顺 《植物保护》1986,12(3):21-22
荻Miscanthus saccharilorus(Ma-xim.)是我国重要的造纸原料之一。湖北苇医蛀入荻心或茎秆中为害的主要害虫有荻蛀茎夜蛾Sesamia sp.、棘禾草螟Chilo hy-rax Bleszynski、大螟Sesamia inferens(Walker)、条螟Chilo sacchariphagusstramineellus Caradja等,尤以荻蛀茎夜蛾、棘禾草螟的第一代害荻最重。春季大量  相似文献   

11.
香根草能够有效诱集水稻害虫稻蛀茎夜蛾Sesamia inferens雌成虫在其上产卵,但孵化出的幼虫在香根草上不能完成生活史。为了初步明确香根草对稻蛀茎夜蛾幼虫生理生化水平的影响,本研究分析测定了取食香根草后稻蛀茎夜蛾幼虫体内解毒酶和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与取食水稻的幼虫相比,取食香根草后幼虫解毒酶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STs和AChE活性显著提高。其他两种解毒酶,羧酸酯酶CarE和细胞色素P450酶活性无显著差异。取食香根草后,4龄幼虫GSTs比活力约为取食水稻的2.1倍;2龄幼虫AChE比活力约为取食水稻的2.9倍。本研究结果表明香根草可能存在某些有毒活性物质或者次生代谢物质,诱导了稻蛀茎夜蛾体内GSTs和AChE的活性,这可能是稻蛀茎夜蛾取食香根草后的应急防御机制之一。此研究结果为深入阐明香根草在生理、生化水平上对稻蛀茎夜蛾幼虫的影响奠定了基础,为开发以香根草为基础的稻蛀茎夜蛾绿色防控新技术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一九九六年大丰市棉田三代玉米螟大发生原因及虫害的控制沈田辉金中时瞿汉中王凤良王永山(江苏省大丰市植保站224100)玉米螟是江苏大丰玉米和棉花上的一种重要的钻蛀性害虫,常年发生三代,一代主要集中在春玉米上危害,棉田零星发生;二代除危害玉米外,部分危害...  相似文献   

13.
黄建荣  封洪强 《植物保护》2015,41(2):231-233
在河南省新乡市发现夏玉米苗受稻蛀茎夜蛾为害,本文首次报道了该虫在中国黄淮海夏玉米区发生及对夏玉米苗的为害,并简要描述其为害特点以及生活习性。为进一步研究其在夏玉米区耕作制度下的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技术提供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4.
黑龙江南部玉米上玉米螟主要危害代的研究姜培增,陈继光,蒋德会,邢东光,李仲兰(黑龙江省哈尔滨植保站150036)(双城市植保站)(肇东市植保站)(肇源市植保站)1引言玉米螟属世界性大害虫,因其发生面积大,危害损失重,多年来一直是黑龙江省玉米产区的主要...  相似文献   

15.
玉米病毒病的发生与防治刘建生,李洪奎,任学群,高树友(山东省潍坊市植保站261041)(山东省安丘市植保站262100)近几年来,玉米病毒病在我市不断发生。受害玉米表现矮化、花叶、枯死等现象,1996年发生尤重,全市发生面积达21万亩。病毒病种类主要...  相似文献   

16.
甘蓝夜蛾在姜田暴发孟庆治,聂仁臣,辛世信(山东昌邑市植保站,261300)1发生及危害甘蓝夜蛾又称夜盗虫,一般在春季主要为害菠菜、豌豆、蚕豆、油菜、甜菜、甘蓝、烟草等,秋季则主要为害十字花科蔬菜、养麦、胡萝卜、亚麻等。1994年甘蓝夜蛾在姜田暴发,为...  相似文献   

17.
1995年山东河北陕西等省部分市县玉米青枯病大发生玉米青枯病(有些单位暂定名为玉米茎腐病),它可能是由禾谷镰刀菌、串珠镰刀菌及瓜果腐霉菌等真菌中的一种或几种侵染而引起的。据德州、夏津、阳谷、莘县、在平、高唐、邯郸市县植保站及河北、陕西省植保总站报道,...  相似文献   

18.
杀菌剂混配氯化钠能提高芦笋茎枯病防治效果张来振,马玉萍,刘炳慧,李树强(连云港市植保站,222001)(赣榆县植保站)茎枯病是我国芦笋生产上的主要病害。我们从1992年开始,通过室内和田间试验、示范,初步明确多种杀菌剂中加入少量氯化钠对茎枯病具有明显...  相似文献   

19.
棉铃虫越冬蛹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棉铃虫越冬蛹的调查夏志贤(山东曹县植保站,274400)近年来棉铃虫在黄淮海棉区严重发生,因此调查好田间越冬蛹的存量,对翌年第一代棉铃虫发生的正确预报,至关重要。从调查中我们发现田间的越冬蛹,除棉铃虫外,尚有斜纹夜蛾、甜菜夜蛾、烟草夜蛾、甘蓝夜蛾和粘...  相似文献   

20.
2013年-2015年我们调查了甘蔗生长中后期稻蛀茎夜蛾为害形成的蛀孔,应用统计学方法对蛀孔在蔗茎上的垂直分布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蛀孔在蔗茎上的垂直分布呈现单峰型分布特征,分布于蔗茎14节以下。蛀孔基本成分为个体群,个体间相互吸引,在蔗茎上呈聚集分布。应用Iwao的理论抽样数模型,计算出一定允许误差和一定种群密度下的理论抽样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