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1新疆的主要牛品种新疆牛的主要品种有西门塔尔牛、新疆褐牛、荷斯坦牛、新疆牦牛、夏洛来牛、安格斯牛和少量的哈萨克牛、蒙古牛、阿勒泰白头牛等及各代杂交牛构成。2005年各品种牛存栏504.16万头。从牛的品种结构上看乳肉兼用和肉乳兼用占的比例约为70%,达340多万头,其中,新疆褐牛及其杂种牛存栏约130万头,西门塔尔纯种牛及其杂种牛存栏约140万头,其中西门塔尔牛纯种及四代以上杂交牛约53.40万头,荷斯坦奶牛及其杂交牛约为80万头,其中纯种荷斯坦牛42万余头,新疆牦牛存栏24.71万头,夏洛来、安格斯肉用牛及其杂交牛约2万头左右,其它为地方品…  相似文献   

2.
新疆塔城地区种牛场地处祖国西北边陲,是新疆地方著名品牌“新疆褐牛”的主要繁育场之一,始建于1956年,总面积29万亩,新疆褐牛存栏4720头,新疆褐牛育种核心群存栏300头,是一个以培育优质新疆褐牛为主攻方向,集科研、生产为一体的种畜生产企业。  相似文献   

3.
伊犁州是新疆的重要养牛基地,现有牛存栏190余万头,伊犁州是新疆褐牛的主要育成和生产基地,现有新疆褐牛50.92万头,占牛总数的52%,  相似文献   

4.
1新疆牛品种资源概况新疆牛的主要品种由西门塔尔牛、新疆褐牛、荷斯坦牛、新疆牦牛、夏洛来牛、安格斯牛和少量的哈萨克牛、蒙古牛、阿勒泰白头牛等及各代杂交牛构成。2005年各品种牛存栏504.16万头。从牛的品种结构上看乳肉兼用和肉乳兼用所占的比例约为70%,达340多万头,其中,新疆褐牛及其杂种牛存  相似文献   

5.
新疆褐牛育种历史长达70多年,是我区畜牧工作者经过几代人的辛勤努力选育成的一个乳肉兼用型品种。它是由阿拉托乌牛和少量科斯特罗姆牛,以及瑞士褐牛与我区的哈萨克牛进行杂交而育成。是我区养牛业的主要品种。1983年达到品种标准的新疆褐牛约1万头,各代杂交良种牛约24万头,据调查,2007年新疆褐牛纯种及各代杂交牛约为120多万头左右。但在舍饲条件下饲养的新疆褐牛很少。近年来,随着我区奶牛业的快速发展,如何提高我区当家品种——新疆褐牛的产奶性能引起了众多奶牛场和饲养户的关注。本文介绍新疆褐牛在舍饲条件下高产牛的饲养管理方法,与同行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6.
[目的]新疆地区通过引进美国瑞士褐牛导入杂交改良新疆褐牛,以提高新疆褐牛品质和生产性能。研究旨在校正约翰逊估测法中系数,准确估测美新杂交褐牛体重,为今后新疆褐牛选育提高和新类型培育中体重测定提供方法。[方法]试验共测定美新杂交褐牛生产母牛283头,包括体重、体斜长和胸围,通过实测体重与约翰逊法估测体重比较分析,校正约翰逊法公式中系数,再进行验证。[结果]结果表明,美新杂交褐牛实测体重极显著低于约翰逊法估测体重(P0.01),对约翰逊法公式中的系数校正,校正后系数为12 300,即经过校正后的美新杂交褐牛体重约翰逊法估测公式为:体重=胸围~2×体斜长/12300,该公式在50头美新杂交褐牛进行验证,实测体重与估测体重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校正系数后的约翰逊法公式用来估测美新杂交褐牛估测体重可行,但本次试验实测和验证牛群数较少,还需大量不断验证以获得更可靠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笔者对引入山丹马场的新疆褐牛的存栏情况、饲养管理、繁殖情况、产奶情况、发病情况等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新疆褐牛完全适宜于在山丹马场养殖。通过此次调查,以期为畜牧生产提供数据资料,也为下一步的引种工作提供参考。新疆褐牛,体躯健壮,头清秀,角中等大小、向侧前上方弯曲,呈半椭圆形新疆褐牛适应性强,为其他品  相似文献   

8.
《新疆畜牧业》2009,(4):F0004-F0004
一、企业简介 塔城地区种牛场是塔城地区直属国有农牧企业,始建于1956年,是全疆主要的新疆褐牛种畜繁育场之一,总面积1.93万hm^2。总人口3175人,职工1730人,牲畜存栏3.37万头(只),其中新疆褐牛4320头,新疆褐牛核心群512头。  相似文献   

9.
[目的]旨在为今后新疆褐牛品质选育提高工作奠定基础.[方法]通过对伊犁新褐种牛场和伊犁尼勒克县牧强新疆褐牛种畜场的牛群进行体型外貌鉴定,测定1~10岁纯种新疆褐牛和美国瑞士褐牛冻精冷配改良后代母牛关新F1、F2代的生长性能指标,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美新F1、F2代不同生长阶段各生长性能指标均显著(P<0.05)或P<0.05的高于纯种新疆褐牛.[结论]美国瑞士褐牛优良基因对提高新疆褐牛体尺和体重等指标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客观评价研究新疆褐牛不同生产类型各阶段的生长发育特征与特点,[方法]本文基于模糊数学中的隶属函数法对新疆褐牛的重要选育指标体尺、体重等数据进行多指标综合评价与对比研究.[结果]新疆褐牛肉用类型具有体尺、体重生长发育快的特点和比较优势;新疆褐牛肉用类型与兼用类型18月龄阶段对应的隶属函数值均值为0.73和0.3...  相似文献   

11.
基于主成分逐步回归法的新疆褐牛体重预测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了找到适合新疆褐牛体重预测的方法。[方法]运用主成分回归分析法构建了新疆褐牛公牛体重模型,消除了常用估重方法中体尺指标间普遍存在的多重共线性模型。[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较高的精度(R2=0.810,P0.01),估测体重与实测体重具有较高的拟合度(R=0.922,P0.01)。[结论]这种方法适合新疆褐牛的体型结构特点,同时,该方法与模型的应用也为其他品种牛体重估测模型的构建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2.
导入美国瑞士褐牛血液对提高新疆褐牛生产性能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提高新疆褐牛的生产性能.[方法]通过导入美国瑞士褐牛血液的方式,并对F1生长发育和生产性能等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美新褐牛F1在保持新疆褐牛适应性强、放牧性能好的基础上,产肉和产奶性能均有所提高,体高和体长的增加较为显著,体格高大,体形修长,体型结构趋于合理;毛色变浅褐色,趋于一致.[结论]说明新疆...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加快秦川肉牛肉用新品种的选育进程。[方法]根据秦川牛育种目标性状,采用PCR-SSCP技术分析了21个基因的多态性,找到了4个与秦川肉牛肉用性状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初步确定了影响秦川肉牛肉用性状的主要功能基因,并进一步将分子育种技术和常规育种技术紧密结合,应用于秦川肉牛早期选种。[结果]通过育种核心群多育种目标性状相比,生长发育性状的遗传进展最快,其次为繁殖性状和胴体性状,[结论]明显提高了育种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14.
新疆褐牛是以新疆地方品种牛哈萨克牛为母本,经过多品种杂交,历经数十年选育形成的乳肉兼用牛品种。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和人民对于农产品的消费亲睐,综合考虑新疆肉牛优势产区的生态环境、生产条件和接受程度,确定了新疆褐牛的选育方向和技术路线。该文主要从新疆褐牛品种培育历程、选育方向确定和肉用类型群体选育技术与进展方面进行阐述,旨在推动品种改良和品种形成,为其他肉牛新品种选育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夏洛莱肉牛引入新疆已有50余年的历史,为了验证新疆夏洛莱牛在塔额垦区的适应性,更好的开发利用新疆夏洛莱肉牛的种质资源,通过对新疆夏洛莱体尺和体重的测定和分析,以达到为新疆夏洛莱的选育和综合评价提供基础,推进新疆夏洛莱牛对哈萨克牛群体选育效果的目的。本试验方法:选取健康状况良好的导入夏洛莱外血培育后代新疆夏洛莱母牛567头进行了群体体重、体长、管围、胸围、体高等性状的调查。并与报道的西门塔尔牛与哈萨克牛杂交后代(简称西杂牛)、新疆褐牛与哈萨克牛的杂交后代(褐杂牛)做比较分析。采用excel(2019)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导入夏洛莱外血培育的新疆夏洛莱牛体重、胸围、体高、体长均明显优于哈萨克牛;出生到3周岁之间,新疆夏洛莱牛在胸围和体重方面比西杂牛和褐杂牛有明显的优势。结论:新疆夏洛莱肉牛经过改良和选育,其生长性能有大幅度的提高,今后应积极运用现代育种技术,加强本品种的保护、选育和利用,构建地方特色肉用牛选育体系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新疆褐牛导入杂交后代在不同生产方式下的生产性能与适应性.[方法]选择美新褐杂交F1代、F2代犊牛68头,并按品种类型、性别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为放牧补饲生产,对照组为天然放牧生产.[结果]表明:美新褐牛F1代、F2代犊牛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日增重显著(P<0.05),试验组F1代较F2代公牛日增重提高10%,...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了研究新疆褐牛犊牛放牧补饲增重效果.[方法]选择4~6月龄新疆褐牛80头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在不同饲养条件下进行日增重效果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放牧加补饲的日增重效果明显优于纯放牧的饲养方式(P<0.01);新疆褐牛公犊和母犊的日增重效果差异不显著;放牧加补饲的新疆褐牛犊牛在第1个月和第2...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对肉牛选育评估方法的研究,基于B/S模式,设计并实现一个肉牛选育评估系统.[方法]研究选用发达国家广泛应用的动物模型BLUP方法作为选育依据,采用MVC(Model View Controller)开发模式,基于浏览器/服务器(Browser/Server,B/S)模式收集牛只的基本资料,从而计算遗传参数,...  相似文献   

19.
张明峰 《中国牛业科学》2010,36(6):62-66,77
[目的]为进一步完善和优化平凉市肉牛产业生态经济系统结构,协调和理顺系统关系,提高系统功能和效益,促进系统保持持续、稳定、协调、高效发展。[方法]运用系统分析法和热力学定律,描述和分析了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结果]从系统调控的角度提出平凉市肉牛产业系统应围绕产业配置资源,合理调控产业要素(环境、结构、技术、投入),释放肉牛产业内在活力,形成种、养、加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的多结构、多功能、多出路的经济发展模式。[结论]依系统现状展望未来发展趋势,最终达到生产、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新疆褐牛主要屠宰性状与体尺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为了进一步了解新疆褐牛的生产性能,找到合理的新疆褐牛经济价值的估算方法.[方法]我们在塔城和昭苏选择了102头在放牧状态下饲养的新疆褐牛进行屠宰测定,对反映产肉性能的主要性状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体高、体长、胸围、管围与屠宰重、胴体重的相关极显著(P<0.01),并根据统计结果建立了体尺与胴体重的回归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