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黄芪和甘草染色体数目及核型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运用植物根尖压片法,对黄芪和甘草两种豆科植物的染色体数目、核型作了研究。结果表明,黄芪的染色体基数X=8,甘草的染色体基数X=7。两个种都是二倍体,核型分别为2B和1A,核型公式分别为:2n=2x=16=14m 2sm和2n=2x=14=14m。  相似文献   

2.
用根尖压片法对顶羽菊染色体核型进行研究的结果表明,顶羽菊是二倍体植物,体细胞染色体数为2n=26,染色体基数为13,染色体组成为2n=2x=26=22m+4sm,属不对称核型(IB型).  相似文献   

3.
试验运用植物根尖压片法对51个苜蓿品种的根尖细胞染色体数目、核型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苜蓿的染色体基数为X=8或X=7,核型公式为2n=4x=32m或2n=4x=28m;不同的苜蓿品种适合不同的冰处理时间,与染色体数目和核型之间没有特异性。  相似文献   

4.
野大麦染色体的核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根尖压片法对野大麦染色体核型进行研究的结果表明,野大麦是四倍体植物,体细胞染色体数为2n=4x=28,染色体基数为x=7,染色体组成为2n=4x=28=22m(4SAT) 6sm(2SAT),属不对称性核型(ⅡB型)。野大麦[Hordeum brevisubulatum(Trin.Link)]是禾本科大麦属植物。在我国主要分布于东北、华北、新疆各地,本文对其染色体进行了研究,以求为野大麦的细胞学研究和植物遗传育种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王娜  王奎玲  刘庆华  刘庆超 《草业学报》2017,26(11):123-130
铁线莲属植物种间在形态、香味、花量、绿期及生活型等方面差异较大,遗传背景也相对复杂,因此在杂交育种前了解其核型特征意义重大。采用染色体常规压片法,对东方铁线莲、大花铁线莲、大叶铁线莲、褐毛铁线莲、棉团铁线莲、齿叶铁线莲和东北铁线莲7种野生铁线莲属植物的倍性及核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 7种野生铁线莲中除东北铁线莲为四倍体(2n=4x=32)外,另外6种均为二倍体(2n=2x=16),染色体基数为8。染色体类型有中部(m)、亚中部(sm)、亚端部(st)、端部(t)4种,其中大花铁线莲和大叶铁线莲的核型公式为2n=2x=16=5m+2st+t,褐毛铁线莲的核型公式为2n=2x=16=5m+3st,棉团铁线莲的核型公式为2n=2x=16=5m+2st(SAT)+t,齿叶铁线莲的核型公式为2n=2x=16=5m(SAT)+2st+t,东方铁线莲的核型公式为2n=2x=16=5m(SAT)+sm(SAT)+2st,东北铁线莲的核型公式为2n=4x=32=5m+2st+t。东方铁线莲、棉团铁线莲、齿叶铁线莲的短臂上带有随体。2) 核型不对称系数为62.27%~66.77%,核型类型均为2A型,表明7种野生铁线莲属植物的进化程度均较原始。其中,褐毛铁线莲和齿叶铁线莲为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6.
采用常规根尖压片法,对扁穗牛鞭草栽培品种‘广益’和野生扁穗牛鞭草材料T003染色体数目和核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扁穗牛鞭草染色体基数x=9;(2)‘广益’扁穗牛鞭草为六倍体,核型公式为2n=6x=54=34m+10sm(2SAT)+6st+2t+2T,核不对称系数为61.43%,核型属于2B类型;(2)野生扁穗牛鞭草材料T003为四倍体,核型公式为2n=4x=36=14m+10sm(2SAT)+8st+4T,核不对称系数为65.67%,核型属于2C类型。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24份来自不同地方的供试材料(苜蓿属18份、胡卢巴属6份)的根尖细胞染色体进行压片,采用染色体计数法初步了解供试材料的染色体数目、平均臂比值和平均着丝点指数,进一步了解苜蓿属和胡卢巴属亲缘关系。实验结果表明:苜蓿属18个材料中共检测出二倍体(2n=2x=16)和四倍体(2n=4x=32)的2个倍性水平;胡卢巴属6个材料均为二倍体,染色体组成为(2n=2x=16)。从染色体数目和倍性水平初步来看,胡卢巴属植物与苜蓿属的部分植物亲缘关系较近。聚类分析结果表明:胡卢巴属植物与苜蓿属的扁蓿豆材料亲缘关系较近,与苜蓿属的其它材料亲缘关系比较远。  相似文献   

8.
二倍体和四倍体新麦草细胞学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蒙农四号新麦草二倍体和四倍体的细胞学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四倍体蒙农四号新麦草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为28(2n=4x=28),二倍体为14(2n=2x=14);四倍体植株叶片的长、宽较二倍体有所增加;四倍体植株的气孔增大,气孔密度和表皮毛密度减小且均与二倍体植株间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两种倍性植株的气孔大小、密度及表皮毛密度间均存在变异,其中变异幅度最小的是上表皮气孔长(6.57%),变异幅度最大的是下表皮毛密度(17.58%)。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明我国紫苏属(Perilla Linn.)植物的染色体特点,本研究采用常规压片法对我国紫苏属的28份材料的染色体核型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供试的28份紫苏属材料,染色体基数均为x=20,其中3个为四倍体,2n=80,其余25份皆为二倍体,2n=40;28份材料中均有发现至少一个随体,染色体类型包含m,sm,st 3种,核型有2A,3A,2B,3B 4个类型,最长染色体/最短染色体值1.50~2.80,臂比大于2的染色体占染色体总数的百分比为10%~65%,核型不对称系数59.69%~68.52%;通过核型分析,回回苏和多倍体紫苏类型可能具有更高的进化地位,而野生紫苏与之相反。这些数据表明了我国紫苏属植物资源在细胞学方面具有较为丰富的多样性,同时本研究也对我国紫苏属植物的分类、鉴定等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0.
热研4号王草和桂闽引象草的核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常规压片法,对热研4号王草(Pennisetum purpureum×P.americanum cv.Reyan No.4)和桂闽引象草(P.purpureumcv.Guiminyin)的染色体数目和核型进行分析,以期为狼尾草属种质资源多样性保护利用和遗传育种研究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两者染色体基数均为x=7。其中,热研4号王草为三倍体,有21条染色体,核型公式2n=3x=21=21m(3SAT),染色体相对组成I.R.L=9S+3M1+3M2+6L,3条染色体含有随体;桂闽引象草为四倍体,有28条染色体,核型公式2n=4x=28=18m(2SAT)+10sm(2SAT),染色体相对组成I.R.L=10S+6M1+4M2+8L,4条染色体含有随体。热研4号王草和桂闽引象草核型不对称系数分别为60.15%和62.19%,属于1B型和1C型,其核型都属于比较原始的类型。  相似文献   

11.
试验采用染色体压片法对‘青燕1号’燕麦(Avena sativa L. ‘Qingyan NO.1’)新品种的核型进行研究,明确其染色体数目及核型特征,为该品种的分类提供细胞学研究基础。结果表明:‘青燕1号’燕麦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为2n=6x=42,核型公式2n=6x=20m+22sm(4SAT),其7号和17号染色体分别含有2个随体,染色体长度比为2.31,臂比大于2:1的染色体百分比为42.86%,核型不对称系数为63.25%,核型属"2B型"。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番红花根尖细胞进行染色体常规制片,并进行核型分析.结果显示,番红花为2倍体(2n=2x=24)植物,核型公式为K(2n)=2x=24=2t+2st+8sm+12m,其中,中部着丝粒染色体(m)6对,近中部着丝粒染色体(sm)4对,近端着丝粒染色体(st)1对,端着丝粒染色体(t)1对.核型类型为2B,并且倍性不是...  相似文献   

13.
试验采用根尖压片法分别对燕麦的3个种Avena nudibreri,A.hispanica和A.sativa的燕麦材料的染色体核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Avena nudibreri的染色体数目为2n=14,其核型公式为2n=2x=14=10m+4sm(2SAT),具2对近中部着丝点染色体和五对中部着丝点染色体,其中第5对染色体短臂末端带有随体,核型属2A型;Avena hispanica的染色体数目为2n=28,核型公式为2n=4x=28=20m+8sm(2SAT),着丝点的位置有近中部着丝点和中部着丝点区,其中第10对染色体短臂末端带有随体,核型属2A型;Avena sativa的染色体数目为2n=42,核型公式为2n=6x=42=26m+16sm(4SAT),具8对近中部着丝点染色体,第12对和第17对染色体短臂末端带有随体,其余为中部着丝点染色体,染色体组型属2B型。  相似文献   

14.
野豌豆属4个品种(系)的染色体核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管超  张吉宇  王彦荣  聂斌 《草业科学》2012,29(10):1540-1545
对野豌豆属(Vicia)4个不同品种(系)的根尖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进行数目统计及核型分析。结果显示,4个品种(系)的染色体数目相同,均为2n=2x=12;但核型公式和核型类型各不相同,春箭筈豌豆品种“兰箭3号” (Vicia sativa Lanjian No.3)和狭叶野豌豆品种333/A (V. angustifolia 333/A)的核型公式分别为2n=2x=8m+2sm+2st和2n=2x=2m+8sm(2SAT)+2st,春箭筈豌豆品系2556、2560的核型公式均为2n=2x=10m+2sm;兰箭3号和品系2556的核型类型均为“2B”,品系2560的核型类型为“1B”,而品种333/A的核型类型为“3B”。表明不同品种(系)春箭筈豌豆之间具有染色体遗传多样性。  相似文献   

15.
黄花苜蓿(Medicago falcata L. 2n=32)是一种重要的野生豆科牧草,由于其突出的抗逆特性,被认为是用来进行苜蓿改良的优异遗传资源。本研究利用染色体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以不同荧光物标记的3种重复序列(5S rDNA,45S rDNA和C0t-1 DNA),对黄花苜蓿和和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 2n=32)染色体进行了FISH分析和分子核型比较,以期在染色体水平上揭示二者之间的亲缘关系。结果表明:利用上述重复序列可以较好的将苜蓿32条染色体区分为16对特征不同的染色体。黄花苜蓿和紫花苜蓿绝大多数染色体FISH杂交特征表现一致或高度相似性,分子核型无显著区别,因此二者间在遗传上具有高度的相似性。  相似文献   

16.
以白鹤芋(Spathiphyllum floribundum)‘Mojo’品种的组培苗根尖为试验材料,采用常规压片法,比较不同取材时间、预处理方法对染色体制片的影响,并对其进行核型分析。结果表明,于08:45-09:15取材,用0.002 mol·L-18-羟基喹啉或0.07mmol·L-1放线菌酮预处理4h所得的染色体制片效果最佳。白鹤芋的染色体数目为2n=2x=30,为二倍体,‘Mojo’品种有B染色体,核型公式为2n=2x=30=20m+6m(SAT)+2sm+2sm(SAT)(B染色体),其中3号和8号为近中部着丝粒染色体(sm),其余的染色体都是中部着丝粒染色体(m)。3号、4号、6号和9号的染色体具随体。最长染色体与最短染色体比为1.73;核型属2A型,核型不对称系数为56.37%。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燕麦杂交新品系I-D(A.sativa L.I-D)与其亲本间的遗传关系,本研究采用染色体压片法,从细胞遗传学水平比较分析其与亲本在染色体形态特征和核型上的差异,为燕麦杂交育种和遗传改良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燕麦I-D品系的核型为2n=6x=42=12m+30sm(4SAT),核不对称系数为66.62%,属3B型;两亲本的核型为2n=6x=42=24m+18sm(4SAT),核型为2B型;母本‘青海444’核不对称系数为63.60%;父本‘青海甜燕麦’为62.84%。燕麦I-D品系具有双亲染色体的一些特有形态,其中部着丝点染色体所占比例(28.57%)和核不对称系表明,其是较亲本更为进化的种群。可见,燕麦杂交能够整合两个亲本的优良特性,对创造新型种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盐穗木(Halostachys caspica)是新疆荒漠盐碱地常见的盐生植物。本研究以盐穗木萌发种子的根尖为材料,采用常规压片法对根尖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进行数目统计及核型分析。结果表明,盐穗木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为2x=18条,染色体核型模式为2n=2x=18m,4号染色体含两个随体(SAT),属于1A染色体核型。  相似文献   

19.
采用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法和常规染色体分析技术,对青海省藏獒的染色体核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藏獒二倍体染色体数目为2n=78,NF=80,按形态可分为39对,除性染色体X和Y为中着丝粒(M)染色体外,其它38对常染色体均为端着丝粒(T)染色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