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经营毛竹(Phyllostachys pubescens)笋用林,不仅可获得较高产量的竹笋,满足市场的需要,而对减轻毛竹用材林地过量挖笋,提高用材竹的产量和质量都具有现实意义。据笔者调查研究,培育毛竹笋网材林的关键在于林分营养条件、立地条件、立竹结构及经营措施的好坏。生长条件适宜,措施得当,每亩每年可产笋1,500斤以上。  相似文献   

2.
毛竹笋用林挖掘鞭笋对春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自2001年开始开展毛竹笋用林生产鞭笋试验,结果表明:通过保持良好的立竹结构、增施肥料、清除老弱鞭等措施,挖掘鞭笋不会对春笋产量和出笋时间造成影响,影响出笋时间的主要因子是出笋前1个月平均气温和降雨量。合理挖掘鞭笋可使毛竹笋用林的经济效益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3.
毛竹笋用林梅前开山施肥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市毛竹笋用林习惯于伏天开山、施肥,且以挖春笋为主,近年开始挖掘少量的鞭笋和冬笋,通过2a的梅前开山、施肥和大量挖掘鞭笋、增挖冬笋的试验,笋产量产值比原来显著提高,产量增长49.62%,竹笋产值增长57.95%,纯收入增加75.82%,每工工值增加43.53元,投入产出比为1:3.37。  相似文献   

4.
浙江省安吉县素有“中国竹乡”之称,竹产业一直是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发展毛竹笋用林对实现竹林可持续发展、促进山区农民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试验研究,文章总结出一套毛竹笋高产培育技术措施。结果表明,采用高产培育技术措施的毛竹林平均笋产量可达到1 746.4 kg/667 m2,较对照处理增加5.1倍;其中,鞭笋产量增加11.8倍,冬笋产量增加9.4倍,春笋产量增加4.5倍。研究提出的毛竹笋高产培育技术措施对发展毛竹笋用林具有重要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5.
毛竹笋用丰产林地下鞭根系统调查分析   总被引:22,自引:2,他引:20  
本文通过对毛竹笋用丰产林14块地地下鞭根系统的调查表明:毛竹笋用林的地下鞭根系统主要集中在10~30cm深的土层中,竹鞭、竹根、鞭根以及竹 鞭上的侧芽都以这20cm土层为最多,因此在笋用林的培育管理中主要是高好这层的工作,使其多发鞭,多出笋,提高竹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为了发挥毛竹林生产潜力,增加竹农经济收入,在多年实践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出一套毛竹鞭笋丰产培育技术。研究认为:在毛竹笋材两用林中采挖鞭笋,不会影响整体的竹鞭鞭径和竹鞭总量生长;毛竹林地覆盖稻草和砻糠能显著提高第3年的鞭笋产量;培育高产鞭笋的最佳施肥时间为每年的5月;鞭笋采收时间为5-10月。毛竹鞭笋丰产培育技术可在毛竹笋材两用林经营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笔者从鄞县科委主持召开的毛竹笋亩产2000kg高产稳产技术研究鉴定会上获悉,鄞县林业局的两片试验山,通过毛竹笋用林培育技术的贯彻实施,在过去四季笋山高产基础上,再创毛竹笋的高产记录。一片是爱中乡爱岭村严惠定笋山,面积3.4亩,自1987年至1991年,五年共产笋41775kg(含鞭笋,下同),平均每亩每年产笋2457kg,1991年平均亩产达到3077kg。另一片是梅岭乡邬姚村叶忠达笋山,面积1.7亩,1987年至1991年,共产笋22748kg,年亩产2676kg,1991年亩产达到2990kg。1991年二片试验山的亩笋产值分别为2177元和1957元。  相似文献   

8.
对连续覆盖2 a后的毛竹笋用林地下鞭丰产潜力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春笋小年竹林地覆盖能提高第2 a的鞭笋产量(增加159.22%)和第3 a的产量(增加174.34%),对地下竹鞭生长也有促进作用,总鞭长增加18.5%,平均鞭径粗度增加4.2%。表明在集约经营化程度高的毛竹笋用林里,应用覆盖栽培技术对鞭笋生长影响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9.
毛竹笋用林旱季人工浇水试验初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经2000,2001年连续2a在7-8月旱季对毛竹笋用林人工浇水试验表明,旱季人工浇灌对竹笋的产量和品质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竹笋总产量平均每年比对照增加2082.4kg/hm^2。增幅14.16%,鞭笋产量平均增长17.16%,冬笋产量平均增长19.35%。春笋产量平均增长14.62%,无论是鞭笋,冬笋,春笋的产量,连续2a的试验,第2年增幅明显高于第1年,竹笋总产值平均每年比对照增加19.81%。  相似文献   

10.
余姚县三七市公社东茅山大队竹山专业户陈康飞所经营的1.55亩自留毛竹笋用山,通过精心培育,今年3月22日至5月17日,共挖笋5063斤(平均每亩产笋3266斤),产值  相似文献   

11.
提早采挖鞭笋对毛竹林生产和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随机区组试验,2010年选择浙江省遂昌县养分充足、大小年明显的笋竹两用毛竹(Phyllostachys heterocycla cv.pubescens)纯林样地,进行3种处理:5月开始采挖鞭笋、7月开始采挖鞭笋和不挖鞭笋(对照),对竹笋产量、竹林结构和地下竹鞭生长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5月开始采挖比7月开始采挖的鞭笋平均产量增加了53.01%;3个处理的冬笋、春笋平均产量和毛竹林分结构均无显著差异;5月开始采挖比对照的竹鞭总长增加了15.56%,竹鞭平均节间长度增加了0.34 cm,平均鞭粗度增加了0.40 cm。试验证明,5月开始采挖鞭笋不影响冬笋、春笋产量,以及竹林丰产林分的结构以及地下竹鞭生长,反而会显著提高鞭笋产量,建议在鞭笋高产培育经营中推广应用该项技术。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深翻垦复、施肥模式对笋竹两用毛竹笋材产量的影响,经过连续3a对毛竹不同培育模式进行试验,并对相应的笋材产量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笋竹两用毛竹的培育模式,应深翻垦复与施肥相结合,且施肥须长效肥与速效肥相结合,在6月毛竹行鞭时施长效肥,9~10月孕笋时施速效肥,这种培育模式最有利于毛竹笋材产量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
宁波市周年供笋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首先通过竹种搭配,改主产毛竹笋为多品种竹笋的周年供应;其次是采取科学施肥、合理挖笋等技术,使毛竹春季产笋为四季产笋;第三采用反季节栽培等技术,使竹笋供应时间从春季到四季,竹笋品种多样化,竹笋的产量和质量有很大提高,特别是毛竹鞭笋亩产达650kg,毛竹冬笋亩产超过千斤,雷笋亩产达3000kg。  相似文献   

14.
竹笋是竹林生产的一个重要指标,观察竹笋的地下分布规律,将可为笋用竹林的合理经营提供理论依据。通过对5亩毛竹丰产笋用林进行观察分析,表明出笋株数随土层从上至下呈少—多—少logistic曲线分布,其产量与出笋株数呈正相关;单株笋重呈小—大—更大幂函数分布。随出笋时间推移,出笋株数和产量由浅土层向深土层增加,各土层出土的竹笋均在出笋盛期个体达到最大,末期次之,初期最小,竹笋产量主要分布在20~40cm间。因此培育竹笋要做到:增多株数为主,以大个体为辅,浅挖冬笋,深挖春笋,盛末之交养竹,初期、末期挖笋。  相似文献   

15.
毛竹笋具有极高的食用保健价值,竹产业在中国林业产业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在当前食品安全问题备受人们关注的背景下,如何安全高效培育毛竹笋用林、实现竹林经营从丰产高效模式向安全生产模式转变已成为笋用林经营的重点。文章概述了毛竹笋用林主要栽培技术,分析了笋用林安全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实现笋用林安全生产应重点突破的领域。  相似文献   

16.
毛竹是1种优良的用材林和经济林树种,它生长快、成材早、产量高、材质好、用途广、收益大、价值高,属林业生产上的“短、平、快”种类,尤其是竹笋笋味鲜美,营养丰富,并且属于保健减肥食品。毛竹笋用林的建立,改变了长期以来毛竹单一生长竹材的经营方向,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发展,有利于发挥毛竹资源的优势。湖北省毛竹笋用林根据经营方式和主产品不同,可分为两类:一类以生产竹笋为主的竹林,称为专门笋用林,另一类是将竹材和竹笋同时作为主产品的竹林,称为笋竹两用林,前者比后者培育更为精细,技术要求更高。我省笋用林主要以笋竹两用林为…  相似文献   

17.
秋季是竹鞭生长伸展和笋芽膨大季节 ,抓好秋季管理工作是全年增产的关键。1 施肥、除蔸、治虫一步法施肥、除蔸、治虫是提高毛竹笋用林竹笋产量的主要技术。无论哪种类型的毛竹林 ,每年或隔年都必须砍伐一批毛竹 ,留下的竹蔸若不及时清除 ,不但影响新竹鞭的穿透伸展和笋产量 ,  相似文献   

18.
毛竹笋用林覆盖对竹鞭生长及竹笋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林地覆盖条件下土壤温度及竹鞭和竹笋生长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毛竹笋用林覆盖使土壤温度得到明显提高,其土深20、40和60cm处的土壤温度分别比未覆盖林地相应提高12.5、12.8和11.3℃,而各土层间温度差异不显著;覆盖和未覆盖的平均鞭芽数量分别为5.00万个/667m2和3.86万个/667m2;鞭芽的萌发率随鞭龄的增加而提高,1~2年生、3~4年生、5~6年生鞭的鞭芽萌发率分别为10.4%、51.4%和64.6%;覆盖后对毛竹笋用林大小年现象影响明显,出笋小年竹笋产量可达1000 kg/667m2以上,大小年春笋产量比为1:0.61~1:0.97。  相似文献   

19.
笔者自2006年走村串户调查研究,广西壮族自治区灌阳县毛竹主要存在下列问题:1.毛竹低产林较多,平均立竹量每亩107株,平均胸径9~11厘米;2.竹农在毛竹管理方面不够重视,乱砍、乱挖竹笋,又不抚育,地下鞭蔸拥塞,林地板结,严重影响孕笋长竹,致使产量逐年下降;3.长期不进行施肥管护,造成竹林长势差;  相似文献   

20.
毛竹笋用林对立地条件的要求比一般林种要高.笋用林基地应建在交通方便、有利于竹林培育管理和竹笋加工运输、地势平缓(坡度18~25度)、避风向阳的山脚或山谷地带.要求土层深厚,深度60~100厘米,有机质及矿物质养分丰富,排水及通气性能良好,pH5~6的壤土或砂质壤土.现将笋用林的栽培技术综合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