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棉花是临清市的主要经济作物,常年种植面积2万hm2左右。2010—2011年,在棉花花铃期至吐絮期出现严重涝灾或长期阴雨天气,造成蕾、铃大量脱落,每公顷皮棉减产600~1500kg,而且僵瓣花多,棉花品质差,经济效益低,严重挫伤了棉农的  相似文献   

2.
高温对棉花花器官发育和棉铃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棉花的生长发育与温度有密切的关系。如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温度偏高,则有利于棉花正常生长,并能获得较高的产量和较好的纤维品质。但是若遇到高温,不仅会影响到棉花的正常生理活动,甚至会导致幼铃脱落。本文着重研究在33℃以上的高温对棉花花器官的发育和棉铃生长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十六团试验田,选择国内陆地棉144份种质材料进行试验。调查了株高、株型、果枝数、叶色、花形、花萼形状、柱头高低、花药多少、花药饱瘪、铃形、铃大小、铃尖突起、倒三台果枝干蕾铃数、倒三台果枝脱落率、花粉活力等15个性状。结果表明,在材料耐高温性上,高耐高温材料为19份,中耐高温材料为75份,敏温材料为50份;在农艺性状最长距离法聚类分析上,144份种质材料被分为两个大类,有7份材料为第一大类,其余137份被分为第二大类;在SSR标记的聚类分析上,在遗传相似系数为4.9时,所有种质材料分为2大类,第一大类13个材料,包括耐高温材料3份,中耐高温材料及敏温材料各5份,第二大类共131份材料。这种聚类结果对材料耐高温性改良亲本基因型的选择具有较好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4.
棉花花铃期持续高温对不同部位成铃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为了探讨花铃期高温对棉花成铃的影响,设置了6个品种试验,调查生长发育、农艺性状与纤维品质。结果表明花铃期高温天气出现频率高,持续时间长,棉花下部棉铃,尤其是中部优质棉铃的成铃率下降,对纤维品质影响大,高温期开花5-6果枝成铃的纤维长度变短,中下部1-6果枝铃的纤维断裂比强度明显低于上部7-9果枝。7月中下旬应增施磷钾肥,提高滴灌频率,缩短滴灌时间,改善田间小气候,减轻天气对棉花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利用多个品种在适当稀植情况下采用简化整枝技术,以常规整枝栽培为对照,研究简化整枝对棉花生育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简化整枝保留叶枝后对主茎高度、果枝、果节、蕾、花、铃数量等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蕾铃脱落率也相应增加,但不同器官在不同阶段受抑制的效果不同,品种间也有差异;由于叶枝的补偿效应,单株铃数最终显著多于常规整枝的,铃重低于常规整枝的,单位面积总铃数及产量与常规整枝持平,各品种处理间增减产幅度都达不到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6.
江苏棉区通常将7月20日以前开的花能结住的桃称伏前桃,7月21日~8月15日开花结住的桃称伏桃,8月16日以后开花结住的桃称秋桃。由于棉花幼铃有脱落习性,某一时段内开的花能结住多少桃,需通过挂牌或画株式图的方法才能确定,这很麻烦,现介绍一个更简便的方法。众所周知,棉铃的脱落,绝大部分集中在3~8天的小铃。笔者4年对6个棉花品种30株所有果节做了记载,550个开花的果节,开花后8天内的幼铃脱落数占落铃的87.94%。如从棉铃体积衡量,幼铃脱落的比例更大,大铃基本不脱落。夏季从开花到形成大铃(直径2cm)的间隔天数一般为7~8天,温度低时9天左右…  相似文献   

7.
为筛选耐热性强的棉花品种,探讨高温胁迫对棉花光合特性的影响,以60个棉花品种为试验材料,对棉花的生长及产量等综合性状进行耐热性鉴定。对耐性不同的2个品种在35℃和45℃时测定光合特性。结果表明:参试60个品种(系)可分为7类:临南556、石远638、苏联棉85、正81-3各分为一类;斯字棉(天台)和鄂荆55173分为一类;库车96486、肖山75-3001(品系)、冀A-7-7、鄂棉13、RTN78分为一类,其余49个品种分为一类。耐高温不同的两个品种在45℃处理时,品种之间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气孔导度Gs差异达显著水平,初始荧光Fo和光系统II光化学效率Fv/Fm下降达显著水平,表明棉花品种间耐热的表现是不同的。在育种时选择适当的材料为亲本,对培育耐高温品种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8.
花荚器官脱落是影响大豆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以314份东北大豆种质群体为试材,研究了不同种质之间花荚脱落的差异及其与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东北大豆种质间花荚器官脱落存在丰富的遗传多样性,花荚脱落率变异系数为24. 37%,平均花荚脱落数、平均花荚脱落率分别37. 67个,34. 30%,变幅分别为11. 33~92. 57个,16. 29%~57. 94%。花荚脱落数随熟期变晚有增多趋势;花荚脱落率随熟期变晚有增大趋势。花荚脱落率与主要农艺性状相关性最大为主茎节数(0. 442),其次为株高(0. 423)。各性状与花荚脱落率的相关程度依次为主茎节数株高单株粒重粒数空瘪荚数单株荚数分枝数。研究结果可为创制花荚脱落率低的高产新品种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9.
北疆芳草湖垦区地处准噶尔盆地南缘,属干旱半干旱气候,年有效积温和光照条件较好,是我国优质陆地棉生产的重要商品棉基地,种植陆地棉面积2.0万多公顷。近几年来棉田出现中后期早衰的情况较为普遍,造成棉株中上部蕾铃大量脱落,吐絮不畅夹壳,僵瓣僵尖增多,严重影响了棉花的产量和品质。认真研究棉花早衰的原因及防治对策,对促进该地区棉花生产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1早衰的原因1.1品种自身所致。由于芳草湖垦区目前种植的品种主要是新陆早13号、新陆早10号和98-2,虽然早熟性和丰产性突出,较易栽培管理,但对土壤条件和肥水条件要求较高,抗逆性…  相似文献   

10.
华北地区棉花烂铃病发生原因及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烂铃病发生的条件和病因棉花烂铃直接影响棉花的产量和品质,烂铃、僵瓣主要是由病虫危害、不利的天气、栽培管理措施不当等因素造成。病害是造成烂铃、僵瓣的内因,高温高湿的棉田小气候是发病的外因。华北地区8月下旬降雨天数和降雨量是影响烂铃发生的关键因素。在此期间如果有3~5天阴雨天,病害一般就会发生较重。棉田管理粗放,整枝打杈或化控措施不及时,棉株旺长等,均能加重病害的发生。2综合防治措施2.1选择适宜的棉花品种。选择株型较松散,果枝节位较高,烂铃轻的品种。2.2加强田间管理。合理配置株行距,实行宽行密植,以利通风透光,雨后…  相似文献   

11.
2006年湖南省棉花播种面积为154 khm2,较2005年增加14 khm2,增幅为9.5%,与2004年持平.280户棉农的全程棉花生产指数调查表明,2006年棉花单产较2005年增产9.62%,总产220 kt,较2005年增加22 kt,增幅为11.1%.2006年棉花成铃数的增多、吐絮早、收获早、僵瓣花率低、烂铃程度轻是增加产量的主要原因,而子棉售价的下降和生产成本(包括劳动力)的上涨是2006年棉花增产不增收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杂交棉“湘001”开花及脱落记载,研究棉花不同果节位及不同时期的蕾铃脱落规律,并结合天气情况分析杂交棉蕾铃脱落与天气的关系。结果表明:杂交棉不同果节位的脱落规律为自下而上、自内而外脱落率逐渐增高;7月21~30日落蕾率较高,8月10~19日落铃率较高;开花后11天内的幼铃最容易脱落。脱落对天气有滞后反应,气侯因子中高温与强降水对脱落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13.
在高温季节,育种工作中经常发现棉田里有败育花出现。败育花与正常花比,花形较小、花药数少、花丝短、花粉少而干瘪没有发芽力。关于非遗传型败育花产生原因,目前国内外很少见有文献报道,为了探索棉花败育花产生原因以及它的发生与棉花品种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棉花不同种质材料的棉铃在不同发育时期重量和长宽比的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发育阶段的棉铃在重量和长宽比存在较大的差异;陆地棉和海岛棉的棉铃重量第5天和第10天变化趋势基本相同,但长宽比存在差异;两者的关系是长宽比越大,其铃重越轻;不同类型品种棉铃的长宽比是海岛棉〉圆锥形铃陆地棉〉卵圆形铃陆地棉〉圆形铃陆地棉,而重量恰好相反,为圆形铃陆地棉〉卵圆形铃陆地棉〉圆锥形铃陆地棉〉海岛棉;杂交棉相对于其亲本变化不明显。由此可见,棉花品种类型不同,棉铃形状的差异都是影响棉铃发育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衣分、铃重是构成棉花产量的重要因素。本期发表的陆地棉大铃(铃重平均大于7克)种质21个,高衣分(大于42.10%)种质47个。高衣分品种中,铃重在4.8~5.5克有27个,占62%。铃特小或特大的品种,一般衣分都不太高。  相似文献   

16.
陆地棉种系的农艺特性分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墨西哥引进了陆地棉7个种系和mexicanum共249份材料,在海南岛进行了纯化整理及农艺特性分类研究,各种系一般分为一般分为1-3个普通类型,另有特矮生、特大铃、特小铃等7个特殊类型,特矮生种系在国内外报道尚少,为棉花矮化育种高密度种植提供了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7.
高温对棉花生殖器官和纤维发育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辉  戴路  龙朝宇 《中国棉花》2017,44(4):38-39
正7-8月正值棉花开花结铃期,是形成产量的关键时期,也是增蕾促花保铃、提升棉纤维品质的敏感阶段。近年来,新疆阿克苏地区持续高温天气过程多发频发,对棉花产量和品质带来不利影响。此外,高温还造成棉花品质的下降。现就高温对棉花蕾花铃和棉纤维发育的影响进行分析,提出应对高温的技术措施,以期指导棉花生产,力争把气温对棉花产量和品质的影响降至最低。1阿克苏持续性高温天气过程多发、频发  相似文献   

18.
为了选择耐高温、高成铃率陆地棉品种转育三系材料。于2015年用3个不育系(代号为A1、A2、A3)和4个恢复系(代号为R1、R2、R3、R4)按NCⅡ设计配制12个组合。配合力分析表明,不育系A3产量性状GCA效应值较高,A2纤维品质GCA效应值较高,恢复系R3的6个性状GCA效应值为正值。单株铃数较原不育系材料A2提高55.81%、A3提高59.30%。组合A3×R1、A2×R3在日最高气温38℃以上时,花药开裂率比原三系F_1分别增加56.85和44.57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9.
本文运用数理统计方法,系统地分析了棉花单株结铃性组成因素间的作用和关系,研究结果指出:单株蕾铃脱落率高低是决定单株成铃数的重要因素,单株勒花量与成铃数之间的相关性一般是不高的,有的品种甚至很低,单株蕾铃脱落率主要是受外罪环境条件的影响。提出了通过选育具有中壮丰产、高光效株型的棉花品种,采取合理栽培措施来达到减少蕾铃脱落率,提高产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9个陆地棉品种种植在印度农业研究所试验总场的随机区组设计中,以便研究其座果点的分布情况与干物质积累和产量的关系。棉铃的生产受所形成的座果点数所控制,而座果点数又决定于植株所生产的总干物质量。蕾、铃脱落减少了收获的铃数。不同品种的蕾、铃脱落呈负相关。在较低节位上早期座的棉铃,导致总干物质量的减少。用总干物质量高,蕾、铃脱落率低和在较低节位上早座桃的品种,可以获得子棉产量的改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