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艺苑 《农家参谋》2011,(10):41-41
定金是指合同一方当事人为了担保其债务的履行,向对方给付一定金钱或其他替代物。根据《担保法》第89条和《合同法》第115条的规定,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向对方给付定金作为债权的担保。债务人履行债务后,定金应当抵作价款或者收回;给付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约定的债务的,无权要求返还定金;收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约定的债务的,应当双倍返还定金。  相似文献   

2.
劳动合同解除问题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照我国现行劳动法的规定,劳动合同解除是指劳动合同生效以后,尚未履行或尚未全部履行以前,当事人一方或双方依法提前消灭劳动关系的法律行为。在劳动合同约定的期限届满前,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解除劳动关系,未履行的劳动合同权利义务则不再履行。按照《劳动法》第24条规定:"经劳动合同当事人协商一致,劳动合同可以解除"。  相似文献   

3.
合同履行期届满之前,客观情况的变化会致使当事人订立合同的主要目的难以实现,此时应由债权人选择是否解除合同,以摆脱对其无任何实际意义的合同关系的束缚。最新修订的《德国民法典》对期前合同解除予以了较完备的规定,《荷兰民法典》上的相关制度则可以更有效地保护债权人利益。我国《合同法》第94条为合理解释期前合同解除留下了必要的空间,但也有需进一步完善之处。  相似文献   

4.
正案例:某村有一大块林地,尽管许多村民都想承包经营,但村委会基于村民支付的费用远远低于一家外地的公司,最终以林地不同于耕地,村委会有权处置为由,未经民主议定程序与外地公司签订了合同。请问:村委会的做法对吗?解读:村委会的做法错误,其与外地公司签订的合同无效。《合同法》第五十二条第(五)项规定:"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合同无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十四条也指出:"合同法第五十二条第(五)项规定的强制性规定,是指效力性强制性规定。"  相似文献   

5.
刘雨鑫 《甘肃农业》2006,(10):203-204
我国民事诉讼法第56条2款规定:“对当事人双方的诉讼标的,第三人虽然没有独立请求权,但案件处理结果同他有法律上的利害关系的,可以申请参加诉讼,或者由人民法院通知他参见诉讼。人民法院判决承担民事责任的第三人,有当事人的诉讼权利义务。”基于此规定,学者将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定义为:对原被告双方争议的标的投有独立请求权,但案件处理结果可能同他有法律上的利益关系而参加到已经开始的诉讼来进行诉讼的人。但法律的规定和学者长期探索并未使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的有关问题的争议平息下来,本文试就这些学界已经探讨或正在探讨中的有关问题做番粗浅的分析,以期大家指正。  相似文献   

6.
问:我与某批发商签订蔬菜供应合同后,一直按时供应蔬菜,但对方却经常拖欠货款,我决定解除合同并已通知对方。可是过了一段时间对方说不同意,还要去法院起诉,请问可以吗?答:《合同法》第九十六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依照本法第九十三条第二款、  相似文献   

7.
我国《民事诉讼法》第64条规定:“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因此,负有举证责任的当事人如果不举证或举证未被采信,就可能面对不利于自己的裁判。当事人在收集证据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8.
合同除有效的和无效的以外,还有一些合同处于不稳定的状态,既不能归入有效合同,也不能归入无效合同,这类合同的当事人有权依法请求仲裁机关或人民法院予以撤销合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54条的规定,可以撤销的合同有以下两种:第一是当事人因重大误解订立的合同。这主要是指:(1)当事人对合同的内容,如合同的性质,当事人的资格,标的物品的品种、数量、规格等有错误认识,从而形成与自己的真实意思相悖并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2)这种错误认识对当事人作出判断,表示意思有重大影响。第二是显失公平的合同。所谓显失公平的合同,是指一…  相似文献   

9.
正时下,诸多法律关系的发生、变更和终止已由书面文件转向了电子载体。《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将电子数据明确为8种证据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第116条对电子数据的概念规定为:"电子数据是指通过电子邮件、电子数据交换、网上聊天记录、博客、微博客、手机短信、电子签名、域名等形成或者存储在电子介质中的信息。存储在电子介质  相似文献   

10.
《新农村》2000,(6):29-29
编辑同志:我厂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经常遇到这样一种进退两难的情形:如果履行合同,将给本厂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而如果不履行合同又可能要承担违约责任。请问:在哪些情况下,我厂可以单方解除合同?某化纤厂厂长季志季厂长:1999年10月1日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8条规定:“依法成立的合同,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履行自己的义务,不得擅自变更或者解除合同。”但是,在合同履行过程  相似文献   

11.
有关技术合同知识问答·一、什么是技术咨询合同?如何认定技术咨询合同?答:根据《技术合同法》第四十四条的规定:“技术咨询合同是指当事人一方为另一方就特定技术项目提供可行性论证、技术预测、专题技术调查、分析评估报告所订立的合同”。它的主要特征是合同标的是...  相似文献   

12.
简评《合同法》特点而引出写作目的是分析合同权利义务终止,将合同的解除与合同权利义务终止分析作比较并介绍其在合同权利义务终止中的地位和作用,进一步明确合同权利义务终止含义,并引据《合同法》第91条介绍终止的法定情况,引出终止的法律后果,据《合同法》第92条,第98条作阐述,总结合同权利义务终止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3.
在高速公路PPP项目特许权协议中,政府作为合作方在该协议中就特许权期限、非竞争性、税收优惠、回购事项、浮动利率、其他政策优惠等方面做出的“保证”,不属于法律意义上作为担保方式之一的保证,而属于特许权协议中的政府义务。该类协议中政府义务在主体、目的、法律地位、内容、程序等方面均不同于民事合同中的义务。一旦当事人就“政府保证”发生争议,当事人可以协商、诉讼和仲裁的方式解决纠纷。诉讼方式则依《行政诉讼法》进行,其中尚需适用《合同法》的有关条款。于理而言,当事人依法提起民事诉讼亦无不可。  相似文献   

14.
撤销制度是民法中一项重要的制度,《民法通则》和《合同法》都对撤销权的行使条件作了规定。其中在撤销事由这一项中,《民法通则》第59条规定以下几项可以作为撤销事由:重大误解、显失公平。《合同法》第54条规定在重大误解、显失公平、欺诈、胁迫和乘人之危条件下订立的合同可以被撤销。其中重大误解是重要的一项,在法院判决中很多法律行为都是由于重大误解而被撤销的。那么何为重大误解,它具体包括哪些方面,为什么立法者要将其作为撤销事由加以规定,这些问题是本文讨论的主题。  相似文献   

15.
合伙企业的法律地位一直是学界争论的热点,至今未形成通说。本文基于合伙企业在现代经济活动中发挥的作用日益增大以及《合伙企业法》的颁布实施这一社会现实,认为应当打破民事主体“二元论”,赋予合伙企业独立的民事主体地位,而且是不同于自然人和法人的第三类民事主体。  相似文献   

16.
正(2003年1月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令第17号公布,根据2010年11月30日《国土资源部关于修改部分规章的决定》(国土资源部令第49号)修正,将第二十条的"征用"改为"征收"。)第一条为依法、公正、及时地做好土地权属争议的调查处理工作,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土地的社会主义公有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制定本办法。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土地权属争议,是指土地所  相似文献   

17.
首先,要有法律意识,学会用法律来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进城务工者尤其应该了解一些跟务工密切相关的法律知识,例如《劳动法》、《合同法》、《违反和解  相似文献   

18.
法律顾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知识问答(3)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和住所12.什么是民事权利能力?答:民事权利能力是指享受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13.公民的定义是什么?答:我国《宪法》第23条第1款规定:“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14.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具有哪些特征?答:①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一律平等。②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内容非常广泛。15.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开始和终止于何时?答: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是从出生开始的,到公民死亡时其民事权利能力终止。16.公民的住所指什么?答:公民的住所指公民生活和进行…  相似文献   

19.
《云南农业》2004,(12):31-31
公民的财产继承权受到侵害,可以依据《民事诉讼法》第二十四条第(三)项、第一百零八条、第一百零九条、第一百一十条的规定向被继承人死亡时住所地或者主要遗产所在地人民法院起诉。《继承法》第八条规定:  相似文献   

20.
法院司法救助,是指人民法院对于当事人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行政诉讼,但经济确有困难的,可实行诉讼费用缓交、减交、免交。根据最高人民法院2005年4月6日公布实施的《关于对经济确有困难的当事人提供司法救助的规定》(以下简称新《规定》),对符合以下14种情形之一的当事人,都可以申请法院司法救助,实行诉讼费用的缓交,减交、免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