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农村生活垃圾的有效治理是生态宜居的关键,研判当前农户生活垃圾治理的支付意愿具有现实必然性。基于山东、安徽和重庆3省的农户调研数据,尝试构建包含经济因素与非经济因素的分析框架,利用多元有序Probit模型,分析农户生活垃圾治理支付意愿的区域差异和影响因素,探讨提高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水平的有效举措。结果表明:59.07%的样本农户的生活垃圾治理支付愿意为10~20元/(人·a),农户生活垃圾治理支付意愿水平总体较低且存在区域差异,经济最不发达区域的农户倾向于支付10元/(人·a)以下的垃圾治理费用,占比达50.41%。家庭收支水平和农户环保认知均正向显著影响农户的支付意愿,且环保认知与文化程度存在交互效应,早期儿童环保教育具有基础性作用;女性相较于男性,支付意愿更高;固定垃圾点的供给对于农户支付意愿的提高具有显著的"抑制"效果。基于此,政府应当因地制宜和因地施策,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加强儿童早期环保教育,提高女性公共事务的参与积极性,进而提升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绩效,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  相似文献   

2.
"垃圾围村"现象严重影响了农村居民的生活与环境质量,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与美丽中国建设的巨大阻力。采用条件价值评估法(CVM)设计调查问卷,以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农村居民为调查对象,运用Logistic回归与主成分分析法对农户生活垃圾治理的支付意愿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40.35%的农户有主动支付意愿,愿意为生活垃圾治理支付年平均70.47元/户的费用;影响农户支付意愿的因素依次为年龄、健康状况、环保理念宣传、政策监督、文化程度和工作类别,且均与支付意愿正相关,其中年龄和健康状况影响最大,环保理念宣传和政策监督次之,文化程度和工作类别最小。  相似文献   

3.
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任务,也是完善农村人居环境的重要内容。本文以福建省九地市的458户微观数据为例,采用二元Logistic模型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受访农户中有92.36%愿意支付生活垃圾治理的相关费用;环保认知和生活垃圾清理频率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正向影响生活垃圾治理支付意愿;受教育程度和到垃圾囤放点的距离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显著正向影响生活垃圾治理支付意愿;年龄、家庭人口数和对村委会的评价负向影响支付意愿。鉴于此,可通过加强宣传教育力度、完善相关配套设施和健全监督制度来提高农村居民生活垃圾治理的支付意愿。  相似文献   

4.
我国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收运模式探究——以杭州市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索适宜推广的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收运方法,以杭州市的10个行政村为调研对象,通过座谈访问、问卷调查、实地检测以及生活垃圾物理组成分析等方式,研究杭州市农村生活垃圾组成特征,以验证其源头分类方法的适用性,并分析不同分类收运方式对垃圾分类工作的影响,从经济性、运行状况以及管理与社会评价等方面综合评估杭州市农村主要的生活垃圾分类收运模式。结果表明:杭州市农村生活垃圾中主要组分为厨余类、纸类、橡胶塑料类、纺织类、灰土类和玻璃类,分别占垃圾总量的55.9%、9.0%、10.8%、5.7%、4.0%和7.2%;易腐垃圾、有害垃圾和可回收物的比例分别为55%、1%和20%,且易腐垃圾适于用堆肥化方式处理;在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推进初期,"二分法"(分为易腐垃圾和其他垃圾两类)是较理想的源头分类方法;杭州市农村生活垃圾主要通过3种模式分类收运,且采用不同的分类收运模式明显影响了垃圾分类工作的经济成本和易腐垃圾的有效收运比例,显著影响了基层管理执行人员的管理效能、农村居民分类投放垃圾的正确率及其对垃圾分类工作的接受度。研究表明,在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施初期,较适宜的分类收运方法是上门收运农户门前分类垃圾桶中易腐垃圾和其他垃圾。  相似文献   

5.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11):241-242
分析了农村生活垃圾的成因与危害。选取部分典型地区,重点研究了农村生活垃圾的组成特性、产生特性及影响因素。从完善垃圾收运处理体系、健全管理机制、加大资金投入、加强环保宣教力度,提升环保意识等方面,提出了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处置对策。  相似文献   

6.
通过调研和层次分析,对长沙周边农村垃圾产生现状、现有垃圾处理模式的比较和其选择的层次分析进行研究。针对模式选择中的影响因素:政府投入及重视程度、处理效果、处理成本和运行管理难度,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常见的3种处理模式:分类回收+集中收运、分类回收+就地处理和混合集中收运进行分析比较,提出因地制宜推行垃圾分类处理模式,为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工作提供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7.
有机无机肥料配施对春玉米农田N2O排放及净温室效应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鉴于当前农村生活垃圾的污染日益突出,且云贵高原农村地区生活垃圾的研究尚处于空白,随机选择了该地区9个自然村,通过访问式问卷调查、现场采样、实验室测试等方法,对当地农村生活垃圾的特性、群众对生活垃圾的认知以及参与管理的意愿进行了调研,以期为农村生活垃圾的管理与处理处置提供理论支撑和技术指导。研究表明:云贵高原农村地区生活垃圾产生量为160 g·人-1·d-1;主要组分有厨余类、灰土类、橡胶类、纸类和木竹类;垃圾容重、含水率、灰分、可燃物和热值分别为106 kg·m-3、39.16%、19.48 %、41.37 %和7615 kJ·kg-1。此外,云贵高原农村地区群众对生活垃圾的污染性认知主要来自于直观感受,对可回收生活垃圾的认知直接受当地废品回收商的影响,对有毒有害生活垃圾的认知不足;群众对生活垃圾处理处置的支付意愿较好,参与生活垃圾保洁和管理工作的意愿较强,该地区已基本具备开展农村生活垃圾管理与处理的群众基础。  相似文献   

8.
垃圾分类是环境保护中的重要一环,通过积极的垃圾分类意愿促进有效的垃圾分类行为对环境环保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三农"的重要性、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以及改变农村人居环境的迫切需求等因素都使得农村垃圾分类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通过对山东省首批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试点之一的郓城县的调查发现,社会资本对农村居民垃圾分类意愿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社会网络、社会信任和社会规范三个方面,社会资本水平越高农村居民的垃圾分类意愿也越强烈,同时受教育程度等控制变量也对农村居民垃圾分类意愿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基于此,可通过丰富农户人际关系网络、村干部等开展一些集体活动、适当加强垃圾分类约束机制,出台相关法律法规等措施来提高农村居民参与垃圾分类的意愿,以有效促进农村人居环境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俞书萍 《农业与技术》2022,(12):161-165
近些年,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大量耕地资源征收转变为国有建设用地,造成耕地资源数量的无效损失以及农民基本生活保障问题,重要原因是对耕地资源非市场价值的忽视。因此,文章利用条件价值评估法(CVM)以及Totit和Double Hurder计量模型,深入研究了安徽省合肥市耕地资源的非市场价值,分析影响城乡居民耕地非市场价值支付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得出,安徽省合肥市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耕地非市场价值的平均支付意愿分别为590.57元/(人·年)和386.91元/(人·年),耕地资源的非市场价值为8364534.98万元,单位耕地面积的非市场价值为14.97万元·hm-2。研究发现,影响城市居民付费意愿的主要因素是年龄,影响农村居民付费意愿的主要因素是耕地面积、家庭年收入、对耕地的感情,同时,影响城市居民支付金额的主要因素是年龄、最高教育水平、家庭年收入,影响农村居民支付金额的主要因素是性别、家庭年收入。通过研究,期待为耕地资源的非市场价值研究提供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0.
探索建立垃圾处理农户付费制度是缓解各级政府对农村生活垃圾集中处理公共品供给压力的有效途径,对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与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湖北和河南两省农户调研数据,分析农户生活垃圾集中处理的支付意愿,采用Ordered Probit模型探讨责任认知和社会资本对农户生活垃圾集中处理支付意愿的影响,并使用条件混合估计方法(CMP)解决内生性问题。结果表明,当前仍有48.53%的样本农户不愿为生活垃圾集中处理支付费用,而在愿意支付费用的农户中,其意愿水平为每月10~19元。责任认知通过内容认知和后果认知两个维度正向激励着农户的支付意愿。除人际信任外,社会资本中强关系网络、弱关系网络、制度信任、社会支持和社会需要都对农户支付意愿产生正向影响。强关系网络、社会支持在结果认知与农户支付意愿之间发挥正向调节作用,弱关系网络、制度信任和社会需要在内容认知与农户支付意愿之间发挥正向调节作用。因此,建议提高农户责任认知水平,强化多维度社会资本积累,并完善工作机制以发挥社会资本在组织运行中的显著优势,从而有效推动农户参与农村生活垃圾集中处理。  相似文献   

11.
海南省琼海市农村生活垃圾产生特征及就地处理实践   总被引:11,自引:5,他引:6  
以海南省琼海市某村为研究对象,通过运行新建的农村生活垃圾收集处理示范丁程,结合入户调查村民的社会经济状况.研究了海南省农村生活垃圾产生特征,并探讨农村生活垃圾就地处理的可行性.结果发现,以实际居住人口计的农村生活垃圾产生率约为0.227 kg·capita~(-1)·d~(-1);其物理组分以易腐垃圾为主,占总量的40.4%±6.3%;惰性垃圾占总量的30.8%±6.2%;有毒有害生活垃圾量极少,占总量的0.1%.示范运行结果表明,以混合收集,人工分拣,可堆肥垃圾就地堆肥、惰性垃圾集中处置为特征的农村生活垃圾就地处理技术,减量率达到50%左右,无害化率达到100%,堆肥产品质量符合现行标准要求,具有技术可行性.示范工程的运行成本为304.5元·t~(-1),其中,收集239元·t~(-1),分拣和堆肥65.5元·t~(-1).按户籍人口计,年人均18.7元,仅为村民年纯收入的0.4%;示范工程运行得到村民的支持与欢迎,村民对垃圾收集处理付费支付意愿高达95%,表明实行村民付费解决长期运行费用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成本限定下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行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第一手的农户调查数据,采用Binary Logistic模型,从信息成本、学习成本、生产成本、风险成本4个方面,分析了影响农户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行为的关键因素。结果表明:1)肥料化(23.17%)仍是目前农村主要的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方式,同时能源化(20.10%)、基质化(15.50%)等新型循环利用方式也日渐得到重视;而另一方面,农业废弃物遗弃比例也较高(26.75%)。2)信息成本、学习成本、生产成本是影响农户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行为的重要因素。具体而言,以信息资源可得性表征的信息成本、以农技指导员的帮助和技术培训的作用表征的学习成本、及以劳动力资源和经济条件表征的生产成本均对农户是否进行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产生了显著的正向影响。3)推进信息化建设、重视农技指导员的入户服务与技术培训工作等有助于降低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成本,改善农户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行为。  相似文献   

13.
农地保护的外部效益是农地保护补偿政策制定的依据.对外部效益进行了理论界定和实证测算,认为农地保护的外部效益是农村集体和农地使用者以外个体从农地保护中得到的收益,通常是非市场收益,对其测算应区分外部效益的内部(外部效益发出者)和外部(外部效益接受者),并确定外部区域的范围.实证利用选择实验模型对武汉市5个区域进行了支付意愿测算,在内外部划分的基础上估算了武汉市农地保护的外部效益并比较了不同方法下外部效益测算结果的差别.结果表明,武汉市耕地、园地、林地和农村水面的外部效益分别为30773.2,653860.0,119267.0和82472.7元/hm2;用行政区域直接代替外部性影响区域的做法会使耕地外部效益的测算结果偏高,也会造成园地、林地和农村水面测算的误差,为避免这类误差,外部性测算及相关补偿、税费政策应考虑内外部区域的划分.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业废弃物污染现象越来越严重。农业废弃物污染防控是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有效措施。本文以地膜为例,基于对湖北省荆州市荆州区农户进行问卷调查采集的有效数据,运用条件价值评估法(CVM)估算废弃地膜污染防控的生态价值,并运用Logistic模型分析农户农业废弃物污染防控支付意愿(WTP)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废弃地膜污染防控的生态价值较大,但也有相当数量农户的WTP不够强烈,这些农户多表现为不了解废弃地膜处理不当带来的污染问题。此外,地膜厚度与用途、附近是否有回收点是影响农户WTP的重要决定因素。对此,本文提出政府应加强农户对农业废弃物污染的认识,让农户从根本上有回收农业废弃物的主观能动性;从源头上把控地膜生产企业的质量标准,严格控制地膜的最低厚度;多设农业废弃物集中回收点并着力构建一个较完整的农业废弃物回收链等建议。  相似文献   

15.
基于我国7省份1 059户水稻种植户调查数据,运用倾向得分匹配法克服农村居民参与农业科技培训的样本选择性偏误问题,实证分析农业科技培训对农村居民收入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考虑了农业科技培训的样本自选择问题之后,农业科技培训对农村居民收入提高的作用更小,统计描述分析或者最小二乘法估计会高估农业科技培训的增收效果。培训方式和培训费用对农村居民收入有显著的影响。田间示范的培训方式更有利于农村居民收入的提高,农村居民所支付的培训费用越高,其收入也相应的越高;培训费用由农村居民个人支付比由政府支付收入提高效果更明显。  相似文献   

16.
何勇 《现代农业科技》2012,(19):143-145
采用条件价值评估法(CVM),以支付卡形式设计了498份调查问卷,在2008年对岷江上游森林生态价值调研的基础上,于2011年再次调查了岷江下游居民对上游森林生态系统服务的支付意愿(WTP)。结果表明,2011年岷江下游居民中,有69.02%对岷江上游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存在支付意愿,与2008年相比,提高了8.22%,平均支付意愿为每年36.51元,与2008年相比,降低了7.49元。根据岷江下游现有的家庭总数进行计算,2011年岷江上游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是1.4亿元。利用Logistic模型对影响居民支付意愿的因素进行了定量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支付意愿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保险购买者的需求状况,即使是经济发达地区仍存在支付意愿不强的问题。首先,以CVM条件估值法获取的淡水鱼养殖户调研数据为依据,对养殖户购买气象指数保险的平均支付意愿进行测算,得出平均支付意愿为197.09元/亩,远低于实际保费。运用Logit模型对农户购买气象指数保险支付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根据一手数据显示家庭总资产与支付意愿显著负相关,养殖淡水鱼的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和养殖户对气象指数保险的认可度与支付意愿显著正相关。最后,根据实证结果得出有利于增加气象指数保险支付意愿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8.
王翔  付川  潘杰  程聪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2):11920-11922
随着三峡库区长江的蓄水,苎溪河入江处的筑坝也即将完工,苎溪河的污染问题将加剧。针对这种情况,进行了苎溪河流域公众环保意识及支付意愿的研究。采用意愿调查价值评估法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①2009年研究范围内的公众为改善环境平均支付意愿是7.5元/人,该区域内居民总的支付意愿是304.5万元/年;②公众在环保行为上为"政府依赖型",整体参与环保意识不强;③公众获取环保信息渠道单一,政府对主要的信息发布渠道重视不足;④被调查者的社会状况对支付意愿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政策是否引导市民的生鲜农产品消费行为趋向减量提质,利用在上海市调查获得的718份问卷数据,构建了负二项回归模型,结果表明:实施垃圾分类后,超过50%的受访者在购买绿叶菜和茄果时朝着减量提质的方向改变,但仍有高达60%的受访者对水产品、瓜果和肉类购买行为不变,仅有34.82%的受访者有购买净菜的行为;家庭对垃圾分类投放的难度和处理生鲜农产品产生的垃圾量,与购买净菜行为显著正相关,但边际效应较小;消费者对净菜价格的承受力与购买净菜行为显著正相关,且边际效应较大;户主年龄、性别和家庭需照料人数等家庭特征,也显著影响净菜购买行为。建议一方面将垃圾分类投放奖惩措施与居民家庭的垃圾投放数量挂钩,另一方面净菜供给方也要采取措施进一步降低成本,引导湿垃圾源头农产品消费减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