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家畜孕期应激对子代行为、生理和神经方面有着复杂的影响,这种影响可以持续到子代成年甚至跨代遗传。家畜孕期管理不当会对母体产生应激,使母体及其子代的生长、健康和福利受损,从而影响家畜的经济价值。本文以绵羊孕期应激模型和人工合成糖皮质激素模拟应激模型的试验结果为切入点,系统总结了绵羊孕期应激对子代表型的影响,并讨论了研究结果异同的可能原因。研究发现,绵羊孕期应激可以影响子代出生体重、调节子代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发育、影响子代行为模式和认知能力、改变子代基因表达和大脑形态,并且母体糖皮质激素水平是决定子代表型变化的主要因素。未来研究方向应该侧重于绵羊孕期应激对子代基因表达、免疫功能、生产性能和母性行为的影响,以及不同妊娠时期母体应激的比较研究、对子代影响的连续研究和探讨孕期应激不良编程的应对策略研究。  相似文献   

2.
高温易引起绵羊热应激,热应激时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The hypothalamic-pituitary-adrenal axis, HPA)和交感-肾上腺髓质轴(The sympathetico-adrenomedullary axis, SAM)兴奋,引起体内多种激素水平变化,以抵抗热应激对机体的影响;同时产生大量的活性氧(ROS)和活性氮(RNS)通过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uclear factor erythroid 2-related factor 2,Nrf2)、抗氧化反应元件(Antioxidant response element, ARE)、核转录因子kB(Nuclear factor kappa-B,NF-κB)等信号通路,调控抗氧化酶及细胞因子的表达与分泌。高温引发的热应激最终会导致绵羊生长和繁殖能力降低。本文主要阐述了热应激时绵羊体内激素水平的变化,以及氧化应激信号通路、天然免疫和适应性免疫的调控作用,以期为减轻热应激对绵羊机体氧化损伤及免疫功能影响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热应激对畜禽的影响及措施调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热应激是畜禽对不利于其生理活动的高温环境所产生的1种非特异性活动,严重影响畜禽的健康和生产,给养殖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阐述了热应激产生的原因,分析了热应激的生理作用机制及其对畜禽的影响,从营养调控、饲养管理调控和建立耐热动物群体3方面提出了热应激的调控措施。  相似文献   

4.
热应激对夏南牛的繁殖性能、生产性能和生理机能有很大危害。对通过营养和环境调控来缓解夏南牛热应激,提高夏南牛生产水平和经济效益的可行性方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5.
热应激严重影响动物的繁殖性能,但热应激是如何通过调控绵羊卵巢颗粒细胞功能进而调控绵羊繁殖的相关研究较少。本研究以湖羊卵巢颗粒细胞为研究对象,利用Real-time PCR、流式细胞技术、Western blot、ELISA等方法探讨热应激对湖羊卵巢颗粒细胞钙信号通路、细胞凋亡和雌激素合成的影响。结果表明,热应激后,湖羊卵巢颗粒细胞中钙离子浓度显著上升(P<0.05),钙离子信号通路中相关基因CACNA1B、CACNA1C、RYR1、CAMK2表达量显著升高,线粒体分裂蛋白FIS1表达量显著上升,促凋亡蛋白家族代表基因BAX和抗凋亡蛋白代表基因BCL2 mRNA表达量比值(BAX/BCL2)显著上升,细胞凋亡率增加;雌二醇合成关键酶CYP19A1表达量显著下调,雌二醇含量显著下降(P<0.05)。热应激卵巢颗粒细胞中加入钙离子螯合剂(BAPTA-AM)明显降低钙离子浓度,同时减少细胞凋亡,缓解热应激造成的卵巢颗粒细胞雌二醇含量下调。综上表明,热应激打开了湖羊卵巢颗粒细胞膜电压门控钙离子通道和内质网膜上钙离子释放通道,导致细胞质中钙离子浓度上升,促进卵巢颗粒细胞凋亡,引起雌二醇...  相似文献   

6.
从种公牛热应激的原因入手,综述了热应激对公牛繁殖性能的危害,尤其是对精液品质的影响,并提出了加强环境控制、饲养管理、营养调控等抗热应激措施。  相似文献   

7.
从种公牛热应激的原因入手,综述了热应激对公牛繁殖性能的危害,尤其是对精液品质的影响,并提出了加强环境控制、饲养管理、营养调控等抗热应激措施。  相似文献   

8.
兔热应激及其营养调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本文论述了热应激对兔采食量,体增重,产毛性能,繁殖性能 血液指标及内分泌的影响,热应激时各种营养物质的调控措施及合理用量。  相似文献   

9.
奶牛的泌乳、繁殖不但受饲料组成及质量的影响,还受环境的影响,尤其是在炎热的夏季,环境气温高会导致奶牛热平衡破坏或失调,容易造成"热应激"反应,从而导致产奶量、繁殖率、抵抗力下降,发病率增高。认为:奶牛夏季的饲养管理要以防暑降温为主,以缓解和减少"热应激"对奶牛所造成的危害。  相似文献   

10.
本文简述恒温动物的热调节能力和环境温度对家畜生理机能的影响,并用物理方法分析恒温动物的热平衡机制,最后提出改善畜禽环境温度的一些措施。  相似文献   

11.
温热环境对母猪生产性能的影响及其调控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猪养殖业是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之一,母猪作为生猪养殖场的核心猪群,其生产性能是决定生猪养殖场经济效益的关键因素。我国是世界生猪养殖的第一大国,能繁母猪存栏量和商品猪出栏量均超过世界总量的50%,然而,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母猪饲养管理水平较低,在生产性能方面仍存在较大差距。实际生产中母猪的生产性能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母猪的营养摄取、机体特性、饲养空间环境及胎次等,其中温热环境是影响母猪健康和生产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温热环境包括温度、相对湿度、空气流动、辐射及热传递等因素,他们共同作用于动物,使动物产生冷或热、舒适与否的感觉。适宜的温热环境有利于保障母猪的机体健康,提高其生产性能,反之,不适宜的温热环境会引起母猪的热环境应激,破坏体热平衡,甚至导致生产停止,使机体进入病理状态,引发疾病甚至死亡。因此,掌握母猪的温热环境需求并采取有效的调控措施,对提高母猪生产性能和生猪养殖场经济效益至关重要。文章从温热环境对母猪的影响和温热环境调控技术两个方面进行综述,旨在为我国生猪养殖场母猪生产管理的温热环境调控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1)温热环境对母猪的影响方面。温热环境对母猪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行为、生理和生产性能等方面的变化。在行为方面,高温环境下,由于侧卧时母猪体表与地面的接触面积更大,可增加机体散热量,母猪会通过行为姿势改变进行热调节,如增加侧卧时间、减少站立和俯卧时间,而母猪姿势行为的频繁改变会增加仔猪压死率。在生理方面,热应激时母猪会通过减少采食量、增加呼吸率和皮肤血流量等途径来减少代谢产热、增加散热,同时母猪血液中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和皮质醇会增加、甲状腺素降低、胰岛素敏感性增加,这些生理变化会破坏母猪机体内分泌和能量平衡,进而导致胚胎早期死亡、流产和泌乳量下降。在生产性能方面,热应激会对母猪发情间隔、产仔数和泌乳量等生产性能造成不利影响,妊娠前期热应激主要影响返情率和产仔数,妊娠后期主要影响产活仔数和死胎数,分娩后则主要影响仔猪存活率,环境高温通过影响母猪的泌乳量对哺乳仔猪生产性能产生不利影响,通过影响母猪的采食量、泌乳期母猪失重和体内生殖激素的分泌,导致母猪断奶后发情延迟。(2)温热环境调控技术方面。母猪温热环境调控技术主要包括猪舍整体降温和局部降温两种,整体降温以"湿帘-风机"蒸发冷却降温技术为代表,通过风机排风造成舍内负压,迫使舍外未饱和的空气流经湿润的多孔湿帘,引起水分蒸发吸收大量潜热,降低进入舍内的空气温度,从而达到降低舍内温度的目的,该技术具有设备简单、经济高效的优势。猪舍局部降温主要是针对猪只躺卧区地板、两侧猪栏、猪栏上方等区域进行温度调控,主要有风管喷气嘴蒸发冷却、冷水覆盖降温和猪舍地板降温等方式,具有降温效果良好和节能的优点。  相似文献   

12.
目前,类雌激素农药对生态系统和人口健康造成的危害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类雌激素农药会影响雌性哺乳动物的内分泌系统,导致生殖和发育方面的畸形。本文就类雌激素农药的概念及其对雌性哺乳动物的毒性作用,并着重从咪鲜胺的类雌激素作用机制、检测方法和今后研究趋势3个方面进行阐述,以期对于同行研究类雌激素农药对哺乳动物生殖毒理方面的研究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在豫北随机选取了140只小尾寒羊,对其进行了形态学和行为学观察,进行了生长发育和生理指标的测定,考查了遗传特性,了解了繁殖情况与疾病情况等。研究表明:小尾寒羊品种特征突出,适应性强,耐粗饲,抗病力高,生长发育快,产肉性能良好,遗传性稳定等。但仍存在着个体发育不整齐,剪毛量不高,毛质较差等缺点。  相似文献   

14.
中国地方绵羊品种的地域分布及肉用相关性状的多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中国畜禽遗传资源种类丰富,畜禽品种数量约占全球已知种类的1/6,是世界畜禽遗传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中国畜禽遗传资源志》是在农业部的领导和组织下,经过8年的调查和编写而成,较好的总结了中国畜禽地方品种、培育品种和引入品种地域分布和性能特点。文章对《中国畜禽遗传资源志-羊志》中地方绵羊品种的重要生产性能相关性状作进一步分析,期望从中筛选出适合于肉用品种培育的素材。【方法】整理汇总《羊志》中地方绵羊品种的主要产地,以及体尺、胴体及繁殖方面共13个肉用相关性状信息。依据《羊志》将地方品种分为蒙古系、哈萨克系和藏系并对3大谱系进行多重比较,利用R语言中主成分分析和系统聚类分析方法对信息较全的地方绵羊品种进行聚类分析。【结果】从地理分布图可以看出中国绵羊地方品种分布广泛,以新疆、云南、内蒙古和山东4个省(自治区)品种数量最多,分别为13、7、5和5个。从地形分布来看中国地方绵羊品种主要集中在北部、西北部以及西南部高原地区。从绵羊谱系分布来看,哈萨克系品种主要集中在新疆地区,藏系品种主要分布于云贵高原,蒙古系则是品种种类最多分布最广的一支,在中国北部、中原地区及东部均有饲养;3大谱系的多重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蒙古系生产性能最好,藏系最差,哈萨克系居中;主成分分析表明通过结合前两个主成分1和2能将3大谱系区分开,可以推断出《羊志》中未明确谱系的地方品种,如大尾寒羊和广灵大尾羊为蒙古系,岷县黑裘皮羊为藏系;随后系统聚类分析又将地方绵羊品种划分3个类别并对肉用相关性状进行多重比较,根据每个类别的肉用相关性状特点分别命名为低产低繁组、高产低繁组和高产高繁组。其中高产高繁组包括7个地方品种,分别为小尾寒羊、多浪羊、大尾寒羊、洼地绵羊、太行裘皮羊、豫西脂尾羊和湖羊。【结论】挑选的绵羊相关表型信息可以用来辨别并推断未知谱系绵羊品种的谱系,未来可应用于新发现绵羊品种资源的分类。在42个地方绵羊品种中发现7个品种的生产性能接近于专门化肉用绵羊品种标准,是肉用绵羊培育或配套系杂交利用的理想材料。研究不仅是对中国地方绵羊遗传资源的再认识,也为研究《中国畜禽遗传资源志》的其他畜禽品种资源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高温是影响当前农业生产的主要的不利环境因子之一。根据高温胁迫下植物的生理机制研究进展,本文综述了植物在高温逆境下其生物膜的稳定性,氧化物和抗氧化系之间的平衡、胺的代谢、光合作用、热激蛋白的变化情况和其耐热性的机制,以及植物体内信号物质脱落酸(ABA),钙离子(Ca2 ),水杨酸(SA),茉莉酸(JA)对高温胁迫的响应。高温胁迫可以诱导内源脱落酸(ABA),钙离子(Ca2 ),水杨酸(SA),茉莉酸(JA)含量的增加,同时对应的几种外源的信号物质也可以提高植物的抗性。最后就今后这方面研究方向提出了思考。  相似文献   

16.
受全球温室效应和城市热岛效应的影响,高温环境对人类健康的危害越来越严重,生物热应激生理机制的研究逐渐成为热点.由于果蝇对温度敏感、神经元结构简单且基因遗传稳定,因此成为热应激研究的最佳模式生物.文章综述了以果蝇为模型的热感知处理、热偏好及耐热性的研究进展,说明利用果蝇研究热感知过程的优势,以及果蝇应对无害高温的热感受器和应对有害高温的高温伤害感受器,解释果蝇的热偏好及其可能影响因素,阐述果蝇热休克蛋白的诱导表达、表达量与温度阈值、基因结构变异及功能植物和营养素对其耐热性的影响等.今后可将果蝇热感知机制在人体体温调节、食物对生物体热偏好的影响及功能植物和营养素在分子水平上对果蝇耐热性的影响方面进一步探究和深化,以期探索出通过食物调节人体最适温度的方法及更合理的热损伤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7.
对37℃持续热应激对实验性大肠杆菌病肉鸡生产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热应激和大肠杆菌感染均可显著降低(P<0.01)肉鸡的采食量。热应激4~7 d感染肉鸡的采食量平均下降了26.01%(P<0.01)。热应激显著降低肉鸡的增重(P<0.01),大肠杆菌感染使肉鸡体重显著下降(P<0.01)。热应激7 d,感染肉鸡体重下降了348.58%。说明热应激显著降低感染肉鸡的采食量,严重影响感染肉鸡的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18.
热应激对动物理化特性及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论述了热应激对动物某些理化指标及生产性能的影响,热应激降低动物生产性能,持续热应激导致动物死亡率升高。指出热应激导致动物采食量减少是影响动物生产性能的主要因素,而体内理化指标的变化对动物的生产性能也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提出生产中要进一步搞清楚热应激的作用机理,从根本上解决热应激对动物的危害。  相似文献   

19.
光照节律调控鸡繁殖性能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光照是生物体重要的环境因子。现代家禽生产普遍采用人工光照。禽类视觉敏感,光照对禽类的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直接关系到生产效率。光照是温度、湿度和通风因素之外的另一个重要的环境因子。此外,鸡作为一种重要的模式动物,光照对其繁殖生理的影响和相关作用机制研究也具有重要科学意义。文章就禽类对光照的感知,光照节律对鸡性成熟和繁殖的影响进行归纳总结,同时概述了非自然光照节律、光照不应性和种蛋孵化期光照技术的研究进展,为深入理解光照节律对鸡繁殖性能的影响及其调控机制提供理论参考。禽类的光感受器如眼球(视网膜)、丘脑深部和松果体,能够将光信号转变为生物信号,并依靠神经内分泌系统,尤其是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影响鸡的生殖系统发育和繁殖行为。育成期鸡群性腺发育很快,并对光照时间长短反应敏感。光照时长过短或者过长,可能导致鸡只生长受阻或者性成熟提前;每天维持恒定8或9 h的光照时长,可保证体况和体重在性成熟时达标,充分发挥繁殖潜力。产蛋期光照节律主要包括光照刺激时间和光照时长。光照刺激能促进鸡性成熟,但必须在恰当的阶段实施才能有效发挥其促进适时和整齐开产的作用。对于黄羽种鸡光照刺激时间的研究鲜有报道,生产中多参照蛋鸡的光照方案,或适当推延。进入产蛋期的鸡群,光照节律则由恒定短光照转变为恒定长光照,光照时长的选择也是提高鸡繁殖力的关键控制点之一。母鸡产蛋期需要较长的光照时长以维持其高产,但肉种鸡与蛋鸡在体况、饲喂方式和生理特点等不同,如光照不应性等生理特征。因此,肉种鸡的光照时长短于蛋鸡或蛋种鸡,一般为14或15h,而蛋鸡或蛋种鸡为16或17h。种公鸡性早熟在实际生产中具有重要作用,随着精液稀释和存储,以及种公鸡隔代利用等技术的应用发展,种公鸡光照调控技术研究也逐步开展。种公鸡性成熟后采取与母鸡同样的光照时长可能会降低精液品质,提示在公母分饲的条件下有必要对公鸡和母鸡进行有区别的光照节律管理。与常规24h光照节律不同,非自然光照节律的光照制度可以提高蛋重,但可能降低产蛋数。非自然光照周期不符合欧盟规定动物福利标准,与饲养人员的正常作息时间不一致,在实际生产中并未广泛应用,但是研究非自然光照周期对了解家禽的生物节律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Hyperthermia protects against light damage in the rat retina   总被引:34,自引:0,他引:34  
An increase in the synthesis of heat shock proteins that is induced in cells in vitro by hyperthermia or other types of metabolic stress correlates with enhanced cell survival upon further stress. To determine if a similar increase in stress tolerance could be elicited in vivo, rats were made hyperthermic, and then their retinas were tested for sensitivity to light damage. This treatment resulted in a marked decrease in photoreceptor degeneration after exposure to bright light as compared to normothermic animals. Concomitant with such protection was an increase in retinal synthesis of three heat shock proteins. Thus, a physiological rise in body temperature enhances the stress tolerance of nerve tissue, perhaps by increasing heat shock protein produc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