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全国无公害青稞栽培数量在持续增长中,但青海省贵南县等地区仍然采用传统的青稞种植模式,同时因高原的气候环境条件相当恶劣,使得无公害青稞高产栽培技术的推广应用进度缓慢。  相似文献   

2.
次巴 《河北农机》2024,(1):70-72
青稞是我国青藏高原地区不可或缺的粮食产物,符合当地的地质条件及水文气候,在当地的种植经过了较长的发展历程。近年来,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持续提升,人们对于农作物的绿色性以及营养成分关注度也更高,这也让很多机构加强了对青稞的科学研究工作。近年来,随着对青稞作物的研究工作持续深入,青稞蕴含着的营养价值也逐渐开始被人们发现和挖掘,不同区域对于青稞作物的需求量也在持续提升,这也为青稞农作物开辟了新的发展市场。本文主要是分析了青藏高原地区青稞的主要品种,并且就青藏高原地区青稞种植的增产对策进行了探讨,希望能够为促进高原地区青稞种植质量和产量的提升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3.
1保护性耕作现状环青海湖地区包括海南州的共和县,海北州的海晏县和刚察县,是青海省草地畜牧业核心区域之一。除美丽广袤的草原外,还有农田近1.33万hm(220万亩),主要种植小油菜、燕麦、青稞等作物。其中小油菜种植比例超过80%。每年7月,  相似文献   

4.
赵永德 《农业机械》2013,(10):114-115
1杂交油菜产业现状青海省湟中县位于青海省东部农业区,总面积2700km2,总人口4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4万人,主要作物有春小麦、油菜、马铃薯、蚕豆和青稞等,有耕地5.7万hm2(85.7万亩),是全国100个农机化科技示范县之一。由于地处青藏高原东部,气候冷凉,地貌独特,是我国重要的杂交油菜育种基地。近几年,随着农作物种植  相似文献   

5.
青稞是青藏高原地区重要的粮食作物,青稞自身具备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已经受到人们的重视,因此加强对青稞的种植力度和发展水平,能够提高藏区农牧民的生活质量。通过对青稞生产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有效的发展策略,旨在全面提高青稞的产量,促进青稞种植效益的增长。  相似文献   

6.
次央 《当代农机》2023,(5):78-79
介绍了青稞种植技术,探讨了青稞常见病虫害及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7.
青稞芒的生物力学特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对青稞机械化联合收获和脱粒的效率、芒草分离率和碎芒率,减少含芒率,以及提高对青稞芒做饲料用的利用率,对甘肃,青海种植较广的昆仑14号、肚里黄、北青23号3种不同品种的青稞芒进行拉伸及剪切的生物力学特性试验,得出青稞芒的弹性模量、拉伸最大力、抗拉强度、剪切最大载荷、及剪切强度等各生物力学特性参数的大小,优选出适宜机械化联合收获和脱粒的青稞品种。结果表明:昆仑14号平均弹性模量为2 037.786MPa,拉伸最大力为2.828N,抗拉强度为14.2MPa,剪切最大载荷为4.669N,剪切强度为0.030MPa。与肚里黄、北青23号相比,昆仑14号各项生物力学特性参数数值较小,适宜机械化联合收获、脱粒和碎芒,为青稞机械化联合收获、脱粒及碎芒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8.
通过实地调研了甘肃省青稞产业的发展现状,简要阐述了甘肃省青稞产业的现状以及青稞的经济价值,分析了青稞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要加强青稞科技研究开发投入、加快青稞种植基地建设力度、研究推广高产稳产栽培技术、加快青稞精深加工技术创新、积极培育青稞产业化龙头企业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青稞是青海作物种植面积比较大的农作物之一,产量是各类作物的最高状态。但在青稞生产过程中,病虫害始终是制约产量和品质提高的重要因素之一。文章介绍了青稞条纹病的症状,并提出了防治方法,如种植前注意事项、浸种、药剂等。  相似文献   

10.
正会东县冬春光热资源丰富,种植油菜历史悠久,但由于受病虫害的影响和栽培技术的落后,种植面积不稳定,到1990年,种植面积仅5.53 hm2,总产量12 t。为满足市场对纯菜油的需求,1998年会东县农业局引进了"德油""蜀杂"等系列"双低"油菜品种进行栽培试验,从中筛选出品质、丰产性和适应性等方面均表现好的"德油"和"蜀杂"系列为主推品种,并根据品种的生育特性和不同区域总结出油菜的高产栽培技术,在全县进行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11.
青稞是甘南州的优势作物,是藏族的主要口粮,常年播种面积18万亩左右。甘青4号青稞品种是甘南州当前的主栽品种,常年播种面积12万亩左右,占青稞播种面积的66.7%。由于甘南州地形复杂,气候湿润,青稞病虫草鼠害种类多、危害重,常年损失在16%左右。怎样在有限的耕地条件下提高青稞单产,是农技推广工作者当前解决的生产问题。笔者通过多年的农技推广实践和试验示范,提出了“甘青4号青稞品种主要病虫草鼠害防治技术”,以期为甘南藏区青稞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赵永德 《农业机械》2013,(13):107-108
0引言湟中县位于青海省东部农业区,总面积27万hm2,总人口4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4万人,占总人口的91.2%。全县辖10镇5乡,393个行政村,主要作物有春小麦、马铃薯、油菜、蚕豆、青稞等,是青海省的农业大县。现有耕  相似文献   

13.
正近年来,青海省门源县因地制宜,以青稞、油菜两大作物为主要对象,以耕整地、种植、植保、收获、秸秆处理为重点环节,加快推进农机科技创新,培育壮大农机服务市场主体,重点突破机械化种植、主要农作物产地烘干和高效植保等薄弱环节,促进农机与农艺相融合、经营与管理相协调,全面提升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农机化已经成为助推当地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强大动力。据统计,截至2018年底,门源县农作物机械化水平达87%。农业生产耕整地、种植、植保、收获、秸秆处理5个环节机械化水平分别达到95%、  相似文献   

14.
基于EDEM的青稞接触参数仿真标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青稞品种多样,且部分接触参数难以直接测量的问题,本研究以青稞的休止角为响应值,对青稞的接触参数进行标定。采用响应面法:通过Plackett-Burman试验对青稞的8个离散元仿真参数进行筛选,得到对青稞休止角有显著性影响的三个因素:青稞—青稞的静摩擦系数、青稞—青稞的滚动摩擦系数、青稞—pla平板的静摩擦因数;通过最陡爬坡试验确定三个显著因素的最优取值范围;在此基础上进行Box-Behnken试验,建立休止角与显著性参数的二阶回归模型,并对方程进行优化,求得显著性参数的最优参数值:青稞—青稞的静摩擦系数0.19、青稞—青稞的滚动摩擦系数0.01、青稞与pla平板的静摩擦因数0.43。最后进行仿真验证试验,结果表明仿真试验所得休止角与实际休止角值误差为0.64%,误差很小表明仿真标定的参数是可信的,可以为今后的青稞排种器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次巴 《河北农机》2024,(3):76-78
高原青稞的种植管理及病虫害防治技术方面面临着独特的挑战。高原气候特点主要表现在高海拔、低气压、低温和强紫外线等,由于海拔较高,大气密度减小,因此气压相对较低且氧气含量减少,这些因素都会影响植物和动物的生长。高原地区的极端气候条件、土壤特性和不同季节的温度波动,使得青稞的生长环境异常苛刻,同时各种病虫害威胁着农作物的健康成长,也对农作物的产量和农民的生计构成潜在风险。在这一背景下,重视研究高原青稞的种植管理和病虫害防治技术,需要探讨有效的应对策略,以及为农民提供应对不断变化的气候和生态环境的有效途径。本文主要研究了高原青稞种植管理及病虫害防治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生产实际出发,详细阐述了舟曲县高半山地区青稞栽培种植技术。  相似文献   

17.
正光明家庭农牧场位于青海省祁连山脉冷龙岭雪山脚下一个小村庄,村名叫纳隆村,隶属于门源县西滩乡。在场长窦光明的带领下,经过几年摸爬滚打,已发展成为一个具有一定规模和实力的经济实体,下设专业化防治队1个,打造农产品电商平台1处,注册"窦氏丝路飘香"商标1项;建成场区1600平方米,仓库、晒场、青稞、油菜初加工厂房、办公室等基础实施一应俱全;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社会和生活水平的不断进步,农业越来越受到了人们的重视。随着青稞种植面积的不断增大,各种病虫害频发,如果没有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极容易给种植户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就青稞几种常见病虫害的发病规律进行了具体的介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青稞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措施,希望能够为种植户提供参考以及借鉴。  相似文献   

19.
根据青海省的基本情况,从主观和客观方面分析了青海省旱作节水农业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提出了大力推广节水灌溉技术、继续实施"坡改梯"工程、推广旱作农业技术、开发选用抗旱作物品种等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20.
青海不同区域番红花栽培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青海省适宜藏红花种植的地区,选择青海省有代表性的区域:西宁大通、海东群科、海西德令哈、海东市乐都区等,进行规范化栽培与种球繁育,以叶片鲜重,叶片数,枯黄期,平均种球重,种皮外观为指标,对青海省不同地区种植的藏红花进行考察。研究结果表明,青海省多数地区可以采用设施栽培模式种植藏红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