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根据农机作业环境的要求,驾驶室密封性一直是行业内最为关注的内容之一。通过使用烟雾发生器来检测拖拉机驾驶室密封性,能迅速有效指导相关人员解决密封性差的问题,同时也为提高同类型驾驶室密封性检测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
设计了拖拉机驾驶室舒适性满意度调查表,选取了30个典型的拖拉机驾驶员样本,调查了其对拖拉机驾驶室舒适性的评价,并用Excel软件对部分调查数据进行了分析。调查结果显示,样本对拖拉机驾驶室的外观颜色、造型以及内室的仪表、转向盘、指示灯的满意度较高,对座椅、踏板、操纵手柄的满意度较低;"密封性太差"和"夏天太热"是影响驾驶室总体舒适性的主要因素。该调查可为驾驶室的改进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由于农机作业环境恶劣、驾驶员连续工作时间长、劳动强度大,使得人们对农机驾驶室的性能要求逐渐提高。文章从驾驶室的密封性、舒适性和车内环境质量三个方面对农机驾驶室技术进行相应的阐述,并总结我国农机驾驶室技术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汽车空调的风道结构影响出风口风量的分配、气流的走向,从而影响汽车的除霜性能。基于Realizable K-ε湍流模型,对于汽车的风道结构与内部流场进行数值研究,同时,利用实验验证了数值研究的准确性。首先建立带有风道的整车模型,然后对汽车除霜过程进行了仿真,发现不合理的风道结构影响除霜效率;然后对汽车空调的风道结构进行改进,汽车除霜效率得到极大提高,B区除霜死角的面积由20%降到了5%。  相似文献   

5.
重型商用车驾驶室轻量化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某重型商用车驾驶室为研究对象,运用拓扑优化设计方法对该驾驶室进行轻量化分析与改进设计,并与原驾驶室的性能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轻量化驾驶室的结构强度、刚度和低频固有振动特性不低于原驾驶室,并使驾驶室抗前部摆锤冲击和高顶驾驶室耐顶压性能得到了改善。在不改变驾驶室结构材料特性的条件下,使驾驶室质量减小46 kg,取得了良好的轻量化效果。  相似文献   

6.
建立了某正在研发的轻型载货汽车驾驶室有限元模型,应用有限元方法对其扭转工况下的静力学性能、固有振型及频率等动力学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驾驶室整体结构满足静力学性能的要求,但存在局部薄弱环节且在车辆怠速时易与发动机产生共振。针对分析得到的局部薄弱和共振问题提出了加强和改进的建议,为设计企业改进货车驾驶室结构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
通过风道内部速度场和压力场的CFD分析,分析风道内部结构对送风量和风量分配的影响,对除霜风道进行校核及优化.首先确定空调风道风量分析流程,并用FLUENT软件进行理论校核.通过试验验证该方法在风道设计优化方面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为提高整机的驾驶舒适性,在开发过程中开展对除霜器性能的优化设计,首先进行除霜稳态分析,对除霜风道进行快速优化,得到较优的风道结构形式。然后在优化好的风道基础上进行瞬态分析,分析结果与国标GB 11555-2009对比,能够满足国标要求,为空调除霜设计提供有力依据。  相似文献   

9.
基于人机工程的驾驶室舒适性设计与仿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驾驶室舒适性及安全性,以国产某种收获机械驾驶室为研究载体,对人机工程学理论进行研究,结合中国人体尺寸数据,对驾驶室进行舒适性分析,改进其驾驶舒适跨点、驾驶座椅及驾驶操纵装置,优化各器件间布局配置关系。基于CATIA软件人机工程设计模块,对驾驶员驾驶姿态、操作可达性和视野范围进行模拟仿真,检验驾驶室设计合理性。对改进前后驾驶室舒适性进行主观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随驾驶时间增加,驾驶员对两种驾驶室主观舒适性皆呈下降趋势;在0~20min驾驶时间内,对于两种驾驶室平均舒适性评价一致,在2 0~6 0 min驾驶时间内,改进前驾驶室驾驶员疲劳累积趋势加快;改进后的驾驶室总体布局合理,可满足对驾驶舒适性及安全性需求。该研究证明了人机仿真系统分析驾驶室舒适程度的可行性,为驾驶室的人机设计改进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基于STAR-CCM+的某型拖拉机驾驶室热舒适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运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STAR-CCM+对我公司生产的某型动力换挡拖拉机驾驶室的热舒适性进行仿真分析研究。分析过程中,首先对驾驶室内风场进行了试验标定,随后基于该标定模型进行太阳辐射、空调制冷及热舒适分析。通过热舒适性评价指标PMV-PPD结果,对现有驾驶室的热舒适性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该驾驶室驾驶员处于过热状态,需要调整驾驶室空调进出风口位置,改善整个室内风场分布。  相似文献   

11.
对正压驾驶室的工作原理和结构特点进行了较为详细的介绍,并对进排气过程进行了相关的计算,以便于我们正确的设计拖拉机用正压驾驶室。  相似文献   

12.
对拖拉机驾驶室声学特性,噪声源及噪声向驾驶室内传播的途径进行了分析,通过隔声、减振、吸声、粘贴阻尼材料和控制部分噪声源等综合降噪措施,取得了降低驾驶员耳旁噪声的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3.
以履带拖拉机驾驶室为例,根据其结构特点和工作条件对驾驶室进行了结构试验模态分析,得到驾驶室结构的动态分析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分析驾驶室结构的振动和噪声,为设计人员提供结构优化的依据.  相似文献   

14.
拖拉机驾驶室的隔振降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某50型拖拉机驾驶室振动噪声进行试验分析的基础上,根据驾驶室振动特点,对原驾驶室隔振装置进行改进设计,建立了由新的隔振装置和驾驶室组成的振动系统的力学模型,以对耳旁噪声影响最大的频率处的降噪量为设计目标,确定了新隔振装置的参数,使驾驶室内噪声降低了12dB(L)和3.3dB(A)。  相似文献   

15.
随着农机技术的发展,空调已成为大中功率拖拉机的标准配置。因拖拉机工作环境恶劣,用户要求驾驶室内空调系统能提供适宜的出风温度、制冷性能、室内空气流速及新风风量等,从这四方面并结合前窗除霜性能,运用CFD技术完成对新型驾驶室空调系统的优化匹配设计。  相似文献   

16.
简述了农用运输车驾驶室对于行车安全的重要性及安全设计的必要性,提出了驾驶室安全设计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楔形风道结构特征进行理论分析,阐述了楔形风道在马铃薯贮藏库中的应用和推广前景。在对楔形风道均匀送风进行理论分析与设计的基础上,结合试验数据和楔形风道的工况条件,提出了保证风道内均匀送风的设计条件和出风口最佳风速的工况条件。   相似文献   

18.
提高通用小型汽油机进排气系统的流通系数,可以有效改善汽油机性能,本文以CQ188F汽油机为例,对汽缸盖进、排气道进行优化设计,通过气道稳流试验,对比分析气道优化前后进、排气道流通系数的变化;通过整机性能和排放性能试验,对比分析气道优化前后整机动力性能、经济性能和排放性能的变化。结果表明,优化通用小型汽油机进、排气道设计可有效提高气道流通系数,改善汽油机整机动力性能、经济性能和排放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