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湿地生态是人类生存环境中的重要内容,生态景观在城市建设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湿地是城市景观和生态不可或缺的。文章文对城市湿地景观的生态功能做了介绍,全面分析了城市湿地的功效,并提出对其规划的建议,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朝阳地区湿地资源极为宝贵,开展湿地资源及湿地生态物种保护尤为重要。建立柳城湿地公园动植物资源监测系统,确定湿地资源和动植物资源生态保护原则,明确具体的保护对象,提出保护策略和建议,以期为湿地公园管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对辽宁省凌河口湿地生态服务功能进行了货币价值评估,通过目视解译法和湿地功能划分,确定了该研究区的物质生产等10项湿地生态服务主导功能,应用影子工程法、碳税法、替代法等生态学方法计算了凌河口湿地生态服务功能的货币总价值为91.99×108元,其中,历史文化功能比值最大,其次是物质生产功能。这说明湿地所具有的价值不仅仅局限于其物质生产价值,应考虑各种功能性服务所具有的价值。通过计算该湿地生态功能的货币价值表明,只有兼具凌河口湿地资源的保护和合理的利用开发,才能实现凌河口湿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以六盘水明湖国家湿地公园为例,首先构建了包含资源功能、环境功能、社会功能、和经济功能4个维度,共12个指标的湿地保护区生态功能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然后借助熵权法和变异系数法对指标进行组合赋权,最后利用综合指数法对湿地保护区生态功能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六盘水明湖国家湿地公园生态功能是较大等级,该结论能够为六盘水明湖国家湿地公园管理部门和相关政府决策部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依托衡水湖良好的生态环境,围绕生态和休闲两大主题,规划衡水湖生态湿地公园项目。介绍项目概况与场地资源情况,阐述项目规划理念与功能定位,详细说明项目总体布局规划方案,为建设具有衡水地方特色的休闲与保护并重的综合性多功能湿地公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刘超  张立微 《贵州农机化》2021,(1):47-49,61
城市湿地作为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城市生态环境的调节与维系起重要作用。我国城市湿地类型众多,近年来,由于人为活动的干扰,使得城市湿地平衡被打破,导致城市湿地现状十分严峻。因此,城市湿地的修复与改造迫在眉睫。鉴于湿地破坏原因与程度的差异,采用的修复与改造方法也应视具体情况而定。本文结合国内外城市湿地修复改造现状及成功经验,从不同角度阐述了城市湿地景观改造方法。以期为我国城市湿地的修复与改造提供理论依据,在修复改造方法上提供新视角。  相似文献   

7.
平原区高潜水位采煤塌陷土地拥有丰富的水资源,地势低洼,土壤接近饱和湿度,为人工湿地的规划建设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结合平原采煤塌陷土地开发复垦,对平原高潜水位采煤塌陷区进行水、土资源的优化配置,规划建设人工湿地,改善矿区城市的生态环境,推进采煤塌陷土地的综合效益的发挥。  相似文献   

8.
山区小型湿地建设有着广阔的前景,应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以自然生态修复为主,生态治理、生态保护为辅,以清洁小流域建设为契机,建设不同类型的湿地,同时将污水处理纳入其中,既保护了水源,又改善了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9.
作为地球自然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湿地具有多种生态功能和显著的经济价值,在涵养水源、降解污染物、保护生物多样性方面有着突出作用,素来享有"地球之肾"、"生命摇篮"等美称.但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湿地资源遭到严重破坏,湿地中的大量生物物种濒临灭绝,直接影响到人类可持续发展.这一现象在我国北方表现得尤为突出,受到地理位置以及气候因素的影响,湿地在我国北方并不常见,少部分湿地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也存在着诸多问题.基于此,文章从生态系统理论以及当地生态资源的现状与特点出发,对我国北方湿地生态系统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并结合生态学与设计艺术学,就解决存在问题提出了建议,以期能够为我国北方湿地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10.
西北地区是我国典型的生态脆弱区,也是未来重要的经济发展区域。该区干旱少雨,水资源缺乏,少量的湖泊湿地是该区重要的生态系统和城市景观。针对西北典型城区湖泊湿地水环境承载力与城市发展关系问题,以宁夏回族自治区三个不同发展程度的城市湖泊湿地为研究区域,基于DPSIR模型,结合实验室水质测定结果,构建湖泊湿地水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和水环境承载力综合指数法对三市城区湖泊湿地水环境承载力开展研究。研究结果显示:银川市的湖泊湿地水环境承载力大于中卫市,为基本可承载水平;石嘴山市承载力水平均小于两市,属弱可承载水平。限制石嘴山市水环境承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湖泊湿地水质状况和环境治理水平,因此在未来的转型发展中,石嘴山市可从改善湖泊水质,提高城市植被覆盖度、提高工业废水处理能力等方面着手改善城市环境,提高城市湖泊湿地水环境承载能力。  相似文献   

11.
随着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突出,城市湿地公园已占据人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地位。植物在湿地公园的应用受到人们的重视,经过对锦绣湖城市湿地公园的调研发现植物布局分区不明确,植物种类和色彩配置单一,不能满足当地人对季节性植物景观的需求。基于对植物的调查研究后,设计师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对锦绣湖湿地公园的植物运用提出问题并进行合理设计,力求选择因地制宜的植物进行植物造景配置,充分发挥植物在湿地公园的作用,满足人民群众实用与美结合的要求,营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景象。  相似文献   

12.
宁夏引黄灌区湖泊湿地生态需水量计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收集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对宁夏引黄灌区的湖泊湿地生态需水量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在现状条件下,平水年份(降水频率50%)灌区湖泊湿地生态需水量为4.29亿m3,枯水年份(降水频率75%)灌区湖泊湿地生态需水量为4.83亿m3。  相似文献   

13.
以辽宁省双台子河口湿地为研究对象,利用卫星遥感解译数据对该湿地生态服务功能类型进行划分,将双台子河口湿地划分为苇田、水田、滩涂等不同的湿地生态服务类型。运用市场价值法、生态价值法、影子工程法、专家评估法等不同的方法,对双台子河口湿地生态系统进行货币化研究,结果表明该湿地直接利用价值为114.58亿元,间接利用价值为3.42亿元,非利用价值为49.34亿元,总价值为167.34亿元。通过计算辽宁省双台子河口湿地的生态服务价值使人们对该湿地生态系统的重要性有更直观的认识,从而达到增强人们对湿地保护意识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洪梦婷 《农业工程》2016,6(1):108-109
湿地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介于陆地和水域系统之间的一种生态模式,不仅拥有较丰富的生物种类,同时还具有较高的生态能效。在城镇化的进程中,各种工农业的发展难免会对乡村环境中的湿地造成影响和破坏。以乡村湿地公园旅游开发为切入点,深入探讨了湿地开发对生态环境以及旅游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正>为促进湿地保护与恢复,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中发(2014)1号)等文件精神,2014年中央财政增加安排林业补助资金,支持启动了退耕还湿、湿地生态效益补偿试点和湿地保护奖励等工作。湿地是"地球之肾",根据第2次湿地调查结果,我国共有湿地面积0.53亿hm2(8亿亩),占国土面积的5.58%,其中自然湿地0.47  相似文献   

16.
应用H.T.Odum创立的生态经济系统能值分析的理论和方法,对凌河口湿地生态经济系统价值进行科学的定量评估。评估结果:生态服务以及水产方面货币价值较大,经济效益显著,能值分别为1.001×1021 sej和4.349×1018 sej,货币价值为4.094×109美元和1.709×107美元。能值分析结果表明,应重点关注水产资源的合理建设及将生态服务效应的保护利用放在首位,为保护经济和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价值参考。此外,保护凌河口湿地应注重生态系统整体性,使之向良好稳定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7.
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将为生态系统健康诊断和生态修复提供决策依据。本文归纳了湿地生态系统健康的概念,回顾了国内外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的历史和现状,按照湿地特征、湿地功能和社会经济指标等三方面指标对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进行分类和归纳,并指出了目前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18.
黑龙江垦区湿地的保护与开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科学地保护与开发湿地,以黑龙江垦区地为例,根据湿地具有诸如净化大自然、调节气候等功用,阐述了合理利用、限制开发湿地资源的重要性;根据垦区湿地过度开发带来的负面影响,提出了保护垦区湿地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德令哈盆地湖泊湿地变化与生态需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分析了 海、克鲁克湖、托素湖湖泊湿地近年来的变化趋势和生态环境现状,评价了湖泊萎缩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托素湖萎缩主要是受人类社会经济用水影响。根据湖泊湿地的生态功能,确定了湖泊湿地的保护目标和湖泊湿地的最小生态需水量,提出了合理配置水资源应将湖泊湿地的生态需水放在首位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滇池外海环湖湿地生态需水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滇池外海环湖湿地是滇池水生态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区域经济生活与环境协调发展的重要保障。随着滇池水污染防治措施的实施,滇池供水功能发生转变,湖滨湿地生态补水量逐渐增加。采用FAO-56单作物系数法模拟了湿地典型植物实际蒸散量,基于水量平衡原理确定湿地典型植物用水定额,研究了滇池外海环湖湿地生态需水量。结果表明,滇池外海环湖湿地典型湿生植物实际蒸散发量为838~1 471mm/a,生态景观树木实际蒸散发量为561~774mm/a;湿地典型植物用水定额年际间变化率为-40%~40%,年内分布趋势基本一致,主要集中在枯期11月—次年5月;滇池外海环湖湿地生态需水量为1 381~2 791万m3/a,其中枯期生态需水量占全年需水量的68.6%~79.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