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利用高温高湿人工加速老化的方法,模拟3个小麦品种种子的自然老化过程。试验结果表明,小麦种子在老化过程中,发芽率、硬度、吸水率、面团稳定时间等指标都呈整体下降趋势,种子老化对小麦形态品质、加工品质和营养品质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小麦种子活力与品质性状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种子活力与吸水率、面团稳定时间、硬度等指标之间有较强的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对小麦种子的老化方法、老化处理对小麦种子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小麦种子老化对遗传完整性的影响、小麦种子老化后的修复等方面的科学研究进行了综述,并对今后小麦种子老化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展望与思考。  相似文献   

3.
为了筛选出适宜不同活力种子的引发剂,以济麦 229 小麦种子为试验材料,采用人工加热老化方法得到轻度、中度和重度 3 种不同老化程度的种子,研究了水(H2O)、50 mmol/L 氯化钠(Na Cl)、0.05 mmol/L水杨酸(SA)和 20%聚乙二醇(PEG-6000)4 种引发剂对不同老化程度小麦种子发芽率、芽长和根长的影响。结果表明:H2O 引发对提高重度老化种子的发芽率、芽长和根长以及中度老化种子的芽长效果明显,对中度老化种子的发芽率和根长以及轻度老化种子的发芽率、芽长和根长影响不显著;50 mmol/L Na Cl、0.05 mmol/L SA 和 20% PEG-6000 均对提高重度老化种子的发芽率、芽长和根长以及中度老化种子的芽长效果明显,对轻度老化种子的发芽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中度老化种子的发芽率和根长以及轻度老化种子的芽长和根长影响不显著。4 种引发剂对重度老化种子发芽均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可以在生产中选择应用。  相似文献   

4.
不同引发剂对小麦种子发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筛选出适宜不同活力种子的引发剂,以济麦229小麦种子为试验材料,采用人工加热老化方法得到轻度、中度和重度3种不同老化程度的种子,研究了水(H_2O)、50 mmol/L氯化钠(NaCl)、0.05 mmol/L水杨酸(SA)和20%聚乙二醇(PEG-6000) 4种引发剂对不同老化程度小麦种子发芽率、芽长和根长的影响。结果表明:H_2O引发对提高重度老化种子的发芽率、芽长和根长以及中度老化种子的芽长效果明显,对中度老化种子的发芽率和根长以及轻度老化种子的发芽率、芽长和根长影响不显著;50 mmol/L NaCl、0.05 mmol/L SA和20%PEG-6000均对提高重度老化种子的发芽率、芽长和根长以及中度老化种子的芽长效果明显,对轻度老化种子的发芽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中度老化种子的发芽率和根长以及轻度老化种子的芽长和根长影响不显著。4种引发剂对重度老化种子发芽均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可以在生产中选择应用。  相似文献   

5.
40 ℃加速老化处理对小麦种子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孔治有  刘叶菊  覃鹏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2):6155-6157
[目的]探明小麦种子在种子贮藏过程中的生理生化变化的规律及合适的老化处理条件。[方法]采用高温高湿人工加速老化的方法,对5个非糯小麦和5个糯小麦品系的种子在40℃和相对温度90%下分别处理0、2、4、6和8d。[结果]随着老化处理时间的延长,2种小麦种子的发芽率变化趋势不明显,电导率先降后升,SOD、POD和CAT活性大体呈逐渐上升趋势,可溶性蛋白含量逐渐降低。[结论]糯小麦种子在处理时更易老化。40℃和相对温度90%对小麦种子影响较小,因此进行小麦种子老化处理必须提高处理温度。  相似文献   

6.
在小麦栽培过程中,种子的萌发能力和出苗质量对后期小麦的生长发育以及产量有着重要的影响。很长时间以来,在小麦栽培管理过程中,由于种植户未能注重做好种子质量的把控,栽培管理不科学,使得小麦种子的萌发能力和出苗率显著下降,最终威胁到小麦的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7.
人工老化对杂交小麦种子生理特性和种子活力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3个BNS型杂交小麦和2个常规小麦品种的种子为材料,人工加速老化种子,研究不同小麦品种老化过程中生理特性和种子活力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POD活性均随着老化时间的延长逐渐降低.杂交小麦的抗老化能力明显高于常规小麦品种,在相同处理时间下杂交小麦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均显著高于常规小麦种子.老化过程中,常规小麦种子活力并不是以等速率递减,在老化初期(0~4 d)内下降较慢,4d后开始快速下降;杂交种在老化末期(8 d),活力才开始下降,并且下降幅度不大.5个材料中BNS/YN0901组合杂交小麦种子活力最强.老化种子浸出液电导率则随老化时间的延长呈微升趋势.在整个处理过程中,常规小麦与杂交小麦品种种子可溶性糖含量呈递减趋势,可溶性蛋白变化趋于复杂,没有明显的规律性.  相似文献   

8.
甲醇老化处理对小麦种子萌发及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明小麦种子活力下降的原因和一些生理变化规律,采用人工加速老化方法,研究了小麦种子在老化过程中,种子发芽指标、种子活力及叶绿素含量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用50%甲醇处理的小麦种子,随着老化处理时间的延长,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叶绿素含量等逐渐下降。短时间的老化种子多项发芽指标和种子活力下降缓慢,长时间的老化种子活力和各项发芽指标迅速下降。  相似文献   

9.
如果小麦生产时期先后遭遇冻害、局部赤霉病爆发流行、成熟收获期又遭大风、冰雹、短时强降雨等多种自然灾害,不仅影响小麦的收获进度,而且还造成一大部分小麦发生穗萌动、穗发芽,严重影响小麦品质和小麦种子质量,导致小麦产量、品质下降,种子发芽率降低。该文主要介绍穗萌动、穗发芽的概念与形成原因,针对穗萌动发芽对小麦品质和种子质量的影响,提出要加强农事措施、药物防治、及时抢收以及晒种、烘干、筛选等一系列措施,提升种子质量,提升小麦整体品质,促进农业生产用种安全、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10.
以小麦品种中麦996为材料,采用人工加速老化(58+1)℃水浴处理的方法获得老化小麦种子,研究了PEG引发对小麦发芽及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老化处理6 min的小麦种子,25%PEG和10%PEG处理时,可分别获得最大的发芽势和发芽率;电导率则在25%PEG处理时最小;地上生物量随着PEG浓度的增加而依次递增;MDA含量则在20%PEG处理时最低,POD活性变化规律并不明显。上述结果说明,PEG引发对提高老化小麦种子发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也为小麦生产中陈旧种子使用提供了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1.
小麦粉是我国主要的粮食加工产品。以强筋、中筋和弱筋类型的7个小麦品种为材料,利用人工老化和近红外光谱技术,研究种子老化过程中营养品质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老化时间的延长,蛋白质含量先降后升,6 d与0 d相比无显著差异;淀粉和脂肪含量也无显著变化;纤维和水分含量显著升高;灰分和必需氨基酸含量显著降低。老化后的种子营养品质性状的变化趋势与小麦的筋力类型密切相关,随老化时间延长,中筋小麦矮抗58、济麦22、周麦18和扬麦16的蛋白质、淀粉、脂肪和纤维含量都有不同程度变化;弱筋小麦浙丰2号蛋白质含量显著下降;而强筋小麦郑麦9023和烟农19的淀粉、脂肪、纤维和灰分含量均无显著变化,表明强筋小麦具有较强的抗老化能力。这对小麦种子的安全储藏以及提高种子利用价值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种子发芽率和活力以及生活力的降低,直接受种子老化和劣变的影响,对种胚的幼苗生长和正常发育的抑制,大幅度地降低了植物生产品质和水平。本文对种子老化生理化和分机理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13.
一、试验的目的与文献概述各种物理因素对谷物食用品质及种用品质的影响,是近代谷物貯藏加工及种子学方面的基本研究之一。其中热处理对谷物品质影响的研究具有更大的实用意义。趁热入仓是安全貯藏小麦的成功经验。而要用热入仓的方法安全地貯藏小麦种子,首先必须了解热处理对小麦种子发芽力的影响。本试验的目的即在于研究不同温度热处理对通过与未通过后熟期的不同皮色小麦种子发芽力的影响,从而为小麦种子安全貯藏  相似文献   

14.
《天津农业科学》2016,(1):32-36
以中麦996、济麦22为试验材料,采用人工加速种子老化的方法,研究人工老化(0,1,2,3,4 d)对不同品种小麦种子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麦种子的发芽率、活力指数、过氧化物酶活性均随着老化天数的增加而降低,电导率、丙二醛和单粒浸出液核苷酸含量逐渐升高,种子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和脱氢酶活性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种子老化的调控机制和分子机理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5.
种子是影响农产品产量与品质的重要因素。随着国家粮食补贴政策的实施,大众逐渐加强了对小麦种植的认识,对小麦种子和品种有了更多的了解,同时小麦在需求量上也逐年增加,越来越多的人在小麦种植中将种子的生产与经营放在了重点,并且规模化特点明显。但是就当前情况来讲,市场中有多种因素会对小麦种子的实际质量造成影响,因此需找到有效途径提升种子质量。  相似文献   

16.
实验研究了100-500 mg/L青霉素溶液对常规和老化洋葱种子发芽及幼苗生长的影响。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青霉素溶液对洋葱种子的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和幼苗鲜干重的影响达极显著水平,对洋葱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有促进作用。同时也表明不同浓度青霉素对洋葱老化种子活力恢复和提高有改进作用。经过100 mg/L青霉素处理的老化种子活力指数是未经处理的老化种子的2.44倍,老化严重抑制了种子活力,而较低浓度的青霉素处理可以修复老化对种子的损伤。  相似文献   

17.
为探明糯小麦和非糯小麦种子在贮藏过程中的生理生化变化及合适的老化处理条件,采用高温高湿人工加速老化方法,对5个非糯小麦和5个糯小麦品系的种子在90%相对湿度和40、45、50、55、60 ℃条件下分别处理0、2、4、6和8 d。结果表明,发芽率随老化处理时间延长而逐渐降低,种子渗出液电导率随处理时间延长逐渐上升,其中60 ℃效果最为显著;MDA含量随处理时间延长呈先降后升、最后降低的趋势。小麦种子在90%的相对湿度和55 ℃下处理具有最佳的老化效果。  相似文献   

18.
为提高青藏高原小麦种子的产量及品质,探究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种子萌发的适宜条件。在恒温条件下,利用不同浓度(0.1、0.2、0.4 mol/L)NaCl、Na2CO3、HCl分别处理小麦种子后进行种子萌发试验,以探讨不同试剂对小麦种子萌发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NaCl浸种12 h后对小麦种子萌发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小麦种子萌发率随NaCl浓度的升高先升高后下降。不同浓度Na2CO3浸种12 h后对小麦种子萌发的影响与NaCl相同,小麦种子萌发率随Na2CO3浓度的升高先升高后下降。不同浓度HCl浸种12 h后对小麦种子萌发率的影响不同,HCl浓度为0.1 mol/L时,小麦种子在10 d内最高萌发率仅为23.1%;浓度为0.2 mol/L时,HCl对小麦种子萌发有抑制作用;HCl浓度为0.4 mol/L时,小麦种子萌发受到较明显抑制。  相似文献   

19.
为促进优质小麦育种技术体系建设,提升小麦品质,应用低能氮离子束注入技术,对小麦种子注入剂量为3×1017N+/cm2的氮离子,研究注入氮离子束对小麦种子活力、幼苗POD和CAT活性以及植株农艺形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未注入氮离子束处理相比,注入氮离子束的小麦种子发芽势和出苗率显著降低(P<0.05),发芽率、幼苗鲜重和苗长降低,幼苗POD、CAT活性增大;注入氮离子束的小麦植株形态变化明显,顶一叶长度突变,株高变矮,麦穗从有芒变为部分缺芒和无芒,千粒重增加。低能氮离子束注入小麦种子对小麦幼苗、植株及穗粒形态有明显的生物学效应,对小麦种质材料的改良具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20.
对我国近年来黄瓜种子处理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进展进行了综述。黄瓜种子处理技术包括物理方法、化学方法和生物方法,这些方法从不同方面影响种子的发芽、幼苗的生理生化过程、壮苗指数、抗病性、雌雄花数、成熟期、果实品质、结果数以及产量,还被用于缓解盐胁迫、温度胁迫所造成的影响及对陈种子、老化种子的修复等。不同剂量、不同浓度的处理对黄瓜种子生理、生化各方面的影响不同,适宜浓度表现为有利的促进作用,剂量、浓度过大常表现出抑制作用或其他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