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随着社会的发展,应用型本科高校所培养出来的人才越来越受市场的欢迎,应用型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也应该由传统的培养模式向应用型转型和升级。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也应该在实验教学过程中着重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加强创新能力的培养。应用型高校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的改革还需要注重对与实验项目的优化设计和创新。文章针对应用型高校大学物理实验课程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分析应用型高校大学物理实验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因素,提出应用型高校大学物理实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创新,希望能够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2.
张鹏  于艳 《农业工程》2019,9(7):99-102
针对传统实验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与新教育形势下对实验教学改革的需求,提出了适用于自动控制原理实验课程教学改革的具体实施方法。结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以及课程的特点,对实验教学模式中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实验室管理等方面进行了全面深入地探索,为高等学校实验课程教学改革和创新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3.
在食品分析实验教学中,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理念出发,以职业需求为导向,通过调整实验教学内容,设立开放实验室,建立和完善校外实训基地,完善考核方式等进行改革与探索,多途径强化学生实验操作,使学生综合技能和职业素养全面提高。  相似文献   

4.
为提高应用型本科高校技能型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在实践教学环节中,利用虚拟实验教学手段,让虚拟实验与传统实验相辅相成,提高学生动手能力与综合实践技能,建立健全开放式虚拟实验教学课程体系,共享资源,提高实验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5.
随着数字电子技术的高速发展,数字电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是电子电气类专业的必修课程之一。根据数字电子技术的教学现状,从实验内容,实验教学等方面提出一系列的建议。文章通过分析数字电子技术理论教学和实验课堂的现状从而提出了改进建议。希望借此数字电子技术实验改革来调动学生的的积极性和创新意识,提高应用型本科的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6.
万灵娟 《南方农机》2017,(2):181-182
文章从独立学院法学实验教学的现状出发,针对应用型、复合型法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针要求,在符合建设基本原则前提下,提出了对建设财经特色法学实验室的初步探索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目的】进入新时代,国家确定并倾力推进“制造强国战略”,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成为我国的国家战略。因此,各高等院校必须加快智能制造工程专业建设,构建系统科学的理论教学体系及完善实用的实验教学平台,为培养高素质复合型智能制造工程专业人才服务。【方法】以贵阳学院为例,遵循该校“突出实用、服务本地”的应用型本科办学指导思想,按照智能制造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能力要求,结合学校现有设备、场地、资金投入等情况,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全面系统地设计了从基础能力、专业能力、综合能力到创新能力的渐进式能力培养过程,覆盖智能设计、智能加工、智能装配、智能检测、智能运维等智能制造全过程,支撑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等课程门类的软硬一体、虚实融合、多维度多层次的“1+4+9+N”的实验教学平台。【结果】该实验教学平台与理论教学体系紧密结合,使学生能够理论联系实际,渐进式、系统性地进行实验实践训练,实现了贵阳学院培养实践能力强、学科融合性突出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的要求,同时为其他应用型本科的智能制造工程专业实验体系构建及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热处理原理及工艺”具有理论性、抽象性、综合性与实践性强的特点。文章针对该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优化课程教学内容、充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与方法、促进教学与科研的有机融合、革新实验教学模式及完善课程考核机制等方面进行了探讨,以期提高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与工程实践创新能力,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9.
人工智能时代给高等教育带来了机遇与挑战,对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针对人工智能时代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结合人工智能时代特征探讨如何更好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高校通过转型发展,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努力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满足人工智能时代的国家产业发展和战略需求,提升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10.
完善的实践教学是高等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客观要求,而校企协同教学则是培育实现高水平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本文就高等院校生物工程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模式的意义、现状和不足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并以学生、学校、企业三方互惠发展角度提出了教学改革思路,以期促进生物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合理发展。  相似文献   

11.
刘建勇 《农业工程》2019,9(1):92-94
当前,我国对农业职业教育重视程度逐渐加深。农业职业教育致力于培养具有较高素质和专业技能的农业应用型人才。为实现对农业应用型人才的有效培养,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强化农业职业教育的实践教学。该文简述了实践教学在农业职业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浅析了农业职业教育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重点,探究了强化农业职业教育实践教学的有效措施,以期为农业职业教育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中国智慧农业的快速发展对高校人才培养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其中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创新是农业工程教学体系的重要内容。该文以河南科技大学为例,针对农业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革需求,从理论教学、实践环节和校企合作等方面探索改革效果,重点分析了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教材编撰和实践基地等内容。   相似文献   

13.
张桂莲  张海清 《农业工程》2016,6(5):122-124
实践教学是巩固理论知识和加深对理论认识的有效途径,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素质人才的重要环节。农学类专业要培养能适应现代农业发展所需的应用型人才,转变观念,加强校企合作实践基地建设是关键。结合湖南农业大学校企合作实践教学实例,对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基地建设背景、建设初步成效和未来建设措施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张浩  梁爽  逯洲  赵晓峰  侯志广  逯忠斌 《农业工程》2021,11(11):109-111
《植物化学保护学》是植物保护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及实践性,在高素质植物保护卓越人才培养中发挥重要支撑作用。吉林农业大学从《植物化学保护学》教学内容与实践环节改革入手,重新制定教学计划,更新教学内容,突出“两性一度”建设;同时,通过“导师制”强化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加强理论教学与实验操作相结合,力争将《植物化学保护学》课程建设成为“金课”,为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植物保护一流人才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5.
曹成茂  孙福  秦宽  孙燕  吴敏 《农业工程》2020,10(4):88-91
针对农业工程类人才培养面临的问题,从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多种人才培养模式、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和多元协同培养方式实践等方面,阐述了以实践能力为抓手的农业工程类双创人才培养方法。该方法取得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践教学平台和教学相长等的成效,对农业工程双创人才培养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把握高等教育新发展阶段的农业工程内涵,培养复合型、创新型的农业工程类专业高质量人才,是农业高校服务国家战略、对接农业产业需求、深化工程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阐述了新发展阶段下高校农业工程类专业学科交叉、工农融合的发展内涵,顺应农业信息技术应用对理论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具有国际视野的高质量人才的需求,结合华中农业大学工农融合校本特色与新工科专业建设背景,开展教学规模与质量平衡途径、虚实并存育人条件、产学研融合实践平台、专产协作培育机制、交叉耦合培养范式、全人教育创新文化等探索与实践,总结分析华中农业大学高质量人才培养模式对深化农业工程类专业教育的改革成效,提出了革新质量育人理念、创新多维育人模式、优化完善育人体制等农业工程类专业高质量人才培养实现路径,为乡村振兴战略、未来农业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一流人才支撑。   相似文献   

17.
柳剑  叶进  曾百功  李明生 《农业工程》2019,9(8):118-120
翻转课堂是颠倒了传统课堂中知识传递与知识内化的阶段,改变授课时间与授课方式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其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中心的核心思想符合现代化的教育教学理念。翻转课堂教学的成功实施离不开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在高等院校农机专业核心课程的建设过程中,如何提升新型教学模式下的教师队伍水平已成为当前面临的重要任务。该文立足于创新人才的培养理念,并分析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现代化教育事业中的重要地位与应用现状,在此基础上探讨并研究了新形势下农机专业教师队伍的建设策略,为农机专业新型教学模式的应用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8.
肖志锋  张帆  吴南星 《农业工程》2017,7(3):150-152
为培育“中国制造2025”发展战略所需的高素质工程科技人才,针对机械工程类本科专业《机械制造基础》和《金属工艺学》两门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状况及存在不足,以景德镇陶瓷大学为例,基于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大力开展《机械制造基础理论及实践》教学改革和创新。该课程综合了原有《机械制造基础》和《金属工艺学》课程的知识架构和实践体系,注重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的有机结合。教学改革实践结果表明,优化整合了教学内容,改进了教学方式,为后续专业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为机械工程类及近机械类本科专业的基础课程教学实践提供了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9.
中国农业大学的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自1952年成立以来,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基于时代背景和发展需要,该专业积极进行了培养方案的优化提升,对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实验实践和国际化等方面,全面进行优化,旨在培养具有中国特色和国际化视野,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一流农林人才,服务乡村振兴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和美丽中国建设。   相似文献   

20.
吕丹  马歆  江朦朦 《农业工程》2020,10(6):98-101
数字乡村建设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方向,也是数字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电商的广泛开展,赋能数字乡村建设,在提升农村地区数字化水平的同时,还拓宽了农民增收的渠道。然而,农村地区人才短缺的现状,严重制约着数字乡村建设和农业电商的发展。通过梳理数字乡村建设对农业电商创新创业人才的需求,明晰农业电商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过程中面临的“培养谁-谁培养-如何培养”的问题。提出以地方院校为培养主体,面向地方大中专院校在校生、农村地区有意愿的创新创业人员和城镇中计划返乡创业人员,分类制定培养方案,开展涵盖农业电商专业知识、创新精神和创业素养等内容的系统化创新创业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