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研究药剂拌种对花生苗期的影响及对田间蛴螬的预防效果,本文采用田间试验法测定3种药剂拌种对花生出苗率的影响以及对田间蛴螬的防治效果,从而筛选安全、可靠高效的种子包衣剂。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药剂拌种对田间蛴螬的预防效果,有效防控花生田蛴螬的危害,采用田间试验法测定6种药剂拌种对花生出苗率的影响以及对田间蛴螬的防治效果,从而筛选安全、可靠、高效的种子包衣剂.结果表明,6种药剂对作物均安全,对蛴螬均有防治效果,防治效果为46.30%~74.07%.其中,25%噻虫嗪咯菌腈精甲霜灵悬浮剂防治效果最好,增产幅度最高.  相似文献   

3.
选用5种新型低毒杀虫剂,采用拌种的方法对花生田蛴螬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花生播种时药剂拌种均能显著提高出苗率;毒死蜱微胶囊拌种虫果率最低、保果效果和增产效果最好,但与辛硫磷微胶囊效果差别不大,其次依次为吡虫啉微胶囊>毒死蜱·氟虫腈>毒死蜱·阿维菌素。在生产上适宜选用毒死蜱微胶囊或辛硫磷微胶囊进行种子处理,该方法简单、经济实用,是保护种子、幼苗以及花生荚果免遭蛴螬幼虫危害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吉林农业科学》2016,(5):76-78
[目的]为了有效防控花生田蛴螬危害,选择8种药剂进行田间防治效果和安全性试验。[方法]通过药剂拌种或播种时撒施处理,定期调查的方法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8种药剂对蛴螬都有较好的防治效果,防治幅度为63.8%~78.4%;保果效果明显,可达74.3%~84.3%。其中防治效果和保果效果较高的制剂有5种:氯虫苯甲酰胺·噻虫嗪、阿维菌素·吡虫啉、噻虫嗪、噻虫胺、绿僵菌。[结论]氯虫苯甲酰胺·噻虫嗪、阿维菌素·吡虫啉、噻虫嗪、噻虫胺、绿僵菌可用于防治吉林省花生蛴螬,防虫效果和保果效果较佳,对花生出苗、生长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5.
4种药剂防治花生地下害虫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辉 《农技服务》2012,29(4):418+426
针对正阳县花生生产中地下害虫蛴螬为害日趋严重的问题,设计了4种药剂3个重复的田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奥得腾+优拌、胜邦绿鹰、高巧、佳田佳盛药剂拌种处理株防效分别达到91.30%、87.40%、84.77%、80.35%,虫口减退率均在88%以上,有效控制了蛴螬等地下害虫的为害。  相似文献   

6.
鄂北花生地下害虫蛴螬防治药剂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花生进行药剂拌种试验,比较了5种拌种剂对花生地下害虫蛴螬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60%高巧+40%卫福处理花生种子,可导致种子提前出苗;30%辛硫磷微囊悬浮剂和70%噻虫嗪+精甲·咯菌腈对蛴螬防治效果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7.
李宁  王明辉  胡海珍  熊飞 《安徽农业科学》2013,(33):12884-12884,12952
[目的]筛选防治花生地下害虫蛴螬的最佳药剂。[方法]采用不同药剂拌种,筛选防治花生地下害虫蛴螬的药剂。[结果]3种药剂对花生地下害虫蛴螬的防治效果显著。但各处理问有显著差异性,60%吡虫啉Fs的防治效果较好,88.18%,且损果率较低,仅6.46%,分别较30%噻虫嗪·氟虫腈ws和70%噻虫嗪ws低22.66和14.33个百分点。[结果]综合考虑,生产上防治花生地下害虫蛴螬的推荐最佳药剂为60%吡虫啉FS。  相似文献   

8.
通过不同浸水方法防治花生田蛴螬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对花生田全田浸水12 h的防治方法,在大黑金龟子、暗黑金龟子和铜绿金龟子的产卵至卵孵高峰期,对田间蛴螬有较好的防效,不影响花生的生长与产量,且无农药残留,省时节本。  相似文献   

9.
蛴螬是花生田主要地下害虫之一。通过田间调查和黑光灯监测,掌握了沧州地区花生田蛴螬的生活习性和发生特点,并提出了目前经济、简便的花生田蛴螬综合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0.
花生田蛴螬发生规律及在防治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夏花生蛴螬发生程度十分惊人,危害愈来愈重,因此使各地花生种植面积急剧下降。究其原由是没有准确掌握蛴螬的发生活动规律,防治时间不科学所致。众多资料在花生田蛴螬防治上普遍认为在花生播种期药剂拌种及药剂土壤处理,是没有任何科学依据的,因为此时蛴螬大部化蛹或羽化出土,田内无虫可治而无效。笔者通过近3年对蛴螬发生规律研究,证明6月中旬-7月上旬防治3遍成虫,7月中下旬采用药剂喷淋或撒毒土防治低龄幼虫,可使虫口基数下降86.8%~97.1%,保果率达81.4%~97%,产量提高3.8~5.8倍。  相似文献   

11.
徐英 《河南农业》2015,(3):39-40
<正>花生是新乡市主要油料和经济作物之一,常年种植面积为7.5万hm2,并呈逐年增加趋势。由于多年来花生田蛴螬的发生危害,造成花生产量下降,农民为防治蛴螬而盲目过量滥用化学农药,又极大地影响了花生的品质,威胁到农产品质量安全,危害到人们的健康。为有效控制花生田蛴螬的危害,提高花生产量与品质,2012—2014年笔者通过深入田间调查、查阅历史文献资料、走访民间花生种植专家,明确了新乡市花生田蛴螬的种类及发生规律,并结合实际提出了花生田蛴螬的绿色防控技术。  相似文献   

12.
花生田分别采用免耕清理秸秆、免耕秸秆还田、翻耕秸秆还田、休耕田、翻耕清理秸秆5种耕作方式来进行田间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在不同耕作方式下,以免耕秸秆还田处理花生蛴螬数量最多,为每平方米12.8头,其次是免耕清理秸秆处理每平方米11.4头,以休耕田处理蛴螬数量最少,为每平方米8.6头,虽然各不同处理花生田间蛴螬的数量不相同,但各处理间蛴螬数量  相似文献   

13.
花生田蛴螬物理控制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花生田蛴螬物理控制技术中最常用、最经济有效的方法是利用害虫的趋光性进行光电诱杀成虫,也就是在花生田间安装频振式杀虫灯诱杀蛴螬的成虫金龟甲.邹城市值保站经多年试验和大面积推广应用,证明使用频振式杀虫灯诱杀金龟甲能大幅度降低田间落卵量、压低虫口基数,从而有效控制花生蛴螬发生为害.  相似文献   

14.
35%吡虫啉拌花生种防治蛴螬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35%吡虫啉悬浮剂拌花生种对蛴螬的防效及应用技术,进行了室内该药剂拌花生种发芽试验及田间防治蛴螬试验,结果表明:用35%吡虫啉悬浮剂35g、70g拌花生种15kg对蛴螬的防治效果分别为80.8%、84.5%,花生的发芽速度和发芽率均与对照一致,后期生长与对照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5.
为了检测0.5%毒死蜱颗粒剂对花生田蛴螬的防治效果,特开展了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0.5%毒死蜱颗粒剂以有效成分2.25~2.70 kg/hm~2对花生田蛴螬防治效果较好,且花生生长正常,增产明显、品质好,可在生产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不同耕作方式对花生田蛴螬发生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花生田分别采用免耕清理秸秆、免耕秸秆还田、翻耕秸秆还田、休耕田、翻耕清理秸秆五种耕作方式来进行田间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在不同耕作方式下,以免耕秸秆还田处理花生蛴螬(Holotrichia diomphalia)数量最多,为每平方米12.8头,其次是免耕清理秸秆处理每平方米11.4头,以休耕田处理蛴螬数量最少,为每平方米8.6头,虽然各不同处理花生田间蛴螬的数量不相同,但各处理间蛴螬数量差异不明显.其中以免耕秸秆还田处理经济效益最优.  相似文献   

17.
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供试验的4种杀虫剂对花生蛴螬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和速效性、持效性。收获后,毒死蜱30%微囊悬浮剂、辛硫磷30%微囊悬浮剂、毒·辛30%乳油和甲·克25%悬浮剂对花生蛴螬的防效均在82%以上。4种杀虫剂均可作为防治花生蛴螬的优良药剂。  相似文献   

18.
针对大田严重发生的蛴螬进行低毒化控制技术试验。该研究通过种类调查、药剂处理试验,初步明确了该地区为害花生蛴螬的优势种群,并制订了田间综合治理措施。主要结果有:危害花生的蛴螬种类较多,但优势种群有大黑鳃金龟甲、铜绿丽金龟甲、暗黑鳃金龟甲3种,7月中下旬始见低龄幼虫为害花生的果针和荚果,危害盛期为8月中下旬至收获;田间药效结果表明,化学药剂吡虫啉的防效最好达到66.82%;生物制剂白僵菌效果最好达到80.09%。  相似文献   

19.
花生要取得高产,首先要选对产品,其次要选准防治时间,三是要采用科学的管理方法,才能达到高产。为了取得花生高产,可以按照以下四项关键管理措施进行管理。首先要选好适合当地种植的优质高产品种,合理施足底肥。播种时必须采用药剂拌种,使花生一季不受蛴螬的危害,  相似文献   

20.
正蛴螬是为害花生的主要虫害之一,常造成减产10%~30%,重者减产60%以上。科学防治蛴螬的方法是成虫、幼虫兼治。本技术根据成虫金龟子夜间出土交配取食的特性,用金龟子生物引诱剂,在金龟子发生期,按照一定密度、高度放置于花生田间,可对成虫金龟子进行大量诱杀。该技术在花生蛴螬发生严重地区均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