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铁皮石斛的林下仿野生种植技术及养护方法应用对于铁皮石斛的种植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实际的铁皮石斛种植过程中应该注重对其种植技术进行分析研究,确保铁皮石斛仿野生种植更加合理,提升铁皮石斛种植效果。本文笔者结合自己几年铁皮石斛林下仿野生种植实践经验,针对铁皮石斛林下仿野生种植技术进行了分析研究,文章中简要阐述了铁皮石斛的价值,并对其林下仿野生种植技术以及养护方法的具体应用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2.
铁皮石斛是我国国家二级保护植物濒危中药材之一,随着组织培养和大棚栽培等人工栽培技术的发展,其人工栽培面积也逐年增大,但市面上铁皮石斛的种内变异类型混乱,品质良莠不齐,因而了解铁皮石斛品质性状影响因子、保障铁皮石斛的品质是目前研究的重点。本文总结了铁皮石斛遗传因素对其品质的影响,评述了铁皮石斛功能基因的研究现状,综述了不同光照、温度、湿度、基质、肥料和栽培方式等对铁皮石斛品质性状的影响。分析表明,铁皮石斛的品质性状受遗传因子、生态环境因子和栽培方式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且各因素对铁皮石斛品质产生的效应各不相同,单纯改良某一因素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铁皮石斛品质良莠不齐的问题。因此,建议严把铁皮石斛高品质品种选育关、严把铁皮石斛人工栽培技术关、严把铁皮石斛高品质生产技术关,进行系统性的综合改良。  相似文献   

3.
介绍基于物联网的铁皮石斛仿野生高品质栽培关键技术的研究现状,即通过对铁皮石斛田间生态指标和多糖的测定,筛选出高品质铁皮石斛品种;通过种苗选择、基质配制及附生种植等技术对铁皮石斛进行仿野生种植;利用智能化物联网栽培管理系统对铁皮石斛的生长环境进行监测和调控,达到智能化栽培管理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不同种源铁皮石斛主要农艺性状与多糖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全面了解不同地区铁皮石斛的主要农艺性状和多糖含量,对9个铁皮石斛种源的主要农艺性状和多糖含量进行调查和测定,并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种源地的铁皮石斛形态与多糖含量存在明显差异。相关性分析表明,铁皮石斛茎粗与多糖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其他农艺性状与多糖含量相关性不显著。铁皮石斛形态多样性丰富,在铁皮石斛新品种选育时,可通过考察农艺性状来兼顾其多糖含量,为铁皮石斛的选育工作提供简单直观的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铁皮石斛的质量评价及其真伪的鉴别方法,试验结合指纹图谱及铁皮石斛成分柚皮素的含量测定,比较铁皮石斛及其伪品的化学成分的差异性。采用HPLC法对铁皮石斛及伪品进行分析,测定铁皮石斛中柚皮素含量,并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软件比较指纹图谱的相似度,以及DPS统计软件进行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正品铁皮石斛指纹图谱之间有较大相似性,与伪品有较大差异性,且柚皮素含量有一定差异。建立的铁皮石斛指纹图谱技术结合柚皮素含量可为铁皮石斛真伪的鉴别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6.
铁皮石斛的药用价值非常高,但是由于对生长环境的要求也非常高,所以铁皮石斛在市场上的供给量并不是很大。本文就铁皮石斛的种苗繁育及栽培技术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论述,希望能引发关于铁皮石斛栽培技术的热烈探讨,从而加快铁皮石斛种苗繁育和栽培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7.
铁皮石斛素有"药中黄金"之美称,是我国著名的传统药材,野生资源稀少。为了有效地保护铁皮石斛野生资源,需大力发展规模化人工栽培,以切实保障铁皮石斛资源的可持续供应。本文基于物联网技术对设施铁皮石斛智能化生产管控进行了有效探索,研制了温室环境监控系统,建立铁皮石斛电子种质档案数据库,平台融合病虫害辅助诊断防治,为铁皮石斛优质种质工厂化生产提供技术支持,从而加快铁皮石斛产业发展,在科研和生产上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铁皮石斛是我国名贵的中药材,有增强免疫力,抗肿瘤,降血糖等药理作用,被广大消费者所熟知和认可。我国铁皮石斛产业发展迅速,市场潜力大。本文从铁皮石斛种植的地理条件、技术要求、投资效益及风险分析等多方面进行分析,论述发展海南省乐东县铁皮石斛种植的可行性,为引进入铁皮石斛市场的海南省种植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为了选出适合铁皮石斛附生的树种及生长基质,从而为铁皮石斛的繁育与栽培提供技术参考,以枫香、杉木、樟树、马尾松作为铁皮石斛附生树种,以草绳、草绳+水苔、木屑、混合基质作为铁皮石斛上树后的生长基质,就不同附生树种和生长基质对铁皮石斛生长期的茎长、地径、节数等生长量的影响情况进行了试验、观测与分析。结果表明,4种附生树种均可作为铁皮石斛的附生树种,其中枫香上附生的铁皮石斛长势相对较好;混合基质能促使附生在马尾松上的铁皮石斛快速地生长。  相似文献   

10.
不同干燥工艺对铁皮石斛多糖及石斛碱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不同干燥工艺对铁皮石斛主要有效成分多糖和石斛碱的影响,为铁皮石斛产后初加工及规模化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铁皮石斛为原材料,采用自然晾干、热风干燥、真空干燥和真空冷冻干燥4种不同干燥方式对铁皮石斛进行干燥,探讨4种方式对铁皮石斛多糖和石斛碱含量等的影响。【结果】真空冷冻干燥产品L值最大,颜色较为鲜亮,色泽保持得较好,明显优于自然晾干、热风干燥、真空干燥产品。铁皮石斛干燥后多糖含量大小排列为:热风干燥〉真空干燥〉真空冷冻干燥〉自然晾干。在热风干燥条件下,铁皮石斛多糖含量最高,达31.13%;自然晾干条件下,铁皮石斛多糖含量最低,为20.72%。不同干燥工艺对石斛碱含量几无影响。【结论】热风干燥方式下的铁皮石斛有效成分含量高、能耗低,且所需设备简单,在铁皮石斛加工企业中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铁皮石斛组织培养与栽培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结合铁皮石斛的生物学特性,从不同因素对铁皮石斛种子萌发、原球茎增殖与分化、不定芽诱导与增殖、生根与壮苗的影响等方面综述了铁皮石斛组织培养技术研究概况,从栽培技术和田间管理两大方面总结了铁皮石斛的栽培管理技术研究进展,并对铁皮石斛的组织培养与栽培管理技术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对铁皮石斛需求的增加,和对其应用范围的扩展,人们对铁皮石斛培植的研究越来越深入。铁皮石斛的组织培养技术的出炉使大规模的人工栽培成为可能。在众多铁皮石斛的组织培养技术中,无菌离体组织培养出的试管苗具有很大的优势,为快时效的大量培植铁皮石斛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本文结合大量的实践经验,就对铁皮石斛试管苗的组织培养和壮苗生根技术的条件和技术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铁皮石斛锈病的病原及其发生规律,于2014年在云南省保山市龙陵县对铁皮石斛锈病进行调查,采集标本进行病原菌鉴定。结果表明:铁皮石斛锈病由花椒鞘锈菌引起,目前仅分布于云南地区,转主寄主不详。该锈菌危害铁皮石斛、球花石斛和大苞鞘石斛,造成提前落叶,影响生长和产量。该病是铁皮石斛上的一种新锈病,属国内首次发现。  相似文献   

14.
广东地区铁皮石斛林下仿野生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珍稀中药材铁皮石斛人工栽培的品质,促进广东地区林下经济的发展,以不同种源的铁皮石斛为试验材料,研究种苗类型、附生树种以及施肥方式对铁皮石斛林下仿野生栽培的影响,同时对设施栽培和仿野生栽培的铁皮石斛品质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以广东、福建、云南的铁皮石斛种质资源为材料,将穴盘苗附生于松树、杉树、龙眼树,施以控释肥,仿野生栽培效果最佳;仿野生栽培3年的铁皮石斛多糖和生物碱含量可达40.5%和0.0367%。  相似文献   

15.
开展野生铁皮石斛资源的收集评价工作,以期为铁皮石斛的人工杂交育种提供理论参考。本研究对80份野生铁皮石斛的茎生长状态和茎秆颜色进行观察描述,测定茎长、茎粗、茎节数、叶片长度、叶片宽度和叶面积等主要表型性状和石斛多糖含量。结果表明,野生铁皮石斛表型多态性丰富,直立生长植株是铁皮石斛的主要类型,占总数的43.6%;茎长变幅为16.45~33.26 cm,茎粗变幅为0.44~0.67 cm;表型性状变异系数由大到小分别为茎长叶面积叶长茎粗叶宽茎节数。表明铁皮石斛表型多态性丰富,茎长可作为铁皮石斛资源筛选与遗传改良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6.
铁皮石斛以其自身所具备的药用价值,在我国广西等地广为种植。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是铁皮石斛栽培过程中的关键技术。基于此点,文章首先对铁皮石斛组培快繁中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铁皮石斛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技术的应用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7.
以贵州、安徽、浙江3地铁皮石斛(Dendrobium officinale Kimura et Migo)与铁皮枫斗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其多糖、氨基酸和必需元素含量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多糖含量以浙江铁皮枫斗最高,达32.82%,黔产铁皮石斛叶片最低,为17.21%,含量排序为浙江铁皮枫斗黔产铁皮石斛下茎黔产铁皮石斛上茎安徽铁皮枫斗黔产铁皮石斛叶片;铁皮石斛各类氨基酸含量排序均为黔产铁皮石斛叶片安徽铁皮枫斗黔产铁皮石斛上茎浙江铁皮枫斗黔产铁皮石斛下茎;钾(K)、铜(Cu)含量均以安徽铁皮枫斗最高,黔产铁皮石斛上茎最低;钙(Ca)、锌(Zn)含量均以黔产铁皮石斛叶片最高,安徽铁皮枫斗最低;铁皮石斛多糖含量与猛(Mn)含量为显著负相关关系(r=-0.93,P0.05);甲硫氨酸含量与Ca含量,苏氨酸、亮氨酸、谷氨酸、酪氨酸、组氨酸和精氨酸含量与Mn含量均为显著正相关(r=0.67~1.00,P0.05),天冬氨酸含量与Mn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r=-0.99,P0.01);多糖含量与各氨基酸含量均为负相关关系,其中天冬氨酸含量与多糖含量相关性显著(r=-0.93,P0.05)。  相似文献   

18.
铁皮石斛根系促生内生真菌的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开展铁皮石斛根系促生内生真菌的筛选,为铁皮石斛的批量化生产提供生物防治基础。[方法]采用组织分离法对铁皮石斛根系内生真菌进行分离纯化,再通过单一回接试验将已分离内生真菌回接到铁皮石斛组培苗中,40 d后观察铁皮石斛根系生长情况,60 d后统计成活率。通过铁皮石斛根系生长指标,筛选出对根系促生作用最显著的内生真菌。[结果]从铁皮石斛根系中共分离得到21株内生真菌,筛选出8株优势促生根系内生真菌,其中回接菌株F5的铁皮石斛组培苗生根率最高,达99.00%,回接菌株F14的铁皮石斛苗成活率达100.00%,为对照组的395%。[结论]该研究成功解决了铁皮石斛移栽成活率低的难题。  相似文献   

19.
北方地区铁皮石斛温室较优栽培方式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铁皮石斛的幼苗为材料,采取育苗盘栽培、穴盘栽培、营养钵栽培和苗床栽培4种方式进行种植,通过测定铁皮石斛生长过程中的相关指标,探讨不同栽培方式对铁皮石斛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栽培方式中,穴盘栽培方式(50孔穴盘,每隔1孔种1丛)显著提高了铁皮石斛的叶绿素含量和根系活力,使铁皮石斛生长得更良好,即使在北方冬季的低温条件下,该栽培方式依然可以保证铁皮石斛安全越冬,并维持一定的萌蘖数和生长。综合分析可知,穴盘栽培方式可作为铁皮石斛工厂化生产的较优栽培方式,应用于北方地区温室石斛的大面积栽植。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内生真菌对铁皮石斛种苗生长的影响,并筛选出有利于铁皮石斛种苗生长发育的内生真菌。该研究从金钗石斛根部分离、筛选和鉴定得到3种内生真菌,将其分别配制成体积分数20%、40%和60%的液体菌剂,对铁皮石斛种苗进行接种试验。在温室栽培条件下共培养150 d后,调查统计各处理组铁皮石斛种苗生物量,并利用石蜡切片法显微观察真菌侵染情况,以及重分离真菌鉴定。结果表明,菌株FC6和FC8对铁皮石斛种苗的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且均能与铁皮石斛种苗形成菌丝团共生结构,菌株FC9则不能。通过对铁皮石斛种苗根部重分离的真菌鉴定,确定重分离得到了原接种真菌;菌株FC6和FC8能够侵入铁皮石斛种苗的根部组织,并在其皮层细胞中扩展、定殖,形成良好的共生关系。其中,菌株FC6对铁皮石斛种苗促进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