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一、选择地块,施足底肥。应选择清洁卫生,地势平坦,排灌方便,前茬应为非茄科类植物,最好也不是薯芋类蔬菜,无2~3年重茬的地块种植,不可选择发生过环腐病和疮痂病的地块。土壤以微酸性的沙壤土或壤土为宜,土质疏松、肥沃,土层深厚。实行垄作,垄距90cm,垄高30cm左右,每垄双行,株距28~30 cm,播种密度为每667m~2,4000~4800株。播种时,在垄开深3~4cm的沟,播后覆土平垄,覆土厚  相似文献   

2.
黄瓜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一、整地施肥整地要求犁两耙,深翻开沟作畦,畦宽包沟1.3米,畦面宽70-80厘米,行沟宽50-60厘米,畦高18-20厘米,畦沟宽50cm,兼作走道,畦高30cm,畦面宽80cm,再由畦中部刨沟,深20 cm,如此便将畦分成2条垄,在垄背上开小沟点播种子,株距30~35cm。一般每公顷植4.5万株左右。亩施充分腐熟优质农家肥30-50担,另复合肥50公斤,过磷酸钙100公斤,于播种行开沟深施作基肥。二、播种  相似文献   

3.
张学 《农村科技》2004,(3):23-23
方法是:如用犁播,可按行距要求,第一犁开沟下种,第二犁将豁起的土覆盖第一犁沟的种子后,将犁沟留作灌水沟。如用机播,可靠播种沟另开灌水沟。灌水时,从灌水沟引水灌溉,通过停渗作用湿润播种沟的土壤及种子。  相似文献   

4.
秸秆深埋还田开沟扶垄犁设计及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我国北方旱作地区春玉米播种时墒情不够、肥力不足的问题,提出了在秋季收获后进行深开沟、沟内铺放秸秆、覆土起垄整垄、垄上覆膜的秸秆深埋,蓄积秋冬降水的土肥水跨季节联合调控技术。研制了秸秆深埋还田开沟扶垄犁。采用对称式可翻转犁架,实现开沟、覆土、起垄、整垄联合作业。田间性能试验结果表明:该机开沟深度可以达到40cm,沟形规整,覆土效果较好,整垄效率高,垄形符合农艺要求。采用该机进行秋季秸秆深埋还田,可以有效提高土壤水分含量,提高玉米产量。  相似文献   

5.
1.豁沟渗灌。用犁播.可按行距要求,第一犁开沟下种,第二犁将豁起的土覆盖第一犁沟的种子后.将犁沟留作灌水沟?如用机播,可靠播种沟另开灌水;沟。灌水时,从灌水沟引水灌溉,灌水沟引水灌溉,通过傍渗作用湿润播种沟的土壤及种子。  相似文献   

6.
正1选地、整地应选择排水良好、阳光充足、土层深厚、沙质土壤肥沃。不宜选择地势低洼、排水不畅、质地较重的土壤耕作。以秋整地为好,整地前施腐熟厩肥30~45t/hm2,深耕细耙,以60cm垄距起垄。2播种3~4月播种,在垄上用镐开沟,开沟后都应先踩好底格子再播种,种子要均匀地播于沟内,然后用细土覆盖,覆土厚度0.5cm左右。3田间管理  相似文献   

7.
1.选品种 章丘葱、长白巨葱、泰山巨葱等. 2.育苗 2.1 播种期适宜播期为8月20日左右,于9月初出苗为宜. 2.2 播种播前施足底肥,每亩施入农家肥5000kg,每亩用种量3kg左右.播种方法有条播和撒播两种.条播:畦内按15~20cm行距,开6~8cm宽.3~4cm深的浅沟.开沟后,踩底格子,将种子播于沟中,搂平再踩格子,播后6~10天即可出苗.撒播:播前先浇底水,然后均匀撒播,覆土厚1.5~2.0cm.  相似文献   

8.
人工栽植甘草最好进行育苗移栽,即先在苗圃中育苗1年,当年秋季或翌年春季将苗移人大田栽植。育苗667米~2可移栽0.4公顷大田,比大田直接播种的成品等级率高,收获用工少。一、苗床与播种甘草种植最好选择土质肥沃、质地疏松、排水良好、富含有机质的土地。整地要深翻40厘米,同时每667米~2施优质农家肥3吨和20千克磷酸二铵作底肥,然后打成宽65厘米的垄,镇压待播。春、夏、秋三季播种育苗均可。秋播在大地封冻前进行。要在垄面上开出20厘米宽幅的沟,犁后耙平,用播种器将经杀菌剂浸过的种子均匀地播在垄面上,覆土2厘米左右,随即镇压。每667米~2播种5~8千克,如土壤墒情好,10天左右可出全苗。为防杂草,播前可在垄面喷施氟乐灵除草剂,每667米~2用量按说明书减药量  相似文献   

9.
一是选地整畦。选择中性或微酸性稻田。水稻收割时以留桩15~20厘米为好。播种前先划畦开沟,畦宽1.4~1.6米,沟宽20~30厘米.沟深15~20厘米。开沟时挖起来的泥土要均匀地抛在畦中间,畦面要整成弓背形,以利于排水。二是种薯处理。选择无病虫害、表皮光滑新鲜、单个重存20克以上的脱毒薯种。播前根据薯块芽眼的分布及薯块的大小,  相似文献   

10.
<正>一、不同根系作物施肥1、直(深)根系作物。如花生、大豆、棉花、青椒、马铃薯等作物,根系集中分布区呈倒锥体。要实行开沟施肥,沟深15厘米,施肥后合土起垄。机械起垄、施肥、播种,要把施肥犁调整到比播种犁深5~10厘米。2、直(浅)根系作物。如架豆角、黄瓜、甜瓜、西瓜、西红柿、大白菜等作物。直根下扎弱势,侧根发达,根系集中分布区呈盘状。播种行两侧各10厘米、深10厘米耕层是高效施肥区。要实行带  相似文献   

11.
在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尽管降水量较少,但把雨水集中起来,仍可不同程度地满足作物生长发育的需要。   集水分为地形集水、田间集水和根区微集水,即通过开沟、起垄、覆膜,把较大面积上的雨水集中到较小面积上,深入土壤深层。主要技术如下:   1.沟播这是一项传统经验和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的抗旱增产技术,利用开沟起垄,改善土壤水分状况。小麦沟播已有配套的沟播机具,能一次完成开沟、集中施肥、播种、镇压联合作业。对小麦的试验表明,冬前 0厘米~ 20厘米土层,沟播土壤水分比平播多 1. 5%~ 2%,有利于冬前壮苗和越冬保苗…  相似文献   

12.
<正>一、选地整地西葫芦根系较发达,耐肥水,适宜于地势高燥、土壤较肥沃、能灌能排的菜园地栽培。秋栽一般于7月底将土壤深耕25~30 cm,耙细耧平;然后按沟距1.4 m开沟,沟宽40 cm、深25 cm。整地后施基肥,沟施腐熟鸡粪15.0~22.5 t/hm2、优质过磷酸钙750 kg/hm2、硫酸钾450 kg/hm2、硫酸锌15 kg/hm2,混合均匀后覆土,并包沟起垄;肥料沟在垄面的中央,垄面宽  相似文献   

13.
干旱是吕梁市发展农业生产的主要瓶颈,全膜多垄沟播技术是在田间用畜力、人力、机械牵引开沟器开沟起等行距的垄,垄高10 cm,垄宽60 cm,采用2 m地膜全覆盖,在沟内播种作物的种植技术,具有保墒、提墒、集雨、抑蒸、增温、除草、增产的全新抗旱丰产作用,适宜在半干旱区和半湿润偏旱区、旱塬区的垣地、梯田地进行粮、棉、菜、油料等作物单作、间作及瓜菜两茬种植,使无效降雨变有效雨,旱年夺丰产。  相似文献   

14.
<正> 沟播犁是巩县回郭镇公社向阳大队王景尧研制的畜力串沟宽幅播种农具。可用于谷子、玉米、高粱、豆类等作物,也可用它耕地、松土、开沟、培土、施肥。它结构简单,造价低廉,使用方便,适用性广,简化播种程序,符合高产栽培的农艺要求,有利于夏播抢种。因为是铁茬串沟,耕种一次完成,二人二畜每天可播谷10亩。1979年麦收后  相似文献   

15.
1选地、整地与施肥选择pH值5.5~6.8,富含有机质的沙壤土栽培为宜。茼蒿为速生、浅根系植物,不必深耕,一般翻10~15cm即可。每公顷施腐熟农家肥30t,按65cm宽起垄或按1.0~1.2m宽做畦。2播种露地种植或保护地种植均可。露地种植5月上旬播种,采取垄上直播,在垄台上开一平沟,尽量增大  相似文献   

16.
一、栽培模式 1、纯播:播带1.2米,起垄双行栽培,行距60cm,株距25cm,采用地膜覆盖,于元月下旬至2月初播种,“五一”可陆续收获上市。 2、薯、棉、菜套种:播带1.6米,马铃薯种植带起垄,垄宽80cm,垄高10-15cm,元月底2月初种两行马铃薯,地膜覆盖。棉花预留行冬季种两行早熟甘蓝,甘蓝收后,起小垄移栽一行标杂A1棉花,株距27-28cm。  相似文献   

17.
垄盖沟植技术是利用机械化手段一次性完成开沟起垄、覆膜、播种、施肥、覆土、镇压等工序,将种子按农艺要求播在垄的两侧,并将垄用农膜盖住的一种旱作农业新技术.适合于我省浅山和半浅山地区小麦、油菜,尤其是种植油菜更为理想.  相似文献   

18.
1育苗移栽苗龄80天为宜,播前要进行床土和种子消毒处理。幼苗长至3叶1心时分苗,苗距8~10厘米,留双株。待幼苗长至7~8片叶、10~15厘米高时定植。2开沟起垄,覆膜栽培一般沟深25~30厘米,沟底宽30厘米,定植前7天整好垄面,并用90厘米地膜覆盖垄面,提温保墒。亩定植4000~5000穴。将苗  相似文献   

19.
不同播种方式对冬小麦生育期内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山西农业科学》2017,(3):335-339
采用大田试验,对比分析了小麦宽窄行探墒沟播技术、垄盖沟播技术、露地条播技术3种播种方式及空闲地处理在冬小麦不同生育期不同土层土壤酶活性。研究表明,任何田间处理在相同生育期,土壤蔗糖酶、碱性磷酸酶、脲酶活性均是随着土层的加深呈现递减的趋势;不同播种方式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程度不同,垄盖沟播有利于提升土壤蔗糖酶活性,但在各生育期蔗糖酶活性的变化没有规律性,小麦宽窄行探墒沟播种植土壤蔗糖酶活性不及传统的露地条播;碱性磷酸酶活性高峰期出现在小麦抽穗期,小麦宽窄行探墒沟播仅在抽穗期各土层土壤碱性磷酸酶活性大于露地,露地条播仅成熟期40~60 cm土层土壤碱性磷酸酶活性低于空地,垄盖沟播在相同生育期及相同土层碱性土壤磷酸酶活性均显著高于其他播种方式,且该播种方式可以有效地提高土壤碱性磷酸酶活性;脲酶活性高峰期出现在小麦成熟期,除空闲地外,其他3种播种方式,生育期内各土层土壤脲酶活性差异较小,小麦宽窄行探墒沟播和垄盖沟播2种播种方式并不能有效提高土壤脲酶活性。  相似文献   

20.
赵明 《河北农业》2019,(9):24-25
<正>要提高施肥效果,做到科学施肥,需根据作物、土壤、肥料特点,做到看作物、看土壤、看肥料施肥。一、看作物施肥1、直(深)根系作物。如花生、大豆、棉花、青椒、马铃薯等作物,根系集中分布区呈倒锥体。要实行开沟施肥,沟深15厘米,施肥后合土起垄。可采用机械起垄、施肥、播种、复膜,要把施肥犁调整到比播种犁深5~10厘米。不宜在花生播种沟中把种子、化肥相间放在一个平面上。2、直(浅)根系作物。如架豆角、黄瓜、甜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