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介绍了“新农科”的发展要点,以及“新农科”背景下农业工程学科的发展内容及要求。以佳木斯大学农业工程学科为例,阐述了应用型高校农业工程专业建设创新的必要性与重要性,指出“新农科”背景下高校农业工程学科教学探索的意义。结合现实情况,分析目前农业工程专业建设存在的改进空间,为后续的创新提供方向。为探索农业工程专业建设路径,提出了发展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2.
宋毅 《农业工程》2017,7(1):1-6
农业工程学科发轫于欧美,迄今有100多年的历史,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传入中国。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多种原因,农业工程学科于50年代初期被取缔,以农业机械化所代替,直到改革开放初期,才被国家列为急需加强和振兴的25门重点学科之一得到重新构建。30多年过去,农业工程作为“建设农业的工程”的学科,为我国“四化”同步发展宏伟战略做出巨大贡献。由于历史的原因,农业工程早期发展状况一直模糊不清,近年来才开始以口述历史为抓手,收集、整理这门学科发展的历史轨迹。结合为农业工程学科做口述历史的实践,介绍了农业工程学科的特点,已做口述史研究的基本情况,目前在实践中面临的困惑,提出了做好农业工程口述史的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郭雯雯  王婕 《农业工程》2020,10(1):82-85
农业工程学科作为农业学科3大支柱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直接为农业服务的应用型学科。针对农业工程专业的特点和当前农业工程的教学现状,以培养实践型人才为核心,对教学方式进行创新优化,搭建“课堂试验-校内实训-企业实习”的多元化实践教学平台,提高农业工程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科技的不断发展,21世纪的智能现代化要求产业进行相应地进步升级,实现更高效的发展。文章首先介绍了“新农科”的发展要点,展示“新农科”背景下对于农业发展的内容及要求。然后以佳木斯大学农业工程学科为例,阐述了应用型高校农业工程专业建设创新的必要性与重要性,指出“新农科”背景下高校农业工程教学探索的意义。接着结合现实情况,分析目前农业工程专业建设存在的改进空间,为后续的创新提供方向。最后在上述发展要点、意义以及问题的基础上,进行农业工程专业建设路径的思考与探索,提出相关的实际发展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5.
孙莹 《农业工程》2018,8(11):112-114
在农业高校实际发展中,专业英语教学受到广泛关注与重视。专业英语与社会发展、经济发展之间存在密切联系,全面培养学生的专业英语语言能力,能提升专业教育水平,满足当前的发展需求。因此,在农业高校发展期间,专业英语教学工作具有一定必要性,高校应予以重视,制定完善的教学方案,明确具体的教学目的与内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6.
第峰娟 《农业工程》2018,8(11):107-108
ESP(专门用途英语)教学模式对提升农业专业学生的农业专业知识水平及专业英语能力有重要作用。基于ESP理论,从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内容、考核评价体系和师资培训方面探索了如何积极创建农业专业英语ESP教学模式,有利于提升高校农业专业英语的专业性和职业性,推动我国农业专业英语教学发展。   相似文献   

7.
舒磊教授科研团队于2017年11月加入南京农业大学工学院。团队期望依托南京农业大学和英国林肯大学共同筹建“南农—林肯智能工程研究中心”,专门从事农业信息化、农业工程等领域的研究工作。 团队结合南京农业大学的农业科学和英国林肯大学的机械故障诊断、农业机器人等优势学科,以农业工程学科为依托,以建设成为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农业智能工程研究团队为目标,针对农业无线传感器网络研究领域中的关键性科学问题,重点围绕“茶用菊花采摘机器人”“植物表型信息采集与存储”“农业物联网故障诊断与农业装备故障诊断”“太阳能杀虫灯物联网应用与研究”“光伏农场物联网应用与研究”和“基于群智感知的农业大数据应用与研究”六个科研方向,开展农业物联网基础理论和人工智能在农业工程学科中的应用研究工作。 团队致力于锻炼和培养一批能为我国现代农业乃至智慧农业等行业提供技术支撑的复合型人才,为现代农业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长远和强大的技术支持与智力支持。欢迎广大海内外优秀青年才俊加入!  相似文献   

8.
刘莉 《农业工程》2018,8(5):122-124
经济全球化使中国农业日益与世界接轨,为中国农业的发展带来机遇。英语作为世界通用语言,需要农业从业人员熟练掌握。这不仅有利于快速推广我国农业,也有利于引入发达国家的先进农业技术,帮助中国农业在世界经济格局中占据有利的地位。因此,对农业高校农业英语的教学水平提出更高要求。针对农业高校农业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为中国农业的国际化发展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9.
王珍 《农业工程》2018,8(10):158-160
随着互联网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大力推进“互联网+”在我国农村电子商务的应用,借助“互联网+”的形态发展经济,是我国农村地区在未来经济发展的趋势。该文分析了“互联网+”背景下我国农业的发展现状及农村发展的困境,并提出相关对策,旨在通过“互联网+”来深化我国农业的发展进程,从而使农村电子商务与时俱进,与时代接轨。   相似文献   

10.
《中国沼气》1999,17(3)
1995年经农业部批准,由部原环保能源司与中国农业工程研究设计院组建了“农业部能源环保技术开发中心”。中心的前身是农工院原农村能源研究室,是我国农村能源学科的创建单位之一。“农村能源研究室”是国内最早成立的从事农村能源研究的机构之一。20年来,在农村...  相似文献   

11.
杜敬伟 《农业工程》2018,8(4):107-108
全球化背景下,为推进我国农业步入国际先进行列,农业院校应扛起农业类学生英语教育重任,着力培养农业专业人才的英语应用能力。农业院校可搭载互联网发展大势,利用新媒体技术,开展大学生英语微课教育,全方位提升农业院校英语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12.
刘芳 《农业工程》2019,9(5):136-138
“农业产业化”在20世纪90年代初提出之后便受到学术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速度逐步加快,农业产业化能够推动传统农业产业发展,逐步向现代化新型农业转变,更好地提升农业经济,增加我国广大农民的基本收入,有效适应新农村建设与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要求。   相似文献   

13.
张浩  梁爽  逯洲  赵晓峰  侯志广  逯忠斌 《农业工程》2021,11(11):109-111
《植物化学保护学》是植物保护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及实践性,在高素质植物保护卓越人才培养中发挥重要支撑作用。吉林农业大学从《植物化学保护学》教学内容与实践环节改革入手,重新制定教学计划,更新教学内容,突出“两性一度”建设;同时,通过“导师制”强化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加强理论教学与实验操作相结合,力争将《植物化学保护学》课程建设成为“金课”,为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植物保护一流人才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4.
李博  唐年青 《农业工程》2016,6(6):120-124
农业英语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教学目标是培养涉外农业专业人才用英语进行对外学习、交流和合作的能力。但是目前很多高等院校的农业英语课程在培养学生职业能力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通过调查研究农业英语课程教学中职业能力培养的情况,发现农业英语课程教学中职业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农业英语教学改革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包燕 《农业工程》2017,7(5):131-133
伴随着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的进步以及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农业进入到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其发展的主要方向是不断拓宽农业对外开放的程度。在全新社会背景之下,农业科技人才需要具备较强的英语口语能力,以及精通农业专业知识和技术,从而为我国的农业国际交流及合作提供支撑。基于此,英语口语的培训成为进行农业外贸交易的必要准备,该文针对英语口语在农业外贸交易中的重要性及应用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16.
刘洁  卫佳  梁秀英 《农业工程》2021,11(3):128-131
借鉴国际一流大学农业工程专业结构设置和人才培养模式,对于提高教育质量、提升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介绍了美国普渡大学农业与生物工程系本科生学科专业设置概况,分析各培养环节的设置目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效果,探讨教学实践中各类问题的产生原因与应对策略,并思考在“新工科”建设过程中推进学生创新思维训练与实践能力培养的可行途径,以期为学科专业建设、教学模式优化和学生能力培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针对《汽车拖拉机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学生积极性不高、动手能力弱化及“三创”(创意、创新、创业)能力不足等问题,依托学校教改项目对以上问题进行梳理及分析,深挖课程思政元素,构建《汽车拖拉机学》课程思政的技术路线。采用“互联网+”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形成“实验-竞赛-科创-孵化”的“三创”实践教学体系;细化以“学生为本”的课程评价内容,提高了课程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工匠精神+知农爱农”的“三创”型农业工程人才的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