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为探究消费者感知对绿色农产品购买意愿的影响,以新型绿色农业发展模式的代表CSA为例,通过对国内8个具有代表性的CSA农场的820个消费者进行问卷调查,并构建理性行为理论拓展模型来研究消费者感知视角下绿色农产品购买意愿的形成机理。研究发现:消费者绿色农产品感知价值和食品安全感知风险对绿色农产品购买意愿均具有正向显著影响;主观规范和态度在消费者感知和绿色农产品购买意愿之间分别起中介作用,并形成链式中介作用;经济收入正向调节消费者食品安全感知风险对态度的影响。因此,要想增强消费者感知价值,提升消费者绿色农产品购买意愿,不仅要构建消费者社群,促使其对消费者行为产生引导和规范,进而提升消费者对绿色农产品的认知和信任,而且还要促进多元主体协同发展,推进绿色农产品可持续发展,进而提高绿色农产品供给能力和降低绿色农产品价格。  相似文献   

2.
培育地理标志品牌是乡村振兴战略中亟待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然而,当前消费者对地理标志产品认知并不高,直接影响了地理标志品牌竞争优势的发挥。基于线索利用理论和真实性理论,运用准实验方法,探讨了根脉诉求("地脉"与"文脉")和产品类型("初级农产品"与"加工农产品")的交互作用对消费者地理标志产品购买意愿的影响。结果表明,"地脉"诉求更有利于提高消费者对初级农产品的购买意愿;"文脉"诉求更有利于提高消费者对加工农产品的购买意愿。"地脉"诉求主要是通过强化感知自然性,进而增强消费者对初级农产品的购买意愿;"文脉"诉求主要是通过强化感知传承性,进而增强消费者对加工农产品的购买意愿。因此,为了提升地理标志产品的推广效果,营销主体应高度重视地理标志产品广告诉求的内容管理,基于产品属性特征采用针对性的诉求信息。  相似文献   

3.
《安徽农业科学》2020,(5):221-225
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将信任作为中介变量,研究消费者购买进口油的风险感知、产品的区域品牌、政府部门和企业形象的影响以及参考信息对购买意愿的影响。结果表明:风险感知显著负向影响购买意愿,区域品牌及参考信息显著正向影响购买意愿,政府部门和企业形象对消费者的购买意愿无显著正向影响,信任对所有变量都能起到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4.
在梳理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以日照绿茶为例,引入感知价值变量,探讨农产品区域品牌形象与购买意愿的关系,将农产品区域品牌形象分为区域产品或服务形象、使用者形象、区域产业形象三个维度,构建了农产品区域品牌形象与消费者购买意愿的模型,采用问卷调查法收集数据,通过层级回归模型解释和验证农产品区域品牌形象各维度直接影响消费者购买意愿还是通过感知价值起间接作用。结果表明,农产品区域品牌形象各维度对消费者购买意愿均有显著正向影响,感知价值在区域农产品形象与购买意愿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新疆乌鲁木齐市的消费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298位消费者的调查数据进行分析,了解消费者对普通农产品的安全状况感知、消费者对可追溯农产品的认知水平与关注程度及购买和支付意愿。研究结果表明:消费者具有较高的风险感知意识,对可追溯农产品的认知水平和关注程度不高,绝大多数消费者具有购买可追溯产品的意愿,但部分消费者不愿意为此支付额外的费用。  相似文献   

6.
网络口碑对消费者网上购买农产品具有重要的参考作用。本文基于价值接受模型,通过构建口碑数量、感知有用性、信任度在感知价值以及农产品网购意愿之间的关系模型,实证分析了网络口碑对农产品网购意愿的影响及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网络口碑数量、信任度显著正向影响感知价值,但感知有用性对感知价值影响作用不显著。感知价值显著正向影响农产品网购意愿,并在网络口碑与农产品网购意愿之间发挥了部分中介效用。  相似文献   

7.
生鲜农产品电商相继进入市场,使生鲜农产品的网络化迅速成为一个热门的经营方式。为研究影响消费者网购生鲜农产品意愿的因素,从影响因素角度构建调查问卷,综合所有变量因素建立测量量表,采用SPSS 19.0软件对问卷调查的有效数据进行Logistics模型分析。研究发现:消费者个体特征中消费者的性别、文化程度以及是否有网购生鲜农产品的经验,这三个因素对消费者网购生鲜农产品意愿有显著影响;产品属性方面,到货产品质量安全有保障、产品种类丰富、产品价格低,消费者购买意愿越强烈;网站服务质量方面,网站广告描述与实物一致,客服在与消费者沟通过程中有主动推荐的行为,售后服务完善,网络支付安全便捷,均能促使消费者购买意愿增加;消费者感知到货产品的质量是否有保障、客服推荐是否符合消费者心理预期、退换货是否及时这三个因素,是风险感知中影响消费者网购意愿最强烈的因素。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消费者对农产品电子商务的支付意愿,基于问卷调查的方式,构建7个变量和消费者个人特征因素,运用Logistic模型分析各因素对消费者支付意愿的影响。结果表明:产品质量、信息安全、售后服务、便利高效4个变量与消费者支付意愿有正向显著关系,支付风险与消费者支付意愿有负向显著关系,网站设计和低价享受对消费者支付意愿并没有很强的影响;个人特征因素中受教育程度与月收入对支付意愿有影响,性别与年龄对支付意愿没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9.
为探究农产品标识认知和消费习惯对消费者绿色农产品溢价支付意愿的影响,基于计划行为理论构建影响绿色农产品溢价支付意愿的分析框架,以绿色鲜食马铃薯为例,以北京、郑州、成都3个城市402份消费者调查数据为基础,运用条件价值法评估城市消费者对绿色鲜食马铃薯溢价支付意愿;在此基础上,运用Ordered Logit 模型分析行为态度变量、主观规范变量和知觉行为控制变量对绿色鲜食马铃薯溢价支付意愿的影响。结果显示:1)城市消费者绿色鲜食马铃薯平均溢价支付意愿处在10%~30%,整体意愿水平较低。2)行为态度变量对绿色鲜食马铃薯溢价支付意愿有显著影响。购买场所便利性越高,消费者溢价支付意愿越高;消费者对普通马铃薯品质感知越好,其溢价支付意愿越高。3)主观规范变量也会显著影响城市消费者对绿色鲜食马铃薯溢价支付意愿。其中,相较QS产品标识和有机产品标识,消费者的绿色产品标识认知水平对其溢价支付意愿影响最大。4)知觉行为控制变量对绿色鲜食马铃薯溢价支付意愿的影响也十分显著。年龄较大,且健康状况越好的男性消费者更愿意为绿色鲜食马铃薯支付较高的溢价。因此,应从加强绿色农产品价值宣传,提升消费者的绿色产品标识认知水平,提高消费者购买绿色农产品便利性等方面培育绿色农产品市场,促进农业绿色发展。  相似文献   

10.
转基因农产品的出现解决了粮食短缺问题,但一直都极具争议,加之网络自媒体的迅速发展,媒介舆论推动了转基因风险的社会放大,居民对转基因风险感知与购买意愿造成了严重影响。本文以杭州市临安区、萧山区和江干区为代表,随机抽取214名的受访者展开调查,运用有序多分类回归模型对媒介化风险放大下居民购买转基因农产品的意愿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媒介正面风险信息正向影响购买意愿;媒介负面风险信息负向影响购买意愿;受媒介正面风险信息影响,风险感知降低,购买意愿增强;受媒介负面风险信息影响,风险感知升高,购买意愿减弱;风险感知在媒介风险信息与购买意愿起部分中介作用。根据上述结论,本文提出了有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11.
营养强化型农产品作为创新型农产品,提高了农产品中微量营养元素的含量,可有效解决中国普遍存在的隐性饥饿问题。以双加工认知模式为中介变量,采用2(宣传方式:图片宣传、文字宣传)×2(价格增长幅度:低幅度、高幅度)的情景模拟试验法,分析了价格及宣传方式的交互作用对消费者购买营养强化型农产品的影响。结果表明,文字宣传比图片宣传更能让消费者愿意购买价格增长幅度低的营养强化型农产品;图片宣传比文字宣传更能让消费者愿意购买价格增长幅度高的营养强化型农产品。利用文字对价格增长幅度低的营养强化型农产品进行宣传时,消费者更常启用分析式信息加工系统。  相似文献   

12.
为提升消费者参与意愿,推进社区支持农业(CSA)的本土化发展,基于820份消费者调查问卷,通过构建多元回归模型对绿色认知对消费者参与CSA意愿的影响,以及感知价值在绿色认知和消费者参与CSA意愿之间的中介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农业污染认知、绿色农产品认知和绿色政策认知对消费者参与CSA的意愿均具有正向显著影响,其中,绿色农产品认知的影响最明显。2)功能价值、服务价值和环境价值在农业污染认知、绿色农产品认知、绿色政策认知和消费者参与CSA意愿之间均具有正向显著中介作用,其中,功能价值的中介效应值最高。因此,应促进多元主体协同发展,这不仅能够提高消费者的绿色认知水平,促使其形成绿色消费意识,增强其参与CSA的主动性,而且还能够促使生产者完善CSA农场的经营管理,并使其与消费者建立互信关系,进而提升消费者对CSA的感知价值。基于此,才能提升消费者参与CSA的意愿,并为CSA的本土化发展构建稳固的社会基础。  相似文献   

13.
以江苏省5个市540个消费者的调查数据为依据,应用结构方程统计分析方法,就消费者对市场中现有猪肉产品的风险感知和消费行为进行调研。结果表明,消费者在购买猪肉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不同程度的担忧。在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的5个因素中,技术支持对消费者购买意愿及降低消费者风险感知的总影响最大,其次为产品质量和购买环境。风险感知的中介作用为不完全中介,企业应加大冷鲜柜、冷链运输、可追溯系统的投资力度,使技术支持不断升级,严格把控产品质量;同时,政府应向消费者增加食品安全信息供给,加强监督力度,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降低消费者的风险感知,从而有效提高消费者对品牌猪肉的消费意愿。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消费者对可追溯牛肉的偏好情况,基于北京市实地调研的400份消费者问卷数据,利用假想价值评估法研究消费者对可追溯牛肉的支付意愿,重点关注的是依据计划行为理论并选用有序Logistic模型分析消费者对可追溯牛肉支付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北京市消费者对可追溯牛肉的认知水平较低;但信息强化后,消费者对可追溯牛肉又表现出较高的认可程度,只有4.75%的受访者不愿意为可追溯牛肉支付额外价格;然而,只有20.00%的受访者愿意为每千克可追溯牛肉额外多支付至少20元,参考当前北京市可追溯牛肉的市场价格,消费者对可追溯牛肉的支付意愿还是偏低;风险感知障碍、辨别能力障碍、经济实力障碍、牛肉购买数量和年龄这些变量显著影响消费者对可追溯牛肉的支付意愿。根据本研究结论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发展优质特色农产品电子商务是优化产品产业结构、推进农业结构性改革的有效途径。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多元回归分析研究了特色农产品网络消费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消费者期望、感知有用性以及消费者创新性显著影响特色农产品消费者网络购买意愿,而感知风险对特色农产品网络消费行为没有显著影响。研究启示:提高特色农产品质量与网络消费服务的可靠性,根据消费者创新人际差异开展个性化营销以及通过提升物流配送效率、增强特色农产品网络消费有用性感知。  相似文献   

16.
以生鲜农产品在线评论的质量、形式、数量、效价及评论者的资信度作为自变量,引入消费者感知风险和感知有用性作为中介变量,探讨这些因素对消费者购买决策的影响.结果表明,生鲜农产品在线评论的质量、效价、形式显著影响感知风险;生鲜农产品在线评论的质量、效价、形式以及评论者的资信度显著影响感知有用性;感知风险及感知有用性显著影响购...  相似文献   

17.
广东省消费者对食用农产品标识的认知及支付意愿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农产品标识是传播农产品信息的有效途径,能够消除农产品信息不对称现象。广东省于2009年率先在我国颁布实施了农产品标识市场准入制度,因而其消费者具有较好的认知基础。通过对广州、湛江、东莞和惠州4市消费者进行实地调研,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重点研究消费者对农产品标识的认识水平以及影响其支付意愿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消费者对加贴标识农产品的认知水平和支付意愿具有正相关性,即认识水平低,支付意愿也低;另外,年龄、收入、文化程度、支付能力和农产品价格也是影响消费者支付意愿的重要因素;其中,农产品价格与支付意愿负相关,其他影响因素与支付意愿正相关。  相似文献   

18.
马欣悦  王慧 《江西农业学报》2023,(12):200-207+215
基于349份农产品电商直播消费者问卷调查数据,运用SOR模型,从可视性、交互性、KOL、文化情感因素、直播间场景和氛围5个维度,以感知价值和感知信任作为中介变量,探讨了消费者对电商直播农产品的购买意愿。结果表明:交互性在消费者购买直播农产品时的影响最显著,与其他因素均呈正相关关系。因此,应该提升消费者在直播间的交互体验感、提高直播间带货主播的职业素养、增加直播内容的文化内涵、丰富直播场景、提高消费者信任,以创造出良好的农产品直播环境,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意愿,从而加快乡村振兴的步伐。  相似文献   

19.
可追溯体系是保障我国食品安全的重要手段,而消费者对可追溯食品的支付意愿对完善可追溯体系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北京、上海和济南消费者调查问卷获得的数据,采用二元Logit模型,测算与分析消费者对可追溯牛肉、豆芽和生菜的支付意愿及影响因素,并对比分析消费者对不同地区和产品的支付意愿差异。结果表明,消费者普遍了解可追溯体系,但对其认知深度有待进一步提高;消费者愿意为可追溯食品支付额外费用,与实证结果一致,回归测算得到消费者对可追溯豆芽、生菜和牛肉的支付意愿分别为7.341元/kg,7.941元/kg和19.139元/kg,普遍高于国外支付水平。影响不同产品支付意愿的因素存在差异,但产品价格、购买场所、风险感知、健康状况和收入水平是共同推动因素;不同地区的各产品支付意愿差异并不明显,并与整体结果较为一致。因此,企业应合理分类定价,逐步拓展可追溯市场;深化消费者认知,提高其风险感知;推动多主体共同参与,完善可追溯体系。  相似文献   

20.
生鲜农产品网购的发展过程中,不同的电商运营模式各具特色,且生鲜农产品具有的"生"和"鲜"等特点,使得消费者对于其网购具有较强且独特的感知风险。研究以水果网购为例,将电商运营模式分为综合型平台和自营型平台,消费者决策阶段分为支付前和支付后两阶段,细化研究不同情境下的感知风险。结果显示:(1)不同感知风险维度在不同的情境下的重要性表现不同。(2)各感知风险维度在各决策阶段存在不同的动态变化趋势。(3)消费者个人特征对感知风险存在影响。细化风险感知研究,既能有针对性地引导各电商平台的建设,又有利于消费者获得更好的消费体验,促进生鲜农产品的网络交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