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李子然 《农业工程》2018,8(4):59-60
草业与畜牧业是相辅相成的,草业的发展会带动畜牧业的发展。半农半牧区、农区和城镇可以按照本地的优势,因地制宜对草业进行开发建设,并通过半农半牧区和农区相结合的形式,有效促进草业和牧业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
本文就我国牧区资源特点,分析了牧区灌溉草业发展的持续能力及障碍因素,提出了我国牧区灌溉草业可持续发展主要举措:建立水、草、畜平衡发展体系;合理利用水资源,发展节水型灌溉;建立永久性人工饲草料基地;强化灌溉草业科研与科技推广力度等基本构想  相似文献   

3.
本文就我国牧区资源特点,分析了牧区灌溉草业发展的持续能力及障碍因素,提出了我国牧区灌溉草业可持续发展主要举措:建立水、草、畜平衡发展体系;合理利用水资源,发展节水型灌溉;建立永钫生人工饲草料基地;强化灌溉草业科研与科技推广力度等基本构想。  相似文献   

4.
制约大同市牧草快速发展因素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农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化,大同市做出了农业生产的发展方向由以种植业为主,转变为以畜牧业为主的农、林、牧协调发展的战略选择。发展畜牧,草业为先。草业是否大成,是畜牧业能否良性发展的先决条件。1.大同市牧草生产的现状大同市山多坡广,历史上就是中原粮区向草原牧区过度  相似文献   

5.
加强农机服务体系建设 努力提高农机服务水平崔旺赤峰克旗农机局赤峰克旗是半农半牧区,耕地面积2.1万公顷,草牧场177万公顷,农牧业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的2/3,由此决定了农牧业机械化事业在克旗农牧业生产中的重要地位。近年来,克旗农机系统根据旗委、政府《...  相似文献   

6.
加强农机服务体系建设努力提高农机服务水平崔旺内蒙古赤峰克康是半农半牧区,拥s耕地面积7.1万公顷,草牧场177万公顷,农牧业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的2/5,由此决定了农牧业机械化事业在赤嗲克旗农牧业生产中的重要地位。近年来,赤峰克旗农机系统根据旗委、政府...  相似文献   

7.
1 牧区水利的重要性我国草地总面积60余亿亩,占国土面积的40%,为全国现有耕地面积的3倍。牧区(含半农半牧区)草原面积43亿亩,占全国草地面积的70%。其中可利用草原面积33亿亩,中干旱草原(15.6亿亩)和荒漠草原(11.4亿亩)占82%。牧区至今尚有缺水草原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半地下日光温室的实际应用和理论分析,总结出半地下日光温室的建设技术和机械配套,以及温室的技术参数,提出半地下日光温室在大同市广泛推广和建设的前景。  相似文献   

9.
2011年是内蒙古牧区牧民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的第二年,自治区安排财政专项补贴资金6780万元,用于对牧民购机实行累加补贴。在中央财政资金补贴30%的基础上,自治区财政资金累加补贴20%,使补贴比例达到50%。补贴区域范围是自治区33个牧业旗和21个半农半牧旗县的牧业苏木镇,  相似文献   

10.
根据半干面主要特点,阐述了半干面变质的主要原因和半干面中微生物的主要来源,包括原料、工艺、水分等方面。重点阐述了国内现有半干面生产加工过程中延长货架期的方法,探讨了现有杀菌工艺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高温高湿杀菌的解决方案,并对于半干面延长货架期的方法做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研究黄土高原的土地利用变化,可为其生态建设提供重要的决策依据。基于CA-Markov模型,分析了黄土高塬沟壑区黑河流域1985-2000年土地利用变化的趋势、速度、类型及其与地形的关系,并模拟了2015年土地利用情景。结果表明,黑河流域以耕地和中覆盖草地为主;1985-2000年林地和农地减少,草地和建设用地增加,其他类型变化很小;林地和草地相互转化与耕地转出是两大变化类型;土地利用变化主要发生在沟壑区。CA-Markov模型模拟的2000-2015年土地利用将保持1985-2000年的变化趋势,因此,需加强耕地保护措施,推进退耕还林草工程,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承德围场地区土壤水分扩散率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通过试验研究了承德围场地区的土壤水分扩散率,结果表明:土壤剖面的水分扩散率在1.0×10-2~1.6×10 cm2/min变化,尤以第2层即耕作层土壤水分扩散率最大,第3层最小。扩散率与含水量符合经验公式D()θ=aebθ,呈指数函数变化,经统计分析均达到显著水平;土壤容重、孔隙大小、孔隙类型及土壤颗粒组成中粘粒含量对土壤水分扩散率都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刘萍  翟改霞  贺刚 《农业工程》2013,3(1):42-43
如何保证草原畜牧业的有序高效发展是一项重要的课题。对此,提出了发展草原畜牧业有必要进行示范工程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以内蒙古凉城马头山片区自然资源禀赋、农业产业基础、区域政策导向、市场需求和片区发展方向作为研究内容,提出北方农牧交错带地区现代农业发展应以产业集聚为策略。采取实地调研、统计分析、数学模拟、微观定量计算和宏观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构建农牧林复合的生态农业模式,环境承载力内的循环农业模式,以及通过人工干预治理的休闲农业模式,对农牧交错带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和乡村振兴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5.
鄂尔多斯景观格局演变与景观生态网络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鄂尔多斯市为典型研究区,以2000、2005、2010、2015、2018年研究区景观格局数据和气象水文数据为研究素材,基于复杂网络理论、景观生态学和GIS空间分析技术,定量研究鄂尔多斯市景观格局的时空演变规律,并探究各级子流域的水源涵养深度,再将研究区景观格局演变数据和生态水文数据与由多个决定景观特征的因子构建的景观生态网络进行耦合分析,为研究区景观格局优化及生态环境建设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在研究期内鄂尔多斯市的耕地不断减少,林地、草地、水域和建设用地均有一定程度的增加;景观演变主要是耕地、林地和水域之间的转化,林地、水体的景观演变最为剧烈,耕地、草地和建设用地相对平稳;鄂尔多斯地区整体水源涵养能力偏低,相对而言,东部地区的水源涵养能力高于西部地区,随着时间的推移,水源涵养深度高值逐渐南移;构建的鄂尔多斯市景观生态网络共342个生态节点、402条生态廊道,基于度低者优先的增边策略增加了119条廊道;优化后的网络连通度和连通鲁棒性均明显提升,网络中生态流更为畅通。  相似文献   

16.
我国牧区水利发展模式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述了区域性水草畜系统平衡是牧区生态水利的核心,在牧区水利建设中要树立解决草原生态退化问题主要依靠大自然自我修复能力的指导思想,以“水-草-畜”系统平衡为基础,研究提出了牧区水利建设的模式和目标,到2020年全国牧区基本达到冬季补饲水平,部分地区达到冬季舍饲水平,使全国2.25亿hm2可利用草原实现冬季轮牧、休牧和禁牧,尽快恢复草原生态和生产功能,并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牧区水利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land use/cover change,LUCC)是当前全球变化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近20年来,受自然环境和人文社会经济双重影响的海南岛土地利用变化显著,但其时空动态变化特征及其格局尚不明确。基于GLC30全球地表覆盖数据,分析了海南岛近20年来土地利用时空分布格局、时空动态变化。结果表明,海南岛土地利用/覆盖类型空间分布格局以耕地和林地为主,耕地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林地主要分布在中部山区。2000—2010年海南岛土地利用时空变化格局以林地面积增加为主,主要由耕地、草地、湿地和水体转化而来;2010—2020年海南岛土地利用时空变化格局以耕地和建筑用地显著增加为主,耕地增加主要来源于林地的转化,建设用地的增加则来源于耕地和林地。2000—2020年,海南岛林地和建筑用地面积显著增加,耕地和草地明显减少;湿地、水体、裸地和海域的面积变化较小。林地增加的区域主要分布在海南岛中部山区及东北部文昌市,大部分由草地转化而来;建筑用地主要来自于耕地、林地和草地的转化,另一部分则来自于湿地、水体和海域的开发,主要分布在海南岛沿海城镇居民点的周边地区;耕地减少主要是转化为林地,分布在海南海口、昌江、琼海和万宁等市县;草地减少区域主要分布在海南岛中部山区,转化为林地。2000年、2010年和2020年海南岛土地利用程度在各个时期变化较小,总体数值处于中间偏上水平,表明海南岛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稳定性较高,人类对土地的开发强度适中。通过本研究可为海南岛土地利用合理开发及未来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8.
内蒙古牧区地处中高纬度内陆区,受降水、气温、日照等气候条件的作用,草原地带性分布十分明显。在草原植被和气候条件的综合作用下,牧草对水分的需求和草地对水分的消耗也存在一定差异,研究我区各类天然草场的耗水量,揭示其供、耗水矛盾,不仅可为提高草地生产力提供技术指导,也可为牧区旱灾的评价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新疆伊犁州直人工草场生产机械化技术,包括技术要求、配套机具、田间管理、收获和安全事项,为当地牧草机械化的发展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分析了新疆地区近儿年来的蝗灾发生状况.以及所采取的各种有效的防治措施,提出了地面人工化学防治在灭蝗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并介绍了该地区最新研制的用于草原灭蝗的大型自走式超低量喷雾机具及其工作原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