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2017年,我区编制完成以全域为范围的《宁夏回族自治区空间规划》,规划科学划定生态、农业、城镇空间以及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优化空间布局,把宁夏总体空间格局划分为"一带三区、一主两副","一带"即指沿黄城市带,"三区"即北部平原绿洲生态区、中部荒漠草原防沙治沙区和南部黄土丘陵水土保持区;"一主"指银川都市圈,"两副"指固原、中卫两个副中心城市。规范开发行为,统筹各类空间性规划,推进"多规合一",形成了  相似文献   

2.
正2016年6月,宁夏开展空间规划(多规合一)试点。该试点是宁夏成立以来首次承担由中央部署的重点改革工作,是继海南之后,中央批准的第二个空间规划改革试点省(区)。试点的核心任务是以主体功能区规划为基础,整合住建、国土、环保、交通、林业、农牧、水利等规划,在开展《宁夏环境承载能力评价》和《宁夏国土开发适应性评价》的基础上,科学划定生态、农业和城镇空间以及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和城镇开发边界即"三区三线",制定  相似文献   

3.
国土空间规划引领下的我国自然保护地规划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国土空间规划改革引领的背景下,探讨自然保护地规划体系、规划路径及难点对我国自然保护地规划理论与方法、规划制度确立和完善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文中论述了国土空间规划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协同推进,分析了自然保护地体系重构和“三区”划定工作中综合评价、整合、归并的研究难点,厘清了从国土“三调”到生态保护红线划定过程中的三阶段技术关键点,即编码转换和基数转换摸清本底、生态保护优先的评价技术、综合分析与三线划定;提出了我国自然保护地规划体系融入5级3类国土空间规划的路径,即应开展全国、省域自然保护地体系规划并对接融入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专项规划分国家级、省级和自然保护地单位3个级别,详细规划应包括控制性规划、设计与施工等;通过上述探讨,明晰我国自然保护地“三区”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划定的研究难点,提出自然保护地规划融入国土空间规划路径的设想。  相似文献   

4.
周永兴 《林业调查规划》2020,45(1):164-167,172
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是党中央治国理政坚强意志和决心战略,是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的3条控制线之一,科学评估生态保护红线是落实中央战略意志,实施国土空间管控,促进地方管理事务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文中阐述云南省现有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情况,分析尚存在着的生态保护红线与现状地类、规划、各类矿业权的交叉冲突以及与自然保护地矛盾冲突等问题,挖掘存在问题的原因,从评估目标、技术准备、评估工作的组织实施以及自然保护地调整、生态保护红线调整、3条控制线重叠的协调等方面对生态保护红线评估工作进行研讨。  相似文献   

5.
<正>近日,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的若干意见》,提出到2020年年底前,全面完成全国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勘界定标,基本建立生态保护红线制度,国土生态空间得到优化和有效保护,生态功能保持稳定,国家生态安全格局更加完善。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并实行严格保护,是党中央、国务院站在对历史和人民负责的高度,对生态保护作出的战略部署。从"耕地红线"到"生态红线",  相似文献   

6.
云南省出台《云南省生态保护红线评估实施方案》作为全省生态保护红线评估调整工作的总纲,提出严守底线约束、夯实工作基础、全面收集资料等工作规则,要求做到统一数据、统一底图、统一机制、统一流程,并制定了生态保护极重区要做到应划尽划,加强与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工作的衔接,整合优化后的自然保护地纳入生态保护红线等调整规则。统筹生态保护红线评估调整、永久基本农田核实调整和城镇开发边界划定三项工作同时推进,质量上做到层层把关,评估调整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严守云南省生态保护红线格局,提升生态功能,有效解决了各类矛盾冲突。但仍存在部分地方政府和部门重视程度不够,重项目轻保护以及统筹协调不足,部分项目调出理由不充分等问题。藉此,提出政治站位要高,转变思想观念,横向对接要到位,处理好与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的关系等建议。  相似文献   

7.
数字     
正湖北划定生态保护红线4.15万平方公里湖北省政府近日正式发布《湖北省生态保护红线》,划定的生态保护红线总面积4.15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国土面积的22.3%。湖北生态保护红线总体呈现"四屏三江一区"基本格局。价值6亿元虚拟币盗窃案告破由高智商、专业化网络技术人员组成的黑产犯罪团伙的三名嫌疑人,全部落网。西安市反诈骗中心初步查明该团伙所涉案件的案值高达6亿元。这也是至今为止,国内同类案件的最高案值。截至8月17日,这起黑客盗窃虚拟货币案正式告破。  相似文献   

8.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牢固树立生态红线的观念,在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上,不能越雷池一步,否则就应该受到惩罚。划定生态红线的意义就在于要把需要保护的生态空间、物种严格保护起来,这是构建我国生态安全战略格局的底线,也是维护代际公平、留给子孙后代的最大、最珍贵遗产。生态红线是我国继"耕地红线"后,另一条被提升到国家层面的"安全线",体现了党和国家加强自然生态系统保护的坚定意志和决心。  相似文献   

9.
划定生态红线区域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改革措施,为了使生态红线区的生态保护和改善环境功能得到持续发挥,必须要调动生态红线区保护和建设的积极性,建立生态红线区综合性生态补偿机制。本文从生态红线区生态补偿对象、补偿范围、资金来源渠道、补偿方式、补偿内容和考核监督方案四个方面探索了生态红线区域的生态补偿机制,对促进我国生态补偿机制的完善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正根据《若干意见》和原环境保护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出台的技术规定,市政府组织相关部门划定了北京市生态保护红线。北京市生态保护红线面积4290平方公里,占市域总面积的26.1%,包含水源涵养、水土保持、生物多样性维护和重要河流湿地4种类型。从空间分布来看,北京市生态保护红线呈现为"两屏两带"格局,"两屏"指北部燕山生态屏障和西部太行山  相似文献   

11.
从"风景园林"介入新型城镇化生态过程、基于绿色基础设施导向的城市生态弹性开放空间规划、基于灾害风险评估的风景园林应急避险功能空间设计、基于自然与文化遗产地整合保护的空间网络调控建构、基于生态绩效的节约型城市绿色空间适宜性生长优化、基于现代农业生产方式的新型城镇体系空间模式布局、基于协同理论的高密度城镇化区域生态景观整体演变总共7个层面,聚焦于新型城镇化视野下的风景园林规划的国家政策,并梳理了生态城镇规划的相关重要理论要旨。  相似文献   

12.
随着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工作的完成,广西生态保护红线已由“划定”阶段转入“严守”阶段,对红线范围内林地实施严格管理。针对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内人工商品林保护与利用的矛盾,按照《关于加强生态保护红线管理的通知(试行)》,根据国有经营单位、林农对人工商品林采伐的实际需求,对人工商品林斑块的面积、空间分布和权属特征等进行分析,提出属性调整、逐步转换为公益林、政府赎买、生态保护红线调整和保留部分人工商品林的人工商品林调整对策。  相似文献   

13.
指出了根据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结合苏州城市发展规划,从改善提升园区环境质量和生态功能的角度,树立错位发展、集约发展、绿色发展以及城市与产业协调发展的理念,合理规划发展定位、规模、功能布局等,来促进园区转型升级,保障区域人居环境安全。近年来,生产制造型企业需要落实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要求,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化学需氧量、氨氮、总磷、重金属等污染物的排放量,切实维护和改善区域而制定具体的整改措施。园区某外资企业积极响应环保法规和当地环保政策的要求,对喷涂废水采取树脂回收和MVR蒸发工艺,对废水中的氨氮和镍进行有效彻底去除。分析了该工程的设计情况和运行情况,提出了应保证其符合《江苏省生态红线区域保护规划》《江苏省国家级生态保护红线规划》《苏州工业园区生态红线区域保护方案》生态红线区域保护规划的要求;不新增废水,符合《江苏省太湖水污染防治条例》《太湖流域管理条例》和《苏州市阳澄湖水源水质保护条例》的相关规定,满足当地环境保护规划,促进当地绿色GDP的快速增长。  相似文献   

14.
指出了近年来随着重庆市龙溪河流域的快速发展,污染问题也日趋突出。以梁平区龙溪河流域为例,通过分析污染物行业分布特征及空间分布特征,结合梁平区龙溪河流域城乡空间格局、生态安全格局及长江大保护对城镇水环境的治理要求,提出了"一核、两带、四区、多点"的水环境综合治理总体格局,为梁平区龙溪河流域污染治理提供了理论支撑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针对当前高原寒地特殊地理环境及社会经济条件制约下,生态红线斑块连接度低、生态保护压力大等现实问题,以西藏索县为研究对象,通过景观格局指数,提取生态保护红线斑块连通性特征;基于电路理论构建景观电阻面,识别生态廊道并构建生态网络,同时对生态改善区域进行等级划分。结果表明:索县境内共有128个生态保护红线斑块,形成318条生态廊道与39条潜在廊道;红线源地及廊道多分布于县域西部及南部,而东部及北部存在明显断层现象,应增设踏脚石提高分散斑块连通性;基于现状条件与发展愿景,划定了两级生态改善区,并构建了“三片、两带、多廊道、多节点”的生态网络。  相似文献   

16.
将青岛市禁止开发区域、生态评估重要区域和其他重要区域进行空间叠加处理,构建生态保护红线空间,再将其与各种空间规划、永久基本农田、建设用地和已批准的重大项目区域等叠加进行协调性分析,对红线区域进行核减,同时将市内其它具有重要保护价值的河流、水库和林地等增补进红线区域,得到生态保护红线区总面积为1 067.26 km~2,1943个斑块,占陆域国土面积的9.47%,分生物多样性维护、水源涵养和土壤保持3类生态功能区,面积分别为614.36 km~2、275.23 km~2、177.7 km~2。提出明确红线管理部门,加大考核和问责力度;构建查询系统,建设监测监管平台;开展保护研究,建立生态补偿制度等红线管控对策。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坚定不移实施主体功能区制度,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区定位推动发展,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按照这一要求,推进国家公园体制的建立,对于进一步优化和完善我国的生态保护体系、理顺保护区管理体制、缓解保护与发展的矛盾、优化国土空间布局、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8.
指出了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时期新形势下做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是推进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守住国家生态安全底线、建设生态文明的一项国家战略。基于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指南和沙坡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特征,明确了划定原则和技术路线,采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对沙坡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了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并对划定结果进行了成效分析。  相似文献   

19.
正全国人大代表江香梅认为,我国虽然划定了林业生态红线,但林业生态红线划定及保护机制仍未真正建立,在生态红线的划定、实施主体和保护措施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目前,国家对生态红线的概念不是很明确,比如目前对林业生态红线的划定,大都是各级林业部门根据现状和发展目标确定的。但规划目标是一个争取目标,可能实现,也有可能难以实现,而生态红线是无条件应达到的最底线,是一个最低的临界目标,两者显然不是一个概念。  相似文献   

20.
生态保护红线是国家层面的"生命线",其中林业生态保护线是生态保护红线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本质上讲,林业生态保护线是林业部门提前介入、提前做好林业领域生态保护红线的举措,为正在开展的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工作提供基础,有力推动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工作顺利开展。结合广东省已完成林业生态保护线划定工作实践,探讨林业生态保护线划定的背景、方法、过程及存在问题,提出制定管理办法、完善保护制度、加大培育力度、提升管理水平等对策,对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