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十四、加强农村劳动力和农民工技能培训。为适应工业化、城镇化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需要,制定实施农村劳动力技能就业计划和农民工技能提升计划。继续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完善农村劳动力和农民工培训补贴办法。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和远程教育等现代手段,向农民传授外出就业基本知识。继续组织实施技能扶贫计划,重视抓好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支持用人单位建立稳定的劳务培训基地,开展订单式培训。  相似文献   

2.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有利于农民增收,有利于农民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有利于城镇化发展。近年来,我市采取了多种措施,积极改善农民工务工环境,保护农民工合法权益,有力地促进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全市农村劳动力转移成效显著一是农民工技能培训落实到位。近3年来,全市通过“技能培训工程”、“阳光工程”等累计培训农民12万多人,转移农村劳动力10万人,转移就业率达80%以上,仅2005年就鉴定培训学员18500人,发证17020人,其中初级2998人、中级11793人、高级981人、技师1248人。二是农村劳动力转移速度加快。目…  相似文献   

3.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园林生态环境建设越来越受到重视,绿化市场需要大量懂专业技术的一线人员从事相关工作。本文对当前园林绿化行业农民工培训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发现随着农民工对培训技术认识的提高,接受培训的农民工数量逐年增加,但仍存在培训内容与需求脱节、接受培训农民工人数总体偏低、宣传不力及某些培训费用过高等问题;针对现存问题本文提出了建议和对策,以期为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提升园林绿化行业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国际金融危机环境下,职业院校开展农民工培训对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和再就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对当前职业院校在农民工培训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建议对策。  相似文献   

5.
当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中存在诸多制约因素。其核心是农民工转移培训体系不完善,制度不健全。因此应该建立政府主导,市场运作,订单培训的机制,坚持外输内转结合,就业创业并重,培训维权齐抓的思路,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本文基于黄冈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的现实,提出了一系列比较可行的对策建议,可供政府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6.
针对当前农村地区经济水平较差,贫困农村地区的生活水平依然迟迟难以提升的现状,必须要注重对于贫困地区劳动力水平的优化,从而带动农村地区实现脱贫。本文根据当前贫困地区劳动力受教育的特点出发,分析了对于劳动力进行技能培训活动存在的难点,提出了完善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机制、完善培训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保障农民工就业利益等对策,旨在提升劳动力技术水平,带动农村地区经济效益增长。  相似文献   

7.
<正>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是提高农民转移就业能力、增强我国产业竞争力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2003~2010年全国农民工培训规划》对培训工作做出了具体部署。农业部、财政部等从2004年起,共同组织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简称为"阳光工程"),国务院扶贫办实施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雨露计划"、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实施了"农村劳动力技能就业计划"、教育部实施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计划"等,为提高农民素质、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非农产业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在职培训是促进农民工增收和城市化进程的有效途径。如何合理配置培训资源的投入、探寻适合我国国情的农村劳动力培训模式已成为亟需探究的重要问题。本文首先对劳动力转移理论、人力资本投资理论及在职培训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和总结,然后通过描述性统计分析和OLS方法进行实证分析,表明参加在职培训、适当增加培训时长、建立与完善培训资格证书制度对农民工增收有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9.
当前农民工整体素质低下已成为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稳定转移,统筹城乡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的一个重要制约。对农民工、特别是返乡农民工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已成为各级政府工作中需要妥善处理的大事.日益受到中央和各级政府的重视。然而.根据我们的调查.当前农民工培训工作中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须采取措施。  相似文献   

10.
《河南农业》2005,(7):1
发展劳务经济、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社会关注度很高,是一个热门话题。大家最关注两点,一是培训农民工。二是善待农民工。我就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强调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1.
正4月27日,记者从云南省农民工工作暨技能扶贫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获悉,我省将进一步加强做好农民工服务、技能扶贫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未来5年,将对全省1500万人(次)农村劳动力进行就业培训,实现新增转移就业500万人以上。目前,我省有农民工总量700多万,间接影响着2000万农村人口,是实现云南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基础。"十二五"时期,全省累计组织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就  相似文献   

12.
尽管目前进城就业的农村劳动力.已经成为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我们必须看到.在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还存在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如劳动力转移的方向性和针对性不明确.出现盲流:因劳动力素质不高.只能从事简单的劳动.有的甚至找不到工作。要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市的有序转移.必须对农民工进行培训。本文就成人高等教育,如何开展农民工培训工作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3.
传统城镇化已难以为继,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及新型城镇化与人口转移互补关系等因素,决定了我国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当前我国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具有非农就业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人口城镇化滞后于土地城镇化、农民工与新生代农民工数量扩大等趋势;但新型城镇化与农民工市民化的加快推进,面临户籍制度限制、社会保障差异、农地制度限制、自身水平不高等困境。必须采取消除户籍带来的不平等、提高覆盖面和保障水平、加强剩余劳动力教育培训等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14.
许连敏 《农业与技术》2013,(11):226-226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农村人口占绝大多数,随着国家的改革开放和城市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大量的农民工进城务工,为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奉献了青春和汗水,但仍有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如何转移这些劳动力仍然是我国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一项艰巨的社会及经济工作。当前的社会形式下,做好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培训是一个帮助农民工有效转移的好办法,我国各地也采取了多种多样的培训方式,为农民工提高文化素质,增长劳动技能,拓展就业门路,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但农民工职业培训的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还有很大的提升和改善的空间。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通化市农业机械化学校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阳光工程培训工作的措施,包括:明确指导思想,确定培训目标;加强基地建设,开展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严格教学管理制度,保障培训质量;加大阳光工程宣传力度等,以期为该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加强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培训,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是以人为本、与时俱进、统筹城乡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是农村全而建设小康社会的审要措施之一。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培训,对于提高广大农村劳动力适应现代产业的生产技能和业务技能、提高市场就业竞争力、进一步拓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渠道、充分调动广大农民工积极性、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合理有序转移就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近日,从云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及劳务输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了解到,今年以来,全省各级各部门紧紧围绕“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工作部署,采取有效措施,使全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呈现出转移就业规模逐步扩大、转移培训质量明显提升、有组织转移比例不断加大、转移就业的维权服务进一步完善的良好局面。春节前全省农民工返乡约有137万人,到9月底基本实现了再就业。  相似文献   

18.
农民工培训的障碍因子及突破对策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孙细望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7):1443-1445
农民工培训的不足已成为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瓶颈”。分析了农民工转移培训的障碍因子,并指出要突破这些障碍就必须从营造农民工转移的良好社会环境入手,增加政府与企业对培训的投入,有效整合教育培训资源,切实注重培训实效,形成以就业带动培训的良性循环的局面。  相似文献   

19.
新时期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当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存在着兼业性和不彻底性、就业环境亟需改善、转移速度逐渐减缓的突出问题,并在转移过程中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究其原因:现行的户籍制度和土地制度、社会保障不到位、农村劳动力素质偏低、乡镇企业发展受阻等是制约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因素。对策是创新户籍制度和土地流转制度改革,探索更加灵活、更加适合于农民工参加的社会保障制度,加强教育培训服务,努力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素质,引导乡镇企业与小城镇发展相结合。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对金湖县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培训基本情况、取得的成效进行调查、分析,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建议,以期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向第二、三产业转移,增强农民工充分就业,稳定就业能力,加快农民增收步伐,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新型城镇化建设步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