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通过实验探讨了三倍体毛白杨低硬度NaOH-AQ浆(卡伯值13.5,粘度851 mL/g,白度37%,ISO)H2O2强化氧脱木质素(QOP)的工艺条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QOP、QP全无氯漂白的漂序,此漂序可以把该纸浆漂至82.0%(ISO),粘度保持在716 mL/g,漂后纸浆得率91.78%,而且该漂序可操作性强,是一种适合低硬度NaOH-AQ浆的全无氯漂白新工艺.  相似文献   

2.
木聚糖酶预处理对麦草化学机械浆可漂性及白度的改善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探讨了以玉米芯片为碳源制备木聚糖酶及麦草化学机械浆经该木聚糖酶预处理后可漂性和白度的改善效果。结果表明,直接以玉米芯为底物、里氏木霉为菌种产酶效果较好,当底物浓度为18g/L时,木聚糖酶活力可达38.34IU/mL。木聚糖酶预处理有利于改善麦草化机浆的可漂性,促进其过氧化氢漂白,有提高漂白浆白度,降低漂剂消耗。研究表明,当经单段H2O2漂至相同白度时,木聚糖酶预处理后可节约50%的H2O2用量。若麦草CMP酶处理后采用高浓度两段过氧化氢漂白,即XP3P3漂序(H2O2总量为6%0时,白度可达60%(ISO)以上。  相似文献   

3.
用绿色糖单孢菌复合胞外酶和纯木聚糖酶分别对三倍体毛白杨KP浆进行单段酶预处理及后续ECF、TCF漂白,结果发现,绿色糖单孢菌复合胞外酶助漂效果明显,接后续漂白可制得白度均高于85%ISO,粘度保持在1000mL/g左右的高白度、高强度、低氯和无氯全漂浆.相对传统纯木聚糖酶助漂,复合胞外酶在提高纸浆白度方面表现更佳,在保持纸浆粘度方面效果稍差.此外,三倍体毛白杨制浆漂白性能良好,ECF碱抽提段加入0.5%的H2O2可强化碱抽提效果,氧脱木素作用明显,是TCF漂白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4.
漆酶-介体系统处理麦草化学浆全无氯漂白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漆酶-介体系统对麦草化学浆进行预处理,研究了几种全无氯漂白(TCF漂白)[氧碱脱木质素配合两段过氧化氢漂白(OEPP),两段过氧化氢漂白(QPP)和过乙酸配合一段过氧化氢漂白(PaP)]对漆酶处理后纸浆漂白性能的作用,结果表明,麦草浆经过漆酶预处理后,白度上升了12.9个白度单位(%,ISO),漆酶处理浆氧碱脱木质素配合过氧化氢漂白后比原浆在相同条件下漂白后白度高14个白度单位以上,经两段过氧化氢漂白后白度比原浆在相同条件下(过氧化氢用量4%)漂白后白度高18.3个白度单位,经过乙酸过氧化氢漂白后比原浆在相同条件下漂白后白度高8.1个白度单位。漆酶处理浆漂白后强度比原浆漂白后的低,但是其白度高,如漂至相同的白度可以节约大量漂剂,有利于改善浆的质量,降低漂白废水的污染负荷。  相似文献   

5.
DMD的活化预处理及其全无氯漂序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桉木硫酸盐浆对氧脱木质素段和过氧化氢漂段的活化作用以及DMD用量对氧段和过氧化氢段浆性能的影响,使经MOQMP多段漂白的纸浆最终白度达80%以上,纸浆粘度满足要求,可以实现桉木硫酸盐浆的全无氯漂白。  相似文献   

6.
用二氧化铅做阳极,不锈钢做阴极,铁氰化钾为催化剂,对硫酸盐苇浆进行电化学漂白,详细讨论了电流密度、温度、用碱量、漂白时间、催化剂用量以及纸浆浓度等因素对纸浆卡伯值和粘度的影响。通过综合分析得出硫酸盐苇浆电化学漂白的最佳条件是:用碱量0.4%、电流密度6.67mA/cm2、漂白时间30min、漂白温度80℃、催化剂浓度12.50mmol/L,浆浓1.3%。  相似文献   

7.
漂白稳定剂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对改性蛋白石用作纸浆H2O2漂白稳定剂的可能性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纸浆H2O2漂白过程中采用改性蛋白石替代Na2SiO3作稳定剂是可行的。在相同用量下,麦草浆和脱墨浆的白度均可提高3%(ISO)以上。与蛋白石相比,改性蛋白石对纸浆H2O2漂白的稳定效能显著增强。对于改性蛋白石作稳定剂的纸浆H2O2漂白,在一定范围内提高温度和延长时间对漂白有利。适宜的工艺条件为:浆浓10%,H2O23%,NaOH1.5%,改性蛋白石3%,时间60min,温度70℃以上。在此条件下漂白麦草浆,白度增值可达16%(ISO)以上。此外,改性蛋白石用作纸浆H2O2漂白稳定剂时,添加少量MgSO4对漂白有利,添加0.05%MgSO。可提高纸浆白度约1%(ISO)。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木质素含量为0.23%的山杨漂白浆和1.05%的速生杨未漂浆稀酸低温多相水解降解反应动力学特性。结果表明,该过程与棉浆、桦木和针叶材浆具有相类似的特点,即纤维素多相水解降解过程分为两个明显阶段(快速降解和缓慢降解),而最终降至极限聚合度(山杨漂白浆为180;速生杨未漂浆为206)。两个阶段的纤维素水解降解动力学以其不同反应速度为特征,根据试验数据计算出反应速度常数:山杨漂白浆为K=2.5×10 ̄(-4)/min;速生杨未漂浆为K=1.6×10 ̄(-4)/min,前者明显地高于后者。随着水解时间的增加,水解残渣得率下降,最终结果达到83%~84%。测定了各水解试样的木质素含量,结果表明,水解前期(10~40min)木质素变化较大,山杨漂白浆下降48%,速生杨未漂浆下降38%;水解后期,木质素含量变化不大。木质素的存在对于多相(固-液)水解降解反应起着阻碍作用并降低其反应速度常数。木质素含量越高水解液渗透至纤维素大分子链之β-D-葡糖键的速度越慢。  相似文献   

9.
新疆杨幼龄材带皮硫酸盐法化学浆漂白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新疆杨木1~3年生带皮硫酸盐法化学浆的漂白规律。结果表明:采用单段和二段次氯酸盐漂白,漂后浆白度较低,分别为63.1%和66.7%(SBD);采用常规次氯酸盐三段漂白(CEH),漂白度可达75%(SBD)以上;采用少量过氧化氢结合常规次氯酸盐多段漂白,漂后浆白度达80%(SBD)以上。  相似文献   

10.
碱性木聚糖酶在中小径竹KP浆漂白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探讨碱性木聚糖酶用于中小径竹KP浆漂白预处理的最佳工艺条件及碱性木聚糖酶预处理对中小径竹KP浆ECF漂白的影响.结果表明,碱性木聚糖酶Unikfect 100处理浆的最佳工艺为:浆浓度4%,pH值9.0,温度65℃,时间20 min,酶用量15.0×10-7 mol·s-1g-1浆;对ECF漂白的影响为:O-X-D1-EOP-D2漂序的漂白效果优于O-D/C-EOP-D2,在白度相近的情况下,纸浆的粘度及物理强度较高.  相似文献   

11.
通过采用留植、移植、剪根移植3种不同方法培育杨大苗的试验,结果表明:3种方法培育的杨大苗质量有明显区别。留植苗在苗高、地径上有优势,但根系不好,侧根数少,主侧根过粗,起苗时易造成机械损伤,造林不易成活;而移植苗较留植苗质量有所改善,侧根数增多,起苗时机械损伤较少,造林易成活;最好的是剪根移植苗,克服了以上2种方法所有弊病,苗木质量优良,造林成活率高。  相似文献   

12.
林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是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尤其是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更为重要.林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能够反映可持续林业的基本特征,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能够对可持续林业的各个方面进行综合、全面评价,防止片面性;用统一的标准将可持续林业的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进行综合评价.本文依据林业可持续发展的评价原则及廊坊市的区域特点构建廊坊市可持续林业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与赋权相结合的方法,确定指标体系中的各类指标权重,定量评价廊坊市林业是否具有可持续能力.结果表明,廊坊市整体上还不具有可持续能力.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2001苹果雌蕊授粉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荧光显微观察和石蜡切片显微观察的方法研究了2001苹果雌蕊的受精时间、胚珠花期的发育过程等。结果表明:2001苹果胚珠从开花前2天形成八核胚囊开始到开花第9天卵细胞、中央细胞解体消失之前都具有受精能力;开花第1天、第2天的雌蕊授粉到受精所需时间为84h,开花前2天、开花前1天、开花第3、4天的雌蕊授粉到受精所需时间为96h,开花第5天的雌蕊授粉到受精所需时间为108h。同等发育程度的2001苹果雌蕊用金冠、新红星花粉授粉后坐果率无显著差异。开花前20天至开花第2天的雌蕊授粉后花序坐果率高达72.83%~75.92%,花朵坐果率分别为67.32%~68.11%、52.66%~53.87%,极显著高于开花第4天的雌蕊;开花第4天的雌蕊授粉后花序坐果率、花朵坐果率分别为60.47%~60.83%、41.96%~43.65%,开花第3天、开花第4天的雌蕊授粉坐果率极显著高于开花第5天的雌蕊,开花第6天以后的雌蕊授粉坐果率极低,花朵坐果率小于15%,不能满足生产要求。因此,2001苹果雌蕊的有效授粉期是开花前2天至开花第5天,最佳授粉期是开花前2天至开花第3天。  相似文献   

14.
优种核桃嫁接繁殖技术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培育优种核桃嫁接苗是实现核桃栽培良种化、集约化、基地化、商品化的根本途径。1999~2001年经过对辽宁1号、鲁光、中林3号、晋龙1号等优种核桃嫁接苗繁殖试验,总结出适合当地的核桃嫁接苗繁殖技术,成活率最高达到98%。  相似文献   

15.
林冠对降雨截留的半理论模型   总被引:24,自引:3,他引:21  
在林冠对降雨截留过程的研究中,将理论模型的考虑方法和经验模型的模拟方法结合起来,提出一种新的半理论模型。这个半理论模型既具有理论模型把过程与机理紧密联系的优点,又具有经验模型计算相对简单的长处,新模型与实验数据很好地符合,也和理论模型的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6.
采用厚环乳牛肝菌,赭丝膜菌,灰环乳牛肝菌和彩色豆马勃4种外生菌根真菌固体纯培养接种物,对日本落叶松进行了圃地育苗接种试验。结果表明,苗高,地径,侧根数分别比较对照提高了13.38%-23.54%、10.65%-24.71%、9.97%、-13.78%,苗木N、P、K含量分别比对照增加了0.70%-19.96%、9.06%-47.81%和14.45%-21.12%,苗木菌根感染率为67.82%-83  相似文献   

17.
以树冠投影面积导算林分最大密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君然 《林业科学》1989,25(1):79-81
一、问题的提出及其意义定量间伐方法有数种,其一认为:“假设林分中平均木以上的立木,在其生长发育中不受其相邻立木的挤压,因而能获得正常的生长条件,能正确地反映生长规律”,因此,在任一林分内首先要调查林分的平均胸径;凡大于或等于平均胸径的立木(有明显偏冠、损伤者除外)都选作调查对象。“并用每个径阶的冠幅面积除单位面积(公顷),而得各径阶单位面积上的株数,称为林分理论最大密度(以下简称理论密度)。”  相似文献   

18.
为保证草坪绿化质量 ,延长其寿命 ,结合近年来在公路草坪施工与养护管理中积累的实践经验 ,对公路草坪的种类、生长习性 ,以及草坪建植后的浇水、除杂草、修剪、施肥、病虫害防治等养护管理技术进行了探讨与总结 ,以期为各地公路草坪绿化建设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9.
木荷生物防火工程的应用效果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李振问 《林业科学》1997,33(4):338-348
进行了木荷防火林带的模拟火烧试验,并对木荷针叶树混交林燃烧性作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木荷防火林带能够有效地阻隔地表火和树冠火蔓延;通过合理规划与布局,可从宏观上控制林火蔓延,防止大面积森林火灾发生;木荷在混交林中可成为间歇式的限制性林火蔓延带,降低林分燃烧性,形成微观密集型的防火网络体系,控制森林火灾发生。  相似文献   

20.
秦岭南坡中山地带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对土壤的影响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4  
雷瑞德  党坤良 《林业科学》1997,33(5):463-470
秦岭南坡中山地带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对土壤的影响雷瑞德,党坤良,张硕新,谭芳林(西北林学院森林资源保护系杨陵712100)关键词华北落叶松,土壤养分状况,阳离子交换量,酶活华北落叶松(Larixprincipis-rupprechciiMaryr.)天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