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姜—稻—薯一年三熟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溪潭镇是福安市农业大镇,近年来创新耕作制度,推广“生姜—晚稻—马铃薯”一年三熟制,采取高产优质栽培技术,促进单位面积效益成倍提高。春季种植美观优质适应加工外销的本地竹姜,亩产1800-1900公斤,产值7580-7980元。在生姜收获后种上高产优质杂优稻,亩产446-500公斤,产值628—700元。在晚稻收割后种上马铃薯,亩产鲜薯1600-1800公斤,产值1440-1620元,三熟产值计9648-10300元。其主要的栽培技术是:  相似文献   

2.
2003年,鹿泉市南甘子村种植地膜标记抗虫杂交棉间作马铃薯、芥菜,亩产籽棉150公斤、马铃薯1000公斤、芥菜500公斤,效益显著。主要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3.
大连地区无霜期较长,气候资源优势为马铃薯一年两季栽培提供了条件。由于马铃薯病毒感染退化严重,平均亩产在1300公斤左右,土地资源浪费严重,大部分农民处于低效种植。为实现高产高效种植,我们研究创新出一整套脱毒马铃薯创新模式化栽培技术,实现了平均亩产3000公斤以上,高产地块6000公斤以上产量水平。  相似文献   

4.
早熟马铃薯。种植品种以早熟、脱毒的“荷兰7号”为好,一般在2月上中旬切块催芽,3月上中旬播种,5月下旬至6月上中旬收刨,通常亩产2000~2500公斤,高产可达3500公斤。市场价格为每公斤1元左右,亩收入2000~3000元该品种适宜与西瓜、冬瓜、春萝卜、油葵、抗虫棉等作物间套种,有利于提高复种指数,增加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玉米、马铃薯是蕉城区种植面积较大的旱作。近年来,随着农业结构的调整、耕作制度的创新,春玉米-秋马铃薯栽培模式取得较高经济效益,成为我区早作推广的主要模式。经示范片统计,春玉米亩产平均850公斤,亩产值750-800元;秋马铃薯亩产平均1340公斤,亩产值1100-1200元;两季产值计1850-2000元  相似文献   

6.
《现代农业》2004,(4):19
本标准规定了内蒙古旱作区实现马铃薯1250~1750公斤/亩产的基础条件,适宜品种、农艺措施等。本标准适用于内蒙古旱作区马铃薯的栽培。  相似文献   

7.
<正> 为了提高土地复种指数,我们推广了在3龄前梨果园内套种早春马铃薯复种夏花生模式,每亩产马铃薯1800公斤、花生240公斤。 1 种植形式 梨树株行距为1.5米×4.0米。3月上旬种植5行马铃薯,马铃薯与梨树行间距70厘米,马铃薯行距65厘米,株距20厘米,每亩4168株。5月底至6月上旬马铃薯收获后及时种植9行夏花生,花生距梨树行间距60厘米,花生行距35厘米,株距18厘米,每亩8420穴,每穴2株。  相似文献   

8.
脱毒马铃薯高垄双行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察右中旗马铃薯产业依靠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经过10多年来的发展,在全市各旗县中,种植面积和总产均居于前列,但马铃薯的平均亩产仍保持在1000千克左右的水平。为改变这种种植状况,近年来,通过试验和生产调查,总结出了马铃薯平均亩产1800-2000千克的高产种植技术,这对于提高马铃薯产量。增加生产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冬种马铃薯高优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闽南沿海地区,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气候温暖,光热资源丰富.适宜开展“稻-稻-马铃薯”、“稻-菜-马铃薯”耕作模式。近年来,惠安县冬种马铃薯生产有长足的发展,栽培面积达5000多亩,亩产达1200-1500公斤.平均亩产值2240元,平均亩利润1300元。冬季种植马铃薯,能充分利用冬闲田,生产成本低。经济效益高.已成为农民增收的一项重要项目。几年来,我们对马铃薯的高优栽培技术开展了一些探索,取得较好成效。现将其主要技术措施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现代农业》2005,(3):18-18
马铃薯喜凉,耐寒性较强,而甘薯喜温怕霜冻,可利用春甘薯地早春套种马铃薯。春马铃薯亩产2000~2500公斤,套种甘薯亩产3000~4000公斤。2001年省农科院试验,在3月初地膜覆盖播种脱毒马铃薯津引8号和中薯3号,5月15日收获,平均亩产2600公斤,5月1日套种豫薯13号甘薯10月21日收获,亩  相似文献   

11.
史传怀  黄洁 《农家致富》2003,(10):18-18
江苏省海安县农科所连续3年种植冬青菜、马铃薯、青玉米、水稻近200亩,取得较好经济效益,平均亩产青菜4100公斤,马铃薯1200公斤,青玉米1000公斤,稻谷550公斤,全年亩收入4460元。  相似文献   

12.
马铃薯是粮、菜兼用高产、高效作物。冬季稻田种植马铃薯指在不影响翌年双季水稻种植的基础上,充分利用闲置地块,提高复种指数,以增加农民收入。2010年,长泰县武安镇冬种马铃薯380亩,平均亩产2053公斤,每亩纯收入超过3000元。现将冬种马铃薯栽培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强敏 《农家致富》2004,(24):31-31
马铃薯、玉米、后季稻立体种植,亩产马铃薯2000公斤左右,产值约2000元:亩产玉米600公斤,产值约750元:亩产后季稻500公斤,产值约900元,扣除三季农本约900元,亩纯收入可达2750多元,比常规种植油菜——单季晚稻模式增收1000多元。  相似文献   

14.
连江县地处闽东沿海,具有悠久的冬种马铃薯历史。自1999年开始引进大西洋马铃薯冬季种植,获得成功,亩产达1200-1500公斤,产值2000-2200元,纯收入1000元以上。我县农民充分利用冬闲地种植,生产成本低,经济效益高,是农民增收的好项目。其栽培技术是:  相似文献   

15.
冯晓珠 《福建农业》2007,(10):13-13
近年来,长乐市玉田镇秋季种植马铃薯面积不断扩大,现已达500亩,平均亩产1025公斤,亩产值1506元,经济效益显著,市场空间大。根据多年的栽培实践,现将秋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郑嵩 《新农业》2005,(11):16-16
脱毒马铃薯具有生育期短.产量高.效置好的特点,一般亩产1000~1250公斤,最高亩产1750公斤,任春季3个月就可获效益800-1000元。其主要技术要点如下。  相似文献   

17.
为了提高单位面积田间种植的经济效益,充分利用现有的耕地和光、热、气、水、温资源,增加优质农产品的产量,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近几年来。松溪县采取“马铃薯-西瓜-菜”栽培模式.提高土地利用率,不断增加农民收入并取得了较好的效益。2006年种植面积达110公顷,平均亩产马铃薯1530公斤。西瓜2580公斤,菜1500公斤,合计农产品总量5600公斤,总产值达5600元。这种栽培模式效益较高,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8.
稻田冬季翻耕晒白,春季种植马铃薯,收获后再种一季水稻,这是我县单季稻区在实践中摸索出的一条提高复种指数、增加经济效益的成功栽培模式。单季稻区海拔在600米以上,昼夜温差大,非常适宜种植马铃薯,马铃薯不仅产量高,而且品质好。通过实行水旱轮作,改良土壤理化性质,有效提高土壤地力,把土壤潜在肥力转化为有效肥力,并能显著减少病虫、杂革的危害,水稻比非轮作增产8%-10%。一般鲜薯亩产1500-1600公斤.高产达2000-2500公斤以上,水稻亩产450-500公斤.比只种一季水稻,亩增加产值500-800元,经济效益显著.是很适合单季稻区农民脱贫致富的种植项目:现将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9.
根据棉花和马铃薯生育时间差,充分利用光热水土资源,在高水肥棉区推广棉花与马铃薯间作套种技术,棉花不减产,马铃薯不少收,一般亩产皮棉90公斤,马铃薯3000~4000公斤,亩产值2500~3000元。  相似文献   

20.
<正>霞浦县冬闲田面积大,气候条件好,适宜发展秋冬季马铃薯生产。我县马铃薯常年种植面积保持在3万亩左右。据调查,我县大面积种植优质马铃薯"紫花851"品种,一般亩产1500公斤左右,产值达1600—2000元,纯收入可达800元以上。经济效益好,农民种植积极性高,推广秋冬季马铃薯已成为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本人将近年来所掌握的"紫花851"马铃薯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