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农地流转有利于农村土地的规模化和集约化经营,促进农业现代化的实现。但河北省目前的农地流转存在着流转程度低、流转范围小、流转方式单一、流转价格偏低、农民不愿意长期流转等问题。制约河北省农地流转的因素主要有地块零碎、流转行为不规范、流转信息不畅、社会保障体制建设落后、组织管理不规范等。农地流转的有利因素有农村劳动力大量流出、农村留守家庭成员老龄化、平原适合规模经营的地理特征等。所以,应当采取完善各项制度、优化农业外部环境、培育农地流转市场等方式,促进河北省农地的流转。  相似文献   

2.
北京郊区农地流转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孟俊杰 《中国农学通报》2010,26(10):396-399
摘要 本研究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的方法,在北京近郊区、中郊平原农区、远郊山区分别选取有代表性的农户进行调研,实证分析影响北京郊区农地流转的主要因素和特征。研究表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在农地流转中作用显著,不同区县之间差异明显,非农就业率、人均耕地面积等因素与农户农地流转率关系显著。提出了健全农村土地产权体系、进一步发挥集体经济组织在农地流转中的作用、提高农民非农就业率、提高农业比较效益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农地城市流转驱动力与农地保护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农地城市流转现象是其实现工业化和城市化所必须付出的一种代价,已经成为经济发展和城市化、工业化进程中的一个普遍现象。人多地少的国情决定我国农地保护的重要性,但是对处于城市化的加速发展阶段的中国,农地流转必将会持续一段时间,可见,我国农地保护面临的形势不容乐观。本文在他人研究的基础上,认为农地是在地方政府、村经济集体、农民、企业以及居民几大动力主体的相互作用下,在制度缺陷、经济增长、区位状况、城市化以及价值观念驱动力的共同作用下,不断地向城市转移的。最后,提出了保护农地,必须树立科学发展观等对策。  相似文献   

4.
基于结构洞理论的农户农地流转行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地流转是中国当前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农户的农地流转行为选择是农地流转顺利进行的基础。目前对农户农地流转行为的研究大多忽略了农户所处社会网络的结构对其行为的影响。笔者以结构洞理论为基础,分析了农户的社会网络结构在其流转行为中所起的作用,认为应该转变对农户自行流转的传统观念,尊重农户的流转意愿,并建立有效的农地流转中介组织以保护农户的流转收益,推动农地的规模化专业化经营。  相似文献   

5.
新时期中国农地流转问题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新时期中国农地流转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流转混乱和买卖土地进行了论述,分析了问题产生的根源,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规范政府行为、建立流转机制、加强相关立法、保护农民权益、鼓励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  相似文献   

6.
中原农区农地流转主要模式比较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全面掌握中原农区农地流转状况,通过对村级层面微观案例比较分析,归纳出中原农区农地流转的5种主要模式--农户自发流转模式、基层组织引领模式、龙头企业引领模式、农民专业合作社引领模式和土地银行模式,并对每种模式中流转主体的权利和义务、流转的规范和公平性、流转的效益等特征进行对比分析。提出了因地制宜选择适宜的流转模式,发挥政府部门的规范、引导和监督作用,加强村集体的组织协调作用,建立农地流转中介机构,出台对农地流转的激励措施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尹珂  肖轶  罗光莲 《中国农学通报》2009,25(19):336-340
基于重庆市北碚区大量农访数据,分析了调查区现有农地流转现状。结果表明:调查区现阶段农地流转分布不均且流转率较低,农地流转市场发育缓慢,农地流转管理不规范,农地流转后保障不完善。在此基础上,从健全农地流转市场,完善农村社会保障,规范农地流转管理等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以期帮助当地政府有关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切实可行的科学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8.
为了社会的稳定和土地利用率的提高,国家出台了“三权分置”政策来促进土地流转。以永昌县为例,利用计量统计模型研究了农户农地流转行为及影响因素,以期为政府政策制定提供依据。研究结果表明:(1)样本区农地流转意愿强,农地流转率达79.61%;(2)户均农地流转规模较小,转出规模小于0.30 hm2的户数占78.14%,转入规模大于0.30 hm2的户数占65.21%;(3)农地流转主体主要为本小组村民和亲戚朋友,流转方式以租赁为主;(4)农地转出转入原因的差异性明显;(5)不同的影响因素的显著性均有差异,其中承包土地的重要性、家庭人均农业收入、农业政策感知和村集体组织流转对农户农地流转行为影响显著。综上,土地流转受国家政策影响明显,还需进一步加强流转力度。  相似文献   

9.
陈晓娟 《中国农学通报》2014,30(32):102-107
农地流转是中国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农地流转会受到供给和需求的直接影响。从耕地经营需求视角分析了农地流转及其政策。研究发现:农地流转是规模化经营的前提条件。其中,农地流转费用影响农地经营需求,进而影响农地经营规模、影响农民收入的增加、农业现代化及城镇化。中国正处于改造传统农业的初期,市场机制不健全,农地流转费用很大程度上受到政策因素的影响。最后,基于农地流转需求视角提出符合中国国情的兼顾“公平”与“效率”的农地流转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云南省新平县农村土地流转现状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土地作为一种生产要素,只有合理流动,才能提高使用效益。通过采用实证研究方法对云南省新平县农村土地流转现象进行调查,并对调查结果深入分析。研究表明:新平县农村土地流转形式多样,随着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尤其是第二产业的快速发展,农地流转市场逐渐活跃,但农地流转还需要从转变农民的观念意识、推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完善土地流转服务体系等方面进一步完善,以实现农村土地流转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发展现代农业的背景下,农村土地流转问题一直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本文在分析了当前农村土地流转现状的基础上,阐述了农地流转市场化的必然性。提出运用多标志综合评价方法分析农村土地流转的市场化程度,开展了沿海与内地、城市与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化程度的比较研究。提出建立农地流转市场、明晰农地产权关系、完善农村社会保障,是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化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2.
农村土地流转与农村社会保障的关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实现农村土地流转和农村社会保障的良性互动,应厘清和深入分析农村土地流转和农村社会保障的关系,在合理分配土地流转收益,切实维护农民的权益、以土地流转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建立健全农村土地流转中介组织,完善土地流转制度的基础上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在加强政府对农村社会保障的主导作用,确保农村社会保障基金保值增值、着重建立健全3项农村基本社会保障制度、构建多层次的农村社会保障结构的对策中促进农村土地流转。  相似文献   

13.
河北省广平县土地整治增加耕地潜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使土地整治规划及工业、商业等建设用地规划满足区域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要求,采用调查和统计方法,测算了广平县土地整治增加耕地潜力。结果表明:从潜力来源类型看,广平县土地整治增加耕地潜力从大到小依次是:耕地整理、农村居民点整理、土地开发、土地复垦;从潜力来源组合的区域分异看,广平县可分为:耕地和农村居民点综合整治区、耕地整治开发区、耕地整治为主兼顾农村居民点整治区。由此得出,优先安排广平镇城乡土地综合整治及东张孟乡沙荒地开发项目,适度推进其他乡镇耕地及农村居民点整治,制定鼓励村集体和农户自主开展土地复垦的政策,而无需安排复垦项目。  相似文献   

14.
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土地流转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徐兆基 《中国农学通报》2008,24(11):526-529
改革开放以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对我国农村社会经济的稳定与发展有过功不可没的贡献。但自我国经济体制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来,这一产生于计划经济年代的制度,其本身的先天不足日显突出,尤其在土地流转方面的缺陷难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创设“土地银行”,构建新的农地流转机制,完善现有农村土地承包制度已经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5.
城乡建设用地 “增减挂钩” 制度评价与研究展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制度是一项具有创新性的制度设计与安排,其发源于耕地“占补平衡”,宗旨和核心是为了保护耕地.但纵观这几年的试点,人们发现“增减挂钩”制度出现了诸多问题,对“增减挂钩”制度如何进行评价,是暂停、继续还是改进?基于此背景,深入分析了“增减挂钩”制度演进过程,评价了该制度产生的理论和现实基础,并对当前学术界对“增减挂钩”制度态度和观点进行了分类评述;在此基础上,重点研究了该制度问题根源及症结所在,提出了今后研究的重点和难点问题.研究发现:社会各界对“增减挂钩”制度初衷、制度框架、改进方向等问题在认识和行动上没有统一,尤其是制度制定者和执行者之间存在巨大的目标差异,只有从认识论、方法论等层面理清这些问题,才能够使得这一具有创新性的制度设计发挥应有的制度效应.  相似文献   

16.
农村土地流转中的农民问题探究 ——以郑州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钰 《中国农学通报》2011,27(14):142-145
内容摘要:目前各地的土地流转工作进行的如火如荼,很多文献都是关于土地流转可以带来集约化经营的农业和更高的土地利用效率等,关于农民问题的研究大都停留在土地流转之后的一些补救措施上,而没有去深入探究土地流转中的存在的农民问题。课题组通过对郑州市农村调研后发现土地流转问题背后是农民问题,只有农民问题解决了,土地流转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相似文献   

17.
农村居民点是农村经济社会活动的中心区域,同时也是农民生活的场所和生产的基地.为了推进新农村建设,集约节约利用土地,统筹城乡发展,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以黔江区石会镇为例,通过景观生态学理论和Mapgis空间分析技术,对2009年该镇的现状农村居民点用地进行分析,得出农村居民点的分布特征及存在的问题,并依据农村居民点优化布局的原则,提出了农村居民点合理布局的模式,为农村居民点的优化布局提供了具体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农村土地流转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力 《中国农学通报》2011,27(14):136-141
笔者运用PSR评价模型、博弈论的分析方法,对中国当前金融危机背景下,返乡农民工的就业策略做了简要分析,认为在相当一部分农民在外出无门、就业压力激增的情况下,只有靠农村和农业本身的发展,充分发挥农村土地流转的作用,将土地流转和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结合起来,进行劳动密集型农业生产,是解决返乡农民工就业、实现农村内部消化剩余劳动力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9.
【研究目的】在加强土地经营权流转日益成为农村改革和发展重要课题的背景下,分析如何促进农村土地经营权合理流转。【方法】采用文献资料法搜集资料,用调研法、经验总结法等对课题内容进行深入分析研究。【结果】尽管土地经营权流转对于农村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但由于各种主客观因素的作用,目前我国土地经营权的顺利流转仍面临很多障碍。应做好宣传工作,调动基层干部群众进行土地流转的积极性,进而建立健全农地流转的市场机制和正确发挥政府作用来促进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结论】只有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和政府方面的服务保障,实现农村服务业的发展创新,才能促进土地经营权的合理流转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