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3 毫秒
1.
采用碘量法对绿豆芽、黄豆芽、黑豆芽3种常见芽菜的维生素C含量进行了测定,对2、4、6cm不同芽苗长度时的维生素C含量进行了比较,同时又比较了相同长度3种市售芽菜和试验用芽菜的维生素C含量。结果表明:不同芽菜的维生素C含量随培养长度的变化而变化;相同长度试验用芽菜较市售芽菜的维生素C含量高。  相似文献   

2.
采用常用的5种商业酵母D254、GRE、K1、D21、BDX进行北红干红葡萄酒的发酵试验,测定发酵完成后葡萄酒的糖、有机酸、总花色苷、白藜芦醇含量。结果表明,与其他几种酵母相比较,酵母D254发酵的干红葡萄酒残糖量最低,总花色苷、白藜芦醇含量最高,有机酸含量显著高于酵母BDX,与其他3种酵母基本无差异,是比较适宜酿制北红干红葡萄酒的酵母。  相似文献   

3.
何玲  杨公明 《北方园艺》2011,(4):179-181
以芹菜为原料,选用自然和接种发酵处理,测定发酵后有机酸的变化。结果表明:敞口发酵含有酒石酸,并且醋酸含量高;密闭发酵不产生酒石酸而含有苹果酸,醋酸含量低;接种发酵与自然发酵相比,发酵速度快,产生的酸含量高,但产醋酸少。  相似文献   

4.
四川部分地区3种食用菌中7种重金属含量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原子吸收法和原子荧光法对四川部分地区木耳、香菇、平菇3种常见食用菌中Cu、Mn、Cr、Hg、As、Pb和Cd等7种重金属元素进行测定。结果发现,在被检测的食用菌中Cr的平均含量最高,As的平均含量最低,所有样品中Cr含量均超标,33%样品中Hg含量超标,11%样品中Cd含量超标;同时还发现,不同菌种对这7重金属的富集能力差异显著,不同来源地的同种食用菌中重金属含量水平也有较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5.
在温度为25℃的恒温条件下,研究了0、15、75、750、1 000 lx不同光照强度对红花芽菜生物学产量和维生素C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5 lx光照条件下芽菜的净菜产量最高,100 9种子可以收获453.12 9净菜,在1 000 lx光照强度下红花芽菜维生素C含量最高,为8.235 mg/100g.因此,红花芽菜培养过程中,最佳光照条件前期为15~75 lx,后期是1 000 lx左右.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我国皱皮木瓜不同地方品种资源果实有机酸组成与含量差异。【方法】通过甲基化衍生、GCMS检测进行我国10个主产区皱皮木瓜地方品种果实有机酸鉴定和含量测定。【结果】外标浓度与峰面积线性相关,各样品TIC基线平稳,成分峰分布均匀,分离度较高。全部样品共检出5大类43种有机酸,苹果酸含量最高。各样品总酸含量(w)在85.02~170.76 mg·g~(-1),山东临沂最高,陕西白河最低。10个样品共有成分33种,总酸含量与长链脂肪酸极显著正相关,与低碳羧酸显著正相关,与芳香酸负相关。聚类距离为5时10个地方品种资源共聚为4枝,四川仪陇、安徽宣城、陕西白河、广西南宁、湖北长阳聚为第1枝,重庆綦江、浙江淳安聚为第2枝,贵州正安、山东临沂样品聚为第3枝,云南景洪为第4枝。【结论】10个皱皮木瓜地方品种均属苹果酸型果实,果实有机酸组成种内差异较小,组分含量种间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7.
以"红花二号"种子为试材,研究了不同二氧化氯浓度(0、500、1 000、1 500、2 000、2 500mg/L)对其种子发芽率、简易活力指数、幼苗的综合素质和产量的影响,及不同培养天数红花芽菜中维生素E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在二氧化氯浓度为1 000mg/L或1 500mg/L时,红花种子的发芽率、简易活力指数、产量和幼苗的综合素质均最好,红花芽菜中维生素E含量随培养天数的增加而增加,且增加幅度也在增加;因此1 000mg/L或1 500mg/L为二氧化氯处理红花种子的最适浓度,红花芽菜中维生素E含量在第8天时达到最大值,为62.07mg/g。  相似文献   

8.
对个旧地区8个芦笋种植点的冬春两季芦笋中的蛋白质、还原糖、维生素C、黄酮、有机酸含量进行了测定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春季芦笋的蛋白质、维生素C、黄酮、有机酸、还原糖含量均高于冬季;芦笋中蛋白质、还原糖、维生素C、黄酮含量受季节影响较小,有机酸含量受季节影响较大.用模糊数学的隶属函数法对所有样品的综合营养品质进行了评价,表明春季芦笋样品的综合营养品质隶属函数值均大于冬季的,个旧地区春季芦笋的品质优于冬季芦笋.  相似文献   

9.
罗莹 《食用菌》2008,30(2):10-11
就灵芝液体菌种的培养时间对灵芝液体发酵的影响进行了详细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不同培养时间的液体菌种进行发酵,发酵过程中菌丝量、胞外粗多糖量及pH变化均有不同。培养液体菌种的最佳时间长度为6d。  相似文献   

10.
比色法测定广东虫草虫草酸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闫文娟  李泰辉  姜子德 《食用菌》2010,32(5):73-74,78
利用比色法快速测定广东虫草人工培养子实体、液体发酵菌丝体和培养后大米培养基中虫草酸的含量,并采用水提取和乙醇提取两种预处理方法进行虫草酸含量测定方法的比较。结果表明,虫草酸的最大特征吸收峰在412 nm处,质量浓度在10 mg/L-50 mg/L内线性良好,其线性回归方程为:Y=0.0946X-0.0987,R2=0.9989;样品显色后在120 min内基本无变化,稳定性较好;样品平均回收率及RSD分别为98.83%和3.6%;广东虫草子实体、液体发酵菌丝体和培养后大米培养基中虫草酸含量不同,其中子实体的虫草酸含量最高,大米培养基中含量最低;不同预处理方法也对虫草酸含量的测定有不同影响,醇提取法的测出量高于水提取法。广东虫草子实体、发酵菌丝体、大米培养基水提液中的虫草酸含量分别为11.87%,9.49%,3.88%,醇提液中的虫草酸含量分别为17.09%,11.28%,4.03%。  相似文献   

11.
豆芽烂芽的病原菌分离鉴定及致病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规模化生产中的绿豆芽烂芽取样,进行致病菌的分离、纯化及鉴定,确定病原菌为瓜果腐霉,观测了不同接种量的瓜果腐霉孢子悬浮液对绿豆芽的致病性。结果表明,不同接种量处理,其发病时间、发病率、豆芽生物产量均存在差异。接种浓度为10^3个/mL和104个/mL的抱子悬浮液处理后,豆芽烂芽严重,接种浓度10^3个/mL处理第3天出现烂芽,发病率为10%,第4,5天发病率分别为58%,92%;接种浓度10^4个/mL处理第2天开始出现烂芽,发病率为2%.第3,4,5天发病率分别为58%,100%,100%,发病情况日趋严重;发病芽体呈水浸状、浅褐色腐烂,有刺激性异味:严重影响其生物产量,生物产量与健康幼苗相比分别降低33.1%,33.3%。  相似文献   

12.
模拟工厂化生产豆芽工艺培育黄豆芽,对培育过程中出现的烂芽病样进行病原菌的分离、纯化及鉴定,确定病原菌为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并测定了立枯丝核菌不同菌量对绿豆芽的致病性,结果显示:不同接种量引起绿豆芽的发病时间、发病率及生物产量均存在明显差异。接种量为2块菌饼配制5 mL和2块菌饼配制10 mL的菌丝悬浮液造成严重的烂芽,第5天发病率分别达46 %和25 %。不同处理防治豆芽立枯病的试验表明:40 ℃热力消毒、1 %石灰水和1/5 000高锰酸钾均有一定的防治作用,相对防治效果分别为91.30 %、54.35 %和50.00 %。  相似文献   

13.
豆芽是补充春、秋淡季供给的重要蔬菜种类。目前,重庆市豆芽月均产量1101 t,且以黄豆芽和绿豆芽生产为主,但因管理不够规范,80%的生产主体在生产过程中都不同程度地添加了生长调节剂、消毒剂等,对豆芽的安全生产造成了不良影响。通过在全市开展调查,摸清了重庆市豆芽生产的基本情况,指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4.
光质对萝卜芽苗菜总酚类物质含量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发光二极管(LED)精确调制光质和光量,以黑暗为对照,研究光质对‘杨花萝卜’和‘青头萝卜’芽苗菜生长、总酚类物质含量、抗氧化能力及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芽苗菜的生长、总酚类物质含量、抗氧化能力和PAL 活性因光质和处理时间不同而异。总体来看,下胚轴长和地上部鲜质量在培养3 ~ 7 d 增加迅速,其后增加缓慢,且总酚类物质含量也是在培养初期高于培养后期。与黑暗处理相比,紫外光(UV-B)处理显著增加了芽苗菜中酚类物质的含量。相应地,芽苗菜的抗氧化能力和PAL 活性都在UV-B 处理下最高。另外,蓝光处理也显著增加了‘杨花萝卜’芽苗菜中酚类物质的含量及PAL 活性。因此认为UV-B 和蓝光,能增加芽苗菜中的总酚类物质含量,提高萝卜芽苗菜的营养品质。  相似文献   

15.
对目前产业化程度较高的黄豆、黑豆、豇豆、萝卜、蕹菜、花生、黄秋葵、向日葵等8种芽菜患病植株上的致病微生物进行分离、纯化,共得到24株细菌菌株和8株真菌菌株;利用真菌ITS和细菌16Sr DNA通用引物,分别对分离得到的细菌和真菌基因组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表明:24株细菌分属8个属,分别为克雷伯氏菌属(Klebsiella)、肠杆菌属(Enterobacter)、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果胶杆菌属(Pectobacterium)、短稳杆菌属(Empedobacter)、戴尔福特菌属(Delftia)、从毛单孢菌属(Comamonas);24株细菌均为革兰氏阴性菌,除果胶杆菌属外,其余都不是典型的植物病原菌;其中不动杆菌属、肠杆菌属、克雷伯氏菌属和假单胞菌属的细菌出现在2种或2种以上芽菜上;另外4个属的细菌则只出现在1种芽菜上,呈现出寄主的专化性。8株真菌分属3个属,分别为镰刀菌属(Fusarium)、链格孢属(Alternaria)和根霉属(Rhizopus);其中根霉属和链格孢属的真菌分别只出现在萝卜芽菜和蕹菜芽菜上,其他6种芽菜上分离得到的真菌菌株均属于镰刀菌属。分离菌株回接试验结果表明,所有菌株均能对芽菜造成不同程度的腐烂症状,生产过程中环境微生物污染同样能致芽菜腐烂病发生。  相似文献   

16.
高亮  孙继发  潘玲 《蔬菜》2020,(4):15-20
为提高绿豆芽的产量和品质,采用酵素稀释200倍、400倍、600倍液,酵素600倍液+亚硒酸钠(10μmol/L)、酵素600倍液+葡萄糖酸锌(Zn^2+50 mg/L)分别进行绿豆发芽试验处理,以清水作为对照,对比分析各处理绿豆芽的生长、产量和品质表现。结果表明:酵素及其复配硒或锌对绿豆芽生产均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提高绿豆芽产量,预防变质,增加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游离氨基酸含量,降低多酚化合物含量,改善品质,提高商品价值上。本研究证实,用酵素200倍液处理绿豆种子,豆芽总体表现最佳,其投入产出比(1:12.3)最高,适合在绿豆芽生产中推广应用;而在特色豆芽生产中,利用酵素复配硒或锌也能收到理想效果。  相似文献   

17.
In this study, some selected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antioxidant activity, ascorbic acid, fatty acids, fruit colour, fruit juice yield, fruit weight, organic acids, pH, total phenolic and total soluble solid contents) of five black mulberry (Morus nigra L.) genotypes grown in the Northeast Anatolia region of Turkey was investigated. The total phenolic and antioxidant activity of methanol extract of black mulberry fruits were determined according to Folin-Ciocalteu and β-carotene bleaching method assays, respectively. Fatty acids of mulberry fruits were determined by using gas chromatography. Total phenolic content was observed in black mulberry fruits between 1943 and 2237 mg gallic acid equivalents/100 g fresh mass. The vitamin C content of genotypes varied between 14.9 and 18.7 mg/100 ml. The major fatty acids in all mulberry fruits were linoleic acid (53.57–64.41%) and palmitic acid (11.36–16.41%). Antioxidant activity of black mulberry genotypes was found between 63% and 76%, which lower than standard BHA and BHT. Regarding organic acid content, malic acid was the most predominant with a range of 123–218 mg/g followed by citric acid (21–41 mg/g). The results of the study are helpful for attempting crop improvement in black mulberry for bringing to cultivation.  相似文献   

18.
优质红豆芽苗菜无土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豆芽苗菜是一种口感鲜嫩,营养丰富的芽菜。研究了不同浸种时间、浸种温度、催芽温度以及不同生长介质对红豆芽苗菜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红豆芽苗菜适宜的浸种温度和时间为26℃、24h;催芽的适宜温度为20—24℃;同时在无纺布作为介质的生长条件下,生长最好,生物学效率可达116.84%,品质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