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为寻找有助于玉米种子萌发时期抗旱性增强的菌种,提升玉米种子在干旱胁迫等逆境下的抗逆性,探究干旱条件下不同枯草芽孢杆菌菌液对甜玉米萌发的影响,以15%PEG模拟干旱胁迫,对玉米种子进行15种枯草芽孢杆菌菌种处理,记录玉米种子发芽的情况,经过测定玉米发芽的鲜重、干重、根数、根长、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以及幼苗含水量,对所得数据进行方差分析以及相关性分析、干旱胁迫下隶属函数和标准差系数赋予权重法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枯草芽孢杆菌菌液对甜玉米萌发的影响不同,R 9、R 60、R 29、R 59、R 40-2、R 19-2、R 24-2、CJ-2、R 29-2、R 40-1等枯草芽孢杆菌处理促进了玉米的萌发,而CJ-1、R 10、CJ-4、CJ-3、R 286-5等菌株处理下玉米的萌发没有明显促进作用。隶属函数和标准差系数赋予权重法分析结果显示,不同菌种处理下玉米萌发效果为:R 9R 60R 29-1R 59R 40-2R 19-2R 24-2CJ-2R 29-2R 40-1ckCJ-1R 10CJ-4CJ-3R 286-5。研究表明,枯草芽孢孢杆菌能增强玉米发芽期的抗旱性,但是不同菌种影响程度不同。  相似文献   

2.
许健 《中国种业》2021,(1):61-64
为探索玉米抗旱性生长机制,采用不同生态区的玉米品种,对玉米萌发期的抗旱特性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干旱胁迫降低了玉米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抑制了胚根和胚芽的生长以及干物质的积累,使贮藏物质转化率下降;3个玉米品种的抗旱性存在差异,由强到弱依次为嫩单23>绥玉23>合玉29;相关性分析得出,各个特性之间均呈正相关,其中发芽势与发芽率、贮藏物质转化率与胚芽长呈极显著正相关,发芽指数与贮藏物质转化率和胚芽长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3.
干旱是影响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的主要气象因子之一。为了找到有效的减灾保产途径,提高玉米的抗旱性,本研究介绍了玉米抗旱化学调控技术,总结了干旱胁迫对玉米种子萌发及幼苗生理生化的影响,概述了植物的抗旱机制,并归纳了化学调控技术在玉米抗旱性方面的应用。最后指出化学调控技术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应注重混合剂型的研发及应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赵茜  田蜜  宋天宇  姜献玲  蔚荣海 《种子》2017,(10):94-98
通过PEG溶液人工模拟干旱胁迫条件,对50份糯玉米自交系进行了萌发期的抗旱性评价.结果表明,水分胁迫对相对发芽势、相对发芽率、胚芽长、胚根长、萌发抗旱指数、贮藏物质转化率等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与此同时,使用隶属函数法对糯玉米自交系进行了抗旱性的综合评价,其中G 35、Y 52、Y3-5、Y 9-6为萌发期抗旱性较强的4个品种;Y2-4、G 04、Y 8-5、Y 1-10、Y 3-12为萌发期抗旱性较弱的5个品种;其余则为萌发期抗旱性中等的品种.  相似文献   

5.
将玉米种子萌发期、苗期及整个生育期相结合,研究了玉米种子耐旱指数(GSI)、不同生理性状和抗旱指数(DRI)及其相互关系。结果发现:正常条件下叶片水势值较高、胁迫后降低幅度较大以及渗透势较高、胁迫后降低幅度较小的品种,抗旱指数较大;正常条件下水势低、胁迫后降低幅度中等以及胁迫前后渗透势降低幅度较大的品种抗旱指数较低;正常条件下植株POD活性较低、而胁迫后酶活升高幅度较大的品种,抗旱指数较大,而本身酶活较高,胁迫后升高幅度较小的品种,抗旱指数较低;胁迫下升高幅度较小、而本身脯氨酸含量较高的品种,抗旱指数较大;胁迫下升高幅度较大且本身脯氨酸含量较低的品种,抗旱指数一般较小;正常条件下丙二醛(MDA)含量较低的品种,抗旱指数也较大。种子耐旱指数低的品种,抗旱指数也低。综合认为,萌发期种子耐旱指数、苗期叶片水势、渗透势、POD活性与抗旱指数的一致性较高,脯氨酸和丙二醛含量次之,从机理上解释了玉米抗旱性差异。  相似文献   

6.
杂交玉米品种抗旱性生理指标及综合评价初探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黄莺  赵致 《种子》2001,(1):12-14
采用室内干旱法 研究玉米叶片相对含水量、叶绿素含量、抽雄吐丝间隔时间、各生育时期出现时间、干物质积累量、氮代谢等与玉米抗旱性的关系。结果表明,经24和48h水分胁迫的处理,玉米叶片RWC与其抗旱性呈正相关;叶绿素含量与抗旱性无相关性;抽雄期与吐丝期的间隔时间与抗旱性呈负相关;干旱对高抗品种的灌浆期出现时间几乎没有影响,中抗和不抗旱品种乳熟期出现较晚。高抗品种干物质胁迫系数在“喇叭口期~抽雄期~蜡熟期”生育过程中呈“n”型变化,中抗品种干物质胁迫系数呈“u”型变化,不抗旱品种呈“直线型”变化。短时间干旱,玉米植株含氮量与抗旱系数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7.
水杨酸对玉米种子萌发早期耐旱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讨水杨酸(SA)引发对干旱胁迫下玉米种子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以郑单958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在15℃黑暗下用0.1 mmol/L的SA引发处理36h,在15%的PEG-6000模拟干旱条件下吸胀不同时间(0,12,24,36,48 h),研究SA引发对干旱胁迫下玉米种胚、胚乳和种皮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旱胁迫期间,种胚中CAT活性、胚乳中可溶性糖含量、种皮中可溶性蛋白含量增加.相对未引发种子,SA引发显著提高了种子CAT活性、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因此,0.1 mmol/L SA引发处理可以提高玉米种子萌发早期的抗旱性.  相似文献   

8.
《种子》2020,(8)
为筛选出抗旱性较强的玉米品种,本实验用15%PEG-6000溶液模拟干旱条件,对河北省推广面积较大的37个玉米品种进行萌发期抗旱性鉴定,分析幼苗株高、根长、根鲜重、总根长、总根表面积和总根体积等性状的差异性,对供试品种进行抗旱性分级,并检验胁迫处理对幼苗根系过氧化物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及丙二醛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PEG胁迫后各品种间幼苗地上部和地下部形态学指标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37个品种依据抗旱水平被划分为5级,其中宽玉1101、农大372、京农科728、郑单958和豫单9953等品种萌发期抗旱性较强,而先玉1140、强盛368和LS 838等抗旱能力较弱。抗旱性较强的玉米品种经干旱胁迫处理后,过氧化物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要高于抗旱性较弱的玉米品种,丙二醛含量的上升幅度小于抗旱性较弱的玉米品种。该研究为进一步开展田间鉴定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外源褪黑素对干旱胁迫下玉米幼苗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研究外源褪黑素在增强干旱胁迫下玉米幼苗生长适应性中的作用,降低干旱胁迫对玉米幼苗的伤害。以‘郑单958’玉米种子为试验材料,采用人工控水法,设置6组处理(CK、干旱、M1、M2、M3、M4)研究了干旱胁迫下,外源褪黑素对玉米幼苗生长指标、叶绿素含量、脯氨酸以及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褪黑素有利于缓解干旱胁迫对玉米幼苗的影响,如株高、叶片含水量、根长,提高了干旱胁迫下玉米幼苗叶绿素合成能力,SPAD值升高;褪黑素可以缓解干旱对玉米幼苗的氧化胁迫,通过提高抗氧化酶活性,随着干旱胁迫天数的增加,各处理组过氧化物酶活性明显高于干旱组;脯氨酸含量随干旱胁迫天数增加而增高,干旱胁迫7天后,干旱组和其他处理组间脯氨酸含量存在显著差异。综合来看,外源褪黑素能提高干旱胁迫下玉米幼苗生长能力,主要通过提高抗氧化酶活性和叶绿素合成,降低膜脂过氧化水平。外源褪黑素能提高玉米抗旱性,可以作为植物生长调节剂应用到实际生产中。  相似文献   

10.
《种子》2021,(9)
以20份糜子(Panicum miliaceum L.)材料为研究对象,采用20%PEG-6000溶液模拟干旱,研究干旱胁迫对糜子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及生理指标的影响,比较其抗旱性。结果表明,20份糜子材料萌发期抗旱性间存在差异;干旱胁迫下,20份糜子材料幼苗生长均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抑制,株高和根长均低于对照(除TL和ML外);幼苗地下部生长速度快于地上部的;RWC与对照相比呈下降趋势,且降幅在不同材料间存在差异;叶片内MDA和Pro含量均高于对照,且增加量在不同材料间有差异,但XY和TG叶片内MDA含量低于对照。  相似文献   

11.
用PEG-6000高渗溶液模拟土壤水分胁迫的方法,比较了培养介质、浸种时间对不同粒质量类型玉米种子发芽率的影响,并采用砂培不浸种方式,研究了黄淮海地区近几年审定的32个玉米杂交种萌发期的抗旱性。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的玉米品种,在纸培模式下20%PEG渗透胁迫处理的发芽率均低于或等于25%,远低于砂培模式。砂培模式下,不浸种处理的发芽率总体好于浸种24 h和48 h处理。砂培不浸种方式下,渗透胁迫处理不同程度地降低了32个玉米杂交种种子的发芽率;大多数品种初生根条数低于对照,胚芽长和胚根长均减小,胚芽长比胚根长减小的程度大,胚芽干质量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12.
种子萌发期是研究玉米生长和耐旱性的关键时期。为了鉴定不同玉米自交系的萌发期耐旱性,采用聚乙二醇(PEG)模拟干旱条件,对42份不同玉米自交系进行干旱处理,通过研究发芽指数、发芽率、发芽势等种子发芽性状,以其相对值为指标,鉴定不同玉米自交系种子萌发期的耐旱性。结果表明,在PEG-6000处理胁迫下,玉米自交系种子萌发受到抑制,不同自交系的耐旱性存在较大差异,通过隶属函数法结合抗旱分级标准筛选出丹3140为萌发期强耐旱自交系,农系1315、YML 1615、京2416为萌发期中等耐旱材料。  相似文献   

13.
以6份抗旱性不同的玉米自交系为试材,用不同浓度的PEG-6000(polyethylene glycol,PEG)渗透溶液进行模拟干旱胁迫处理,分析玉米萌芽期中胚轴长、胚芽鞘长及苗长的变化,并将其与田间干旱胁迫处理下相应玉米自交系产量及产量相关性状的抗旱指数进行相关分析,以期揭示萌芽期玉米幼苗相关性状与其抗旱性的关系。结果表明:(1)萌芽期随着PEG浓度增加,玉米自交系胚芽鞘长、中胚轴长及苗长都呈下降趋势,其中苗长降低幅度最大,平均降幅为14%,中胚轴长次之,平均降幅为11%;(2)方差分析表明,不同玉米自交系幼苗的中胚轴长、胚芽鞘长在自交系间及PEG浓度间差异极显著,苗长在PEG浓度间差异极显著;(3)花期田间干旱胁迫下,各玉米自交系的千粒重、穗粒数及产量较正常灌溉明显下降,且其平均降幅分别为8%、14%、13%;(4)通过玉米田间产量及产量相关性状抗旱指数与萌芽期各性状相关性分析表明,中胚轴长与千粒重、穗粒数及产量的抗旱指数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胚芽鞘长与千粒重、穗粒数及产量的抗旱指数呈极显著正相关,而在5%的PEG-6000渗透溶液模拟干旱胁迫下,胚芽鞘长与千粒重抗旱指数相关系数最高为0.832。因此,胚芽鞘较长的自交系其抗旱性较强,胚芽鞘长度可作为玉米早期抗旱性筛选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4.
探索野生垂穗披碱草(Elymus nutans Griseb.)种子萌发与幼苗生长对干旱胁迫的生理响应,为西藏乡土植物耐旱性鉴定和育种提供依据。以西藏那曲市班戈县和索县2个地区的2份野生垂穗披碱草(Ⅰ号和Ⅱ号)为试验材料,以驯化品种巴青垂穗披碱草(E. nutans G. cv. Baqing)为对照材料,使用聚乙二醇(PEG-6000)溶液和盆栽后自然干旱法分别模拟垂穗披碱草在萌发期和幼苗期的干旱胁迫环境,并测定相关生理指标。结果表明,PEG-6000抑制了Ⅰ号和Ⅱ号种子萌发,低浓度(-0.10MPa)的PEG-6000处理有利于巴青垂穗披碱草种子萌发;PEG-6000抑制了垂穗披碱草根和芽的生长,其中对于芽的抑制作用尤为明显。干旱胁迫下,幼苗叶片相对电导率值和丙二醛含量不断上升,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呈先升后降的趋势。经隶属函数分析,供试的3份垂穗披碱草在种子萌发期和幼苗期生理耐旱性较强,均属于Ⅱ级(较抗),其耐旱性为巴青垂穗披碱草>垂穗披碱草Ⅰ号>垂穗披碱草Ⅱ号。  相似文献   

15.
抗旱种衣剂对大豆抗旱性及产量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评价两种抗旱种衣剂在大豆上的抗旱与增产作用,开展田间试验,对两种制剂处理下大豆的种子萌发、生长、产量以及与抗旱性相关的指标进行观测。结果表明,两种抗旱种衣剂均有抗旱增产的功能。抗旱种衣剂1号处理下,与对照相比,大豆的种子出苗率提高4.8%,平均株高增加4cm,单株根瘤数量增加13个,产量增加7.3%,净光合速率增加1.4 μmolCO2/(m2·s)。种衣剂2号处理下,大豆的种子出苗率提高5.2%,平均株高增加5.6cm,单株根瘤数量增加65个,产量增加6.3%,蒸腾速率、叶片失水速率下降,根体积、根冠比增加。表明种衣剂2号的抗旱效果更强,种衣剂1号的增产效果更明显。  相似文献   

16.
干旱胁迫是油菜种子萌发和生长发育的主要限制因子之一。以甘蓝型油菜品种Q2(抗旱型)和秦优8号(干旱敏感型)为试验材料,研究干旱对油菜种子萌发的影响,探讨外源生长调节物质独脚金内酯(SLs)和纳米材料(n-K2MoO4)对干旱胁迫下油菜种子萌发的生理调控作用。结果表明,干旱胁迫显著抑制种子萌发,SLs和n-K2MoO4均可显著提高发芽率,增加幼苗干重和子叶叶绿素含量,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活性及可溶性糖、脯氨酸含量,降低丙二醛含量。0.10µmol/L GR24+0.24mmol/L K2MoO4对干旱胁迫下种子萌发和氧化损伤的缓解效应较好。外源SLs和n-K2MoO4通过提高油菜种子萌发期的保护酶活性和渗透调节物质含量来提高抗旱性。本研究表明植物激素和纳米材料在农业生产中具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刘晓东  李子为  何淼 《种子》2012,31(1):45-48
以采自大庆的野生月见草种子为材料,在5%、10%、15%、20%的PEG-6000的胁迫下,对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以及苗长进行测定,并根据测定的数值计算出种子活力的指标以及综合所有指标进行综合测定评价.结果表明,轻度干旱条件(5%)有利于野生月见草生物量的积累及其根系的生长,但在10%以及以上浓度的干旱胁迫下其萌发以及生长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  相似文献   

18.
不同基因型玉米种子萌发特性与芽、苗期抗旱性的关系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孙彩霞  沈秀瑛  谷铁实 《种子》2001,(5):32-33,35
利用PEG高渗溶液法研究了不同基因型玉米种子的萌发特性;同时采用盆栽控水法测定了其干旱后幼苗存活率。研究结果表明:在水分亏缺条件下,不同基因型玉米在各性状上表现受抑程度不同,具有较强根、芽生长能力的玉米基因型,芽、苗期的抗旱性较强。玉米在高渗溶液中的种子萌发耐旱指数是评价其芽期抗旱性的综合指标,而苗期抗旱性评价应以干旱后幼苗存活率为标准。  相似文献   

19.
以胡麻种子为试验材料,渗透剂选用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探讨了5种干旱胁迫条件(10%、15%、20%、22%、25%m/v)对胡麻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胁迫浓度达到22%时,各品种的发芽势、发芽率、种子萌发指数、种子活力指数均降低,坝亚7号、坝亚12号表现最好,坝亚13号、1062品种表现最差;同一胁迫条件下,不同品种的萌发特性对干旱胁迫的敏感性表现不同,初步分析了不同胡麻品种的抗旱性。  相似文献   

20.
不同高粱品种萌发期抗旱性筛选与鉴定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萌发期是高粱表现抗旱性的关键阶段之一。选用54份高粱品种(组合)为供试材料,采用人工气候箱培养,以水势为–0.4MPa的PEG-6000水溶液模拟干旱胁迫环境,萌发10 d后测定发芽势、发芽率、萌发抗旱指数等8个萌发性状。基于主成分分析的综合因子得分函数能够对萌发期高粱品种的抗旱性综合评定,各品种(组合)综合因子得分(Y值)经聚类分析后,将54份高粱品种(组合)按萌发期抗旱性的强弱分为四大类,13218A×20982R是一个抗旱性极强的杂交组合,吉杂133等13个品种(组合)为抗旱品种(组合),苏马克等23个品种为干旱敏感品种,辽杂35等17个品种为高度干旱敏感品种。萌发抗旱指数、发芽率和根长等性状可作为高粱品种萌发期抗旱性鉴定的主要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