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电商扶贫是精准扶贫的重要方式。笔者以贵州省威宁县为研究对象,结合当地电商发展情况,尝试研究分析电商发展中的关键性制约,并提出促进电商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研究运用访谈法、SWOT分析和层次分析法。描述和阐述威宁县电商发展现状和问题,分析内部和外部因素,分析探讨农产品网销的优势、劣势、机会、威胁中各类因素,并借助专家评分和层次分析法计算权重,从而给出策略选择。分析认为:发展电商有利于威宁扶贫减贫,但购销不对称问题是其中不可回避的重要障碍,而跨越这一障碍中威胁影响最大,优势次之,机会再次,劣势影响排在最末。威宁农产品网销可以选取ST战略,发挥优势应对威胁,同时兼顾SO战略。建议威宁在产品“打绿色牌”、降低生产流通成本、营造良好电商环境、推进农村服务体系高端化、发展电商旅游等方面着力。  相似文献   

2.
张旭  胡宝贵 《中国农学通报》2021,37(26):153-158
为日后节水灌溉技术应用的研究提供基础,本研究将中国农业节水灌溉技术在目前中国农业发展趋势中的不同类型和应用加以梳理,诠释其可持续性发展的真实性,希望为相关研究提供可供参考的方向。借助中国知网数据库,高级检索“主题”=“灌溉技术”、“并含”=“推广应用”、时间为2000—2020年、通过文献研究分析法,获得涉及相关信息的文献共679篇。总结中国农业节水灌溉技术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供相应的解决措施。结果表明,通过分析相关文献的数量及分布来看,中国农业节水灌溉技术正处于不断提升的阶段,专家学者应将节水灌溉技术与农业实际情况相结合,进行更深一步的研究。在中国,微灌是节水效果最好的一种灌溉技术。渠道输水在中国地区普遍适用性强,该技术被开发以来,迅速于全国各地推广并应用。  相似文献   

3.
<正>近年来,贵州省黎平县德顺乡把产业扶贫作为精准脱贫的重要抓手,充分利用当地资源优势,通过招商引资带动,扶贫项目支持,带领农民发展楠竹、中药材、水果、蔬菜等生态主导产业。同时,抓住产业结构调整中产销对接关键环节,由主要领导牵头组建产销专班,搭建超市、电商等产销平台,做实产销链,打通了从基地到市场的直销通道,多维度将农产品推入市场,确保收益最大化,助农民持续稳定增收。  相似文献   

4.
正贵州是少数民族聚居区,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决胜脱贫攻坚、同步全面小康、开创多彩贵州新未来是我省的奋斗目标。茶产业是我省决胜脱贫攻坚的主导产业,是我省农村实现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重要载体。中共贵州省委、省人民政府提出"大扶贫、大数据、大生态"三大战略,2017年出台《贵州省绿色农产品"泉涌"工程工作方案(2017-  相似文献   

5.
云南地处祖国西南边陲,有比邻中南半岛“世界米仓”的区位优势且资本和技术领先于周边国家,因此,云南应进一步发挥优势,依托云南系统的粮食生产、加工和储运能力以及与相关国家完善的农业经济贸易合作平台和通道,加快推进区域性粮食产业链和供应链建设,为巩固和提升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保障能力做出云南的贡献。为此,作者采用对比分析等方法,系统分析了2010—2019年云南粮食生产规模、占全国的比重、品种结构变化以及粮食安全保障体系特点、中南半岛6国粮食出口贸易情况等,找出了云南口粮生产能力下降、种粮比较效益下滑、农业“走出去”支持政策不足等问题,并进一步提出了对内要进一步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提高全省粮食生产能力,对外应以农业投资和储运体系为重点提高获取境外粮食的能力,同时应做大沿边加工物流业、做优农产品进出口贸易政策等建议。  相似文献   

6.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农村扶贫工作,形成了以"扶贫先扶志、扶贫须扶智、精准扶贫"等为主要内容的新时期扶贫工作重要战略思想。2017年以来,陕西省千阳县县委、县政府针对一些贫困农民"等靠要"思想严重,争当贫困户、低保户;一些贫困农民思想观念陈旧,把温饱当小康,发展劲头不足;一些贫困农民缺乏致富技  相似文献   

7.
<正>为打赢产业扶贫攻坚硬仗,让贫困农民持续增收,实现农民脱贫致富的美好愿望。贵州省遵义市务川县蕉坝镇政府立足实际,严格按照县脱贫攻坚、精准扶贫工作要求,全力推进"一长二短"产业扶贫,构建起建档立卡贫困户户均有一项长效产业、二项短期产业的新格局,以帮助贫困农民"户户有增收项目,人人有脱贫门路",最终实现同步小康的目标。  相似文献   

8.
高红 《中国农学通报》2021,37(35):136-140
为深入剖析和总结中国集体建设用地产权制度改革试点中出现的问题和治理经验,探索系统推进中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路径。本研究运用数据、规范和比较分析方法,对中国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产权制度改革的公共性缺失问题进行了反思和探讨。从公共性生产逻辑的视角,提出在协调现行市场经济条件下“城乡融合发展的公共利益、集体经济的共同利益和农民的财产权益”基础上,建构以多元主体协同共治为基础,以数字化治理技术创新为保障,以公共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改善为支撑,以城乡要素市场双向流动建设为目标的产权制度改革路径。为此,本研究建议进一步明确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产权制度改革的公共性目标,从城乡融合发展的视角系统地推进各项配套改革措施的完善,并加强对其改革效果的公共性评估。  相似文献   

9.
为了提高贵德梨果的栽培经济效益,本研究选取贵德名优农产品中取得地理标志的产品贵德软梨,开展了“气候好”农产品气候品质认定,确定了评价指标。采取综合认证方法,考虑影响农产品生长的生态适应性、当年的气候条件、管理水平和当年水果品质情况所占的比重,赋予不同的权重。并对各项分析打分,得到综合分数来确定。选取2020年贵德县园艺场的软梨进行了认定指标评价,结果表明2020年贵德县园艺场光热资源丰富、水分条件适宜、光热水匹配良好、气候优势明显,有利于优质软梨生产,2020年出产的贵德软梨气候品质等级为“特优”。  相似文献   

10.
茶叶是陕西省西乡县的优势特色产业,经过历届县委、县政府的接续发展,产量、产值均居全省产茶县之首。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立足优势资源,将茶产业作为产业扶贫的有力抓手和带动脱贫的长效产业,统筹规划,精准布局,有效保障了贫困群众稳定脱贫,实现了产业发展与精准脱贫协同发展、融合共赢。  相似文献   

11.
农业是奠定基础、保障人民生活的基础产业,是乡村产业蓬勃发展和带动农民脱贫的关键环节。农业上市公司是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顶梁柱,应在乡村产业由增产导向型向提质导向型的转型升级中发挥“头雁效应”。本研究基于因子分析方法对包含农林牧渔业在内的农业上市公司进行绩效评价,对于农业上市公司运营管理和公司治理水平提升,并更好地被国家和其他机构投资者所了解和掌握,最大限度发挥对其他农业经营主体和小农户的引领带动作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研究结果表明,农业上市公司引领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系统性工程需要政府、企业、农民及相关主体共同参与,从技术、人才、资源、政策等方面综合发力,精准施策。  相似文献   

12.
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是一种新型农业生产经营组织联盟,它对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带动农民脱贫致富、促进三产融合发展起到极其重要作用。本文论述我国农业产业化合体建设及其人才培养现状,分析农业产业化合体建设及其人才培养面临的主要困难与问题,提出支持农业产业化合体建设及其人才培养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研究旨在总结经济林产业扶贫的主要成效,发现问题,提出发挥经济林产业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效重要作用的政策建议。通过数据收集分析和对山西、四川和云南3省6县的实地调研发现,经济林产业扶贫成效显著,成为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促进了农民就业和美丽乡村建设。然而,脱贫地区的经济林产业还存在规划落实不到位、栽培品种混杂、管理措施粗放、加工存储产业滞后和科技支撑力度不够等突出问题。针对以上问题,从加强对经济林产业的宏观指导、强化科技支撑和技术推广、积极拓展林业产业政策、提升产业发展的组织化品牌化水平和积极培育流通体系等方面提出建议,为更好发展林业特色产业、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效、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政策参考。  相似文献   

14.
广西国家级贫困县贫困类型划分与扶贫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玲  黄晓玲 《中国农学通报》2018,34(26):157-164
贫困长期以来备受世界各国政府关注,广西是我国西南地区贫困人口分布较为密集的地区之一,贫困问题呈现多样化特点,为进一步探讨广西贫困乡村类型,推进广西精准扶贫工作。本文以广西区国家级贫困县为研究对象,从人口、经济、资源、社会四个方面选取影响贫困的28个指标,利用SPSS进行主成分分析,得出制约广西贫困的主成分,并在此基础上将影响贫困的主成分作为变量,对广西的贫困县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1)制约广西贫困的主要的因子为:“人口”因子、“经济收入”因子、“交通基础设施”因子,“工业化程度”因子、“农业机械化水平”因子、“通讯”因子、“教育”因子;2)广西贫困县的地域类型可划分为三类:农业生产力-工业化水平较低型贫困县,交通通讯基建落后型贫困县,文化教育落后型贫困县三大类,并针对各类型贫困县提出相应的减贫脱贫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数字乡村发展的实践与探索——基于北京的调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旨在通过分析北京市数字乡村建设实践,发现存在问题,找出推进路径,为数字乡村发展提供可借鉴经验。利用文献分析、典型案例和专家咨询法,探讨数字乡村发展理论与实践。数字化是现代农业4.0阶段的关键特征,数字经济是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新动能。北京是数字乡村发展的先行者,为北京乡村振兴和农业现代化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数字化基础设施完善,农业生产数字化、经营网络化和乡村治理数字化水平不断提升,乡村信息服务模式不断创新。数字乡村发展面临基础设施建设薄弱、数据资源体系建设不完善、数字技术与产业融合不够、数字乡村人才缺乏等问题。农业生产、农村生活、农产品经营和农业农村信息服务亟需与物联网、大数据、互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5G等信息技术进一步融合。应不断夯实数字乡村建设基础,加大数字乡村科技研发,深化数字乡村技术产品推广应用,完善数字化乡村治理体系,强化数字乡村人才支撑。  相似文献   

16.
黑龙江省健全农业生态补偿制度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建立系统的黑龙江省农业生态补偿机制提供参考,以达到合理利用资源、促进农村生态环境良性循环、推进经济社会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的目的。通过分析得出的结论是:必须从黑龙江省实际出发,健全农业生态补偿制度,并要结合生态学、经济学等多学科,在深入实证调研基础上,着力探索一条适合黑龙江省的农业生态补偿道路。并从建立健全农业生态补偿的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建立多中心视角下的生态补偿机制、建立“开源型”的补偿方式及建立农业生态补偿示范区4个方面对黑龙江省农业生态补偿制度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7.
通过分析青海省地理标志发展现状、问题及对农业经济发展的作用,提出青海省地理标志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与对策,以促进青海省乡村产业振兴和农业经济发展。对青海省地理标志数量、地区分布、产品分类、地理标志使用及品牌推广情况等进行统计分析,分析存在的问题,并对2010—2019年青海省地理标志数量和农业经济发展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青海省地理标志主要集中在海东市、海北州、西宁市,地理标志产品以果蔬类、养殖类为主,地理标志的使用已成为青海省农牧业发展和农牧民增收新的增长点,地理标志品牌推广已取得一定成效;(2)还存在政府对地理标志重视程度不够、生产者及消费者地理标志品牌意识薄弱、地理标志申请注册数量少、“重注册、轻使用”、专业人才匮乏等问题;(3)青海省地理标志数量尚未对当地农业产值产生正向影响。提出“一统筹,一支撑,两抓手,全链条”的青海省地理标志产业发展路径:(1)加强统筹规划,系统推进全省地理标志产业发展;(2)重点扶持龙头企业,打造地理标志特色产业集群;(3)聚焦4个关键环节,构建产业全链条闭环发展新格局;(4)做优公共服务,营造地理标志产业发展良好环境;(5)强化队伍建设,为地理标志产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并提出了14条具体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Return migration has been considered advantageous to the productivity of labor and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origin regions and countries. However, how and why return migrants make their investment decisions and how such processes contribute to poverty alleviation remains unclear. This study evaluated how migration experience influences rural families' choices for productive investments and the underlying mechanism of village poverty alleviation. The result indicates that, when all are given the same monetary budgets, return migrants are more inclined to invest in single agricultural-related subjects rather than multiple subjects. A concentrated investment implies the investor's intention of expanding the production scale, which can further lead to a more organized, professional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that can be considered beneficial for community poverty alleviation. Moreover, different approaches of human capital accumulation led to varied capacity growth, among which migration experience effectively enhances the non-cognitive ability of return migrants. Based on these findings, we suggest that more returnee-preferential policies, supporting production and organization services should be established to promote agricultural entrepreneurship among the returning groups in poor rural areas.  相似文献   

19.
为加速张家界市脱贫攻坚进程及其他旅游地区旅游扶贫提供重要依据。以该区2016 年初贫困村数据为基础,运用GIS 空间分析方法中的叠加分析、缓冲分析和密度分析3 种方法,通过探索张家界市武陵源区贫困村空间分布规律,对该区31 个贫困村空间分布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景区和乡(镇)政府辐射作用明显,贫困村的数量呈现出随着景区和乡(镇)政府距离的递减而向外递增的态势;贫困村呈现沿进入景区主要交通干线分布,但主要交通干线对扶贫的作用微弱;贫困村在经济薄弱的地方呈现集聚特征,而在经济较好的地区集聚特征不明显。因此加强景区的带动和辐射作用是核心,提升基础设施建设是关键,强化政府机构扶贫职能是保障,为新形势下其他地区旅游精准扶贫提供重要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