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长林系列油茶良种引种表现及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研究于2010年引进油茶Camellia oleifera Abel.长林系列6个品种进行造林试验,全面评价了不同长林系油茶品种在常山县的性状表现。结果表明:油茶长林系列6个品种间在树体生长、果实性状、产量等方面都有着不同的表现。长林23号,长林166号和长林3号的冠幅较大,长林4号、长林40号、长林53号和长林23号的单位冠幅产量达到1 kg.m-2以上,而且长林23号和长林40号的种仁含油率均达到44%以上。综合分析认为,长林4号、长林40号、长林53号、长林23号品种在试验地表现较好,应作为常山地区油茶发展的优先考虑品种。  相似文献   

2.
为解决油茶采摘费时费力的问题,以15个湖北省主栽油茶品种为研究对象,选取12个与轻简化栽培相关的性状为评价指标(单果鲜重、干果出籽率、干籽出仁率、种仁含油率、枝叶密度、树形指数、单株产量、病害级别、旱害级别、冠外果实比例、红色果实比例、采摘效率),采用DTOPSIS分析法,对15个湖北省主栽品种进行轻简化栽培适宜性的分析评价。品种的轻简化栽培适宜性评价值由高到低依次为‘长林53号’(C>0.6),‘长林3号’、‘长林40号’、‘长林4号’(0.5相似文献   

3.
调查渝东南地区2022年夏季极端高温干旱复合因素对‘长林3号’、‘长林4号’、‘长林40号’及‘长林53号’油茶生长及果实性状的影响,以期为‘长林’系列油茶选育和推广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高温干旱影响油茶植株生长,抑制茶果纵径、横径生长,降低油茶鲜出籽率,减少单果质量和单株产果量。在高温、干旱双重逆境胁迫下,苗木和成林以‘长林53号’抗旱能力最强,果实经济性状(单果质量、纵径、横径、籽质量、鲜出籽率及单株鲜果产量)表现最好;幼林以‘长林3号’抗旱能力最强,果实茶籽数量最多。综上所述,‘长林53号’在极端高温干旱情况下,生长发育和性状表现较好,抵御高温干旱胁迫能力突出,建议作为该区域的优良品种进行培育、推广。  相似文献   

4.
为探究培养基组分及pH对油茶花粉离体萌发的影响,本试验以信阳地区主栽长林系列4个油茶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半固体培养进行单因素试验,研究不同浓度的钙、镁、钾、尿素及pH对油茶花粉离体萌发率和花粉管伸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钙对长林系列油茶花粉的萌发率和花粉管伸长均有显著影响(P<0.05),在浓度为100 mg/L时对萌发率促进效果最佳,在浓度为2 400 mg/L时对花粉管伸长促进效果最佳;长林系列油茶的花粉管长度随镁、钾浓度的增加整体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镁在浓度为2 400 mg/L时对花粉管长度及花粉萌发率均表现出强烈的抑制效果,钾对‘长林3号’‘、长林4号’‘、长林40号’的花粉萌发率的影响均不显著;pH对长林系列4种油茶品种的花粉管长度均有显著影响;尿素对长林系列4种油茶品种花粉萌发的影响相较其他因素较小。培养基中钙浓度为2400mg/L,镁浓度在200~400mg/L,钾浓度在200~400 mg/L,尿素浓度为200 mg/L,p H值为6.5时适合油茶花粉管伸长;钙浓度为100 mg/L,镁浓度为200 mg/L时适合花粉萌发。本研究结果为油茶人工授粉和促进油茶花粉萌...  相似文献   

5.
油茶ALMT基因的克隆及低磷胁迫下的表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以油茶品种‘长林4号’无性系扦插苗为材料,采用RT-PCR技术分离出一个油茶铝激活苹果酸转运体基因。该基因的c DNA全长1 761 bp,编码586个氨基酸,分子量为65.59 k D,理论等电点(PI)为6.27。与其他植物的ALMT蛋白高度同源,将该基因命名为CoALMT(Gen Bank登录号:KT932706)。CoALMT蛋白含有6个跨膜区,可能定位在细胞质膜上。CoALMT蛋白二级结构中α-螺旋(Alpha helix)、β折叠(Extended strand)、β转角(Beta turn)、无规则卷曲(Random coil)分别占52.05%、16.89%、8.70%、22.35%。以‘长林4号’和‘长林166号’无性系扦插苗为材料,利用qRT-PCR技术分析了沙培条件下两个不同无性系在不同磷水平下不同器官组织中CoALMT基因的表达。结果表明,低磷处理下,两个无性系油茶根系CoALMT的表达量均上升,说明油茶根系中CoALMT基因的表达受到低磷诱导。茎和叶中的表达模式与根中存在差异。低磷处理下不同组织中,‘长林166号’中CoALMT基因的表达量均比‘长林4号’高。综上结果可知CoALMT基因参与油茶对低磷的响应,其可能会影响油茶的磷吸收与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6.
气象条件对油茶合理采摘期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气象条件对油茶合理采摘期的影响,选用‘长林40 号’和‘赣兴48 号’油茶品种为研究对象,设置5 个不同收获时期,结合积温、特殊天气等主要气象因素,分析不同采摘期下不同地区2 个油茶品种各自含油率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随着茶果的逐渐成熟,‘赣兴48 号’油茶籽仁干基含油率和鲜果含油率整体都呈先增后降的趋势,‘长林40 号’油茶籽仁干基含油率呈直线上升的趋势,鲜果含油率呈先增后降的趋势;‘长林40 号’油茶籽仁干基含油率在10 月28 日达到最大,而‘赣兴48 号’在10 月23日达到最大;2 个油茶品种鲜果含油率均在10 月23 日为最大;随着积温的升高,油茶籽仁干基含油率总体也呈升高趋势;冰冻和采摘期的低温连阴雨天气对茶果油脂的积累均有显著不利影响。综合试验数据得出,霜降前后2天且天气状况适宜的时间段为油茶果采摘的最佳时期。  相似文献   

7.
对4个油茶品种的种子在3个不同栽培地点的含油率和形态指标的差异性进行了分析,旨在为广西桂林地区引种高产、优质油茶品种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引种至广西桂林的4个油茶品种中,岑软2号种子的综合性状下降最为显著,而长林系列的2个品种综合形态指标有所增加,特别是长林40号,果实和种子千粒重增加最为明显,较原产地分别增加了213%、44.1%.4个油茶品种引种至广西桂林后,种子的含油率较原产地栽植的相应品种均有所下降,下降幅度由小到大依次是:岑软3号(8.67%)<长林40号(13.30%)<长林4号(27.19%)<岑软2号(34.33%),引种后岑软2号、长林4号种子的含油率较低,分别为31.60%、38.59%,而岑软3号、长林40号种子的含油率较高,分别为50.38%、47.05%.因此从果实和种子形态指标以及出油率角度综合来看,4个品种中岑软3号、长林40号是广西桂林地区引种的较好品种.  相似文献   

8.
卓涛 《种子科技》2023,(2):10-12
以1号Ilex verticillata“Osterwijk”、2号Ilex verticillata“Gray”、3号Ilexverticillata“Winter Red”3个北美冬青品种的3年生盆栽苗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截干高度对苗木生长的影响效果。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的北美冬青苗木对截干处理的反应不同,不同截干高度对1号和2号的新梢数量和新梢长度有显著影响,截干处理对3号的影响不明显。以1年生“Osterwijk”扦插苗为试材,研究不同浓度、不同类型发枝素对苗木新梢生长性状的影响效果。结果表明,不同浓度发枝素对新梢长度没有显著影响,对新梢数量有显著影响,对新梢方位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为筛选适合嫁接杜鹃红山茶的优良油茶砧木及最佳砧穗组合,同时研究各指标与嫁接亲和力的关系,以广西栽培面积广泛的普通油茶、高州油茶、广宁红花油茶、‘岑软2号’和‘岑软3号’5种油茶为砧木,以杜鹃红山茶为接穗开展芽苗砧嫁接试验。结果显示,嫁接成活率由高到低排序为高州油茶(83.33%)>‘岑软3号’(79.44%)>‘岑软2号’(70.00%)>普通油茶(63.33%)>广宁红花油茶(50.00%);各组合间穗砧直径比接近于1,同步生长性较好。对各指标综合进行隶属函数分析,嫁接苗生长指标由高到低排序为高州油茶>广宁红花油茶>‘岑软3号’>普通油茶>‘岑软2号’。相关性分析表明,不同砧木嫁接苗成活率与新梢生长量、根系生长量之间存在较强的相关性。综上,5种供试油茶与杜鹃红山茶均具有一定的亲和性,其中高州油茶与杜鹃红山茶砧穗亲和性最佳。  相似文献   

10.
5个美国山核桃优良品种开花等性状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解决安徽地区美国山核桃品种少、产量低等问题,连续13年对引种的美国山核桃实生品种对比观察,筛选出‘安农1号’等5个优良适生品种。并对这5个品种的新枝及叶萌发生长节律、雌雄花开花物候、花期长短等特性进行观测分析。结果表明,5个品种新枝平均长度差异达到6.5 cm,叶平均长度差异3.3 cm;枝梢、叶、雄花序生长量最大均为温度最高日期;5个品种雄花盛花期持续时间相差不大;‘安农5号’雌花盛花期持续10天,比其他4个品种长3~5天;‘安农1号’、‘安农3号’、‘安农5号’均为同时型品种,‘安农2号’为雄先型品种,‘安农4号’为雌先型品种。  相似文献   

11.
<正>笔者从市场上买回一株大阪松,高干树型,虽已有初步形状,但其造型零乱,观赏性较差。经过初步观察,笔者发现这株大阪松有以下特点:主干高耸直立,略微倾斜,总体枝量较稀少;枝条多集中于树冠中上部,中部位置有一较长下垂的枝条,树冠上部枝条分布较为均匀。树体主干及整体走势向右侧发展,这也是整个树体造型"取势"的方向,即所有枝条布局要围绕这一树体走势展开。笔者经过反复推敲,初步确定造型要点:整体树势向右侧取势,上部结顶部位枝条要"长‘缩’短‘扎’、左收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通过采用Bivariate和Partial 2种相关分析方法,分析马尾松产脂量与胸径、冠长、冠幅和树冠轮廓等树体因子的关系,探究树体因子与马尾松产脂量间的真实关系。结果表明:利用两两相关的Bivariate相关分析,马尾松产脂量分别与胸径、冠长、冠幅和树冠轮廓呈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Rb冠长(0.782)>Rb树冠轮廓(0.780)>Rb冠幅(0.743)>Rb胸径(0.440)。利用排除干扰因子影响的Partial相关分析,马尾松产脂量与胸径呈显著负相关(P<0.05),相关系数Rp胸径=-0.183;马尾松产脂量与冠长、冠幅和树冠轮廓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相关系数Rp树冠轮廓(0.727)>Rp冠长(0.721)>Rp冠幅(0.681)。最终拟合马尾松产脂量与树体因子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为Y=-0.046x胸径+0.514x冠幅+0.569x冠长-2.830,拟合优度R2=0.639。以上结果说明在排除干扰因子影响后,Partial相关分析更能真实反映马尾松产脂量与树体因子间的关系;且树体因子对马尾松产脂量的影响程度是树冠轮廓>冠长>冠幅>胸径,不过胸径与马尾松产脂量是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3.
为探究富宁金花茶扦插、嫁接无性快繁技术,实现对其优良种质资源和宝贵基因资源的永久保存,以香花油茶、普通油茶、茶花‘黑牡丹’、‘毛紫-3’等砧木开展富宁金花茶的小苗嫁接繁殖,同时进行香花油茶大桩嫁接快繁试验。结果表明,富宁金花茶扦插为皮部生根,750 mg/L生长调节剂IBA处理的扦插综合效果最好,插穗扦插成活率、抽梢率、新梢长、新梢粗、叶片数、鲜重、干重均为最大,分别达94.59%、60.00%、3.42 cm、2.18 mm、4.80张、1.83 g、0.63 g,插穗的生根率、一级生根数量、平均根长、最长不定根、根鲜重、干重也最大,分别达93.81%、7.60条、3.18 cm、7.02 cm、0.25 g、0.075 g;其次是1500 mg/L IBA,扦插效果也较好。香花油茶是开展富宁金花茶小苗嫁接繁殖亲和力较好的砧木品种,嫁接成活率、抽梢率、新梢长、新梢粗、叶片数均最大,分别为达94.18%、90.52%、11.85 cm、4.01 mm和7.42片,‘毛紫-3’也是较好的砧木品种。在春季开展香花油茶大砧嫁接富宁金花茶繁殖效果最好,冬季嫁接繁殖效果较差。开展香花油茶大桩与大...  相似文献   

14.
研究比较不同籽瓜风味西瓜品种间的品质、生理及储藏特性的差异,为该类品种果实的储藏运输及市场运作提供理论依据。以‘甜籽1号’、‘爽月’、‘西籽1号’、‘林籽3号’4个籽瓜风味西瓜品种为材料,‘西农8号’西瓜为对照,研究常温储藏期间该类品种果实品质和生理的变化和差异。结果表明,储藏70天,品种‘甜籽1号’、‘爽月’、‘西籽1号’和‘林籽3号’的瓜皮厚度分别下降了33.6%、44.2%、31.3%、39.2%,瓜皮硬度从12.08、11.67、11.27、11.85 kg/cm2分别下降到6.78、6.33、5.60、6.65 kg/cm2。籽瓜风味西瓜品种间果实重量损失差异明显,分别为3.1%、3.5%、3.8%、2.8%。品种‘爽月’细胞膜渗透率急剧上升至83%,瓜瓤变质成水状,失去食用价值。籽瓜风味西瓜整体上均比西瓜耐储藏。不同品种的籽瓜风味西瓜具有不同的储藏特性,以品种‘甜籽1号’最耐储藏和运输,品种‘西籽1号’次之,品种‘爽月’和‘林籽3号’较差。  相似文献   

15.
为适应南充市及西南地区春玉米生产发展需要,筛选适合该地区种植的新杂交玉米组合,采用田间调查、室内考种、单收单打、随机区组设计和统计分析等方法,开展了西南地区春玉米区域试验。结果表明:综合农艺和经济性状且抗病性较好的品种有‘良农1号’,比‘渝单8号’(CK)增产18.2%,达显著水平,‘正昊235’,比‘渝单8号’(CK)8.0%。‘良农1号’和‘正昊235’均可作为南充和西南地区春玉米适宜品种进行示范推广,是南充市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和国家科技园区比较理想的高产、优质、抗逆性强、抗病性较好的新品种。  相似文献   

16.
为了给研究和选育节水高产小麦品种提供参考,本研究通过对石家庄市农林科学研究院基于‘洛夫林10号’种质育成石麦系列节水高产小麦品种方法、系谱和代表性品种的优良特性进行分析。详细解析了我院多年节水育种实践提出的"前水后旱、同一世代水旱复合选择"节水高产育种方法,以及在此方法基础上以‘洛夫林10号’种质为原初材料培育出19个石麦系列节水高产小麦品种。依据‘石4185’和‘石家庄8号’代表性品种不同灌水制度下多年产量结果,指出冀中南节水灌溉下小麦丰产依赖于穗数和水分利用效率。随着育种年代的推进,2008年后育成石麦系列品种白粉病和锈病发病率明显增加,指出今后河北育种工作中注重节水高产的同时加强抗病基因的引入。  相似文献   

17.
旨在了解河南省育种现状和筛选适宜推广的花生品种。利用灰色系统理论对27个参试花生品种的11个主要性状:主茎高、侧枝长、总分枝、结果枝、单株结果数、百果重、百仁重、出仁率、饱果率、单株生产力、荚果产量进行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灰色关联度分析能准确判断参试品种优劣,筛选出适宜推广的参试品种;加权关联度值更为真实反映品种的综合表现,19个参试品种的加权关联度值比对照‘豫花15号’大,占参试品种的70%以上,其中‘商花17号’加权关联度值和产量排名第一,表现最好。河南省麦套花生整体育种水平较高,‘商花17号’、‘洛花3016’、‘濮花43号’、‘远杂14号’综合性状和产量表现优良,最适宜本省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8.
台式轻发酵乌龙茶日常冲泡工艺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以冲泡后茶汤中的EGCG、TF的含量为测定指标,通过冲泡时间、冲泡水温、茶水比3因素3水平的正交设计试验,分别确定了‘金萱’(‘台茶12号’)、‘软枝乌龙’、‘台茶19号’及‘台茶20号’4个品种制成的乌龙茶产品的最优冲泡工艺,其中‘金萱’、‘软枝乌龙’均为水温100℃-茶水比1:25-冲泡5 min,‘台茶19号’及‘台茶20号’均为水温90℃-茶水比1:20-冲泡5 min。结果为普及科学泡茶方法,提高日常饮茶的减肥美容、防癌抗癌等功效,提升产品的附加值提供了生化依据。  相似文献   

19.
羽衣甘蓝"冬春"系列新品种(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羽衣甘蓝,学名Brassica oleracea Var.acephala D.C.,是十字花科芸薹属甘蓝种中的一个变种。现在看到的少量羽衣甘蓝多是国外引进的杂种一代,品种大都耐冻性差、抽薹早(如‘名古屋’等品种耐最低气温-2℃--3℃冰冻,2月上旬前显蕾抽薹),种类也不够丰富,适宜种植的区域仅限于长江以南较温暖的浙江、湖南等省的中南部地区。笔者因地制宜经过多年的育种试验,终于选育出国内首批耐冻性强、晚抽薹(如‘冬春1号’、‘冬春2号’、‘冬春3号’、‘冬春4号’等品种耐最低气温达-6℃--10℃冰冻,3月上中旬显蕾抽薹),观赏性优和种类丰富的“冬春”系列…  相似文献   

20.
基于灰色关联度分析的河南省麦套花生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旨在了解河南省麦套花生育种现状和筛选适宜推广的花生品种。利用灰色系统理论对27个参试花生品种的11个主要性状:主茎高、侧枝长、总分枝、结果枝、单株结果数、百果重、百仁重、出仁率、饱果率、单株生产力、荚果产量进行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灰色关联度分析能准确判断参试品种优劣,筛选出适宜推广的参试品种;加权关联度值更为真实反映品种的综合表现,19个参试品种的加权关联度值比对照‘豫花15号’大,占参试品种的70%以上,其中‘商花17号’加权关联度值和产量排名第一,表现最好。河南省麦套花生整体育种水平较高,‘商花17号’、‘洛花3016’、‘濮花43号’、‘远杂14号’综合性状和产量表现优良,最适宜在河南省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