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为研究共轭亚油酸钙对奶牛乳脂肪的影响,选取16头泌乳中期的奶牛饲喂不同日粮,分为对照组(基础日粮)、共轭亚油酸钙低剂量组(基础日粮+50 g/(头.d))、中剂量组(基础日粮+100 g/(头.d))、高剂量组(基础日粮+200 g/(头.d)),试验共进行14 d,分析乳产量和乳成分。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共轭亚油酸钙对奶牛的乳产量、乳蛋白和乳糖没有影响,但极显著降低了乳脂肪含量(P<0.01)。检测脂肪酸组成发现奶牛的中、短链脂肪酸(C6、C10、C12、C16)含量显著降低(P<0.05),而长链脂肪酸(C18、C18:1)的含量显著增加(P<0.05);发现添加共轭亚油酸钙显著降低了各种脂肪酸的产量。研究结果显示,奶牛饲料中添加共轭亚油酸钙能够降低乳脂率,改变脂肪酸的组成。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采用4×4拉丁方设计研究日粮中不同DCAD值对崂山奶山羊瘤胃pH、NH3-N及瘤胃酶活性的影响。日粮的DCAD值分别为0、50、100、200mEq/kgDM。从各采样点的平均值可以看出,日粮DCAD值对瘤胃氨态氮浓度、瘤胃pH、纤维素酶活性有显著影响(P<0.05),对α-淀粉酶活性、中性蛋白酶活性无显著影响(P>0.05)。综合不同指标测定结果,可推断100 mEq/kg DM的DCAD值对非哺乳妊娠的成年崂山奶山羊较适宜。  相似文献   

3.
处于围产期的奶牛是营养代谢病和繁殖疾病的高发期,因此抓好奶牛围产期的饲养管理很重要。1围产前期的饲养管理母牛分娩前,由于胎牛发育速度明显加快,需为母牛的分娩、泌乳做生理准备,因此母牛日粮中营养物质浓度要加大。干物质应为体重的3%,粗蛋白质应在维持需要的基础上增加3  相似文献   

4.
试验旨在通过日粮中添加麦可食,探讨其对妊娠后期奶牛的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通过分光光度计进行比色,对新疆石河子市某团牛场10头妊娠后期奶牛血清中钾、钠、钙、镁、磷、氯离子浓度进行了测定,试验结果表明:饲喂麦可食组和未饲喂麦可食组奶牛血清钙、磷、钾、钠离子浓度差异不显著(P>0.05);血清镁和氯离子浓度升高,差异达极显著水平(P<0.01)。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日粮中不同水平大豆异黄酮对泌乳奶牛生产性能、血液免疫及抗氧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素随机分组设计,将24头泌乳中后期‘荷斯坦奶牛’平均分为4组,进行为期42天的饲养试验。4个组中A组为对照组,B、C、D组在全混合日粮的基础上分别添加10、20和30 mg/kg的大豆异黄酮。于试验第1、14、21、28、35、42天分别按照早晚奶样的6:4比例混合后进行奶样采集,记录产奶量,并进行DHI报告分析,同时对血样进行血常规及血清指标测定。结果表明大豆异黄酮能显著提高奶牛产奶量。饲喂30 mg/kg大豆异黄酮的奶牛第42天的产奶量与同期对照组相比提升了21.8%(P<0.05),乳蛋白含量和乳脂率无显著变化。大豆异黄酮可以减少乳中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分布,对多形核白细胞(PMN)的数量分布无显著影响。饲喂大豆异黄酮28天后,奶牛血液中红细胞数(RBC)的数量开始显著提升(P<0.05),但白细胞数(WBC)变化不明显。试验28天后血清中白介素4(IL-4)表达水平有显著提高(P<0.05),35天后抗氧化指标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酶活性均有显著提高(P<0.05)。试验结果表明在日粮中添加大豆异黄酮能增加奶牛的IL-4水平和抗氧化酶活性,并改善奶牛的产奶性能。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旨在研究低蛋白质日粮对麻羽肉鸡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及粪氮含量的影响。选取1日龄麻羽肉鸡225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分1~28日龄和29~56日龄2个阶段饲养,每个阶段配制3种日粮。对照组1~28日龄和29~56日龄分别饲喂粗蛋白质水平为21%和18%的日粮;试验Ⅰ组、试验Ⅱ组饲喂在对照组日粮基础上分别降低1、2个百分点的低蛋白质日粮,并通过添加合成氨基酸将日粮的必需氨基酸水平与对照组保持一致,试验期56天。结果表明:(1)1~28日龄、29~56日龄及1~56日龄肉鸡平均日采食量、平均日增重及料重比各组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2)28、56日龄血清总蛋白、尿素氮、尿酸含量各组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3)1~28日龄及29~56日龄试验Ⅰ组、试验Ⅱ组粪氮含量分别比对照组下降了5.98%、11.23%及8.09%、11.88%,差异均显著(P<0.05)。由此可见,在满足氨基酸需要的前提下,降低日粮粗蛋白质1~2个百分点对麻羽肉鸡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无显著影响,但可显著降低粪氮含量。  相似文献   

7.
试验选用日产奶量相近、泌乳60~100d、平均体重650±10kg、3~5胎的中国荷斯坦奶牛76头,应用营养模型对日粮蛋白质利用效率进行分析,探讨限制IDCP利用率的因素。结果表明:①日粮RDP的利用效率67.7%; NY/T34-2004与NRC(2001)估测的IDCP分别为2338.1与2505.4.8g/(头·d),差异较大的重要原因是,NY/T34-2004是假定所有原料的RUP的消化系数为0.65。这一假定值不适合选用RUP消化率高的原料配合的高产奶牛日粮;②依据NRC(2001)的营养需要模型,试牛IDCP的需要量为2143.8g/(头·d),而日粮供给的IDCP为2505.4 g/(头·d),IDCP利用效率只有85.6%。选用乳蛋白质中EAA含量作参照,利用理想蛋白质理论,进一步对IDCP中EAA与蛋氨酸含量分析显示,两者降低了IDCP利用效率的12.3 %。结果提示,对成年泌乳牛,适宜的IDCP中EAA含量应接近乳蛋白质中EAA含量。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讨缓释酸化剂对肉用鹌鹑生长性能的影响。将120只1日龄法国莎维麦脱肉鹌鹑随机分为对照组和酸化剂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酸化剂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05%缓释囊酸化剂,试验期42天。结果表明,缓释酸化剂能显著提高肉用鹌鹑平均体重、日增重,降低料重比,其中1~21d、1~42d差异显著(P<0.05);明显提高1~21天日粮的干物质、蛋白质、有机物、能量、钙和磷的表观利用率(P<0.05);显著降低了1~21天的消化道PH值;明显提高21d十二指肠和空肠的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的水平;提高21d的十二指肠、空肠绒毛长度。表明缓释酸化剂能降低肠道的pH值,提高肠道消化酶水平,提高饲料营养物质的利用率,提高鹌鹑的生长性能。  相似文献   

9.
低蛋白质日粮对优质肉鸡屠宰性能及肌肉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试验旨在研究低蛋白质日粮对优质肉鸡屠宰性能及肌肉成分的影响。选取1980羽1日龄优质肉鸡(河田鸡)随机分为2个组,每组3个重复,每重复330羽。分1~28、 29~42、 43~75、76~105天等4个阶段饲养,每个阶段配制2种日粮,对照组日粮参照NY/T 33—2004《鸡饲养标准》中黄羽肉鸡的氨基酸模式及粗蛋白质水平,试验组日粮参照NRC(1994)肉仔鸡的氨基酸模式并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降低粗蛋白质1个百分点,于105日龄进行屠宰分割、测定胸肌营养成分。结果表明:(1)两组间的半净膛率(PHE)、全净膛率(PE)、胸肌率(PBM)、腿肌率(PTM)、腹脂率(PAF) 、皮下脂肪(SFP) 、肌间脂肪(IMF)等差异均不显著(P>0.05);(2)两组间胸肌的水分、蛋白质、脂肪、氨基酸含量等差异均不显著(P>0.05)。由此可见,降低日粮粗蛋白质1个百分点对优质肉鸡(河田鸡)的屠宰性能及肌肉成分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0.
选用24头荷斯坦奶牛,随机分为4组,全混和日粮饲喂,自由采食,分别饲喂含0,100,150,200mg/kg的二氢呲啶日粮20d,研究二氢吡啶对泌乳奶牛产奶量及体温、呼吸频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含二氢吡啶日粮可以使奶牛产奶量提高17.5%~28.3%,延缓奶牛产奶后期产奶量下降,但差异不显著(P0.05)。与对照组相比,含二氢吡啶日粮对奶牛的体温、呼吸影响不显著(P0.05),但添加二氢吡啶日粮有降低奶牛呼吸频率的趋势。  相似文献   

11.
为了了解泌乳期和干乳期荷斯坦奶牛血液生化指标的变化规律,进一步指导奶牛实际生产工作,本试验使用一次性注射器采集奶牛颈静脉血液置于2 mL离心管中,标记并记录每头奶牛耳号以及采样日期,采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对加抗凝剂的全血进行血常规和血液生理生化指标测定。结果显示:白细胞数目在泌乳前期会有一定程度升高(P>0.05)血红蛋白含量在整个泌乳时期变化均不显著(P>0.05);总蛋白量(TP)在泌乳盛期达到高峰,碱性磷酸酶(ALKP)在泌乳前期量最多,丙氨酸转氨酶(ALT)在泌乳盛期降低,对于血糖(GLU),在泌乳盛期血液里含量显著高于其他泌乳时期(P<0.05)  相似文献   

12.
旨在研究饲料中橡胶籽油替代豆油对丝尾鳠幼鱼生长性能、消化酶活性和抗氧化功能的影响,并确定其适宜替代比例。以橡胶籽油分别替代0%(R0)、25%(R25)、50%(R50)、75%(R75)和100%(R100)豆油,配制5种等氮等能饲料,进行8周饲养试验。试验表明:(1)R25替代组体增重和日增重系数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P?0.05);(2)R25、R50和R75替代组肠道脂肪酶活性显著高于R100替代组;R25替代组肝脏胰蛋白酶活性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类似地,R25替代组肝脏脂肪酶活性显著高于R75和R100替代组;(3)随着橡胶籽油替代豆油比例的提高,肝脏ALT、AST和GGT活性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其中以R25替代组最高;R100替代组肝脏GDH活性显著低于R0组;(4)R100替代组血浆POD活性显著低于R50和R75替代组;类似地,R100替代组血浆T-AOC活性显著低于R25和R75替代组;R100替代组肝脏MDA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结果表明,橡胶籽油替代25%~75%豆油对丝尾鳠饲料利用率和抗氧化功能均无明显负面影响,且替代25%明显提高丝尾鳠生长性能;但完全替代明显抑制丝尾鳠抗氧化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本研究旨在研究阳离子盐对奶牛生产性能和离子平衡的影响。(方法)试验选用泌乳期、产奶量和胎次都无显著差异的荷斯坦奶牛48头,随机分为4组,各组每头分别饲喂阳离子盐0 g/d(对照组)、20 g/ d(试验Ⅰ组)、30 g/ d(试验Ⅱ组)和40 g/ d(试验Ⅲ组),试验期共55天。(结果)结果表明:试验组的产奶量普遍提高,但乳脂率、乳蛋白率、乳糖率变化不明显,同时提高了牛乳中K+、Na+、Ca2+、Mg2+,而阴离子Cl-和SO42-离子基本无变化(P>0.05);血清中K+、Mg2+、Na+、Cl-含量变化不明显(P>0.05),但显著增加了SO42-离子含量(P<0.05)。(结论)可见,泌乳期奶牛日粮中添加阳离子盐可以提高奶牛的产奶量,维持离子平衡,有利于保证奶牛健康。  相似文献   

14.
纤维素酶对草鱼生长性能和饲料消化率及体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选用120尾当年鱼种(初始体重47.8g左右),随机分为四组(即对照组、I组、II组、III组,每组30尾)在水族箱中进行饲养。对照组饲喂基础饲料,I组饲喂基础日粮+0.05%纤维素酶,II组饲喂基础饲料+0.1%纤维素酶,III组饲喂基础日粮+0.2%纤维素酶,每天投喂4次,试验期共饲养49d,探讨外源性纤维素酶对草鱼生长性能、饲料消化率和体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纤维素酶,草鱼增重率提高,饵料系数降低;干物质、粗蛋白、粗脂肪和粗纤维消化率都提高;体成分没有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15.
在奶牛泌乳期内分别采用每日2次或3次挤乳方式,以及在泌乳中期(100d)和泌乳后期(200d)由每日挤乳2次转换为3次。测定第1,第2和第3泌乳胎次以上奶牛的鲜乳产量及品质。结果表明,整个泌乳期采用每日3次挤乳方式,鲜乳产量增加10.4%,则鲜乳中蛋白质含量降低;在泌乳中期,鲜乳中酪蛋白占总蛋白的比例提高;而在泌乳前期和中期,鲜乳的酸度(ADV)提高。第2泌乳胎次以上的奶牛,在泌乳前期鲜乳的蛋白质含量和ADV值较高。第3泌乳胎次以上的奶牛,鲜乳中酪蛋白占总蛋白的比例较低,而胞浆素活性较高。在泌乳后期,即随着奶牛泌乳胎次的增加,鲜乳中酪蛋白占总蛋白的比例显著降低,而胞浆素活性随之增加。由于原料乳的起始ADV值较高,制备的液态乳制品在冷藏期间的ADV值继续增加,可能导致产品在货架期内较早地表现出腐败异味。  相似文献   

16.
红茶末对淮南麻黄鸡生产及繁殖性能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茶叶加工下脚料—茶末价格低廉,含有多种天然活性及抗氧化物质,试验研究了红茶末对淮南麻黄鸡生产和繁殖性能的影响。【方法】将290日龄淮南麻黄鸡种鸡528只(母鸡480只,公鸡48只),随机分成4组(每组2个重复),分别饲喂添加0.0%(对照组)、0.5%、1.5%、2.5%红茶末4种种鸡日粮,试验持续50天。【结果】日粮中添加0.5%的红茶末,除平均蛋重低于对照组0.39g(p<0.01)外,淮南麻黄鸡的产蛋率、饲料利用率、健雏率和出雏公鸡率均有提高的趋势(p>0.05);种蛋受精率比对照组高6个百分点(p<0.05);种蛋合格率和雏鸡初生重分别比对照组高4.7和4.8个百分点(p<0.01)。高浓度红茶末(1.5%或2.5%)对淮南麻黄鸡产蛋及繁殖性能有负面影响。【结论】淮南麻黄鸡日粮添加适量红茶末可改善其生产和繁殖性能。  相似文献   

17.
大豆黄酮对奶牛相关产奶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选用4头泌乳约7个月的荷斯坦奶牛,采用前后自身对照方法,对照期饲喂常规日粮,试验期日粮中添加10 mg/kg的大豆黄酮,研究大豆黄酮对泌乳后期奶牛泌乳量、乳成分及乳中激素的影响。结果显示,饲喂大豆黄酮能缓解泌乳后期奶牛产奶量下降的趋势,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产奶量;乳蛋白含量显著升高(P<0.01),乳脂率变化不大。激素分析结果表明,乳中T4的含量显著升高(P<0.05),GH,PRL,E2和TSH的含量有升高的趋势,而T3则有下降的趋势。提示大豆黄酮可能通过调节内源性激素水平而间接地影响奶牛泌乳量和乳成分。  相似文献   

18.
本项目组前期试验表明,基础饲料[0.5%蛋氨酸(Met)]添加0~1.5% Met对丝尾鳠生长和生理生化指标无影响,这与传统营养学相悖。本试验在基础饲料中添加晶体氨基酸,配制四种饲料[对照组(Con)、缺蛋氨酸组(-Met)、缺半胱氨酸组(-Cys)、缺Met+Cys组-(Met+Cys)],确定Met是否为其必需氨基酸。试验表明:Con和-Cys增重率、摄食率和蛋白质效率均显著高于-Met和-(Met+Cys);反之,其饲料系数显著低于-Met和-(Met+Cys)。-Met和-(Met+Cys)肝脏脂肪酶活性显著低于Con;-Cys二糖酶活性显著高于Con。Con肝脏AMPD活性显著低于-(Met+Cys);反之,-(Met+Cys)组ALT活性显著高于其他组; -Met组MAT、CBS活性显著高于其他组;-(Met+Cys)组BHMT活性显著高于Con和-Cys。综上,缺蛋氨酸显著降低丝尾鳠生长,对蛋白质代谢和抗氧化功能也有负面影响。因此,蛋氨酸是丝尾鳠的必需氨基酸。  相似文献   

19.
The demand for functional foods is rapidly increasing due to the rising prevalence of metabolic diseases, particularly obesity and hyperlipidemia. In the few past years, various rice cultivars with enhanced functional quality and health-promoting properties have been produced. Functional rice Goami (high-amylose rice) and Nokwon (green-kerneled rice) have recently been developed, but little is known about their physiological activity. Hence, this study was conducted to determine the effect of functional rice on the body weight and lipid metabolism in mice under high-fat diet conditions. Forty male C57BL/6N mice were randomly divided and fed with experimental diets for 8 weeks: normal control (NC), high fat (HF), and high fat supplemented with white rice (HF-WR), Goami rice (HF-GR), and Nokwon rice (HF-NR). At the end of the experimental period, a marked increase in the body weight, plasma triglyceride level, and total cholesterol concentrations were found in the HF mice relative to the NC group. However, diet supplementation of Goami and Nokwon improved the lipid profile in mice through regulation of lipogenesis and adipokine production. These findings illustrate that the new functional rice cultivars Goami and Nokwon may be useful as biomaterials in the development of functional food for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high-fat, diet-induced hyperlipidemia and obesit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