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选用新陆中48号,使用无人机喷施化学封顶剂“摇钱素”(质量分数20%的矮壮·甲哌钅翁 水剂),以人工打顶为对照,探索化学封顶剂对新疆南疆棉花产量和纤维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人工打顶相比,喷施“摇钱素”封顶的棉花株高增加17.1 cm,单株结铃数增加1.1,衣分高1.2百分点,籽指高0.22 g,衣指高0.62 g。喷施“摇钱素”封顶的棉花666.7 m2籽棉产量、皮棉产量和纺纱均匀性指数、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长度整齐度指数、断裂比强度均高于人工打顶。可见,无人机喷施“摇钱素”封顶可有效抑制棉花顶端优势,降低人工成本和生产成本,不会降低产量和纤维品质,可替代传统人工打顶。  相似文献   

2.
2021年在新疆库尔勒以长绒棉新海57号和新海62号为研究对象,设置人工打顶对照,比较5种化学打顶剂对其主要农艺性状、产量性状及纤维品质指标的影响,以筛选适合应用于长绒棉的化学打顶剂。结果表明,不同化学打顶剂对长绒棉农艺、产量和纤维品质性状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不同化学打顶剂对长绒棉株高和单株果枝数均有调控效果;对产量有显著影响,且与打顶剂种类和品种特性有关,棉顶封(250 g·L-1甲哌钅翁)、抑顶[40%(质量分数,下同)氟节胺]、丝路棉都(20%矮壮·甲哌钅翁)和自封鼎(98%甲哌钅翁)综合效果较好;对纤维品质的影响有差异但不显著,其中丝路棉都、自封鼎和棉顶封对纤维品质影响较小。综合化学打顶对农艺、产量和纤维品质性状的影响,认为棉顶封在长绒棉上的应用效果最好,丝路棉都次之。  相似文献   

3.
2022年在新疆阿拉尔垦区,以新陆中60号为试验材料,采用250 g·L-1甲哌(钅翁)水剂设置300、450、600、750、900、1 050、1 200 m L·hm-2共7个剂量处理,以人工打顶为对照,通过比较不同处理的棉花生育期、农艺性状、产量性状、纤维品质,明确不同剂量甲哌钅翁化学打顶对棉花的影响。结果表明:7月3日-9月5日株高和单株果枝数的增长量均随打顶剂用量增加而降低。600、750、900 m L·hm-2甲哌(钅翁)处理下籽棉单产较高,其中600、750 m L·hm-2用量下的实收籽棉单产较对照分别显著增加9.40%、9.50%。不同剂量的甲哌(钅翁)对铃重、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成熟度、长度整齐度指数和12.7 mm短纤维率均无显著影响。喷施甲哌(钅翁)导致纤维断裂比强度和马克隆值降低。综合分析表明,本试验条件下,新陆中60号化学打顶适宜的250 g·L-1甲哌(钅翁)用量为600~900 m L·hm-2,最佳用量为750 m L...  相似文献   

4.
王刚  王远  叶春秀 《中国棉花》2022,(12):22-24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甲哌(钅翁)化学打顶剂在棉花叶片和土壤中的残留量及消解动态,以期为该药剂在棉花上的合理使用及制定其在棉花上的安全残留限量值提供依据。结果表明,甲哌(钅翁)在棉花叶片和土壤中的消解动态均符合一级降解动力学方程;在棉花叶片中的半衰期为13.90 d,在土壤中的半衰期为19.80 d;施药后60 d,在棉花叶片和土壤中的残留量分别为0.73 mg·kg-1和0.41 mg·kg-1。综上,甲哌(钅翁)棉花打顶剂用于化学打顶时,药后60 d在棉花叶片及土壤中的残留量较低,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5.
简化整枝对棉花农艺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长江中下游棉区农村劳动力大量向第三产业和城市转移的形势.提出以不摘顶心、并结合化学调控为棱心内容的简化整枝栽培技术。试验结果表明.与传统的摘顶心处理相比,简化整枝显著地增加了单株果枝数、果节数和结铃数.同时也使单铃籽棉重有所增加,而对衣分、籽指、衣指和棉铃经济系数未产生任何不良效应。在棉花常年的打顶期向棉株喷洒化学调控荆。抑制冠层上部果枝外围无效果节的生长。实现棉株的自然对顶,促进有效开花结铃期内多结铃.从而实现棉花生产的省工、高产和高效益。  相似文献   

6.
王刚  韩焕勇  王旭文  陈兵 《中国棉花》2021,48(10):21-24
2020年以新陆早74号为研究对象,以人工打顶为对照,研究了甲哌钅翁和氟节胺不同剂量处理对棉花群体质量指标的影响,为棉花化学打顶技术的推广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使用2种化学打顶剂后棉花叶面积指数、群体光吸收率、群体光合速率都随剂量的增加而下降,中剂量处理干物质积累量和蕾铃分配比最佳,同时中剂量处理的株高、单株果枝数、皮棉产量均高于对照处理。本研究初步明确了2种化学打顶剂不同剂量处理对棉花群体质量指标的影响,并证明了化学打顶替代人工打顶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为探索1膜3行等行距机采棉模式下不同打顶时间对棉花生长发育、产量及品质的影响,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十二团试验站开展不同打顶时间试验,6月20日-7月10日每隔5 d为一个打顶时间处理,采用定点定时调查方法研究不同打顶时间处理后棉花农艺性状、产量和品质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打顶早的处理棉花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化快,富余养分流向叶枝,叶枝成铃多。6月30日打顶的产量最高,显著高于其它4个处理。6月20日和25日打顶的处理虽然铃重大,但单株果枝数少,单株结铃少,产量低于7月5日和7月10日打顶处理。打顶早的棉花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和马克隆值优于打顶晚的处理。  相似文献   

8.
不同类型土壤棉花产量构成因素及棉铃空间分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膜下滴灌不同类型土壤棉花产量构成因素及棉铃空间分布规律。结果表明:产量构成各因素与皮棉产量之间均为正相关关系,且子棉与皮棉、铃数,皮棉与衣分、子数、地上干重、铃重,子数与地上干重的相关系数达极显著水平。壤土结铃能力最强,其次为粘土,单株成铃最少的是沙土地。从棉花不同果枝结铃的空间分布看,中部果枝结铃数高于棉株下部和上部,其中以壤土最高。不同类型土壤的棉田应进一步提高棉铃中部果枝成铃率,以提高棉花的品质;并进一步挖掘上部铃和外围铃的潜力,以提高棉花的产量。沙土地,应充分提高棉株的上部成铃率。  相似文献   

9.
为了棉花生产的轻简化.以晶华棉116为例,设置了增效缩节胺(DPC)不同浓度(90 g/hm2、180 g/hm2、270 g/hm2)处理进行棉花打顶试验示范.结果表明,喷施DPC能够控制棉花新生主茎长度和株高,提高籽棉产量、单铃重和断裂比强度;中低浓度(90 g/hm2和180 g/hm2)处理对棉花单株结铃数、衣分影响不明显,但高浓度(270 g/hm2)处理会降低棉花的单株结铃数、衣分.建议在鄂东植棉区生产中喷施DPC 90~180 g/hm2进行棉花化学打顶.  相似文献   

10.
以新陆中21号为材料,研究了枣棉间作田棉花不同时间打顶对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打顶时间的推延,棉花单株有效结铃数呈单峰曲线,先升后降,单铃重和衣分无明显差异,纤维强度呈下降趋势,马克隆值呈上升趋势,棉纤维长度无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11.
12.
13.
稻属分类研究综论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稻属([sup]Oryza[/sup] L.)是禾本科中重要的植物类群,该属有20余种,广泛分布于全球热带和亚热带地区。自从林奈于1753年建立生物命名系统以来的近250年中,稻属无论在物种的数量还是分类系统上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就稻属分类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对稻属的分类建议。关键词  相似文献   

14.
15.
本文论述了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意义,分析了福建省热带作物学会近年来开展活动的特点与成效,针对“十一五”期间我省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打造三大城市经济群中心任务,如何进一步发挥学会人才荟萃,加强服务工作,提出建议意见。  相似文献   

16.
17.
18.
19.
20.
再论超级麦育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优质、高产、多抗是我国小麦育种的主要目标。为了高效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 ,应从提高肥水利用效率入手 ,培育超级麦品种 ,来实现少种多收、提高经济效益的目标。超级麦是肥水利用效率高、品质好、高产、抗逆性好的新一类生产品种的总称。培育超级麦品种需要革新现有育种技术 ,改良品种的代谢特性 ,提高对土壤、氮、磷、水分等资源的使用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