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水稻常规施肥方法用肥量大、施肥次数多、投入成本高、劳动效率低,不仅造成极大浪费,而且对土壤、水体等环境造成严重污染。为了科学有效地进行减量施肥,提升农产品品质,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减少环境污染,近年来江苏省邳州市设立了水稻机插秧侧深施肥技术示范区。为了验证此项技术对水稻生育性状、产量、品质和效益的影响,特设置水稻机插秧侧深施肥与常规施肥对比试验。一、材料与方法1.试验地点试验地点位于江苏省邳州市土山镇,前茬作物为  相似文献   

2.
<正>水稻机插秧不仅具有省工、省时、省力、省秧田等优势,而且十分有利于水稻规模化、产业化经营。近年来,随着机插秧技术推广力度加大及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加快,水稻机插秧在东台地区推广应用面积逐年扩大,目前已达两万多公顷,但是由于机插水稻农机农艺技术融合程度、集约化育秧等技术要求高,而种植者在培育机插壮秧关键技术的掌握应用上还存在一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机插水稻面积的进一步扩大和产量水平的提高。笔  相似文献   

3.
南通市农业自动化发展十分快速,尤其是水稻机插秧技术的应用,大大提高了南通市农业生产效率及农业经济水平。但是,从目前南通市水稻机插秧技术的推广情况来看,普及度不够、农民对插秧机了解不足等问题还普遍存在。南通市有关部门及相关工作人员要结合南通市农业自动化的情况,制定更加完善的水稻机插秧技术推广机制,以此提升南通市水稻种植现代化进程,并推动农业机械化的普及。  相似文献   

4.
张根柱 《种子科技》2022,(1):103-105
水稻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为进一步提高其基础产量并增强种植质量,应从施肥技术入手,探索侧深应用方案的基础优势与实施方法.通过相关研究,能够为水稻种植应用新型施肥措施提供重要参考,有利于进一步强化经济效益,为后续扩大产量规模与种植面积提供理想条件.主要针对水稻侧深施肥技术的应用优势与运用方法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水稻机插秧种衣剂使用后能在种子表面形成吸水膨胀而不被溶解的种衣膜,并通过其自身所含的农药和种肥等物质缓慢释放而达到治虫防病的效果。使用种子包衣技术,减少了机插秧田间育秧操作程序,省工节本,是水稻机插秧生产优质高效高产的重要途径。文章综述了水稻机插秧种衣剂的研究概况、组份及其应用效果,介绍了种子包衣的技术优势及作用机理,讨论了水稻机插秧种衣剂研究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研究的重点,以期为种衣剂在水稻机插秧上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施肥方式及化肥用量对水稻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侧深施肥条件下化肥的减量空间,以单季稻为试验材料,采用田间肥效试验比较分析侧深施肥和常规浅施2种施肥方式下化肥用量对水稻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等氮量条件下,侧深施肥技术水稻产量、有效穗数和氮肥利用效率均显著高于常规浅施,其中常量侧深施肥水稻产量、有效穗数和氮肥利用效率分别较常规浅施高11.46%、10.18%和34.77%,减量侧深施肥水稻产量、有效穗数和氮肥利用效率分别较减量浅施高14.63%、14.79%和39.73%。常规浅施条件下,氮肥用量降低20%造成水稻显著减产,但应用侧深施肥技术氮肥用量减少20%并未影响产量。综上,侧深施肥技术是提高水稻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的有效措施,应用侧深施肥技术可在保证产量稳定的基础上酌情减少化肥用量。  相似文献   

7.
正江苏省东台市作为全省耕地质量提升与化肥减量增效创建示范县,积极响应国家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和江苏省"两减六治三提升"专项行动,牢固树立"增产施肥、经济施肥、环保施肥"理念,千方百计改进施肥方式,努力提高肥料利用率。为验证水稻机械侧深施肥插秧机的应用在提高肥料利用率等方面的效果,我们开展了水稻机械侧深施肥与常规施肥肥料利用率比较试验研究,以期为水稻机械侧深施肥技术的进一步示范推广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8.
从播种、水稻秧苗、插秧工作3个方面对水稻种植技术的实施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对水稻施肥技术的应用进行了探讨,希望能为相关人士提供有效参考。  相似文献   

9.
<正>我国是水稻生产大国,水稻常年种植面积在4.5亿亩左右,机插秧技术是我国水稻种植的主推技术,但种植环节在所有生产环节中机械化水平最低。双季晚稻、超级稻和杂交稻占我国水稻种植面积约60%,要求育秧盘播种量较常规稻少,而现有水稻育秧播种技术不能满足稀播均匀育秧播种要求,现已成为制约机插秧技术推广应用的重要因  相似文献   

10.
水稻机插秧不同品种适宜播种期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是黄平县的重要粮食作物。随着社会的发展,目前农村青年外出务工将不断攀升,而农村的土地留置将向流转化及轻型化方向发展成为必然,为了适应这一新形势的需要,集成相关的机插秧配套技术,有效帮助农民既不搁荒土地,又能保证提高水稻单产,有效解决粮食安全矛盾。2008年在贵州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农机技术推广总站的安排下,在自然交通条件较好的旧州大坝进行了水稻机插秧不同播种期试验。  相似文献   

11.
陈晓亮 《种子科技》2019,(12):33-33,35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越来越快,农村劳动力老龄化和人口转移等情况日益明显,因此,对水稻机械化生产技术有着迫切的需求。培育适合机插秧的水稻幼苗、保障栽种质量,是确保机插秧技术稳定发展的前提。从杂交水稻的播种顺序着手,研究杂交水稻的机插育秧技术,希望为有关专业人士带来一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2.
掌握应用水稻机插秧育秧技术并培育壮苗,是保证水稻机械满插、夺取高产的关键,而用沼肥自制营养土进行机插秧育秧,有利于形成壮苗。对该技术进行了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13.
贵州省水稻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项目.在10个县(市、区)实施,项目以科学施肥促进水稻作物增产增收为目的,科技应用为核心,示范培训和政、技、物配套为手段,组织管理措施落实,针项目区水稻作物普遍存在的不合理的施肥状况,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措施,加强试验示范,办好样板;围绕“测土、配方、配肥、供肥、施肥指导”5个环节开展工作,为农民提供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服务;以提高科学施肥技术的入户率、覆盖率、到位率为主攻方向;全面推进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入户,达到经济、生态环境、质量、效益同步提高。  相似文献   

14.
芜湖市位于长江经济带,农业面源污染控制对于长江生态大保护至关重要.本研究分析了芜湖市2017年化肥使用量,核算了种植业农田氮磷流失量,并剖析了芜湖市化肥使用现状.结果 表明,存在传统的施肥方法和施肥结构不合理、化肥施用类型单一施用量偏大、高效施肥技术普及率低等问题.研究提出并分析芜湖市适用的水稻机械化插秧同步侧深施肥技...  相似文献   

15.
水稻机插秧高产栽培种植技术已经成为农业发展的主流。对水稻机插秧技术进行了介绍,分析了这种插秧方式对农业生产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从准备种子、明确壮秧标准、精心培育秧苗、适期适量播种及加强秧田管理几个方面总结了沿黄稻区水稻机械化插秧的育秧技术,从插秧、施肥、灌溉和病虫草害防治几个方面介绍了插秧及田间管理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7.
插秧是水稻种植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插秧质量会直接影响水稻的产量及品质。水稻插秧技术要点可概括为:控制在适宜水深和田面硬度时插秧、插秧前"三带"、控制最佳插深、插适龄壮秧、合理密植、水分管理实行浅湿干交替灌溉、及早施蘖肥、及时防虫除草、适时抢早及按序插秧等,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8.
水稻侧深施肥是均匀地将肥料深施在秧苗一侧土壤根际的一种不对称局部施肥技术,具有减肥增产、提高肥料利用率和减少劳动力投入等优点,然而侧深施肥下水稻根系特征及其与产量形成的关系尚不清楚。本试验以丰粳1606和南粳9108为材料,设置普通尿素常规施肥(conventional fertilization with common urea, CF)、缓释肥减氮15%表施(conventional fertilization with 15% reduction of control released fertilizer,CFCR)、普通尿素减氮15%侧深施肥(side-deep fertilization with 15% reduction of commonurea,SDCU)和缓释肥减氮15%侧深施肥(side-deepfertilization with 15% reduction of control released fertilizer, SDCR) 4种氮处理,研究不同施肥方式对水稻根系形态结构和生理特征以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 SDCR处理水稻产量最高,其次分别为C...  相似文献   

19.
机插水稻适宜秧龄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适宜秧龄及秧龄弹性是机械化插秧技术研究的核心。本文阐述了适宜秧龄对机插水稻的重要性,概述了国内外机插水稻适宜秧龄的研究进展,并从种植制度、种植品种、育秧方式、农民意愿以及农艺与农机发展等方面,提出了机插水稻适宜秧龄研究所存在的问题和展望。  相似文献   

20.
利用海南冬季温暖的气候特点,从选地、做苗床、播种、插秧及收获等方面详细的阐述了寒地水稻南繁种植技术。就整地,施肥,防螺、虫、鸟、鼠害等方面介绍了水稻田间管理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