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奶牛规模化养殖中粪污处理是养殖生产中关注的重点环节,本文以本地一规模化奶牛养殖场粪污处理为例,介绍和分析了奶牛粪污就近消纳还田以及牛粪经膜式静态好氧堆肥发酵后用做奶牛卧床垫料的循环利用模式,实现奶牛养殖粪污“零排放”。  相似文献   

2.
奶牛养殖场粪便堆肥技术对于治理环境污染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项技术。随着经济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发展与提高,规模化的奶牛养殖业数量在这些年来不断地发展和增加,并且发展越来越迅猛。牛粪便给环境带来的污染相对来说也愈发的严重。要想处理好环境污染问题,掌握奶牛养殖场粪便堆肥处理技术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3.
随着养牛业规模化、集中化发展,牛粪资源化利用日益凸显。从奶牛养殖污染防治角度出发,阐述规模化牛场粪便污染现状,介绍了堆肥技术、发酵技术、沼气生态模式在牛场粪便污染处理中的应用,旨在为提高牛场粪便处理效率,为促进奶牛养殖业的健康、快速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蚯蚓处理畜禽粪便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蚯蚓处理畜禽粪便等有机废弃物常用的几种资源化处理的方法做一综述,比较分析了厌氧发酵、好氧堆肥和蚯蚓堆肥的优缺点及蚯蚓堆肥的影响因素与蚯蚓处理牛粪、鸡粪和猪粪的研究进展,并提出了商业化蚯蚓堆肥的建议,为蚯蚓堆肥的推广和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利用321个奶农的调查数据,运用Logistic模型对大理州奶农规模化处理牛粪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大理州奶农规模化处理牛粪的意愿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奶农受教育程度、奶农卖牛粪意愿和奶农与肥料企业合作的意愿等因素与奶农规模化处理牛粪意愿呈正相关。影响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奶农与肥料企业合作的意愿、奶农卖牛粪意愿、奶农的受教育程度,而奶农的年龄、奶牛养殖头数、耕地面积、牛粪堆积方式、收入主要来源和牛粪是否污染环境认知等变量对奶农规模化处理牛粪的意愿影响不显著。最后,提出了促进洱海流域奶牛粪便规模化处理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正目前,规模奶牛养殖场粪便污染环境严重,是阻碍畜牧产业健康发展的一大瓶颈。如何将粪便进行无害化、资源化利用,是目前规模养殖场长久发展的必然选择。我作为一名基层工作人员,经过调查和归纳总结,认为将牛粪制作卧床垫料,或将牛粪进行生物处理,养殖无菌蝇蛆和蚯蚓,是解决当前规模奶牛养殖场粪便污染环境问题的有效途径,而且还可作为再生资源产生经济效益,可谓一举多得。一、牛粪的卧床垫料利用技术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肉(奶)牛养殖的规模化、集约化发展,牛粪高效、安全的利用成为当前发展现代农业和环境保护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对照牛粪发酵参数,重点介绍了牛粪堆肥发酵的控制和调节,以及堆肥产物的质量评判标准,旨在为该领域的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8.
我国现阶段奶牛养殖的方式是多种养殖模式并存,其形式有规模奶牛养殖场、养殖园区以及农村千家万户的散养模式。三聚氰胺事件发生后我国政府对奶产业进行了严格的整顿和规范管理,大家都认识到奶产业向着规模化、园区化的方向发展是我国奶业的未来,各级政府积极推广奶牛的规模化、集约化养殖方式,对规模养殖场、养殖园区的建设给予大量的资金和政策扶持。很多人认为奶牛养殖规模化是解决中国奶业根本问题的一剂灵丹妙药,因此,全国各地出现了不少大的离谱的奶牛养殖场。奶牛养殖业在我国还是一项新兴产业,  相似文献   

9.
以1 000头规模奶牛场为例,从奶牛场的规划设计、奶牛的饲料种类选择及配方设计、奶牛粪尿及污水的合理处理与利用等方面.探讨规模化奶牛场生态循环生产模式,不仅有效解决奶牛粪便、污水的污染问题,同时通过水等资源循环利用.把奶牛粪转变为能源、资源,大大提高奶牛生产效益.  相似文献   

10.
今年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以推进奶牛、肉羊、生猪和禽蛋标准化、规模化养殖场(小区)建设为重点,引导农民从分散的家庭饲养向规模化园区养殖模式转变。其中在奶牛养殖方面继续实施"百、千、万"工程,推广奶联社等新型养殖模式,支持奶牛牧场园区建设。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讨用牛粪养殖蚯蚓的适宜发酵程度,测定了赤子爱胜蚓属大平2号在未发酵牛粪(BD0)和发酵10 d牛粪(BD10)、20 d牛粪(BD20)、30 d牛粪(BD30)中的生长性能和繁殖性能。结果表明:BD0和BD30处理蚯蚓的试验末体重、蚓茧产生量和蚓茧孵化率都极显著或显著高于BD10和BD20(P<0.05),而BD0和BD30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未发酵及发酵30 d牛粪比发酵10,20 d牛粪更适宜蚯蚓的生长和繁殖;而用未发酵牛粪养殖蚯蚓在工艺上更简单,成本更低。  相似文献   

12.
牛粪堆肥不同处理全N、P、K及有机质含量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为了实现畜禽粪便的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方法]以新鲜牛粪、玉米秸秆和生物腐熟剂作为堆料,分别向鲜牛粪中添加0.05%、0.5%、1%的生物腐熟剂和5%的秸秆,以未添加任何物质的鲜牛粪为对照制定五种不同处理的好氧堆肥体系,研究了堆肥过程中全氮、全磷、全钾以及有机质的动态变化。[结果]堆肥结束时,全氮的相对含量增加,其中向牛粪中添加1%的生物腐熟剂可以减少牛粪中氮素的流失;不同处理对全磷、全钾含量影响不大,相对含量略显上升趋势。[结论]有机质含量呈阶段性变化,整体含量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3.
旨在为研究者深入研究蚯蚓处理粪污技术提供一定参考和借鉴。通过查阅与蚯蚓处理粪污技术相关的文献资料,得出影响蚯蚓处理粪污效果的主要因素有蚯蚓品种选择、环境因素、粪便腐熟程度和粪便组合及辅料成分等。其中,爱胜蚓属的太平2号蚯蚓为国内外专家研究使用最多、实际应用中最广泛的蚯蚓品种;使用蚯蚓处理粪便时,温度保持在15-25℃,pH值应该控制在中性范围内;最适宜蚯蚓生长繁殖的畜禽粪便为牛粪,处理其他动物粪便时加入牛粪形成粪便组合进行处理,牛粪所占比例一定最多。关于湿度和粪便腐熟程度对蚯蚓处理粪便效果的影响、辅料的选择,以及对于除环境因素外的其他3项因素(蚯蚓品种选择、粪便腐熟程度、粪便组合及辅料成分)在不同情况下的选择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4.
牛床再生垫料生产技术模式和产业需求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牛床垫料是奶牛散栏饲养模式中不可或缺的生产资料,常见的垫料材料有沙子、秸秆、木屑等。近年来将固体牛粪加工成牛床再生垫料受到普遍关注并在生产中得到了较好的应用。该垫料是通过特定的处理设备,将奶牛的新鲜粪尿经固液分离、厌氧或好氧发酵加温杀菌后,形成的一种可用于铺垫卧床的牛粪固体产品。本文重点围绕牛粪资源垫料化利用的固液分离直接利用、厌氧发酵、好氧发酵等3种生产模式,比较了不同工艺处理后成品的物料特性,含水率、病原菌和寄生虫卵等参数指标,及其对奶牛舒适性、健康及饲养成本的影响,分析了牛床再生垫料生产过程的水分控制、杀菌消毒等关键技术环节,阐述了固体牛粪作为垫料需要解决的技术瓶颈及产业技术需求,并对未来的推广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Biological options for nematode parasite control are being sought, as the long-term efficacy of conventional anthelmintics comes increasingly under threat from drug-resistant parasites. Three biological methods with the potential to reduce pasture contamination by parasitic nematode larvae were examined: (a) killing of larvae developing in dung by nematophagous fungi; (b) removal of dung through earthworm ingestion; (c) burial of dung in soil as might occur through the action of dung beetles. Field trials with the test bio-control agents were carried out in autumn and spring by adding dung from sheep infected with Ostertagia (Teladorsagia) circumcincta to pots of ryegrass/white clover. The factorial treatment structure included five fungal treatments (individual applications of Duddingtonia flagrans, Monacrosporium gephyropagum and Harposporium helicoides, a combination of all the three fungi together and an untreated control), two dung burial treatments (dung buried or deposited on the soil surface) and two earthworm treatments (earthworms present or absent). D. flagrans and H. helicoides, individually or in combination, reduced recovery of infective stage larvae in experiment 1, while only H. helicoides reduced recovery in experiment 2. In both the experiments, dung burial increased the total number of larvae recovered, while the number of infective larvae were reduced by the action of earthworms. Increased recovery following burial, along with the fact that larvae moved rapidly from soil onto herbage, suggests that soil may provide a protective reservoir for infective larvae infesting herbage.  相似文献   

16.
我国奶牛粪污产量高、成分复杂、处理难度大、污染风险高,对大气、土壤和水环境具有巨大危害。奶牛粪污的科学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是处理好农牧业生态循环发展的重要一环,能减少病原菌传播和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本文梳理了奶牛场粪污资源化利用模式,主要包括奶牛粪污全量收集还田利用、专业化能源利用、粪便垫料回用、异位发酵床、污水肥料化利用,以期提高奶牛粪污的利用价值,实现变废为宝。  相似文献   

17.
粪污管理是奶牛养殖业的重要环节,在奶业可持续发展中举足轻重。北京是人口密集的国际化大都市,乳制品供应需求与养殖用地、污染排放、畜禽粪污的土地消纳之间的矛盾突出,在大型都市农业发展过程中具有典型性和示范性。本文以北京市为例,总结了当前牧场奶牛粪污管理的技术和方法,结合实验室前沿研究,对奶牛粪污的微藻处理和水热转化等高值化转化技术进行介绍,以期为大型都市的粪污管理和养殖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8.
规模化奶牛场粪污处理方法概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奶牛养殖业不断向规模化、集中化发展,产生了大量粪污,给环境造成了较严重的污染。原农业部出台了《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行动方案(2017—2020年)》等政策,旨在加强粪污资源化利用,减少环境污染。因此做好规模化奶牛场粪污的无害化处理显得尤为重要。但目前各地区奶牛场对粪污的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效果不佳。本文旨在概述粪污处理不当的危害及粪污处理的现状,并对现有的粪污处理方法进行归纳总结以及投资成本分析,以促进我国奶牛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