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茶树‘中黄3号’主要生化成分月变化与气象因子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探究白化茶树品种‘中黄3号’(‘ZH3’)主要生化成分月变化特征及其与主要气象因子的关系,以常绿品系‘苔茶15’(‘TC15’)为对照,检测2019年5个不同月份的主要生化成分含量,收集试验地采样前的半月均温(HMMTBS)、半月均降水量(HMMPBS)、半月均相对湿度(HMMRHBS),分析其主要生化成分变化与气象因子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各月份2种茶树水浸出物和咖啡碱含量接近,咖啡碱含量在‘ZH3’中表现稳定,而在‘TC15’中存在显著差异。‘ZH3’、‘TC15’茶多酚含量分别为7月>10月>8月>5月>4月、7月>5月>10月>8月>4月。‘ZH3’、‘TC15’游离氨基酸含量分别为4月>5月>8月>10月>7月、4月>5月>8月>7月>10月。各月份‘ZH3’茶多酚含量低于‘TC15’,游离氨基酸含量高于‘TC15’;‘ZH3’游离氨基酸和茶多酚含量的变幅分别为2.6%~7.2%、9.2%~23.2%,远高于‘TC15’(2.2%~3.8%、14.7%~25.4%)。2种茶树的水浸出物和咖啡碱含量与3个气象因子无显著相关性。‘ZH3’游离氨基酸含量与HMMTBS、HMMPBS、HMMRHBS的相关系数r分别为-0.71(P<0.01)、-0.69(P<0.01)、-0.86(P<0.01),而‘TC15’游离氨基酸含量仅与HMMRHBS显著负相关(r=-0.74,P<0.01)。典型相关分析显示,3个气象因子对2种茶树的水浸出物和咖啡碱含量、‘TC15’茶多酚含量影响较小;‘ZH3’、‘TC15’酚氨比分别主要受HMMRHBS、HMMPBS,‘ZH3’游离氨基酸和茶多酚含量主要受HMMTBS、HMMPBS影响,HMMTBS影响程度更大,‘TC15’游离氨基酸含量受影响结果与‘ZH3’类似。  相似文献   

2.
为阐明不同穗型水稻品种产量和氮利用效率的差异,探讨不同穗型品种高产高效的栽培技术。以大穗型品种‘Y两优900’和多穗型品种‘丰两优4号’和‘C两优华占’为供试材料,设置3个施氮量处理(0、180、270 kg N/hm2)。结果表明:大穗型品种‘Y两优900’在3个氮肥处理下的平均产量为10.83 kg/hm2,分别比多穗型品种‘丰两优4号’和‘C两优华占’高17.3%和5.5%。大穗型品种‘Y两优900’的产量优势主要源于较高的每穗粒数和较高的干物质积累;大穗型品种‘Y两优900’的氮肥农学利用率分别比多穗型品种‘丰两优4号’和‘C两优华占’高310.6%和28.5%,而其氮肥偏生产力则分别高23.5%和6.7%。大穗型品种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均显著高于多穗型品种,大穗型品种具有协同提高水稻产量和氮利用效率的潜力。  相似文献   

3.
研究旨在筛选适宜陕北榆林地区种植的优质沙棘种质资源,将‘实优一号’、‘深秋红’、中国沙棘、‘北欧一号’、‘无刺大果’5个沙棘品种引种到榆林地区,待生长初期结束,测定不同时期的农艺性状与生理指标,通过综合评价函数法和隶属函数法分别对不同沙棘品种的农艺性状与抗旱性进行综合评价。引种至榆林地区的沙棘品种存活率以‘深秋红’两年生最高,达99.02%;通过农艺性状分析得出,移栽至榆林地区的5个沙棘品种在株高、冠幅及地径粗生长量上除中国沙棘外均有所增长;通过对比生理指标结果得出,5个沙棘品种各指标均有不同幅度的变化。移栽后除‘无刺大果’以外沙棘的丙二醛含量从初期到末期均表现为先增后减的趋势;在超氧化物歧化酶含量变化上,末期的‘无刺大果’的超氧化物歧化酶含量显著高于除中国沙棘外的品种(P<0.05);从过氧化物酶含量变化上可以看出,除‘实优一号’与‘无刺大果’外,其余品种的过氧化物酶含量有所增加;在游离脯氨酸含量变化上,‘实优一号’、‘无刺大果’的游离脯氨酸增长量最大,分别为24.6、23.65 μg/g;在叶绿素含量比较中,‘北欧一号’与中国沙棘的叶绿素含量最高。通过存活率、农艺性状评价及抗旱性评价综合分析得出,两年生‘深秋红’是最适宜引种至陕北榆林地区的优质沙棘树种。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明引进谷子品种在晋北春谷区广灵县种植的适应性,以‘晋谷21号’、‘晋谷59号’、‘大同45号’、‘鑫谷4号’、‘8311’为试验谷子品种,‘大白谷’为对照,在广灵县作疃乡百疃西堡村进行2年的种植试验,检测和分析主要农艺和营养品质性状的差异和相关性。结果显示,‘晋谷59号’和‘晋谷21号’的生育期分别为146天和139天,属于春播晚熟品种,‘8311’的生育期最短为120天。‘晋谷59号’的产量在2019年和2020年均为最高,分别为6483.11 kg/hm2和6707.80 kg/hm2,较对照‘大白谷’增幅分别为13.44%和15.15%,‘晋谷21号’的产量小幅高于对照。‘晋谷21号’和‘晋谷59号’的株高和穗宽值较大,‘大同45号’、‘晋谷21号’和‘晋谷59号’的穗较长;‘晋谷59号’、‘晋谷21号’和‘大同45号’的单穗重和单穗粒重值较大,较其他品种差异显著。‘大同45号’和‘鑫谷4号’千粒重值最大,与其他品种有显著性差异。‘晋谷21号’的蛋白质含量在2个年份均为最高,分别为13.03%和11.23%,其次为‘晋谷59号’,与其他品种有显著性差异。‘晋谷59号’的脂肪含量最高,分别为3.47%和5.13%。‘8311’的碳水化合物和淀粉含量最高。研究表明,谷子的产量、穗宽、旗叶宽、单穗重、单穗粒重、千粒重以及蛋白质、脂肪和膳食纤维含量的变异系数较大。产量与株高、穗宽、单穗重、单穗粒重和千粒重极显著正相关,与旗叶宽和脂肪含量显著正相关,与碳水化合物和淀粉含量显著负相关,这些性状对谷子产量有很大的影响,而且性状之间也存在着显著或极显著的相关性。综合分析引进谷子品种的农艺及营养品质性状,‘晋谷21号’和‘晋谷59号’在广灵县作疃乡的农艺性状表现正常且产量高于对照品种大白谷,主要营养成分含量较高,适应当地的生态环境,具有在当地推广种植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旨在明确褐飞虱取食危害胁迫下,云南元阳哈尼族水稻地方品种‘月亮谷’的化学防御生理特征。以‘月亮谷’,‘TN1’及‘RHT’稻株为材料,褐飞虱取食胁迫后,采用分光光度计法测定稻株内可溶性糖、丙二醛(MDA)、过氧化氢(H2O2)、多酚氧化酶(PPO)和过氧化物酶(POD)的变化。褐飞虱取食胁迫3~96 h后,‘月亮谷’稻株内可溶性糖平均含量下降42.85%(P<0.05,下同);H2O2平均含量增加9.39%;MDA平均含量增加10.77%;多酚氧化酶(PPO)平均活性增加49.96%;过氧化物酶(POD)平均活性下降14.75%。褐飞虱取食胁迫后,云南元阳哈尼族地方水稻品种‘月亮谷’植株内可溶性糖、丙二醛、过氧化氢和主要防御酶较感虫品种‘TN1’反应敏感,且与抗虫品种‘RHT’反应相近。本研究表明,云南哈尼族地方水稻品种‘月亮谷’可作为良好的抗褐飞虱育种材料应用于水稻育种或作为抗性品种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6.
为选择最适宜于甘肃省文县碧口茶区幼龄‘黄金芽’的光温管理方式,以2年生‘黄金芽’茶苗为试验材料,研究单一棚膜(T1)、单一遮阳网(T2)、棚膜+遮阳网(T3)3种不同的光温管理方式对‘黄金芽’夏梢生长和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以无棚膜无遮阳网(CK)作为对照。结果表明,遮荫提高了‘黄金芽’叶片的初始荧光(F0);遮荫显著提高了‘黄金芽’叶片最大荧光产量(Fm);遮荫显著提高了13:00和15:00‘黄金芽’叶片的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T3显著提高了13:00和15:00的‘黄金芽’叶片的光下开放的PSⅡ反应中心的激发能捕获效率(Fv′/Fm′);遮荫显著降低了11:00、13:00和15:00时‘黄金芽’叶片的光化学猝灭系数(qP);T2的非光化学猝灭系数(qN)在15:00时显著低于CK;T1和CK对‘黄金芽’造成13:00和15:00时的光抑制,但未破坏PSⅡ反应中心。甘肃省文县碧口镇‘黄金芽’在三伏天遮荫可以提高其Fv/Fm,同时降低qP;全光照会导致13:00和15:00时‘黄金芽’PSⅡ反应中心失活而出现光抑制,需进行适度遮荫处理。  相似文献   

7.
研究不同氮肥施用量对粳稻产量、生长发育、干物质积累量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为云南高原粳稻氮肥减量施用提供依据。选用云南高原非糯粳稻‘楚粳28’和糯型粳稻‘云科粳1号’为试验材料,按照当地常规氮肥施用模式,设置施氮量为0、75、150、225、300 kg/hm2(N0、N1、N2、N3、N4)5个处理。结果显示,随着氮肥用量的增加2种类型粳稻品种产量呈增加趋势;在N1处理下‘云科粳1号’产量及增产幅度显著高于‘楚粳28’,其他处理下‘楚粳28’的产量大于‘云科粳1号’。氮肥处理使‘楚粳28’有较高的有效穗数和结实率,平均比‘云科粳1号’高13.36%和6.24%。氮肥使‘楚粳28’生育期延长了1~8天,总叶片数增加0~1叶,使‘云科粳1号’生育期延长了2~9天,总叶片数增加0.3~1.1叶;氮肥处理下‘楚粳28’的干物质积累量和总吸氮量平均比‘云科粳1号’分别高4.42%和18.43%,‘楚粳28’的氮肥吸收利用率比‘云科粳1号’高2.66%。综上,非糯型粳稻的产量及氮肥吸收利用率高于糯型粳稻,非糯粳稻‘楚粳28’适合的氮肥用量为225 kg/hm2,糯型粳稻‘云科粳1号’适合的氮肥量为150 kg/hm2。  相似文献   

8.
研究旨在阐明云南文山州常用畜禽饲用秸秆的糖、蛋白和脂类养分的含量和综合等级,为该州饲用秸秆的养分评价和配置提供依据。以文山州近年广大畜禽养殖户常用的草果、‘西畴芭蕉芋’、‘文金1号’、‘文紫椒3号’、小米辣、滇重楼、象草和玉米‘文青贮2号’秸秆为材料,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了秸秆的可溶性糖、总淀粉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用凯氏定氮法和索氏抽提法分别测定了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并用隶属函数法评价了秸秆糖、蛋白和脂类养分的综合等级。结果表明:滇重楼秸秆的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均最高,分别为163.603±0.218 mg/g(DW)和16.637±0.038 mg/g(DW),‘文青贮2号’秸秆的总淀粉和粗脂肪含量均最高,分别约为283.008±2.507 mg/g(DW)和(3.598±0.055)%,‘文紫椒3号’秸秆的粗蛋白含量最高,约为(11.864±0.202)%;可溶性糖、总淀粉、可溶性蛋白质、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在不同秸秆间的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8种秸秆糖、蛋白和脂类养分的综合等级为:滇重楼>‘文青贮2号’>小米辣>‘文紫椒3号’>西畴芭蕉芋>象草>‘文金1号’>草果。  相似文献   

9.
荞麦是一种重要的药食同源杂粮作物,具有良好的药用和营养价值。本文以20个荞麦品种为材料,系统分析了不同荞麦品种种壳的营养功能成分差异。结果发现:不同荞麦品种种壳的营养成分存在显著差异。黄酮含量以‘正宁红花’、‘宣威甜荞’和‘米荞1号’最高,分别为12.8、12.5和10.6 mg/g,‘定甜2号’含量最低,比其分别高66.2%、62.3%和37.7%。芦丁含量以‘米荞1号’最高,为3.66 mg/g,显著高于其他品种。木质素含量以‘米荞1号’最高,为34.6%,‘苦刺荞’含量最低(21.9%),比其高58.1%,而纤维素含量则表现相反。可溶性糖和蛋白质含量在各品种间无明显的变化规律。综合可看出,‘米荞1号’品种种壳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在荞麦壳制品开发中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为准确分析四川省烟草化学成分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变异,构建新的综合赋权评价体系进行烟草化学成分可用性评价。以2010—2015、2017—2018年四川省5个市(州)的‘云烟87’上部烟叶316个样本的化学成分指标为数据集,利用隶属度函数对化学指标赋值,再通过主观、主成分、变异系数和综合赋权法,对每个指标重新赋权,从而评价烟草化学成分可用性。结果表明:(1)除钾和钾氯比2个指标外,其他绝大多数指标互为强相关。(2)四川省‘云烟87’上部烟叶还原糖、总烟碱含量偏高,氮含量和氮碱比偏低;还原糖含量处于最优范围的比例不高,但总氮、氮碱比、钾和钾氯比表现良好;整体上四川省烟草化学成分指标处于较适宜范围。(3)2010年和2017年化学成分可用性指数显著低于其他年份(P<0.05)。(4)凉山和攀枝花烟叶化学成分可用性指数明显高于宜宾(P<0.05),其中凉山表现更稳定。(5)综合赋权法相比于单一赋权法,虽然降低了烟叶化学成分可用性指数但却增大了样品间的差异性。相关性分析表明,组合赋权法结果更可靠。四川省‘云烟87’上部烟叶各化学成分指标表现良好,时空变异显著。综合赋权法增大了样品间化学成分可用性指数的变异,故更能可靠评价四川省烟草化学成分的组成特性。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明贮藏温度对成熟百香果贮藏品质的影响,为提高百香果采后贮藏品质提供参考。以‘台农一号’百香果为材料,分别把成熟果实放于4℃、8℃冰箱和室温下贮藏,每2天测定相关品质指标。结果表明,低温贮藏(4℃和8℃)均能显著延缓百香果果皮转色和皱缩,可以保持较高感观品质和延长货架期,低温贮藏TSS、TA和TSS/TA和感官品质都没有显著差异(P>0.05)。室温贮藏,4~6天TSS显著高于低温贮藏(P<0.05),14天时显著低于低温贮藏(P<0.05),10天后TA显著低于低温贮藏(P<0.05),6天后TSS/TA显著高于低温贮藏(P<0.05),2~6天感官品质显著高于低温贮藏(P<0.05),10天后显著低于低温贮藏(P<0.05)。失重率都是随着贮藏时间延长和贮藏温度升高而升高。总之,6天前室温贮藏果实品质优于低温贮藏,而低温贮藏可以保持较高的感观品质和延长货架期。  相似文献   

12.
为明确苹果果实品质与海拔的相关性关系,以河北省44个果园的‘富士’苹果为试材,采用成熟期采样、测定和相关性分析的方式,研究果实外观品质、内在品质、质构特性与海拔高度的相关性。果园平均海拔247.77 m,在果实外观品质方面,果实单果重与海拔呈显著负相关(r=-0.33,P<0.05),着色指数与海拔呈极显著正相关(r=0.43,P<0.01),裂果指数与海拔呈极显著负相关(r=-0.64,P<0.01);在果实内在品质方面,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与海拔呈显著正相关(r=0.37,P<0.05),硬度、可滴定酸、固酸比均与海拔无显著相关性;在果实质构特性方面,果实粘附性与海拔呈显著负相关(r=-0.30,P<0.05),内聚性与海拔呈显著正相关(r=0.34,P<0.05),脆裂性与海拔呈显著正相关(r=0.30,P<0.05),胶粘性与海拔呈显著正相关(r=0.30,P<0.05),咀嚼性与海拔呈显著正相关(r=0.32,P<0.05),弹性与海拔无显著相关性。海拔高度在700 m以下时,较高的海拔能够显著提高果实的外观品质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海拔高度与果实质构特性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3.
草燕1号燕麦(Avena sative‘Caoyan No.1’)是针对甘肃高寒地区及二阴地区旱作栽培条件下选育的高产、抗倒伏的燕麦新品种。该品种是以和政乡土燕麦为原始材料,采用单株混合选择法,经过近10年的选育而成。以青海444和青引1号为对照,在和政、定西、庆阳、天祝和夏河5个地点进行了品种比较试验、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结果表明,草燕1号燕麦适宜在海拔1500~3000m的青藏高寒区和二阴冷凉区推广种植,其生育期比对照品种晚2~6d,牧草产量与对照无明显差异,但种子产量显著高于2个对照品种(P<0.05),饲用品质优于青海444,且差异显著(P<0.05),但与青引1号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4.
为筛选出适宜塔额垦区大面积推广的食葵品种,对选育和引种的7个食葵品种以‘双星5号’为对照进行大田比较试验。通过对比分析不同品种之间农艺性状、生育时期及产量等指标之间的差异,分析探讨具有推广潜力的价值指标,从中筛选优势品种。相关及通径分析表明,参试品种株高、茎粗和籽粒数与产量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对食葵产量直接通径系数最大的性状是株高和茎粗;回归分析进一步明确株高、茎粗及盘径与产量的直接关系。‘飞天1号’、‘乐丰30’、‘JK518E’、‘同庆5号’茎粗高于对照处理,差异显著(P<0.05);‘双星44’籽粒大小及百粒重高于对照处理,显著差异(P<0.05);‘飞天1号’、‘双星44’和‘JK518E’与对照产量差异不大,‘同庆5号’产量较对照增产8.41%。综上所述,‘双星44’籽粒饱满、百粒重及盘径较大,具有商品性好的优点;‘同庆5号’具有植株生长健壮、盘粒数高、籽粒大小适中且产量高的优点,更具有大面积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5.
研究旨在探讨中国自主研究培育的白羽肉鸡和爱拔益加AA在屠宰性能、肌肉品质和组成成分之间差异。以‘wod’系列白羽肉鸡和爱拔益加AA为素材,测定7周龄时各个品种的屠宰性能、胸肌肉品质以及胸肌中风味前体物质、矿物元素、微生素等成分含量,分析比较不同品种间的差异变化。结果表明:wod168和wod178的屠体率、全净膛率和胸肌率均极显著低于wod188和AA(P<0.01),翅膀率极显著高于后两者(P<0.01)。wod168的胸肌肌肉pH和嫩度极显著小于AA(P<0.01),肉色的L值和b值显著高于AA(P<0.05)。wod168胸肌肌肉氨基酸总量、矿物元素总量和粗蛋白含量均高于其他三个品种,肌内脂肪和胆固醇含量低于其他品种。wod168产肉性能不及其他品种,但其胸肌肌肉肉品质更佳,更符合消费者对优质肉品质的需求。  相似文献   

16.
为阐明大气CO2浓度升高和不同氮素水平对湿地植物光合生理特性和生长的影响,本研究以三江平原湿地优势植物小叶章(Calamagrostis angustifolia)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原位控制试验,利用开顶式气室(OTC)模拟环境大气CO2浓度变化,设置E0(380 ±20 µmol/mol)、E1(550 ±20 μmol/mol)和E2(700 ± 20 μmol/mol)3个CO2浓度;在每个OTC内设置 N0(0 g N/m2)、N1(4 g N/m2)和N2(8 g N/m2)3个氮素水平。结果表明,N0条件下,与E0处理相比,E1和E2处理(72 天)后小叶章叶片净光合速率分别降低11%和12%(P<0.05),其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氮素含量(CO2熏蒸72 天)、小叶章株高(CO2熏蒸86 天)均显著低于E0处理(P<0.05);N1条件下,与E0处理相比,E1和E2处理(72 天)后小叶章叶片净光合速率降低5%(P>0.05)和10%(P<0.05),其叶片氮素含量(P<0.05)、小叶章株高均低于E0处理;N2条件下,E1和E2处理(72 天)小叶章净光合速率均呈稍增加的趋势(P>0.05),其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显著增加(P<0.05),氮素含量和小叶章株高无显著变化(P>0.05)。N0、N1和N2条件下,CO2浓度升高均显著增加了小叶章叶片可溶性糖含量。本研究表明长期CO2浓度升高可能通过降低小叶章叶片光合酶活性,进而降低了其净光合速率,而施加高浓度的氮肥可以缓解长期高CO2浓度对湿地植物光合及生长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7.
为评价不同遗传背景群体与养殖模式对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肌肉营养成分的影响,优化养殖组合并引导消费,实验选择2个鲈鱼苗种群体为材料,搭配2种模式,设定4个组,经8个月养殖后,按国标法检测各组样本肌肉营养成分并进行分析。结果显示,C组肌肉含水量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粗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B组ΣTAA、ΣEAA、ƩNEAA、ΣHEAA、ΣDAA、ΣEAA/ΣNEAA等指标均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B、C、D组各样本ΣEAA/ΣTAA值差异不显著(P>0.05),但B组ΣEAA/ΣTAA值显著高于A组(P<0.05);各组之间的ΣDAA/ΣTAA值无显著差异(P>0.05)。A组样本共获得16种脂肪酸含量数据,B和C组分别获得13种脂肪酸含量数据,D组获得12种脂肪酸含量数据;B组SFA、MUFA、EPA+DHA、PUFA、UPA、FA等指标均显著高于其他实验组(P<0.05),只有UFA/SFA这一指标显著低于C和D组(P<0.05),但与A组差异不显著(P>0.05)。各组所测得4种常量元素中K含量最高,且B组的含量(4239.33 mg/kg)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Na含量次之,且B组的含量(306.87 mg/kg)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综上,池塘工程化循环水槽养殖的YL3产品有一定的蛋白质积累优势;传统池塘养殖TL的产品有一定的氨基酸和脂肪酸含量优势,并具有较高的钾钠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