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从秦岭太白山森林公园土壤中发掘出拮抗烟草炭疽病(Colletotrichum nicotianae Averna)的菌株,为防治烟草炭疽病提供生防资源。【方法】随机采集森林土壤,采用稀释涂布和划线分离纯化、平板对峙法和生长速率法筛选一株对烟草炭疽病有明显拮抗作用的菌株ZYY-4,并对ZYY-4进行生理生化分析和16S rDNA同源性分析,然后测定ZYY-4对烟草炭疽病的防治效果。【结果】在平板对峙实验中ZYY-4对烟草炭疽病菌的抑菌率达69.93%。经鉴定ZYY-4菌株为甲基营养型芽孢杆菌(Bacillus methylotrophicus)。通过温室盆栽实验,ZYY-4液体发酵液在预防试验中对烟草炭疽病的防治效果达到77.83%,治疗实验中对烟草炭疽病的防治效果为62.77%。【结论】该菌株对烟草炭疽病具有高生物活性,有进一步用于绿色生防菌剂开发的潜力。  相似文献   

2.
胶孢炭疽菌拮抗菌株的筛选、鉴定及抑菌物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筛选获得高效拮抗建兰炭疽病病原菌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的菌株,采用平板对峙法,从新疆库姆塔格沙漠土样分离的126株细菌中初筛获得23株拮抗菌株,经平板扩散法复筛得到1株高效拮抗菌株N147-1-3。结合菌落菌体形态观察、16S r DNA序列分析和生理生化试验,鉴定该菌为甲基营养型芽孢杆菌(Bacillus methylotrophicus)。对拮抗菌发酵液上清测定表明,60%的硫酸铵沉淀物具有最高的抑菌活性,经氯仿抽提后萃取相不具有拮抗活性,经高温处理和蛋白酶K消化后抑菌物质的拮抗作用消失,初步分析抑菌物质是蛋白类物质。  相似文献   

3.
[目的]鉴定真菌M1的种类,明确其对稻瘟病菌的抑制作用.[方法]通过真菌M1的ITS测序,序列比对鉴定真菌种类.采用平板对峙培养和M1发酵液培养稻瘟病菌,分析真菌M1对稻瘟病菌菌株Y92-66b的拮抗作用,计算抑制率.[结果]ITS序列比对确定该真菌M1为蜜环菌(Armillaria novae-zelandiae),对稻瘟病菌菌株Y92-66b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密环菌与稻瘟病菌平板对峙培养其抑制率为48.80%;当发酵液浓度达50%时,稻瘟病菌菌株Y92-66b的菌丝生长抑制率为78.79%.[结论]蜜环菌对稻瘟病菌菌株Y92-66b具有显著的抑制效果,可作为稻瘟病生防菌的候选真菌.  相似文献   

4.
[目的]筛选肿节风炭疽菌(Colletotrichum dematium)拮抗真菌,为肿节风炭疽病的生物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平板稀释法和平板对峙法从肿节风主产区广西靖西市和都安县健康肿节风根系土壤中筛选出对肿节风炭疽病菌及14种其他植物病原真菌具有较强抑制作用的真菌,采用ELISA试剂盒测定拮抗真菌无菌发酵液中的蛋白酶、纤维素酶和几丁质酶含量,综合平板对峙培养、抑菌谱及产酶能力选取综合表现最优的拮抗菌株;基于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特征对拮抗菌株进行鉴定.[结果]平板对峙试验结果表明,菌株JT-8、JT-3和DT-5对肿节风炭疽病菌具有较强的拮抗作用,其中拮抗作用最强的菌株是JT-8,对炭疽病菌的抑制率达91.57%.抗菌谱测定结果表明,菌株JT-8、JT-3和DT-5对供试14种病原真菌均有明显的拮抗作用,其中拮抗作用最强的为菌株JT-8,平均抑制率达89.88%,该菌株可产生几丁质酶、纤维素酶和蛋白酶,可抑制炭疽病菌菌丝生长,病原菌菌丝表现为扭曲、断裂、分支缠绕和颜色加深等.通过形态学观察和ITS测序鉴定,确定菌株JT-8为淡紫紫孢菌(Purpureocillium lilacinum).[结论]淡紫紫孢菌对肿节风炭疽病病原菌具有强拮抗作用,能产生多种抗菌活性物质,且广谱抑菌,具有较好的生防开发潜能.  相似文献   

5.
从大田油菜植株内获得117个细菌分离物,其中6个菌株对油菜菌核病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表现不同程度的拮抗作用.经平板对峙培养和菌核萌发抑制率双重筛选出菌株JH-10,对油菜菌核病菌(S.sclerotiorum)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导致菌丝生长缓慢、弯曲、局部断裂,并延迟菌核形成的时间.菌株JH-10发酵液对油菜菌核病的离体叶片接种防效为73.1%,盆栽防效为64.7%.经几丁质平板检测,菌株JH-10发酵液中含有丰富的几丁质酶.本研究结果表明,内生细菌JH-10对油菜菌核病的生物防治具有较大的潜力,为几丁质酶基因的克隆提供重要材料.  相似文献   

6.
生防细菌1505的鉴定及其对采后柑橘炭疽病的抑制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细菌学方法及分子生物学技术对菌株1505进行鉴定,并对其在防治采后柑橘炭疽病上的效果进行研究.结果显示,菌株1505对柑橘炭疽病菌具有拮抗活性,其活菌悬浮液在PDA平板上对柑橘炭疽病菌产生明显抑制作用,而灭菌发酵液和去除菌体的发酵液均无抑菌效果;连续8次在人工培养基上转代培养,菌株1505对柑橘炭疽病菌生长的抑制力没有发生明显改变;菌株1505对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Penz.)Sacc.]引起的柑橘炭疽病有明显的防治作用,刺伤接种的防效为48.8%,自然发病的防效为46.3%.根据形态学特征和生理生化反应,结合16SrDNA序列分析结果,将菌株1505鉴定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  相似文献   

7.
为杨梅炭疽病生物农药的开发提供新的生防菌资源,采用解磷选择性培养基分离及平板对峙筛选相结合的方法从杨梅种植土壤中筛选杨梅炭疽病菌拮抗菌株,通过菌落直径法验证其发酵液的抑菌特性,并利用形态学与分子生物学相结合的方法对拮抗菌株进行鉴定。结果表明:从杨梅根际土壤中分离获得52株解磷真菌,其中菌株YMMF150101对杨梅炭疽病菌有拮抗作用,平板对峙抑制率达81.6%;其发酵液及无菌发酵滤液均对靶标菌生长有抑制作用,抑制率分别达84.73%和52.53%;根据形态学特征结合其分子系统发育学鉴定,YMMF150101为米曲霉菌(Aspergillus oryzae)。  相似文献   

8.
为了筛选出对茶树炭疽病病菌具有拮抗作用的根际促生细菌,从河南省信阳市茶园采集85份土样,分离得到23株具有拮抗作用的细菌,利用平板对峙法筛选出对胶孢炭疽菌具有较强拮抗作用的7株细菌菌株,且其代谢产物对茶树炭疽病病菌的平均抑制率达到53.20%。依据生理生化特征经初步鉴定,7株拮抗菌株均隶属于芽孢杆菌属。试验结果为进一步构建多功能植物根际促生菌广适菌群提供菌株资源。  相似文献   

9.
为控制猕猴桃真菌病害,本研究使用平板对峙法,从34株青蒿内生真菌中筛选出对5种常见猕猴桃病原真菌(Botryosphaeria dothidea、Collectotrichum sp.、Monilinia laxa、phoma sp.、Alternaria alternata)具有广谱高效拮抗作用的菌株,并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检测了拮抗菌株发酵液及其发酵液粗提物对猕猴桃病原真菌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在平板对峙试验中,21号青蒿内生真菌具有较好的抑菌活性,对猕猴桃软腐病病原菌的抑制率高达81.16%,对其他几种猕猴桃病原真菌的抑制率也均在50%以上;21号菌株发酵液在浓度为20%时,对Botryoshaeria dothidea,Collectotrichum sp.,Alternaria alternate三种病害菌的抑制率分别达到了80.26%、79.12%、45.84%;在1 mg/mL浓度下,21号菌株发酵液乙酸乙酯粗提物对Monilinia laxa、phoma sp.的抑菌活性分别达到了100%、60.45%。研究表明21号菌株发酵液乙酸乙酯粗提物能有效抑制猕猴桃病害菌株,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通过分离鉴定竹荪连作土壤中拮抗细菌,研究其抑菌作用。采用稀释平板涂布法,通过形态、生理生化特性及16S rDNA测序分析等方法分离、鉴定竹荪菌拮抗细菌,用平板对峙试验探究该菌对竹荪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从竹荪连作地土壤中分离出1株对竹荪菌丝生长具有明显抑制作用的菌株。经鉴定,该菌株为巨大芽孢杆菌。平板对峙试验表明,该菌及其发酵液均对竹荪菌丝生长具有抑制作用,抑制率分别为58.37%、64.81%,而经高温灭菌和过滤膜除菌后的发酵液对竹荪菌丝生长的抑制率大大降低,说明发酵液所产生的抑菌物质可能是一种对高温敏感的蛋白质,该结论为竹荪连作障碍的全面解析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从湖南省武陵山区4个茶叶种植基地采集茶轮斑病病叶,采用组织分离法对病原菌进行分离,通过致病性、形态学、分子生物学鉴定,确定病原菌为茶拟盘多毛孢(Pseudopestalotiopsistheae)。以病原菌为指示菌,采用平板对峙法从病叶中筛选得到效果最佳的拮抗菌kc–6,抑菌率为79.86%,经鉴定为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分析拮抗菌对病原菌菌丝生长的抑制效果,对茶树离体叶片的防效、继代培养稳定性以及对10种作物病原菌的拮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拮抗菌kc–6可使茶轮斑病病原菌菌丝萎缩变细,部分膨大;其发酵液原液、稀释10倍液和100倍液对茶树离体叶片的防效分别为72.73%、52.55%、3.03%;连续转接培养25次后的抑菌率仍保持70.33%;kc–6菌株对10种作物病原真菌均有抑制效果,其中对茄子褐纹病菌(Phomopsis vexans)、黄瓜枯萎病菌(Phytophthora melonis)、茭白镰刀菌(Fusarium graminearum)的抑制效果较好,抑制率分别为83.00%、80.00%、76.00%。  相似文献   

12.
诱捕分离土壤中的生防放线菌   总被引:8,自引:6,他引:8  
以灰葡萄孢(Botrytiscinerea)和黄枝孢(Fulviafulva)2种病原真菌作为靶标菌,利用皿内诱捕法从土壤中分离获得22株放线菌,经对7种靶标真菌进行皿内拮抗性测定结果表明,其中8株放线菌对部分病原真菌有很强抑制作用,占到分离菌株总数的47.1%,有较强抑制作用的放线菌有7株。有45%的菌株可以抑制苹果炭疽菌、茄子黄萎菌和大豆腐霉菌。菌株SC1,SC11和A1的发酵液对4种靶标菌的抑制作用最强,75%菌株的发酵液对灰葡萄孢有较强的抑制作用,菌株SC1,SF1和A3的发酵液对苹果灰葡萄孢的控制作用超过80%。  相似文献   

13.
油茶林土壤放线菌的分离及其拮抗油茶炭疽病菌的筛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从油茶林不同类型土样中分离到85株放线菌,采用PDA培养基和甲壳素脱乙酰酶培养基进行筛选。结果表明,以油茶炭疽病菌为指示菌,用对峙培养法选出抑菌带宽度达15 mm以上的菌株18株,菌株CF17拮抗效果最明显;CF17对油茶根腐病菌、油茶叶枯病菌等供试病原真菌也有较好抑菌效果,对各供试病原真菌的抑菌带宽度达14 mm以上;CF18、CF33和CF48菌株能产生甲壳素脱乙酰酶。  相似文献   

14.
【目的】从枸杞根际土壤中分离可拮抗樱桃叶斑病菌的细菌菌株,为樱桃叶斑病防治提供生防资源。【方法】利用稀释平板法从枸杞根际土壤中分离可培养细菌,以平板对峙法测定分离菌株对樱桃叶斑病菌杨柳刺盘孢菌(Colletotrichum salicis)、链格孢菌(Alternaria alternaria)和细极链格孢菌(A. tenuissima)的拮抗效果,结合形态学、生理生化特性和基于16S rDNA、GyrA和GyrB基因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对拮抗菌株进行鉴定;通过显微镜观察拮抗菌株对靶标病原菌菌丝形态和孢子萌发的影响,选用樱桃离体叶片培养测定其对樱桃叶斑病的预防和防治效果。【结果】从枸杞根际土壤中共分离获得660株细菌,有10株细菌对供试靶标病原菌具有较强的拮抗效果,其中有4株细菌(QH-588、QH-668、QH-667和QH-664)的发酵液对靶标病原菌的抑制率超过50.00%,经鉴定,菌株QH-588为萎缩芽孢杆菌(Bacillus atrophaeus),菌株QH-664、QH-667和QH-668为枯草芽孢杆菌(B. subtilis)。通过显微观察发现,萎缩芽孢杆菌菌株QH-588可明显抑制靶标病原菌的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生防效果测定结果表明,菌株QH-588发酵液在樱桃离体叶片上对靶标病原菌具有预防和防治作用。【结论】萎缩芽孢杆菌菌株QH-588具有防治樱桃叶斑病的生防潜力。  相似文献   

15.
孙磊  邵红  刘莹  徐爱芳 《安徽农业科学》2012,(12):7145-7146,7154
[目的]鉴定春兰(Cymbidium goeringii)内生拮抗细菌gt19-1并研究其防效。[方法]从春兰内生细菌中筛选到一株可拮抗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Penz)的菌株gt19-1,对其进行了形态鉴定、生理生化鉴定及16S rDNA序列测定,并通过温室盆栽生防试验研究了其对辣椒炭疽菌的防治效果。[结果]菌株gt19-1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16S rDNA序列相似度达100%。菌株gt19-1发酵液对胶孢炭疽菌导致的辣椒炭疽病有一定抑制作用,防效达到22%。[结论]为辣椒炭疽病的生物防治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放线菌株D35的分离鉴定及其抗植物病原真菌活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湖南壶瓶山国家自然保护区土样中分离放线菌株,经平板对峙培养初筛和发酵过滤液抑菌试验,得到一个较好的菌株D35,其发酵液经5倍稀释对稻瘟病菌、柑橘炭疽病菌和烟草黑胫病菌的菌丝生长抑制率分别为47.6%、80.3%和54.2%.经培养性状观察,生理生化测定,并结合16S rDNA序列分析,初步鉴定D35为三泽链霉菌(Streptomyces misawanensis).  相似文献   

17.
根据调查和鉴定,明确了福建地区大花蕙兰常见的5种真菌性病害:炭疽病、叶枯病、灰霉病、白绢病和疫病。描述了这5种真菌性病害的症状、病原菌及病情。  相似文献   

18.
3种红树植物提取物对8种植物病原菌的生长抑制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香蕉炭疽病、芒果炭疽病、香蕉枯萎病等8种病原菌为供试菌种,对海漆、海莲、以及木榄3种红树植物的乙醇提取物进行了室内抑菌活性试验。结果表明:3种植物对供试的病原菌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尤其海漆提取物对香蕉炭疽病、香蕉枯萎病、以及芒果炭疽病的抑菌率达到50%以上。  相似文献   

19.
以沙棘根瘤内生细菌为材料,筛选对黄芪根腐病具有生防效果的菌株,以期为黄芪根腐病的生物防治提供优质菌种。采用平板对峙法,筛选得到抑菌性能较强的沙棘根瘤内生细菌TT14,并检测其对4株黄芪根腐病原菌的抑菌活性;根据形态和培养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及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对菌株TT14进行鉴定;通过盆栽试验,测定菌株TT14发酵液对黄芪根腐病的防治效果。结果显示,25株沙棘根瘤内生细菌中,11株具有抑制黄芪根腐病的能力,其中5株对供试的4株黄芪根腐病病原菌都表现出较好的抑菌效果,在这5株内生菌中TT14抑菌效果最佳,其对4株病原菌的抑菌率均在54.52%以上;经鉴定菌株TT14为特基拉芽孢杆菌(Bacillus tequilensis);盆栽试验显示菌株TT14发酵液对黄芪根腐病有明显的生防效果,其防治效果达65.68%,较对照组提高38.08%。综上可见,沙棘根瘤内生细菌TT14具有较强的抑制黄芪根腐病的活性,并具有较好的生防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