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探索盐碱土中添加最佳玉米秸秆量,以‘农华101’玉米种子、收获期玉米秸秆和通辽地区典型的盐碱土为材料,用盐碱土:蒸馏水(1:5)的土壤浸出液制备0、30、40、50、60 g/L秸秆粉培养液,作为5个处理,水培玉米种子;培养期间测定培养液pH、电导率、微生物数量及玉米幼苗根系内生菌数量,统计种子发芽率,4叶期测定幼苗农艺性状及其叶片和根系生理特性指标。结果表明:盐碱土添加玉米秸秆降低pH,降低玉米种子发芽率,但极显著增加幼苗根长、根数和株高;其中40 g/L处理对根长、根数的增加幅度最大,0 g/L处理2叶期死亡。添加秸秆极显著增加盐碱土细菌数量,除了30 g/L处理,其余处理极显著增加真菌和放线菌数量。根内生真菌和放线菌各处理无显著差异,30 g/L与40 g/L根内生细菌数显著大于50 g/L与60 g/L处理。40 g/L处理叶片POD活性极显著大于50、60 g/L处理,分别是它们的2.22倍和3.15倍;叶片MDA含量排序为60 g/L>50 g/L>30 g/L>40 g/L,处理间差异极显著;叶片SOD活性和根系活力为40 g/L>50 g/L>60 g/L>30 g/L,处理间差异极显著;根系MDA含量排序为60 g/L>30 g/L>50 g/L>40 g/L,处理间差异极显著;各处理根系POD活性规律与根系活力一致。盐碱土添加玉米秸秆可增加玉米幼苗抗盐碱胁迫能力,其中40 g/L处理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NaCl胁迫与种子大小对玉米种子发芽及幼苗早期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NaCl胁迫显著影响玉米种子的发芽率、幼苗根长、芽长及鲜重.当NaCl浓度≤50 mmol/L时发芽率的抑制程度不显著,而当NaCl浓度>50 mmol/L时,盐分对发芽率的抑制作用就非常明显,NaCl浓度达到100 mmol/L时,发芽率降低幅度达60%左右.幼苗的根长和芽长在所有的NaCl浓度下都表现出显著的抑制,而幼苗的鲜重只是在NaCl浓度>50 mmol/L时才表现出显著的抑制效果.种子大小的差异对玉米种子的发芽率、幼苗的根长及芽长没有显著的影响,但对幼苗的鲜重表现出显著的作用.NaCl胁迫和种子大小的互作在发芽率、幼苗根长、芽长及鲜重等4个指标中都没有达到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玉米秸秆还田及配施腐熟剂对土壤理化性质和玉米产量的影响。在博乐市小营盘镇玉米种植区设置了3个处理的田间试验,测定土壤理化性质及土壤酶活性,并调查玉米产量。结果表明,玉米秸秆还田能增加玉米产量,增加土壤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提高土壤酶活性,降低土壤容重。尤其以秸秆还田配施有机物料腐熟剂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4.
李堆淑 《种子》2017,(2):87-91
以桔梗种子为材料,用1 mmol/L SA、200 mg/L Pb2+、1 mmol/L SA+200 mg/L Pb2+3种溶液分别处理桔梗种子,采用培养皿纸上发芽法培养,研究外源SA缓解桔梗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受铅毒害.结果表明,与空白对照(ck)相比,在铅胁迫下桔梗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相对发芽率、相对pb2+害率、苗鲜重、叶鲜重和根长等指标均明显受到抑制,添加外源SA处理可以显著提高桔梗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相对发芽率、相对pb2+害率、苗鲜重、叶鲜重和根长等指标的增长.添加外源SA可以使铅胁迫的桔梗幼苗中MDA含量减少、叶绿素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增加、POD酶活性增强,可见外源SA能缓解pb2+胁迫对桔梗幼苗叶片的质膜伤害,维持膜结构的稳定性,进而缓解铅对桔梗造成的毒害作用.  相似文献   

5.
秸秆焚烧土壤浸提液对玉米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旭红  张书利 《种子》2013,32(2):88-90
研究了焚烧秸杆土壤浸提液对玉米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种子发芽势较焚烧前浸提液培养的玉米种子明显提高,发芽率、发芽指数明显下降,活力指数、苗高及茎生长量与秸秆焚烧前土壤浸提液处理差异不显著,但根长、根干重及根系活力明显减小。与秸秆焚烧前土壤浸提液处理比较,幼苗叶片叶绿素含量下降,膜透性加大,硝酸还原酶活力和可溶性蛋白含量降低,游离氨基酸含量提高。结果表明,秸秆焚烧的土壤抑制玉米幼苗地下部分的发育,不利于玉米幼苗生长。  相似文献   

6.
为安全利用秸秆资源,选取四川省绵竹市Cd污染稻田为研究对象,开展小区试验,研究秸秆还田配施石灰、尿素和腐熟剂对土壤特性以及2个水稻品种(低富集水稻品种‘川优6203’、高富集水稻品种‘宜香2115’)的Cd吸收累积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CK)相比,秸秆还田配施石灰后土壤pH值显著提高(P0.05),土壤溶解性有机碳(DOC)含量轻微增加,土壤有效态Cd含量有效降低;配施尿素后土壤p H值、DOC含量和有效态Cd含量轻微增加;而配施腐熟剂则能有效降低土壤pH值,显著提高DOC含量和土壤有效态Cd含量(P0.05)。秸秆还田配施石灰后,稻米Cd含量减少13.1%~14.4%,而配施尿素和腐熟剂后,稻米Cd含量则分别增加3.4%~13.1%和21.2%~35.6%;配施石灰、尿素和腐熟剂均能增加水稻产量,增幅分别为5.7%~7.1%、9.4%~9.7%和10.6%~11.4%。综合考虑水稻Cd吸收累积以及产量,成都平原秸秆还田配施石灰技术是较为理想的秸秆安全利用模式。  相似文献   

7.
实验结果显示,ZSB生物种衣剂与GA对潞玉13玉米种子发芽及幼苗生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GA、ZSB、ZSB+GA3种包衣处理对玉米种子的发芽势有一定抑制作用,但能使种子的发芽率、活力指数明显增加。与对照相比,种子经处理后,不仅其幼苗的苗高、根长、苗鲜重、根鲜重和根数均显著提高,且幼苗叶片中的叶绿素含量也明显增加。3个处理中,ZSB+GA表现最好。  相似文献   

8.
为给冷凉地区秸秆还田提供菌株资源,以常年处于低温环境的土壤与富含纤维素的腐烂物为菌源,以富集、继代培养方法筛选秸秆降解菌系和生产中主推的秸秆腐熟剂为试材,在15℃和20℃,pH 4.5、5.5、6.5、7.5、8.5、9.5条件下发酵秸秆,每隔24 h测定发酵液OD600值,发酵15天测定滤纸酶、纤维素酶活性和秸秆降解率,探讨其对玉米秸秆的降解效果。结果表明,继代培养5~6代菌系分解纤维素的速度加快;15℃ 2种试材不同pH发酵液OD600值第6天达到峰值,最高峰值均在pH 7.5;20℃ 2种试材不同pH发酵液OD600值第7天达到峰值,秸秆降解菌系8号最高峰值为pH 8.5,秸秆腐熟剂最高峰值为pH 5.5。15℃ pH 8.5秸秆降解菌系8号滤纸酶活性显著高于秸秆腐熟剂;pH 7.5秸秆降解菌系8号纤维素酶活性显著高于秸秆腐熟剂;而秸秆腐熟剂纤维素酶活性在20℃ pH 4.5时高于秸秆降解菌系8号。15℃和20℃条件下,秸秆降解菌系8号pH 7.5秸秆降解率高,而秸秆腐熟剂为pH 4.5和pH 5.5秸秆降解率高;相同发酵条件下,秸秆降解菌系8号秸秆降解率显著高于秸秆腐熟剂。秸秆降解菌系8号降解秸秆适宜条件为中低温中性偏碱性,而秸秆腐熟剂为中温偏酸性。  相似文献   

9.
大蒜素对3种蔬菜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采用浸种法和叶面喷雾法,研究不同浓度大蒜素对白菜、萝卜和莴笋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大蒜素浸种对白菜、萝卜和莴笋种子发芽有一定的影响,不同作物和品种间存在差异。大蒜素200 mg/L浸种12 h对萝卜和莴笋种子发芽无不良影响,但可延缓白菜种子发芽,降低种子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对最终发芽率无影响。400和800 mg/L浸种12 h可延缓白菜、萝卜种子发芽和降低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及发芽指数,其活力随处理浓度的提高而下降,白菜和萝卜的最终发芽率显著降低,而对莴笋最终发芽率无影响。200 mg/L浸种对白菜苗鲜重、根鲜重、下胚轴宽有显著的促进作用,400和800 mg/L处理的促进作用不显著,品种间存在较大差异,幼苗主根和下胚轴长度均随处理浓度的提高而缩短。200和400 mg/L处理能促进萝卜种子出苗,对幼苗鲜重、根鲜重和下胚轴宽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对幼苗主根和下胚轴生长均有抑制作用,800 mg/L处理对萝卜种子出苗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大蒜素200~800 mg/L浸种能促进莴笋种子出苗,对幼苗鲜重、根鲜重及下胚轴粗均有显著促进作用,而对幼苗主根长、下胚轴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大蒜素200~800 mg/L叶面喷施对3种蔬菜幼苗生长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幼苗鲜重和根鲜重提高、株高和下胚轴宽增加,而对主根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不同浓度处理间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探究了芳香族植物对小麦种子萌发及幼苗根系生长的影响。以白麦207为试验材料,采取室内培养法,分别用浓度为0.5%(5 g/L)、1.0%(10 g/L)、1.5%(15 g/L)、2.0%(20 g/L)、2.5%(25 g/L)的罗勒浸提液对小麦种子进行培养,测定不同浓度罗勒浸提液处理下小麦种子的发芽率、总根长、根鲜重、根干重、根系形态参数等指标。试验表明,低浓度的罗勒浸提液可以更好地促进小麦种子萌发以及幼苗根系生长,高浓度的罗勒浸提液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小麦种子萌发及幼苗根系生长。  相似文献   

11.
玉米、小麦秸秆水浸提液对蔬菜种子的化感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黄瓜、生菜、茄子种子为受试材料,采用室内生物测定方法研究了玉米、小麦秸秆水浸提液的化感作用.结果表明,作物秸秆对蔬菜种子的影响有抑制、促进、促进/抑制双重作用和无显著作用等多种形式.玉米水浸提液对黄瓜种子活力指数、幼苗根长和鲜质量显著抑制,对苗高和干质量表现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对生菜、茄子种子的发芽和根系生长显著抑制,对苗高和鲜质量均表现促进/抑制双重作用.小麦秸秆水浸提液对黄瓜苗高、鲜质量表现促进作用;对生菜种子活力指数和幼苗根长具有显著抑制作用,对其苗高和鲜质量均表现促进/抑制双重作用;对茄子发芽率显著抑制作用,对其根长、苗高和鲜质量均表现双重作用.根据化感敏感指数,玉米秸秆水浸提液对受体蔬菜的化感作用强于小麦;生菜对秸秆浸提液最敏感,茄子次之,黄瓜最不敏感.  相似文献   

12.
不同作物秸秆腐解液对节节麦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节节麦(Aegilops tauschii Coss.)作为麦田恶性杂草之一,给中国小麦生产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为探究农作物秸秆在节节麦生态防治方面的作用,本试验采用了滤纸培养皿法和小杯法研究了不同浓度的玉米、油菜、水稻秸秆及稻壳腐解液对节节麦种子萌发率、发芽指数及幼苗根长、苗高和干重5项生物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浓度为6.25 mg/mL时,玉米、油菜秸秆腐解液对节节麦幼苗干重表现为促进作用,对其他测定指标均为抑制作用。稻壳腐解液除了对根长具有抑制作用外,对其他指标均具有促进作用。水稻秸秆腐解液对5项指标均具有促进作用。当浓度大于50 mg/mL时,4种秸秆腐解液对5项指标均具有抑制作用,且随着浓度的增加,抑制作用增强。总体来说,作物秸秆腐解液对节节麦的化感作用强弱依次为玉米秸秆、油菜秸秆、稻壳、水稻秸秆,且对根的化感作用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13.
为了鉴定从桉树根际筛选到的微生物的抑草潜力和抑草成分,以桉树根际土壤中筛选到的一株真菌为材料,利用生物测试验证菌株发酵液的抑草潜力,利用GC-MS对菌株发酵液抑草成分进行验证。结果表明,不同浓度菌株发酵液对稗草的根长、株高和干重都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对稗草根长抑制率最大为稀释50倍时,抑制率为7.55%;对稗草株高和干重抑制率最高为原液,抑制率分别为56.53%和25.46%。GC-MS鉴定共检测到86个物质,含氮化合物最多,占59.10%,其次为羧酸及酯类化合物,占19.26%。抑草物质生物测试结果表明,邻香豆酸、柠檬醛和胡椒碱在低浓度时对莴苣的根长和株高都有很强的抑制作用。表明该菌株能够产生多种化感物质的结构类似物,使得菌株发酵液具有很强的抑草作用,具有开发为微生物除草剂的潜力。  相似文献   

14.
纳米碳对玉米种子萌发及根系形态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为了探究纳米碳对作物生长的影响,以玉米品种——‘东农253’为试材,设置不同浓度梯度的纳米碳,采用培养皿滤纸法和琼脂培养法,研究纳米碳对玉米种子萌发和根系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萌发试验中,随着纳米碳浓度的增大,玉米种子的萌发率逐渐增大,在种子吸涨36~60 h时与对照处理差异显著,其吸水率、胚根、胚芽鲜重及平均胚根、胚芽长度均逐渐增大,并在66 mg/L时达到最大值,分别比对照增加11.89%、20.53%、13.90%、19.62%、20.85%,高于此浓度则呈现抑制现象;在对玉米根系形态的观察试验中,随着纳米碳浓度的增大,植株鲜重、根系鲜重、主胚根长、单位主胚根上侧根数量均显著增加,分别高于对照8.39%、9.24%、24.14%、10.59%。因此,在一定浓度范围内,纳米碳可促进种子的萌发及根系的生长。  相似文献   

15.
伴生杂草对小麦化感作用的研究初报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用播娘蒿、荠菜、野燕麦、婆婆纳、泽漆5种麦田杂草不同浓度梯度(0.01~0.10gDW/ml)的水提液对小麦进行室内滤纸培养试验,并对小麦的发芽率,根长,苗高,鲜重及干重五项指标进行了全面测试,初步研究了5种麦田杂草对小麦的化感作用。统计结果表明:5种麦田杂草的水提液对小麦的发芽均有明显抑制,其中当浓度为0.10gDW/ml时RI值在-0.516~-0.846之间;而对小麦幼苗的生长影响因种类有差异,其中荠菜、播娘蒿、泽漆对小麦有明显抑制作用,荠菜对小麦苗高的抑制不明显,而对根长、鲜重和干重有明显抑制,最大强度RI值在-0.168~-0.582之间,播娘蒿对小麦苗高的抑制也不明显,而对根长、鲜重和干重有明显抑制,最大强度RI值在-0.170~-0.756之间,泽漆对小麦苗高、根长、鲜重和干重有明显抑制,最大强度RI值在-0.182~-0.779之间;婆婆纳则表现出一定促进作用,尤其对小麦的鲜重和干重的促进作用较明显,最大强度RI在0.012~0.173之间,野燕麦对小麦幼苗影响在供试浓度内不明显。  相似文献   

16.
用不同浓度的ZnCl2对盐胁迫下成县迟蒜鳞茎种子进行处理,对大蒜鳞茎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和幼苗中渗透调节物质的含量及4种抗氧化酶活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在单一NaCl胁迫下,大蒜鳞茎种子萌发和幼苗的生长受到严重抑制,添加不同浓度ZnCl2后,大蒜鳞茎种子萌发率和幼苗的耐盐性明显增强.添加浓度为10-5 mol/L时,大蒜鳞茎种子萌发率、萌发指数和芽长、根长、发根数以及幼苗鲜重、苗干重、根鲜重、根干重和根体积、抗氧化酶SOD、POD、CAT和APX活性达到最大,可溶性糖、脯氨酸和丙二醛含量降到最低.因此,外源ZnCl2缓解NaCl胁迫对大蒜鳞茎种子萌发和幼苗伤害的最适浓度为10-5 mol/L.  相似文献   

17.
壳聚糖对马蹄金种子萌发及幼苗抗性相关的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提高马蹄金种子的发芽率,增强植株的抗逆性,加速品种推广,改善草坪质量,采用不同浓度壳聚糖溶液处理马蹄金种子并进行萌发和栽培试验。统计了种子的发芽率、幼苗的株高、地上部植株鲜重、根长、根重和根冠比,并对幼苗的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多酚氧化酶(PPO)四种抗性相关酶的活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0.8g/L壳聚糖处理与对照相比发芽率降低,其余浓度的壳聚糖对马蹄金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随着处理浓度的提高,各酶的活性有所升高,0.5g/L达到最佳,但浓度进一步增大,却又表现出一定的抑制作用。试验说明,用适量浓度的壳聚糖溶液对马蹄金浸种,可以提高种子的发芽率,改善苗期的生长状况,提高幼苗的抗逆性,缩短成坪时间。  相似文献   

18.
壳聚糖对棉花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研究壳聚糖浸种处理棉种对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分别用0.5 g/L、1 g/L、1.5 g/L、2 g/L、2.5 g/L、3 g/L的壳聚糖溶液浸种处理棉花种子。结果表明,壳聚糖浓度为1.5 g/L,棉种的发芽率提高16.56%,出苗时间提早0.8天,出苗率提高15.53%,株高提高11.85%,叶片鲜重提高9.63%,幼苗的淀粉酶含量提高13.79%,叶绿素含量提高4.94%,脯氨酸含量提高13.28%,过氧化氢酶活提高7.21%。由此得出,适宜浓度壳聚糖溶液处理能促进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其中最适浓度为1.5 g/L,通过研究壳聚糖对棉花生长的影响,为其在农业上的应用研究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